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好科学的本质

好科学的本质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谈到语言问题,对外行人来说,像地质学或生物学这样的描述性的自然科学,比像代数或力学这样的精密科学更容易接受;在精密科学中,推理过程必定经常披着数学符号的外衣,正确诠释它们即使不需数年,也需多月学习才行。实际上,我们现在考虑的意图并不是他是否力图使自己精通地质学、或生物学、或几何学、或力学甚或历史或民俗学,即使是科学地学习这些学科。
科学的本质_科学的规范

我想要读者清楚地评估,完全撇开科学可以传达的任何有用的知识不谈,科学是用它的方法自我辩护的。在科学的实际应用的巨大价值面前,我们太容易忘记它的这一纯粹教育的方面了。我们屡屡看到为科学提出的抗辩:它是有用的知识,而语法和哲学被设想只有很小的用处或商业价值。确实,科学常常教给我们对实际生活具有基本重要性的事实;可是,理由并不在此,而是因为科学把我们导向独立于个体思维者的分类和体系,导向不容许个人幻想娱乐的关联和定律,我们必须把科学的训练及其社会价值列在语法和哲学的之上。科学普及的首要根据正是在这里,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根据。从这种观点来看,只列举研究结果、只传达有用知识的通俗科学形式是坏科学,或根本不是科学。让我建议读者以此检验每一本声称给任何科学分支以通俗叙述的著作。如果任何这样的著作给出的现象描述诉诸读者的想象而不是诉诸他的理性,那么它就是坏科学。任何名副其实的科学著作不管多么通俗,其首要目的应该是介绍这样的事实分类,这将不可抗拒地导致读者的心智承认逻辑关联,即承认在心智迷住想象之前而诉诸理性的定律。让我们完全确信,不管何时我们在科学著作碰到结论,倘若它不是从事实的分类中得出的,或不是作者直接作为假定陈述的,那么我们就把它当做坏科学看待。对于受到逻辑训练的心智来说,好科学将总是明白易懂的,如果这种心智能够阅读和翻译用以撰写科学的语言的话。科学方法在所有分支中是相同的,这种方法是一切受过逻辑训练的心智的方法。在这方面,伟大的科学经典往往是最明白易懂的书籍,倘若如此,它们比那些对科学方法鲜有洞察的人所写的普及读物更值得一读。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由来》、赖尔的《地质学原理》、亥姆霍兹的《音觉》或魏斯曼的《论遗传》这样的著作,即使在这些著作所涉及的几个科学分支中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能够有益地阅读和广泛地理解(8)。在科学术语的注释中,在科学语言的学习中,可能需要某种耐性,但是像在不得不学习新语言的大多数情况一样,比较同一个词或术语在其中出现的段落,将立即导致公正地鉴识它的真实意义。谈到语言问题,对外行人来说,像地质学或生物学这样的描述性的自然科学,比像代数或力学这样的精密科学更容易接受;在精密科学中,推理过程必定经常披着数学符号的外衣,正确诠释它们即使不需数年,也需多月学习才行。我打算在后面涉及科学分类时,转向描述科学和精密科学之间的这种区分。

依我之见,我不是想让读者设想,只要读一些标准的科学著作,就能产生科学的心智习惯。我只是提出,它将对科学方法有某种洞察和对科学的价值有某种鉴识。如果人们坚持不懈地每周花四五个小时致力于学习科学的任何一个有限的分支,那么他们将在一两年或再多一点时间内达到目的。忙碌的外行人不必四处寻找这样的分支,该分支将给他谋生的职业或工作提供有用的事实。实际上,我们现在考虑的意图并不是他是否力图使自己精通地质学、或生物学、或几何学、或力学甚或历史或民俗学,即使是科学地学习这些学科。必不可少的是,彻底地认识某一小群事实,辨别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科学地表示它们的关联的公式或定律。正是以这种方式,心智才逐渐浸透科学方法,在形成判断时摆脱个人偏见——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是理想的好公民的条件之一。按照我的思想,科学训练的这个第一要求即它在方法上的教育,是它对国家支持提出的最为强有力的要求。我相信,与许多工业学校使我们的所有公民专心于没有超过手工教育水平的技术教育相比,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把教育置于纯粹科学,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