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心理咨询实践中的案例发现,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近半数来自人际关系。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个主要根源。这说明缺乏良好的自我修养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大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有调查报告证实,在目前的大中学生中,每3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在部分大中学生中,“星座”成了他们的热门话题。
大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_拥有超棒的心理素质:优胜需要的秘诀

(1)学生心理上的三座大山:目前,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自我认识不足已经成为压在大中小学生心理防线上的“三座大山”。从心理咨询实践中的案例发现,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近半数来自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对异性的向往。师生关系的紧张是当前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存在于学校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在亲子关系中,个别家长以暴力要挟,或以死要挟孩子努力学习,将本应温暖和谐的亲子关系弄得面目全非。

同时,用金钱维系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在本应纯洁的同伴关系中,加上青春期开始出现对异性的向往时,而又缺乏正确的引导。

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个主要根源。社会的发展,使学生生活的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人体所承受的心理负荷增加,都导致了学生心理障碍问题。

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学生心理疾病,导致学习不良,学习困难,学习障碍,学校恐惧,甚至自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此外,许多孩子不能正确对待、评价、体验和控制自己。某地曾发生过一起少年因家长工作忙,只好让她中午吃方便面而导致自杀的事件。这说明缺乏良好的自我修养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平时注意培养学生乐观、敬业的性格并努力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修养,是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值得十分重视起来的一项重要工作。

(2)大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有调查报告证实,在目前的大中学生中,每3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常见的表现主要有:

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该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频繁地照镜子。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只要与异性在一起时就会感觉不自在。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扛;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占自己便宜;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

有抑郁问题的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儿,严重的可能有自杀念头。

有焦虑倾向的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表现为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有心理不平衡问题学生的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

归纳起来就是由“焦虑”、“恐惧”、“过分担忧”、“感到苦闷”、“难以入睡”、“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容易烦恼和激动”和“感到难以完成任务”等方面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

在笔者为大学生、研究生的授课中,通过交谈、审阅作业等,尽管也的确感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严重性,但通过长期的接触与分析,觉得这些问题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疏导与个人的努力得到解决的。因为,从年轻人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中学生仍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由于认知方面的原因,在这一阶段里,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会交替出现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如人际挫折,学习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个体生活环境来看,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观念的碰撞、对多元价值趋向的无所适从,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在迅速成长中原来已经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冲突和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加上一些独生子女常常带有的强烈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敏感,以及在同学中间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就更容易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

为此,笔者在授课中,曾向学生强调了要活出“意思”的道理:评价生活好坏的标准不是心情快乐不快乐,而是生活有没有新内容。中国有句名言:“日新又日新,日日是好日。”根据这种标准,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吃喝玩乐,不论心情多好,都不能认为他活得有意思,因为他有生活没质量。相反,如果一个人由于学习、劳动、娱乐和交往而使生活之树常新,即使身患绝症也不能认为他活得没意思,因为他的生活有新意。因此,要在新的环境下积极调整心态,对自己要有一个再认识,要树立“努力即幸福”的人生态度。“不要因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不要因人际关系不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不要因在家庭里、中学时的优势消失而产生失落感;不要因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不适应而产生压抑感”。只要弄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人生理想,每当我们看一页新书,做一件新事,结交一位新友,创设一个新意,“意思”就会在我们的心里。并为此写了一首歌词,歌词如下:

(一)

生活多美丽,我们应珍惜。让每天过得有意思,心中才能有乐趣。遭遇不幸,冷静应对;面对压力,积极思维。只要用爱拥抱生活,幸福就永远属于你。(二)

生活多美丽,我们应珍惜。天生我材必有用啊,成功全靠去搏击。和谐从容,勤奋耕耘;积德向善,为人悦己。只要忘却痛苦回忆,欢乐就永远伴随你。

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期结束时,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现在的生活虽然没那么多快乐,但又苦又累的努力却很有意思。”

(3)热衷迷信找“星座”:由于历史的多方面原因,目前我们国人的科学知识是比较落后的,但与此相对照的是,在中华大地上,伪气功盛行,迷信活动猖獗。这不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年轻人必须大力提高科学素质带来了紧迫感。

目前,在部分大中学生中,“星座”成了他们的热门话题。他们通过购买《星座物语》之类的丛书,查找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的“星座运势”,“运势”好的兴高采烈,“运势”坏的则惴惴不安。

“人生星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和特定的“星命”,它是由人出生时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位置和运行来决定的。其中拥有至高无上主宰力的是太阳。其次是月亮,它补充太阳的影响。五大行星也在发挥它们各自的影响。而主宰人命运的根本因素是太阳处在黄道十二宫的哪个宫(“人生星座”的鼓噪者“宫一座”不分,因而说成是太阳处在哪个星座)。

照此说来,人的性格和命运大体可以分为12类。目前全世界的人口有60亿。这就是说有5亿人都有差不多的性格和命运,这可能吗?如果发生沉船乃至地震之类的事件,使数以千计或万计的人丧生,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人生星座”的说法来反推的话,您能相信或承认这些遇难者都是在太阳处于同一宫时出生的吗?

如果说出生的时刻决定着一个人的终生命运,那么,目前地球上每小时增长的1万多人难道会是相同的性格特征、相同的爱情遭遇、相同的事业成败、相同的子女数、相同的疾病和相同的寿命,乃至相同的终生命运吗?

其实生于差不多同时的人,性格千差万别,这在每一个学校的班级中就不难发现。至于一生的际遇也常常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这种以偏概全的说法极为荒谬。人的性格和命运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与天象毫无关系。

其实,各种所谓的星座预言以及各种邪教的法力预言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它们实际上是新形式下的迷信。由于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萌动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披着科学外衣的新形式迷信的心理暗示,如果对星座运势类书籍的预言深信不疑,患得患失,极容易导致心理的畸形发展。

(4)狂热追星迷失自我:在当前的大中学校里,一般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星族”,即崇拜明星的人群。这些人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为了自己崇拜的明星,会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热情与身心。这种奉献是不受或少受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社会阶层和年龄大小等因素限制的。狂热的“追星族”更是将自己全身心的激情都倾注在自己崇拜的明星身上。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似乎没有了选择自身爱好的自由,而完全以自己心目中偶像的爱好为爱好。从心理角度看,“追星族“的行为实际上是自我实现欲望的一种错位体现,当然也还有从众心理、猎奇心理等在起作用。

从“追星族”们狂热追星的心理动因看,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病态行为,但是,如果放任自己内心需求,由对明星的正常崇拜发展到盲目的崇拜,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偏执狂的心理病态倾向了。对于这种偏执狂的心理病态倾向,必须引起警惕。因为它不仅使人不再培养广泛的兴趣,导致个人兴趣的单一化,而且容易形成并助长偏执的注意力。这无疑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以至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从“追星族”身上体现出来的崇拜心理是人们一种常见的情感态度。而崇拜的内容、对象的选择与崇拜的强烈程度等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最后是由情感主体的理性思维来控制和把握的。如果情感主体放任这种情感自由宣泄而不能自制,同时外在因素又不能施加积极的影响,就必然会使崇拜心理向盲目崇拜的负向效应发展,严重危害人的心理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