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的方法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的方法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十一五”期间财政性科研投入显著增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部拨款持续增长;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扩充,合作专项日益增多,学校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五年总经费为7540万元,是“十五”总经费2820万元的2.67倍。“十一五”期间,立项课题总数达2841项,与“十五”时期立项课题总数2840项相比基本持平。
把提高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_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成就巡礼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教育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自1983年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单列学科和教育部课题以来,一直是我国教育科研项目的权威品牌,面向和服务教育系统,显示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和最高水平。“十一五”期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以规划为抓手,以课题为平台,以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起点,以质量为核心,凝练方向,积聚队伍,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突出综合,抢抓大项目、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培育大成果、作出大贡献,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模式,解放和发展教育科研生产力,促使精品名家不断涌现,增强科研的解释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特色的教育科研体系建设,为研制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教育科学“十二五”向更高质量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回顾:明确质量导向,教育科研取得重大进展

(一)教育科研取得长足进步

表现为科研经费迅速增长、科研管理逐步完善、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成果数量稳步上升、研究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影响更加显著。

第一,科研经费迅速增长,单项课题资助力度增强。经费是课题研究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财政性科研投入显著增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部拨款持续增长;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扩充,合作专项日益增多,学校支持力度逐步加大。经常性经费从2006年度的810万元逐年上升到2010年度的2600万元,增长了221%。五年总经费为7540万元,是“十五”总经费2820万元的2.67倍。经常性经费的增长加大了对单项课题的资助力度,平均每项经费资助额度达4.21万元,比“十五”的平均水平1.7万元提高2.51万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资助标准与统管项目基本相同。合作专项经费从2006年的20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334万元,五年累计达770万元,是“十五”时期246万元的3.13倍。

第二,课题规模基本稳定,课题结构更加合理。稳定课题立项规模。“十一五”期间,立项课题总数达2841项,与“十五”时期立项课题总数2840项相比基本持平。在申报数从2006年的6000项激增到2010年的10000项的情况下,立项课题年度小幅增长,从2006年的474项增长到2010年的666项课题,年度立项率在8%以下,在同类国家项目资助中立项率最低。

增设专项课题。为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年来与有关部门合作,设立了9类16期专项课题,共立项课题555项。如新增了职业教育、教育考试、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德育和校外教育、高中特色学校,以及数学教育、科学教育、大学外语教育等研究专项,扩大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覆盖面,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工作相结合的特点。

表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一览表

一方面,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为采用先进研究方法和深入调查研究提供了支撑,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立项课题规模,增大单项课题经费资助力度,表明了教育科研的发展战略重点开始从扩大规模转移到注重质量。

第三,创新研究方法,研究质量逐步提高。一是研究问题意识增强。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选准问题是提高研究质量的前提。综观“十一五”期间的申报课题和立项课题,80%以上切合课题指南要求,研究者更具全局性、前瞻性和国际性,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立足实际,提出真问题,研究真问题,为真正解决问题建言献策,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方法创新是学术创新的先导,是提高研究质量的保障。研究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注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经验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教育研究和社会研究相结合。研究者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运用网络、数据库、模型、实验等新研究技术。三是研究组织趋于合理。课题组注重科研、行政、学校三结合,研究源于实践,研究为了实践,实践检验研究。重视理论引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总结成功经验;跨学科组合加强综合研究,研究过程更有规范性,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研究成果更富推广性。

第四,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五年来,强调代表作评价,实施分类要求,论文数达到7445篇,著作数591部,研究报告为3636份。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通过综合运用学术、行政和实践三种话语方式发挥不同作用,有的进入领导视野,有的融入基层学校,有的影响学术研究,不仅为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对教育实践和学科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在决策领域的影响逐步扩大。如郝克明的“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201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上海市政府支持下召开了“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袁振国的“我国重大教育政策转型问题研究”引起中央领导重视,并就“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专门向中央领导汇报;哈经雄的“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得到国家领导人及全国总工会的重视,对于推动解决牧区民族女教师工作待遇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贵仁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成为制定国务院七号文件的基础,对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发挥了重要作用;吴霓的“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新特征及相关对策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顾秉林的“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受到民盟中央领导的关注。

二是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更为广泛。如叶澜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创造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交互创生的独特研究方式,走出了一条合作研究的教改之路,催生了本土教育学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面世,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

三是学界影响日益深远。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终身学习等课题研究回答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多项奖励。如裴娣娜的“现代教学论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现代教学论》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是国际影响逐步显现。何克抗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在新加坡、日本等国推广实践。

第五,搭建平台,培养优秀科研团队。五年来,通过规划谋划科研大局,通过指南引领全国研究者,通过课题为研究者搭建平台,通过培训提升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能力,通过管理促进课题组的研究规范,通过交流凝聚质量共识,通过合作形成团队文化,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促成了许多优秀科研团队。

(二)完善教育科研质量管理体系

科学管理是提高研究质量的保障。五年来,坚持管理、指导和服务并重,选准方向引领质量,基于标准提高质量,着重制度保障质量,抓住重点推动质量,强化评价检验质量。

第一,明确质量导向的科研管理目标。明确了“引领科研方向,促进学术规范,建设精品课题,提高研究质量,加强成果转化,扩大社会影响”的工作目标,逐步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系。成立教育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设立科研管理服务中心,完善工作年会制度,加强工作研究,管理、指导、服务相结合,内行管理,专业指导,精心服务,把“我”的课题变成“我们的”课题,资助方与课题组、专家组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第二,构建质量至上的科研管理标准体系。边研究边建设,边实施边完善,逐步形成五年规划标准、年度课题指南标准、立项评审标准、开题标准、中期检查标准、结题鉴定标准、成果评优标准、成果传播标准,构成了一整套质量标准体系。

第三,健全注重质量提升的科研管理制度。一是严把入口关,保证立项质量。完善重点课题招标答辩和其他类别课题匿名评审制度,严格实行评审专家回避制度和轮替制度,科学规范评审程序。二是严把过程关,保证研究质量。建立示范开题、集中开题和集中中期检查制度,管理重心下移,分层负责,管理过程后移,全程管理。三是严把出口关,保证结项质量。在重点课题会议评审、通信评审、委托鉴定、免于鉴定等鉴定方法基础上,首创会议集中鉴定制度,有效杜绝低劣和伪劣成果,初审不合格率为24%,鉴定不合格率为8%,优秀率为5%,充分显示了制度创新的作用。四是严把公示关,保证传播质量。建立结题成果网上成果公示制度,既为学界所利用,也为社会所监督。五是严把奖惩关,保障学风质量。建立奖励优秀专家拒绝学风不正者的制度,建立奖励优秀课题组杜绝学术不端者的制度,建立奖励优秀成果摒弃低质伪作者的制度,建立多渠道的举报制度和严格的课题撤项制度。

第四,加强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广。一是积极为决策服务,编辑《教育决策参考》,专报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以及教育部、省市区领导;二是认真编发《科研要报》(月刊)和《中国教育科研报告》(季刊),出版《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获奖成果概览》,向学界宣传教育科研成果;三是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核心媒体合作,整体宣传精品成果;四是所有结题成果主要内容全部上网,建成系统权威的教育科研知识信息中心。

通过基于理念的引领,基于标准的管理,基于制度的保障,实现了六个结合,即管理、指导和服务相结合,进口、过程和出口相结合,项目、人才和成果相结合,管理部门和课题组、专家相结合,理论、实践和决策相结合,行政、学校和科研相结合。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得到领导重视,学界认可,社会关注,在探索规律、科学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十二五”展望:创新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质量迈进

在“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教育科研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服务国家和人民为落脚点,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要务,不断创新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使教育科研向更高质量迈进。

第一,面向战略需求,突出战略研究。在项目导向上,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重点转向政策研究,以事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策性、应用性研究,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关注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积极开展前瞻性、预测性研究,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项目层级上,提倡做重大项目。对于国家和社会真正关心的问题重点突破,经费重点支持。鼓励集体攻关项目。搭建各部门、各团体、各学校集体合作平台,共同完成重大攻关项目,形成重要成果。提倡做连续项目。鼓励产出精品力作的优秀科研人员,科研成果鉴定成绩优秀者下一年度可以免评直接获得项目支持,实现申请项目和做好项目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二,实行限额申报和网络评审,彰显公平竞争。实行各省和各直属高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限额申报制度,充分发挥各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和教育科学规划办的审核、把关作用。各科研管理单位对上报项目进行选优后,再推荐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保证评审质量。

实行立项课题网络评审制度,利用互联网向专家发送电子评审材料并自动接收评审结果。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评审成本,保证立项课题评审不受时空限制和人为限制,最大程度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和效率。

第三,重视教育科研基地建设,注重长远发展。在全国教育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科研机构、教科院所机构建设若干基地,凸显各地域、各机构、各学校原有的教育优势,形成完整的教育科研网络。

第四,提倡量化和实证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提倡用严谨的科研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应用研究要强化数据意识,依靠扎实的数据、文献,形成言之有据、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以应用于教育实际。

第五,建立完整科研数据库,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支持。建立全国教育专家数据库,全面准确掌握教育科研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更好地发挥专家队伍在课题立项评审、结题评审、评奖评优、决策服务、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立项课题数据库,形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科)与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行业部门和地方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互通互联的数据网络,强化搜索、查询功能,禁止课题负责人重复立项,保障研究者研究时间、研究质量。建立教育科研成果数据库。分学科建设教育科研成果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数据、信息等方面的依据与服务;为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使教育研究成果成为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有力支撑。

第六,加强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育科研人员专业能力。贯彻落实教育科研管理人员的自律宣言,认真严肃对待学术问题,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完善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培训与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多种形式地培养教育科研骨干,提高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管理和运作课题能力。

第七,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成果转化制度,建立与教育媒体合作的推广平台,整体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精品成果;建立决策参考、中国教育科研报告面向社会征稿机制,建立教育科研与决策相衔接的渠道,形成知识创新系统、应用系统、成果推广系统相结合的科研体系。

支持教育科学知识转化为新教材、新模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使其在特定教育实践情境中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进一步扩大教育科学研究的影响力。鼓励教育科学与产业部门的合作,促进教育科学知识的产品化、技术化、实体化和产业化发展。

第八,创建科研管理的交流协作平台,推动教科研战线工作。在全国教育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加快实现教育科研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整条战线的整体性协作,促进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今后,进一步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全力维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声誉和权威,发挥先导示范作用,加快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涌现,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