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岩体的变形性质

岩体的变形性质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证明,岩体应力分布的复杂情况,主要是受结构面和软弱夹层影响,是岩体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造成的。节理发育的块状及镶嵌结构岩体,在法向应力作用下,结构面趋于闭合,呈刚性接触。其特点为峰值前变形曲线的平均斜率大,曲线具有较清楚的线性段和非线性段。
岩体的变形性质_工程地质学

1.岩体应力分布的不连续性

由结构面和软弱夹层切割的岩体传递应力的性能,与理想弹性均质体有很大区别,一般这种岩体的某些部位或某些方向上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另一些部位或方向上应力反而有所削弱。另外,还会出观应力轨迹的转折、弯曲和应力值不连续现象。实验证明,岩体应力分布的复杂情况,主要是受结构面和软弱夹层影响,是岩体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造成的。

在不同结构的岩体中,应力分布分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具有结构面的块状及镶嵌状结构的岩体,在整体上相对均一,但常夹有个别或少数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它们常成为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它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的应力状态,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依据。软弱夹层易压缩变形,当法向应力涉及软弱夹层时,遇到这种变形空间,部分应力则转为应变能,因而压应力减弱,甚至向张应力转化。应力平行于结构面或软弱夹层时,由于其凝聚力和抗摩擦力较低易剪切变形,所以剪应力有所增加。这种情况不利于岩体稳定。

节理发育的块状及镶嵌结构岩体,在法向应力作用下,结构面趋于闭合,呈刚性接触。因此,对垂直于结构面及软弱夹层的法向应力的传递影响较小。而对于平行结构面及软弱夹层的应力的侧向传递有所限制,引起应力集中。对这一类岩体,必须充分考虑结构面组合网络与主应力方向的关系,对其应力集中作确切的估计。通过灌浆固结后,裂隙填充,可改善应力分配条件。

层状结构岩体,特别在层面发育、薄层软硬相间的情况下,可作为正交各向异性体考虑,采用平行及垂直层面两个方向上的变形参数进行分析。这种结构岩体如具备不利于稳定的岩层产状,其应力分布特征,也不利于稳定。

破裂、散体结构的岩体,可作为散粒体考虑。结构若不破碎疏散,仅岩质软弱,可作为弹塑性体或塑性体进行分析,这种岩体基本上可视为均匀、连续的介质。

完整块状、镶嵌结构的岩体,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均一弹性体考虑,虽然可能有误差,但对稳定性评价影响不大。

2.岩体剪切变形特征

根据原位岩体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岩体的剪切变形曲线十分复杂。沿软弱结构面剪切和剪断岩体的剪切曲线明显不同,沿平直光滑结构面和粗糙结构面剪切的剪切曲线也有差异。根据剪应力和剪应变的关系曲线(τ-u曲线)形状及残余强度(τr)与峰值强度(τp)的比值可将岩体剪切变形曲线分为如图4-7所示的三类。

图4-7 岩体剪切变形曲线类型示意图

(1)沿软弱结构面剪切时,常呈图4-7 (a)所示的曲线形状。其特点为峰值前变形曲线的平均斜率小,破坏位移大,一般可达2~10mm;峰值后随位移增大,强度损失很小或不变,τr/ τp≈1.0~0.6。

(2)沿粗糙结构面、软弱岩体及剧风化岩体剪切时,多呈图4-7 (b)所示的曲线形状。其特点为峰值前变形曲线的平均斜率较大,峰值强度较高。峰值后随剪位移增大,强度损失较大,有较明显的应力降。τrp≈0.8~0.6 。

(3)剪断坚硬岩体时的变形曲线多属图4-7 (c)所示的曲线形状。其特点为峰值前变形曲线的平均斜率大,曲线具有较清楚的线性段和非线性段。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较易确定。峰值强度高,破坏位移小,一般约1mm。峰值后随位移增大强度迅速降低,残余强度较低。τr/ τp ≈ 0.8~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