首页 百科知识 《易经》中的中庸思想

《易经》中的中庸思想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中与正这两个行为准则相比较而言,中比正更为重要。《易传》认为卦爻吉凶的基本原理之一便是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这称之为当位或得位。过和不及就是两种偏离“中”的行为和思想。这种“和”,既是人体自身内部的和谐,亦是人体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协调。受《周易》的启发,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广泛运用对称和对比手法。
中和追求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三、中和追求

和的同义词很多,如和气、和平、和蔼、和睦、和解、和缓、和善、和亲、和煦、温和、融和、平和等。但在《周易》看来,和谐还需表现在为人处事的中正正直,也即不偏不倚上。《豫·六二》爻辞云:“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这里的“介”,意为坚,就是说只要如同石头那样坚定不移,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占卜的结果都是吉祥的。为什么?《小象传》的解释是:“‘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原来是因为他行为中正,不走邪路。《坤·用六》曰:“利永贞”。《小象传》解释说:“《用六》‘永贞’,以大终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要永远正直,这样就会实现远大的目标(即“大终”)。《履·九二》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幽人”就是隐士,不为人们所知的人。该爻辞的意思是心怀坦荡地沿着正道行进,就是隐居在社会底层的人卜问前程时,也会是吉祥的。《小象传》对之的解释是“中不自乱也”。就是说因为行为中正不偏,就不会迷失方向,自毁前程。《既济·六二》曰:“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妇人不小心丢失了首饰,用不着去寻找,因为七天之内自有人送回来。为什么?《小象传》解释说:“‘七日得’,以中道也。”原来是因为拾物不昧的人行为中正的缘故。《系辞下传》有这样一段话:“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这里的“贞”均作“正”讲,万事万物的吉凶、天地的法则、日月的运行、天下之人,均需秉持正义方得吉祥。以上所言的“中正”、“正直”、“正道”,反复强调的都是一个“正”字。可以说,“崇正”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邪”,即不正;“无邪”,即“归于正”。就中与正这两个行为准则相比较而言,中比正更为重要。

《周易》“中正”思想还包含了“度”的意思,也就是平衡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中庸”思想。《蒙》卦是下坎上艮,象征山下有险,也即不通达。而《蒙》卦卦辞开始则曰“亨”,意思是通达。何之谓也?《彖传》解释说是“以行时中也”。就是说使之通达的办法是要掌握适当的时机,又把握住不偏不倚的中道。《比·九五·小象传》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临·六五·小象传》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这些地方反复强调的都是中正。的确,《周易》有明显的“尚中”思想。在所有的爻辞中,二、五爻位居中位,其得吉者明显多于其他爻位,这亦体现了《周易》极重要的“位”、“时”、“中”的概念。位、时、中是《易传》解释《易经》卦爻辞何以吉凶时提出的重要范畴。《易传》认为每卦六爻,每爻所在的位置有其特定属性,如一、三、五爻为阳位,二、四、六爻为阴位。《易传》认为卦爻吉凶的基本原理之一便是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这称之为当位或得位。如果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即为不当或失位。当位则吉,失位则凶。《易传》提出的“时”的概念,是认为六爻的吉凶由于所处条件不同,因而所处条件的时机亦不同。顺时而行、因时而变者为吉。比如同居中位,不一定都吉,理由是随时则吉,失时则凶。《易传》提出的“中”指上下卦之中位,也就是二、五爻往往决定卦的吉凶性质,因为“中”或“中正”为事物的稳定合理状态。可见,“位”、“时”、“中”,强调的就是时间与空间上的和谐,就是一种“度”,一种“中庸”之道。

过去在极“左”的年代我们曾经大肆批判“中庸”思想,认为中庸是搞折中主义,和稀泥。其实这是对“中庸”思想的极大误解。应该明白的是,中庸强调的是“执两用中”。“执两”就是把握事物的两端,只有在明白事物的两端之后,才能找到合适的中来。我们经常说“过犹不及”。过和不及就是两种偏离“中”的行为和思想。可见,“执两用中”就是反对“执一”,“执一”就没有“中”,而只有片面性。换成今天的话说,“执两”就是要明白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矛盾的对立中寻找它的统一、和谐与平衡。还应该明白的是,“和”虽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和”,但不能光为了追求“和”而去求“和”,“和”必须有原则,也就是说这种“和”必须符合中庸才是一种优秀的“和”。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中庸和谐观。拿宗白华先生的话说,“这乃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31]

这种“中和”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内经》受《周易》启发,提出阴阳平衡的理论,即阴阳和则治,阴阳不和则乱。致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阴阳失调。这种“和”,既是人体自身内部的和谐,亦是人体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协调。一个人只有阴阳调和,方百病皆无。

受《周易》的启发,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广泛运用对称和对比手法。在传统工艺品中,有极富对称美的“阴阳鱼图”、“鸾凤图”、“龙凤图”、“鱼龙变幻图”等艺术精品。中国古代服饰图案,也常用对比与对称一类的形式美手法。

书法艺术中,笔迹有纤脓、方圆、浓淡之分;笔势有疾涩、顺逆、起落之别;笔意有虚实、缓忙、动静不同;结体方面有点画的疏密、承覆,字体的大小、长短,字态的偃仰、向背的差异;章法方面有行气的起伏、行距的宽窄、上下的仰覆,左右的趋避的对立。正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组合中,古代艺术家最好地利用了矛盾构成与转化的辩证法,在实际形态的矛盾对立中,求得审美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其著名的《书谱》中对此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违而不犯,和而不同。”[32]就是说彼此违背而不互相损害,和谐而又绝非雷同。这八个字不啻为书法美学的座右铭,它道出了书法艺术变化莫测而又和谐悦目的奥秘所在。此外,中国书法艺术还讲“中和”。明代书学家项穆曾将风格万千的书法归结为“中和”二字,认为,“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33]“中和”观在书法中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创作心境上的平和论,如唐代虞世南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34]二是书法形体上的平稳论。王羲之《笔阵图》:“书字贵平正安稳。”[35]欧阳询《传授诀》:“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具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36]这种协和平稳的获得,不是以僵硬呆板、牺牲生机为交换条件,恰恰相反,灵气飞动、生机盎然本来就是协和平稳固有的内容。总之,“会于中和,斯为美善”,[37]中和是中国书法追求的美学境界,它的内涵渊深广博。

在建筑上,古人受《周易》启发,举凡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大多采用整齐对称的方式,即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的特点是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中国古代诗文在修辞上广泛运用对偶手法,这也是受《周易》的影响。刘勰十分欣赏《易传》的对偶文句,在《文心雕龙·丽辞篇》中大加赞赏,而他自己的这部著作,也大量运用对偶文句。这种追求骈辞俪偶的文风发展下去遂成为六朝尤其是齐梁时期风靡一时的骈体文,影响了中国文坛几百年,且余风不绝如缕。

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尚中”思想几乎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血液之中,其影响所及广涉伦理道德、为人处世、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与“中”相对应的就是“偏”和“过”。偏乃失衡,“过犹不及”。《乾·上九》曰:“亢龙有悔。”《乾·文言传》解释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愚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可见,“亢龙”之有悔,乃失之于“偏”和“过”。这是中国人深以为戒的。

《周易》中有关中与正的词很多,如中、中正、大中、中道、中行、行中、刚中、柔中、时中等,但所表达的意思则异乎简洁明了,其蕴藏的求和谐,求中庸的思想,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价值取向。

应该看到,追求和谐是一种开放的性格。和,从本质上讲是各种因素的统一,其中也包括对立的统一。而同,是相同事物的结合,是事物量的增加。因此,和,是新质的创造,同,是旧质的重复。因为和谐是反对同,强调的是不同之间的统一性,追求的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种以“和”生万物的世界观,几千年来沾溉着中国人的思想与情感,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与实践,为构建璀璨的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梳理《周易》而下的“和谐”思想及其古人的社会实践,反思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异化”,对比中西文化和古今文明的矛盾冲突,对加深理解“和谐”的真实涵义,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诗经·小雅·鹿鸣》,[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 《老子》四十二章,任继愈《老子新译》第1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 《庄子·知北游》,曹础基《庄子浅注》第327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4] 《论语·八佾》,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3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5] 《论语·八佾》,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4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6] 《孟子·公孙丑上》,杨伯峻《孟子译注》第62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7] 《易·乾卦·用九》,[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 《孙子兵法·谋攻》,《诸子集成》(六),中华书局,1954年版

[9] 《论语·子路》,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41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 《易·系辞上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1]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第57页,见《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 《论语·述而》,杨伯峻《论语译注》第72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14] 《艺文类聚》卷三,文渊阁四库

[15] 《系辞下传》

[16] 《系辞下传》

[17] 《坤·文言传》

[18] 《归妹·大象传》

[19] 《剥·彖传》

[20] 《系辞下传》

[21] 《节·小象传》

[22] 《节·小象传》

[23] 《乾·文言传》

[24] 《系辞下传》

[25] 《乾·大象传》

[26] 《晏子春秋》卷七,文渊阁四库本

[27] (宋)罗愿《尔雅翼》卷二十八引,文渊阁四库本

[28] 闻一多《神话与诗》第26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29]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0] 奥雷利奥·佩西著,汪帼君校,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版

[31] 宗白华《美学散步》第2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2] 朱建新《孙过庭书谱笺证》,中华书局,1963年版

[33] (明)项穆《书法雅言》,文渊阁四库本

[34] (唐)虞世南《笔髓论》,见唐韦续《墨薮》卷二引,文渊阁四库本

[35] (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引,文渊阁四库本

[36] (元)盛熙明《法书考》卷五引,文渊阁四库本

[37] (明)项穆《书法雅言》,文渊阁四库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