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与主体行为的相互关系

环境与主体行为的相互关系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与主体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同条件的环境对主体心理、行为产生的效用是不同的。环境要想对主体产生刺激和有所反应,必须有能唤醒主体的唤醒源。如果环境的刺激经认知被看作对自身的威胁时,就会发生塞利所说的警戒和抗拒反应。如果环境的变化超出了个人所能接受的范围,主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环境与主体行为的相互关系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环境与主体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同条件的环境对主体心理、行为产生的效用是不同的。那么现代城市物质环境的巨大改变会对主体的行为、心理产生哪些变化呢?这些变化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要想了解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必须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具体分析。

3.1.2.1 唤醒理论及对主体的影响

唤醒理论是研究环境与行为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唤醒是一种连续变化的过程,它的一端呈现出的是睡眠状态,另一端则表现为高度觉醒的亢奋状态。唤醒在神经心理学上来说,是指在刺激的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进而加强了肌肉的紧张度。

主体所处环境的情感性质是影响和决定主体的记忆和心境的主要因素,而个人的记忆和心境同场所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度,所以说它直接影响主体自身当时的情绪,甚至是长期的心境和身心健康。环境要想对主体产生刺激和有所反应,必须有能唤醒主体的唤醒源。柏莱恩指出,能产生刺激的对照刺激特性为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和谐性。复杂性表现为由多样变化的组织结构来构成的环境的基本要素;新奇性是指在环境中出现了没有见过、不曾引起关注的元素的程度;意外性是指人们所预期的环境未被证实的程度;不和谐性是指一种要素与环境中的其他要素的不一致的程度。柏莱恩认为,当这些不定性因素增加时,人的唤醒水平随之增加,然而人在此环境中的快感度却与不定性因素呈倒U形曲线关系(见图3-1)。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改变和刺激的环境极少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过度的刺激也会使主体产生严重的身心负荷。所以,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以及不和谐性处于中等水平时是维持主体的生活、兴趣的最佳环境,而对照刺激特性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主体的体验。

图3-1 不定性、唤醒与快感度的关系

资料来源: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雷切尔·卡普兰和斯蒂芬·卡普兰通过调查试验的方法总结概括出了连贯性、易识别性、复杂性、神秘性四个环境维度,并用这些维度来预测对不同环境的感受。复杂性与神秘性同柏莱恩的对照刺激特性极为相似,它们都是能够提高主体唤醒程度的要素。不同的是,卡普兰提出的连贯性及易识别性的目的是降低不定性的程度,进而使唤醒水平降低。然而只有当不定性与确定性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平衡时,这种环境才是最受人偏爱的。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唤醒与绩效间的关系,即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环境刺激适中),个体能获得最理想的时机,从而达到最高绩效。唤醒水平与任务绩效之间也呈倒U形曲线关系,最适宜的唤醒水平称为最优唤醒水平。

具体到现代的城市规划建设中,现代的建筑、空间、景观环境中充斥着过量复杂、新奇、意外、复杂和不和谐等要素,原有的肌理在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的实施下面貌全非,现代城市呈现出的是怪异、冲突、破碎、非联系的空间。这种对照刺激特性过高的唤醒水平使主体没有能力应对和消化这些过量信息,从而产生严重的身心负荷,继而失去最优的环境特性;同时,又因为主体最优唤醒水平的丧失,进一步影响了任务效率。现代城市中变异的建筑、景观环境割断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状态隐性而温柔地挑战着主体的承受底线。

3.1.2.2 环境应激及对主体的影响

当主体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方式时,就会出现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加拿大生理学家塞利将主体在应激状态下经历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概括为三个连续发生的阶段:警戒、抗拒(适应)和衰竭阶段。对于环境的刺激,不同的主体对刺激的承受能力不同,这种个人认知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特定刺激情境的认知。如果环境的刺激经认知被看作对自身的威胁时,就会发生塞利所说的警戒和抗拒反应。在抗拒阶段,许多应对过程包含个人认知,主体会有自主的反应,如信息探索、排除、制止应激物或是选择逃避。(有些人有条件避开不利环境刺激时就选择了逃离:美国中上阶层向郊区的迁移就是对城市问题的一种逃避;为区分不同阶层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而建立的特色居民社区“同志街”,成为许多中产阶级选择的对象。)如果抗拒失败,则加剧了威胁的程度,主体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愤怒、恐慌、焦虑等不适情绪,这种情绪的延续必然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对健康造成危害,从而进入衰竭期。即使抗拒成功,只能逐渐地适应这种环境的刺激,主体也会为其付出相应的代价(见图3-2)。如英国工业化时期城市中心虽然已破落衰败,但是中下阶层的贫苦民众没有能力迁到环境好的郊区,只能慢慢地适应这种落魄的生活,但是其代价是身体的疾病、情感的失落、生活的孤独无助等。

图3-2 应激模型

资料来源: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城市空间的快速更新使人们不得不接受突如其来的一切变化。人们大多数没有能力按自己的意愿和生活方式去改变所处的环境,只能被动地等待和接受;面对全新的、陌生的生活环境,人们只能强迫自己去适应现在的环境。然而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是在一定范围内个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结果,环境刺激的水平与个人的适应水平相差得越远,个人对环境的反应也越明显,对环境的适应越困难。这个过程取决于新旧环境差异程度、个人适应能力的高低以及在新环境中暴露时间的长短(见图3-3)。如果环境的变化超出了个人所能接受的范围,主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世代居住在老城中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在重建后的回迁房或安置区中会因为与原来环境的悬殊变化而出现不适,如郁闷、沉默、焦虑、无认同感等;农民在城市化的洗礼中失去了居住的房屋、宅基地,被迫搬进开发商建造的楼房中,其不适应的程度更加剧烈。

图3-3 个人最优刺激水平(适应水平)的变化

资料来源: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防止主体对新环境的不适,城市只能保留以前的形态而停止更新,不再建设和发展了。环境与主体间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环境的最优刺激应处于最优刺激范围之内,即环境输入的刺激与主体所需的刺激相等,从而形成主客观间的自动动态平衡,当然这种稳步发展的状态必须以符合主观要求的客观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基础;另一方面,主体要努力去选择和控制环境,同时也要不断地自我更新,逐渐适应良性改造、健康发展后的新环境,从而达到城市与人的同步更新与动态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