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诗英译的目的是什么?

唐诗英译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一直以来向西方借鉴和学习,仿佛中国自身没有值得他国学习的地方。然而,中国丰富的文化社会底蕴不可轻视。唐诗中交错复杂的声韵、格律、对仗等平行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了。此后,中国的诗歌文学在受到英语世界关注的同时,译者对于唐诗的翻译也更加关注于某些诗人,而不是像之前较为散乱地翻译诸多诗人的作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李白、王维二位诗人。王维是被翻译和出版得最多的中国诗人。
选题动因_西方平行原则与中国古诗翻译研究

1.1.1 唐诗英译的目的概述

在唐诗英译初始阶段,大多数译者都是英美人士,他们发现了唐诗这一富有魅力的中国文学宝藏,因此产生了将其推介到本国的渴望。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促使世界越来越主动地来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目前孔子学院在多个国家和地方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成为学习汉语、介绍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窗口。而且中国也更加迫切地要将自己展示给世界。其中,让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国门无疑是加强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唐诗英译的宗旨就是从文学层面出发,促进我国优秀的文学成果进入国外主流传播渠道,增进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所推出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阐述如何将中国发展变化介绍给西方社会的时候指出一个关键事宜:要对中国文化有自信。中国一直以来向西方借鉴和学习,仿佛中国自身没有值得他国学习的地方。然而,中国丰富的文化社会底蕴不可轻视。诚如此项目所论述的,中国文化有足够资本在面对国外文化的时候保持自信,这种资本就来自于中国文化的特色。也正是文化特色让中国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实,无论哪种文化下的文学,要能引人注意,都需要有特色。如果失去了特色也就让人打消了了解和学习它的欲望。唐诗中交错复杂的声韵、格律、对仗等平行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了。诗人对音律的把握、对词语的推敲、对句法的排布是唐诗一直以来赢得人们推崇的法宝。并且,唐诗也依靠对仗等形式特点创造了诗歌中别具一格的意境,让读者啧啧称奇,意犹未尽。这些个性化的文体风格如何在英译中更完美地展现出来也就成了唐诗英译中需要探索的问题。而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剔除唐诗中诸如韵律、对仗、对比等形式特点,在抛弃形式之后谈对意义和神韵的追求这种做法罔顾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忽视唐诗中形式对神韵的影响,由此产生的译本也势必会因无法展现唐诗最宝贵的一面而存在缺憾。并且,唐诗的形式和风格紧密结合,如果在译文中无法反映形式之美,而是一味将唐诗翻译成具有近代特色的自由诗、无韵诗,那么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便失去了其特殊之处。让英文读者难以将其与中国近代、当代诗歌区分,也就无法持久地引发英语文学界的关注。

唐诗译本众多,随着译者越来越重视意义的传递,对意义的忠实往往能够达成。但一些诗歌译本却总是缺乏诗的韵味。唐诗独到的感觉是靠诗人对小到声音、大到主题的选择和组合所带动起来的,因此唐诗的英译往往带给译者很大的挑战。而如果译者回避挑战或只是满足于文字转换,固然就毋庸考虑这些。但是要想保留唐诗的神韵,避免唐诗变成“不过如此”的诗歌,则不仅仅需要让别人知道诗歌在表达“什么”,而且要告知大众诗歌应该“如何”表达。如此一来,新的形式必然应运而生。

翻译诗歌时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性和感受,然而中国译者在翻译外文诗歌的时候可以抛弃工整的韵律或词语的对仗。那么在将唐诗翻译到英语的时候尝试改变英语诗歌的习惯,而在英文诗歌中有所创新,比如引入诸如格律等多种平行现象,让诗歌呈现对称的美感。在英语文学进入中国之后,受到英语诗歌形式的影响,汉语诗歌也产生了无韵体。尽管与以往提倡的押韵、对照的诗歌形式相背离,但这种形式上的改变无疑极大丰富了中国诗歌文学的文体,是诗歌形式上的一大创新。

1.1.2 国内外唐诗英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20世纪初期,一批欧美学者、诗人翻译出版了多种以唐诗为主的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代表性的有庞德(全英文名Ezra Pound)译的《神州集》 (Cathay)、洛威尔(全英文名Amy Lowell)和艾思柯(全英文名Florence Ayscough)合译的《松花笺》 (Fir-flower Tablets)。也有前文所提及的弗莱彻(W.J.B.Fletcher)译的《中国诗歌精华》 (Gems from Chinese Verse)和《中国诗歌精华续编》 (More Gems from Chinese Verse)、宾纳(全英文名Witter Bynner)与江亢虎合译的《群玉山头:唐诗三百首》 (The Jade Mountain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此外,还出版了由中国学者蔡廷干编译的《唐诗英韵》 (Chinese Poems in English Rhyme)。庞德的译诗在美国引发了唐诗热,并且受到了盛赞,认为他推动了美国诗歌的发展。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唐诗受到英语文学界的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走入了英语文学的视野。

此后,中国的诗歌文学在受到英语世界关注的同时,译者对于唐诗的翻译也更加关注于某些诗人,而不是像之前较为散乱地翻译诸多诗人的作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李白、王维二位诗人。王维是被翻译和出版得最多的中国诗人。陈希和威尔斯(全英文名Henry W.Wells)合译了《王维诗选》;张音南和沃姆斯利(全英文名Lewis C.Walmsley)合译了《王维诗》 (1958);美国汉学家余宝琳(Pauline Yu)编译了《王维诗选》 (1980)等。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诗人通过唐诗英译进入到美国读者视线,除去李白和王维,读者还认识了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和寒山等多位诗人。亚瑟·库柏(Arthur Cooper)著有《李白与杜甫》 (Li Po and Tu Fu),洪业(William Hung)翻译了《中国最伟大诗人杜甫》 (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华岑(Burton Watson)选编翻译了《唐代诗人寒山诗100首》 (Cold Mountains:100 Poems by the T’ang Poet Han Shan)。译著和研究作品的大量产出也让唐诗在英语文学世界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国内的英译本也不落其后,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吕叔湘所作的《英译唐人绝句百首》 (1980),翁显良于1985年出版的《古诗英译》,许渊冲与陆佩弦、吴钧陶编译的《唐诗三百首新译》 (1988),王宝童所译的《唐诗三百首》 (1997),唐一鹤的《英译唐诗三百首》 (2005)等诸多译著和编译作品。

在译著蓬勃兴起的同时,国内关于唐诗英译到底应该如何进行也引发了积极的讨论。其中国内关于唐诗平行结构与英译的研究有学者曾经研究过,但都建立在韵体译诗理论基础上,并且多是期刊文章。可以说对于唐诗中平行结构的认识不够深入,而且研究也不够体系化。并且通过国内现有的博士论文资料库来查询,还未有人对唐诗的多层次平行结构及英译策略进行过专门的论述,因此本书希望能够将唐诗平行结构体系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并结合平行结构论述包括声韵在内的平行现象是唐诗英译中值得保留的部分。本书经过前期调研发现相关一些研究为论文进行了前期铺垫。主要是诸多学者对英译中保持唐诗声韵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如翻译家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 (1984)中详细地阐明了以“意美、音美、形美”三美代表的翻译观,在其译本中更是坚持不懈地将“音美”贯彻到底。马冬梅(2000:64-67)从美学视角利用三维艺术结构理论,对《江雪》的三种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得出“用韵体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比用无韵体翻译更能保持古诗各个方面的美感。”郦青(2011:106-110)集各理论于一体,论述了唐诗采用韵体诗来翻译的可行性,认为“把韵体译诗作为诗词翻译追求的目标,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翻译者们面临的一个伟大而又艰难的尝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尝试。”这些关于声音美感与唐诗英译之间关系的论述为本书所设定的以诗歌中平行原则为主旨思想来批评和指导唐诗英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关于形式与内容的争论也正是本书中所要探讨的主题。

1.1.3 唐诗英译中的问题

在研究唐诗英译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我们打破格率和对照的形式上的局限,而将律诗译成自由诗、散文诗,那么这些诗歌英译的结果与当代自由诗的英译显然没有太大的区别,恐怕唯一的区分或许是主题稍有不同罢了。而在英语读者眼中,或者在英语诗歌领域中,中国诗歌通过译介的传播则缺少了一个环节,就是诗歌的发展环节。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本与当代诗歌译本几乎是一个模样,那么声名远扬的唐诗与当代诗歌相比又高明在何处呢?倘若唐诗在翻译过程中缺少了自身的妙趣,翻译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唐诗英译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了解唐诗的特色元素,了解保存特色元素在译本中存在的必要性。

诚然,对于诗歌翻译,诸多学者都发表过见解,尤其在唐诗的形与神之间,译者会有这样的见解:诗歌翻译不能拘泥形式,或传神大于传形,或形可舍神不可舍。从翻译诗歌的多年发展来看,唐诗中的平行现象也是翻译中的巨大难点。然而如果将平行现象从翻译的考虑因素中剔除,可以看到的是唐诗也失去了一个主要的特色。庞德翻译诗歌的时候就被中文的音形兼备所吸引,不止是庞德诸多唐诗研究者都承认唐诗中声音、词语、句法的平行现象是唐诗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唐诗意境美的根源之一。由此可见,平行现象是唐诗特色的载体,也是唐诗与中国其他诗歌体裁之间的区分特征。因此忽略平行原则,将形视为可以舍弃却又不影响诗歌之“神”的想法有些偏颇。因而,从一个能够融合形式与意义的角度去理解唐诗英译的特点,这就是本文的选题动因。

然而并非了解了必要性,在操作上就具有可行性。这也是许多译者在知道唐诗平行结构的重要性之后,依旧采取了散体诗译法的原因。在操作层面上,由于唐诗英译具有极高的难度,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为了存义而放弃形。因此唐诗英译中,译本的散文化是目前的一大流向。然而诗与散文于文体上相去甚远,因为散文更接近小说而不是诗。与散文相比,唐诗语言凝练,每句只五言、七言,却直撼人心。唐诗韵律灵动,读诗之时,音乐之美让人陶醉。而且唐诗讲究词语、句法的对仗,平行结构体现出的对称美也产生了别样的意境。因此唐诗可谓语言运用的大成。所以散文化的诗译,实质上是文体上发生了变化。因此采取何种策略,切实可行地体现唐诗的特色是第二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