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958―1977年的吉化――吴剑午同志的回忆

1958―1977年的吉化――吴剑午同志的回忆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8—1977年的吉化——吴剑午同志的回忆吴剑午,男,汉族,曾任吉化化肥厂副总机械师、副厂长等职,1977年调离吉化公司。1977年,我离开化肥厂到南京扬子公司工作,那一年,我48岁。整整20个春秋,都是在吉林化肥厂度过的。那是1953年,在大连化工厂的时候,我就结识了王芝牛。1957年,我来到吉林化肥厂,我们又在一起工作。1958 年1月,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成立后,王芝牛任生产技术副厂长,我任总机械师。

1958—1977年的吉化——吴剑午同志的回忆

吴剑午,男,汉族,曾任吉化化肥厂副总机械师、副厂长等职,1977年调离吉化公司。

人生的青春年华是最宝贵的,也是充满无限憧憬的。而我的青春年华,则全部献给了吉林化肥厂。对此,我不但无怨无悔,而且深感骄傲和自豪。因为我曾经是吉林化肥人,是吉林化肥厂培养造就了我。1957年,我来到化肥厂任总机械师,那一年,我28岁。1977年,我离开化肥厂到南京扬子公司工作,那一年,我48岁。整整20个春秋,都是在吉林化肥厂度过的。追昔抚今,每当想起吉林化肥厂从基建到开车、合成氨产量从年产5万吨到年产30万吨、工艺技术从依赖外援到自主创新,每一次创业的艰辛,每一项成就的取得,至今仍历历在目。20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我曾和化肥工人一起携手耕耘,并肩劳动,共克时艰。化肥厂的一砖一瓦、一机一泵、一草一木,都令我倍感亲切。

虽然,我已经离开了吉化,但我的心却留在了母厂。每当我听到吉林化肥厂有了新成就,就由衷地为之高兴和自豪。吉林化肥厂令我难以忘怀的事太多太多了。下面,我谨怀崇高的敬意,讲述吉林化肥人艰苦创业的历史片段,追思老前辈,以励后来人。

俗话说,头雁高飞众雁随。我这里所说的头雁,是指我们的老厂长王芝牛。那是1953年,在大连化工厂的时候,我就结识了王芝牛。当时,他是合成车间负责人,我是基建科负责人。在装置试车的交接过程中,我们经常接触。他那种严肃认真、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7年,我来到吉林化肥厂,我们又在一起工作。在基建阶段,他任厂长助理,对工作总是抓得很紧。我经常看见他在机加车间和工人一样忙里忙外。机加的工件刚下车床,他就亲自扛着配件去焊接组装。1958 年1月,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成立后,王芝牛任生产技术副厂长,我任总机械师。打这以后,我们接触得就更多了。他总是有干不完的事,经常是废寝忘食。新装置投产后,暴露了很多新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一是沸腾层发生炉不排灰,二是IΓ266/320压缩机六段活塞环磨损严重,常常因此造成停车,有时开不到5个小时就得停下来处理。为此大家都很着急。厂里曾请来苏联专家帮助处理,但并未见好转。王厂长虽未受过高等专业教育,但他勤奋好学,肯于钻研,不但掌握了书本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为彻底解决试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王厂长亲自带领我们向进口设备开刀,开展革新改造,哪怕是失败了,他仍然鼓励我们大胆干。有王厂长为我们做后盾,大家就放开了手脚。当我们再次观察到沸腾层发生炉出现异常、炉底排灰机停转时,却意外地发现,高温炉灰却能像水一样流动。相比之下,我们从中得到了启发,最后把整个炉底排灰机轴都砍掉了,采用“水排下灰”的新方法,结果实践效果极好。之后,又把压缩机六段活塞改成片状组装式,在各叶片中间装上铜质胀圈,使压缩机运行周期由过去的几个小时延长到一个多月,成功地消除了事故隐患,保证了安全稳定生产。对此,大家高兴极了。设备改造的成功,与王厂长的领导和支持分不开。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技术革新动员大会上,他右手握拳,做着活塞杆工作的动作,边比划边说:“原来的活塞杆就是这样咕吱、咕吱地不正经玩活儿。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一分钟也耽误不起。我们就自己设计,自己制造活塞胀圈。实践证明,我们自己造的活塞胀圈,比外国人造的还好用。外国人造的只能用几个小时,而我们自己造的能用一个多月。我们不要迷信外国人,相信咱们化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完全有能力,一定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他的这番话,使全厂职工鼓起了勇气,于是,在全厂很快掀起了一个以消除洋设备缺陷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的“双革”活动。

王芝牛厂长对工作的要求特别严格。有一年国庆节的头一天,也就是9月30日下午3点半,他从现场回到办公室,立即找到我说:“你赶紧通知各车间机械师,召集人把丢在现场的铁丝头捡回来,要在今天下班前捡干净,若不然,国庆节休息三天,节后就没法捡了。”接受了厂长的指令,我立即向下通知,并亲临现场督促落实。我还到空分车间现场,和工人一起把散落的铁丝头一根一根地捡回来。到5点多钟,各施工现场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当我向王厂长汇报时,他说:“这么多铁丝扔在地上多可惜,钢材是缺货,浪费不得。”听厂长这么一说,我更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王厂长天天沉在基层,到处转悠,除开会外,在厂部大楼里很难见到他的身影,节假日也从不休息。他对全厂的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操作工都了如指掌,所以,他安排工作非常周到细致,环环相扣。有一次,是星期天的傍晚,他来到我办公室,笑呵呵地对我说:“今天我洗了一个痛痛快快的热水澡,水很热,也很舒服,可一文钱也没花。”我好奇地问:“你在哪儿洗的?”他笑着说:“在一造气车间。”“怎么洗的?”“用发生炉出口的冷却水,把发生炉冷却水接到澡堂里去了。”我一想,这是废热再次利用,既造福职工,又节约能源,一举两得。看到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边说边乐,我却感到心里一阵发酸,心想:“王厂长太辛苦了。”当时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学习王厂长的做法,在事隔多年之后,我在洞庭氮肥厂将110—C换热气余热用于冬季采暖供热,节约了大量燃煤。(www.guayunfan.com)1965年,厂长徐兴民及负责生产的副总工程师张博文相继调离了化肥厂。吉化公司党委研究决定由王芝牛同志任厂长,我任生产副厂长。重任之下,唯恐难以胜任。于是,我找到王厂长说:“我是学机械的,不懂工艺,怕干不好,耽误生产,所以不想接任。”他就鼓励我说:“在化肥厂工作这么多年,当副厂长不是不胜任,而是不自信。有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起干吧。什么都不要说了。”同时,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领导,一靠群众、二靠制度、三靠自律。”是王厂长的一席话,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在以后的工作中,每当安排布置工作时,他都让我主讲,而他却亲自下去督促检查。这样,久而久之,既让我增长了威信和能力,又使各项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进。我深信这都是王厂长努力的结果。有一次,我到二造气车间,车间主任对我讲:“你安排的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王厂长刚来检查过,放心好了,我们一定支持吴厂长的工作。”听后,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由衷地感激老厂长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为王厂长分忧,为化肥厂出力。

还有一次,氨气柜漏气,车停不下来,又没法焊补。整整一个下午,大家都在讨论解决的办法。可是,还没等办法想出来,气柜却越漏越严重。这时,王厂长找来了生产调度,要求他们降低气柜压力,稳定生产,坚持运行。并找来机修车间有经验的铆工、焊工一起研究修补办法,安排安全科准备好防护用具。之后,王厂长当即做出“严格控制气柜压力和氨气浓度,要在大大低于着火爆炸的极限内,带压实施补焊”的决定。这是一项从未经历过的危险作业,王厂长对焊工师傅说:“干吧,为了工厂,为了支援农业大丰收,咱不担这风险谁来担?咱们一起上。”在这个漆黑的夜晚,电焊工身扎安全带,两手握焊把,悬在半空中,焊枪点点,弧光四射。夜空中,借着弧光,人们看见王芝牛在气柜上用力扶住那位焊工的身躯,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王厂长真是爱职工胜过爱自己。

1966年,“文革”的风暴刮进了吉林化肥厂,王芝牛也未能幸免,被扣上“走资派”

的帽子,遭到无端的批斗。然而,他抱定相信党、相信群众、努力工作的初衷不改。1966年,化工部给化肥厂下达了生产“30万吨合成氨”的任务指标。然而,当时化肥厂氨的日产量只在880~990吨之间徘徊,从未达到日产千吨的高水平。但是,王芝牛同志凭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凭着自己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坚信一定能够达到日产千吨。他扳着手指细算了一笔账,他说:“按日产千吨计算,现在,每小时只差零点几吨,一定要搞上去,一定要搞上去。”就这样,为了实现年产30万吨合成氨,他彻底地豁出去了。一面顶着“唯生产力论”的巨大压力,一面夜以继日地查资料、翻台账、看装置运行记录,并采用排除法,逐项工艺、逐道工序、逐台设备、逐条管线地细心研究。最后,他认定压缩机是制约增产的瓶颈。问题找到了,王芝牛又接连10多个晚上,一个人在全厂四处转悠,查看生产情况,实地考察压缩机运行状态。一天深夜,他下到压缩车间排水井里检查排气情况时,因数日的操劳和疲倦,再加上身边无人陪同,忘了打开防毒面具过滤器下面的通气孔,不幸当场窒息,倒在了排水井里,等到天亮被人发现时,一切都晚了,尽管全力抢救,但已无济于事。就这样,我们敬爱的王厂长,为了工厂,为了日产千吨氨,为社会主义建设,以身殉职,倒在了他日夜操劳的工作岗位上。至今,我清晰地记得,那是1966年的11月3日。噩耗传来,全厂职工无不悲恸欲绝,我打电话向化工部报告时,接电话的人根本不敢相信,让我重复了好几遍,才表示听清楚了。王厂长火化那天,化肥厂的职工、家属,凡是能脱离开岗位的都来了,他们自动组成了长长的送葬队伍。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人们边走边哭,那场景真的很揪心。王芝牛的牺牲,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同事、好兄长。全厂职工纷纷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经过努力,合成氨产量很快就达到并超过了日产千吨,当年共计完成合成氨33万吨,全体化肥人用实际行动,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圆满地实现了王芝牛厂长的夙愿。

在吉林化肥厂创业的征程上,如果说王芝牛厂长是一只领头的雁,那么,三千化肥厂职工就是紧紧相随的群雁。头雁高飞,众雁紧相随。特别是在“文革”的特殊年代里,干成事难,创业更难。可是,化肥厂全体员工在王厂长的率领下,仍能负重前行,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建厂初期,在工厂缺技术、少人才、物资匮乏的困境中,全体化肥人为支援农业,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力争多产化肥、出好化肥。那一幕幕、一件件动人的往事,始终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最初,化肥厂合成氨、硝酸铵装置中的大部分设备,都是从苏联进口并首次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新设备。在投料试车期间,暴露出了许多技术问题。仅就设备方面的主要问题就有TNAΠ—4沸腾层煤气发生炉炉底排灰机构不能正常排灰、废热锅炉盘管使用周期短、IΓ—266/320压缩机六段胀圈磨损严重、水洗用电机—水泵—透平联动机的透平叶轮叶片断落、三柱铜液泵填料严重泄漏、浓硝高压釜反应筒易失控压扁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场的苏联专家也无计可施。最后,只好把远在苏联国内的设计人员请来。虽然他们上场忙乎了一大阵子,但是仍有煤气发生炉、压缩机、透平叶片等大型设备的隐患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时隔不久,又遇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撤走了专家。这样一来,使本来深受设备问题困扰的化肥人更是雪上加霜,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大家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苏联专家走了,设备的问题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由谁来解决?面对眼前的重重困难,吉林化肥厂干群同心同德,鼓足勇气,合力攻坚。经反复试验,最终解决了所有设备问题,开创了安全生产的新局面。在技术攻关中,我们自己成功地研制出了新型甲醇触媒,而且在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优于苏联进口的同类触媒,从而有效地延长了甲醇装置运行周期,打破了苏联的技术封锁。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自力更生,解决了进口装置备品配件国产化问题,从此,吉林化肥厂不再需要依赖外援。

为多产化肥支援农业和国家建设,在化肥厂职工中蕴藏着一个共同的心声: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吉林化肥人,就是凭着这么一种热情、这么一种精神、这么一种拼劲,从建厂的那一天开始,就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狠抓安全生产不懈怠,狠抓稳产高产不放松,狠抓技术改造不间断,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例如:对无炉箅发生炉、煤气鼓风机叶轮、双层脱硫槽、径向辐射式变换炉、压缩机六段活塞胀圈、压缩机转速、联动泵透平叶片、铜洗三柱泵填料、氨合成塔内筒改型、九个合成塔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改进,对硝酸生产碱吸收的改革、浓硝高压釜反应筒的改进、造粒塔喷头和塔底改造、包装袋等重要设备的改造,还有沸腾层发生炉由煤造气改为重油造气、固定发生炉烧小块焦富氧气化、压缩机入口气压利用加压水割、铜洗提高总铜、提高油滤器效率、氨氧化炉的稀硝和浓硝常压分流等重大技术革新等等。这些技术革新改造成果,当时的确取得了很大的功效。生产运行平稳了,产量大大提高,从设计的5万吨,逐步提高到了12万吨、28万吨、30万吨。这些都是全厂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技改项目都是在没有资金、没有试验装置、没有国内外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完成的,既要在生产装置上做试验,又要不影响安全稳定生产。由此可见,这些革新成果的取得,是何等的艰难。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吉林化肥厂干部职工更加感到多产化肥的重要性,大家都饿着肚子坚守岗位。为解决饥饿问题,厂党委决定抽出一个班的人力上山撸树叶作食物。由于缺少营养,好多人得了浮肿病。职工们就这样忍饥挨饿,依然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而且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在“文革”动乱期间,化肥厂内发生了全市造反派武斗事件,武斗地点就在合成氨车间造粒塔上。情况万分危急。为确保工厂安全生产,化肥厂的职工冒险坚守在操作岗位上,一连数日不离厂。有的车间领导与工人一起顶岗操作,白天晚上连轴转,寸步不离岗。机关调度人员冒着枪弹,来往于各车间指挥调度,维护稳定生产,严防事故突发。但是,由于某些坏人的恣意挑逗,武斗事件迅速扩大,现场局面难以控制。不得已,于1967年11月16日晚,工厂被迫停产。直到翌日早晨8点钟开始,工厂才陆续恢复生产。经过一周时间的运行,又生产出了合格的甲醇、合成氨和硝酸铵。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吉林化肥人为多产化肥,尽职尽责,不辱使命,1967年,完成合成氨产量22.5万吨。1968—1972年,我被下放到再生车间劳动。在那里,我亲眼看到车间的工人们兢兢业业地回收废钢铁,研磨旧阀门,再生废油料。那个年代,没有奖金,也没有优越的工作条件,但工人们却能做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他们主动到各车间班组,把旧工作服回收回来洗净补好后,再送还给各车间班组。他们付出的是辛苦,得到的是全厂的好评,这就足以让再生车间的干部职工心满意足了。1972年,我又重新回到了副厂长的岗位,担负起指挥生产的重任。当时,正是“四人帮”倒行逆施十分猖獗的时期。全厂职工顶着压力,排除干扰,奋力夺高产。1973年,完成合成氨产量31万吨;1974年,完成合成氨产量33万吨;1975年,完成合成氨产量34万吨。连续三年,刷新了历史的最高纪录。

1977年,我被调离了吉林化肥厂。

回顾在吉林化肥厂工作的20年,我感慨万千。记得1957年,在吉林化肥厂第一期工程投产时,工厂只有4台压缩机、1台甲醇合成塔、1台氨精制塔、4台氨合成塔。设计氨产量为5万吨/年,精馏甲醇4000吨/年。然而,经过一、二期扩建后,压缩机增加到12台,甲醇合成塔和氨合成塔共计增加到10台,使合成氨年产量突破了30万吨大关,1975年最高达34万吨,是设计产量的6倍多。我深知,在这些数据里面,浸透着吉林化肥厂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我深信,在未来创业的伟大征程上,吉林化肥人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辉煌业绩,做出更大的卓越贡献。衷心祝愿吉林化肥厂不断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