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的国内沿海集装箱内支线运输发展较快,以宁波联合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航运企业,利用宁波港这一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优势,大力拓展内支线班轮运输市场。
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_宁波现代海洋产业

二、宁波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宁波的海洋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其海港建设、物流、海洋运输,以及航运服务的竞争力持续提高,为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了良好根基。

(一)宁波国际强港建设概况

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宁波港域港口生产恢复较快,增长迅速。港口生产发展态势良好,港口生产稳步增长。

2001年到2011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加(见图7-1、图7-2)。10年来,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猛增7.8倍,年均增幅居世界前30大港口第一。10年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从2002年的1.54亿吨上升到2011年的4.33亿吨,是2002年的2.8倍,世界排名跻身国际大港第5位。集装箱吞吐量从2002年的186万标准箱上升到2011年的1451万标准箱,是2002年的7.8倍,10年来年均增幅居世界前30大港口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国际排名也从第30位跃升至第6位。目前,宁波港货物吞吐能力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为3.84亿吨和917万标准箱,是2002年年底的3.3倍和9.7倍。10年间,宁波港累计投入422亿元,用于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新增泊位163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2.66亿吨。

img64

图7-1 2001—2011年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亿吨)

img65

图7-2 2001—2011年宁波港域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2011年年初,宁波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宁波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行动纲要》,明确了建设现代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大宗物资集散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的战略目标,提出了2011年重点推进港口码头、港口集疏运、临港物流园区、港口资源配置交易、信息化智慧港口、港航物流企业主体培育、航运金融支持、口岸与航运服务八个方面工作,开展重点项目建设77个,投资177.67亿元。同时,按照贸易物流钢的目标,在加大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基础上,重点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成立了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通过构建四大服务体系,实现三大主导功能,形成集中交易、多点交割、就进物流配送的交易机制,努力为商品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帮助交易商品交易商融资融货、降低贸易成本、增加贸易机会、加快资金周转。目前,大宗商品交易所开展了铜、塑料粒子两类商品的交易。

(二)宁波物流中心建设

近年来,宁波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成为浙江省未来五年重点建设的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超过50万标准箱(TEU),保税港区物流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2011年宁波首次明确了宁波城市配送物流基地方案,列为宁波市重点物流项目,开展了选址、规划、前期工作等准备活动。宁波陆港物流中心明确了建设主体,启动了规划研究工作。余姚慈溪物流中心和海铁联运长三角物流基地投入运营,镇海危险化学品物流中心、医药物流中心、北仑集卡综合服务基地开工建设。宁波的物流中心作为物流业的发展平台,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发挥其规模经济效应。

(三)宁波海洋运输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宁波航运业发展克服了水运市场波动频繁、企业经营成本增长较快等不利影响,水路货物运输量稳定较快增长,船舶运力规模持续快速扩张,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营运船舶“大、特、新”发展趋势明显。宁波2010年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2264.6万吨,完成国内集装箱运输量60.3万标箱,其中沿海52.6万标箱,远洋7.7万标箱。

宁波的国内沿海集装箱内支线运输发展较快,以宁波联合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航运企业,利用宁波港这一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优势,大力拓展内支线班轮运输市场。2010年宁波市新增集装箱及多用途船舶运力2863标准箱(TEU),同比增长16.8%,国内沿海内支线运输承运的箱量同比增幅达到170%,覆盖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班轮内支线初步形成,对宁波港内支线服务网络的完善及宁波港货源腹地的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宁波依托强大的港口综合实力、开放政策的扶持体系、雄厚的产业基础等优势,在航运服务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是,宁波航运业的发展主要还是延续着依靠规模扩张来保证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港口功能未有明显提升。主要原因有:第一,劳动力、土地以及优惠政策等成本因素仍然是宁波航运业的主要竞争优势,缺乏对业务、技术以及组织进行创新的动力。第二,宁波的港口吞吐量虽不断增长,但巨大的物流从宁波通过,并未留下太多的增加值,对城市功能的提升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港口货物的集疏运主要通过公路,疏港通道技术等级较低,交通不堪重负,来自城市交通、公路运能、土地供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第四,由于过于重视实体物流,强调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向港口硬件的建设上,对港口软件建设缺乏重视。第五,宁波的港口吞吐量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但巨大的商品流从宁波流过去,并未留下太多的增加值,对城市功能的提升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宁波的金融和航运以及贸易之间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抑制,即需求不足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制约了产业整体功能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