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泥炭蓝牙耳机音质好吗

泥炭蓝牙耳机音质好吗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泥炭新兴产业具有显著低碳环保的优势,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具有庞大市场需求。因此,根据我国泥炭高新技术产业现状、面临问题和具备的条件与优势,研究我国泥炭高新技术企业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泥炭高新技术产业化经营是对泥炭产业实现战略转型,对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在泥炭高技术开发领域进行有计划的经营、有组织的控制。
泥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刍议_2011年论文集

泥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刍议

孟宪民 王忠强

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 长春 130021)

摘  要:分析了我国泥炭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评估了企业进入我国泥炭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条件,提出了泥炭企业的导入战略、产品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市场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为即将进入泥炭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炭高新技术 泥炭企业 发展战略

The Rustic Opinion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eat High-techque Industry

Meng Xianmin, Wang Zhongqiang

( Institute for Peat and Mire Research,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circumstance of China high-tech peat industry has been analysis and the conditions of company which involved high-tech peat industry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All the information has been provided such as entrance strategy, product strategy, technique innovation strategy, market strategy and intelligent training strategy for the company which is going to involve high-tech peat industry of China peat industry.

Key words: peat high-techque industry; peat company; development strategy

泥炭是三大矿物腐植酸资源之一。我国泥炭储量丰富,质量优良,开发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泥炭及其制品的市场需求由淡转旺,泥炭企业数量和泥炭产量迅速增长,泥炭高技术产品陆续进入市场,国际知名的大型泥炭公司和泥炭产品也陆续进入中国。为了支持和规范我国泥炭产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8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筹建全国泥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泥炭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泥炭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迫切。泥炭新兴产业具有显著低碳环保的优势,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具有庞大市场需求。而泥炭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成规模的大型泥炭企业很少,市场竞争相对薄弱,易于形成绝对规模优势和相对技术优势。因此,根据我国泥炭高新技术产业现状、面临问题和具备的条件与优势,研究我国泥炭高新技术企业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战术失误损失的只是资金和人力,可以及时纠正和补救,战略失误损失的将是机会和未来。一个即将进入泥炭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必须以推动生产要素跨区流动,实现资金、技术、产品、市场有效整合为手段,提升企业泥炭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取得泥炭行业龙头地位为目标,引领企业走上科技、环保、高效、健康的发展道路。

泥炭高技术产业化是将泥炭作为资源实行专业化经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过程。从战略主体的行为来看,泥炭高技术产业化的第一层次是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采取资金、管理、市场与技术整合方式,扩大企业经营门类和规模,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泥炭资源和产品的需求,打开国内市场;第二层次是将高技术含量泥炭产品推入国际主流市场,并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取得显著投资回报,培育和形成国际知名泥炭品牌,直接参与泥炭产业国际竞争。

1  侦测产业外部环境

1.1 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新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长期面对能源、资源、环境、技术和外部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食品安全压力越来越大,低碳环保的农业生产资料需求迫切。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新一轮生产要素重组和国际资本流动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竞争来到了自家门前。拓展企业经营领域,投身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泥炭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方向,对我国泥炭产业快速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泥炭是一种宝贵的绿色有机矿产资源,在现代农业、工业工程、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等领域有用途广泛,是我国近期资源性投资的主要战略目标,是获取制约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必须考虑的投资重点。广泛利用各种社会投资,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大力引进和开发国内外先进成熟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投资泥炭高技术产业化开发,开展泥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化经营,培育我国泥炭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泥炭产业的生产要素跨省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我国泥炭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开辟参与泥炭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新途径,开创新型泥炭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既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投资战略目标,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以及绿色食品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属于现阶段产业投资的重点领域。

泥炭高新技术产业化经营是对泥炭产业实现战略转型,对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在泥炭高技术开发领域进行有计划的经营、有组织的控制。首先,泥炭高技术产业化需要取得泥炭资源开采权和经营权,而拥有开采权和经营权的泥炭地往往地处偏远,经营环境不同,经营部门独立在外工作,决定了泥炭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重视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环境,必须在资源储量、品位、土地、厂房、交通、劳动力与管理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一些泥炭地储量大,质量好,交通运输方便,已经办理了开采许可证,应该采取资金、技术和管理投入方式,通过产权购买方式获得资源开采权和场区经营权,大幅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1.2 行业环境分析

泥炭是沼泽中死亡植物残体积累转化形成的有机矿产资源。泥炭中有机质、腐植酸含量高,纤维含量丰富,疏松多孔,通气性好,比表面积大,吸附螯合力强,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在现代农业、石油、建材、化工电力、环保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泥炭中腐植酸的自由基属于半醌结构,既能氧化为醌,又能还原为酚,较高的生物活性、生理刺激作用和较强的抗旱、抗病、抗低温、抗盐渍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化肥流失、农药污染,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修复受损环境效果显著。因此,泥炭在农业、园艺、工业、环保、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国际上,泥炭在农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园艺泥炭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欧洲每年泥炭开发3534万立方米,其中用于园艺的泥炭就达1590万立方米。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把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基本国策,泥炭因其绿色环保、效果独特的显著特色得到了市场和企业广泛关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了现代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的方向迈进,形成了对泥炭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经济实力及科技意识提高,已经愿意接受或有能力接受环保绿色、科技含量高的泥炭高新技术产品,泥炭企业逐渐增加,泥炭开发和应用数量逐年增多,泥炭需求日益旺盛,国内泥炭企业和泥炭产品数量快速增长,国外著名泥炭企业也陆续进入中国,一个新兴的泥炭产业正在形成,泥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显现。但是,由于泥炭产业在中国出现历史浅近,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下,大多以开采出售原料泥炭为主,经营利润薄,亏损严重。因此,滥采乱挖、采优弃劣,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了竞争,泥炭企业之间恶性降价,假冒伪劣充斥市场。

为了改变泥炭行业技术含量低,企业经营效益差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泥炭研究所开发了我国第一个泥炭高技术产品—一体化育苗营养基,并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北京中农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三家风险投资公司的联合资助,即将走上快速发展、上市融资的道路,成为我国第一面泥炭高技术产业化旗帜。以东北师范大学泥炭研究所为秘书处的全国泥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标志着泥炭产业化已经列入国家产业管理范畴,规范化、标准化的行业管理将从根本上避免仿冒仿制、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败坏行业声誉的行为,为我国新兴泥炭产业保驾护航。

1.3 竞争环境分析

我国泥炭总储量124亿吨,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泥炭类型以低位草本泥炭为主,灰份含量高,分解度大,工业加工价值低。受原料质量、储量和技术限制,我国泥炭企业大多以草本泥炭的原料生产销售为主,企业规模小,经营利润低,品牌影响力弱。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现代农业和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泥炭需求由淡转旺。特别是高档花卉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使得对高位藓类泥炭产生巨大需求,国外泥炭品牌和泥炭产品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虽价格昂贵,但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现有的泥炭企业大多以开采出售泥炭原料为主,技术附加值低,企业利润小,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泥炭企业为掌握现有需求,控制市场占有率,大多采取乱挖滥采,以次充好,低价倾销的办法进行市场竞争,既浪费了宝贵资源,也扰乱了行业经营秩序。近年来,由于进入泥炭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运输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空间愈来愈拥挤,盈利和成长空间愈来愈狭窄,行业供过于求,即使争夺到的市场分额也不足以让企业维持高效能高利润,市场竞争残酷。

泥炭企业要取得和保持获利性增长,就必须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既要在原有市场上开发新产品或新模式,突破性地增加业务,还要开拓新市场、新细分行业甚至全新行业即战略性新业务开发。北京中农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跳出传统泥炭企业经营模式,超越传统产业竞争,引领和带动了一体化固型种苗基质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开创了全新的蓝海市场,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给我们提供了推进蓝海战略经营的深刻启示。泥炭企业如果沉陷在红海,就等于接受了传统泥炭商战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泥炭原料市场中求胜,而忽视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开创新市场的可能。因此,我国泥炭产业化战略必须将视线放远放宽,超越竞争对手,研究买方需求,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为用户创造价值,创造新的需求。同时,必须挑战传统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通过改变产业未来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有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满足整合需求,从而使泥炭产业跨越现有竞争边界,掌握新的营利和成长机会,创造高营利成长机会。

1.4 国内外泥炭高新技术产品现状

国外对泥炭资源进行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利用开发,从泥炭的开采到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技术十分先进,产品多种多样,在农业、医学、环保、燃料、建筑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见图1。包括用于能源工业的高效低硫无公害“清洁燃料”泥炭砖和泥炭棒、水煤浆燃料添加剂;用于农业和园艺业生产的高效有机无机肥料、腐植酸肥料和园艺基质、植物生长防病促进剂、食用菌培养基、泥炭饲料等;用于环保的废气废水吸附剂、海上石油清除剂;用于医疗和化妆的泥炭浴、泥炭素、泥炭牙膏、泥炭护肤品;用于建筑的泥炭纤维板、波形瓦、保温板、炭素材料等。现今世界已有82种研制产品,其中27种进入工业化生产,实现了产品的规范化、商业化。

图1 泥炭综合开发利用现状
Fig.1 The presen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eat

根据我国泥炭质量与市场需求,我国的泥炭利用重点应该在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这两种产业既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也符合我国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农业做为泥炭利用的主导方向,尤其在绿色食品生产方面,产品应用广泛,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经济作物育苗每年有8000亿株,育苗基质年行业产值800亿元。以泥炭为基本原料生产的各种有机肥料、冲施肥、叶面肥可以达到绿色肥料标准,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每年市场需求在8000万吨左右。此外,以泥炭腐植酸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植物生长保护剂、菌剂等市场需求在1000万吨以上。消除环境污染和改造生态环境是泥炭应用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因其成本低、无污染、性能优良,在清洁燃料,污水污油净化除臭剂、沙漠盐碱干旱的改造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水煤浆添加剂市场需求为300~500万吨/年,净化剂的需求为100万吨/年,生态土壤改良剂为8000~1000万吨/年,而净化和改良环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总之,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分析,泥炭需求大于供给,国际市场需求为20亿吨/年,国内市场达到5000万吨/年。

2  泥炭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能力分析

2.1 人力资源评估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是竞争的全球化,其实质是人才竞争的全球化,人才竞争全球化的核心是优秀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竞争。面对经济全球化,泥炭企业必须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实施泥炭高技术产业化战略,而实施这一战略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具有能够开拓国际国内泥炭市场、通晓市场惯例、懂得市场规则的优秀企业家人才。只有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才能积聚大批拥有独特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和敢于承担风险、拥有高超领导艺术和创新潜能、确保创新目标的企业管理队伍,才能为优秀企业家成长创造了良好软硬环境,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泥炭高技术产业化开发除了项目管理、经营管理、资本运营、国际贸易、市场运营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外,也需要大量在项目实施的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新产品创制等方面的将才。我国泥炭企业研发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现有的车间工艺管理人才也不足以应付泥炭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业化中试的复杂劳动,尤其缺乏熟悉和精于泥炭高技术开发的专业人才。必须通过公开招聘、委托培养、合作共建等方式陆续引入公司队伍。在当前市场经济发育和人才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迅速提高我国泥炭高技术产业化人才储备是现实可行的。

2.2 原料资源分析

我国泥炭总储量124亿吨(烘干重),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地区。除青藏高原交通运输不便,开采经营成本高,国家保护管理严格外,其他地区都具备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尤其是东北三省泥炭资源非常丰富,质量优良,矿床裸露,开采方便。其中,黑龙江省已探明泥炭储量14000万吨,373处矿产地;吉林省总储量12900万吨,220处矿产地;辽宁省总储量3500万吨,171处矿产地。多数矿产地陆续取得了泥炭开发许可证,泥炭开发受到了法律保护和监督,使企业稳定经营,长期发展成为可能。由于泥炭开发加工成本受制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条件,一些矿产地泥炭储量巨大、矿层深厚、泥炭质量高、交通方便、排水去路畅通,是不可多得的开发条件极好的目标矿产地,应尽快与地方政府协商,以招商引资方式进入,要求地方政府以合理的土地价格出让,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投资和经营成本。

2.3 创新能力和技术资源分析

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也是泥炭高技术产业化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和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制约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资源基础是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一些企业尚未完全进入泥炭产业,缺乏进行泥炭技术创新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新进入泥炭行业的企业必须自己建立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一,从国内外泥炭产业技术市场看,一些国内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国泥炭产业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发挥后发优势。其二,国内泥炭科技人才和技术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一些科研机构和人才在国内外有很高声誉,试验设施和仪器装备条件精良,为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培养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其三,泥炭产品的巨大内需市场和国际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为这些泥炭人才和科研设施提供了技术创新的广阔空间。其四,投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科研创新投入能力增强,有利于快出成果,快出人才。其五,市场经济发展,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吸引技术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泥炭企业应该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努力实现泥炭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

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泥炭资源基础理论和开发利用为对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具有深厚的学科积累和雄厚的人才优势,教育部湿生态与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和吉林省湿地生态与资源工程中心均挂靠在该研究所。该所研究手段先进,仪器设备精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泥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东北师范大学泥炭研究所,成为我国泥炭行业标准制定、评审和检测的权威机构,对规范我国泥炭行业经营秩序,带动泥炭行业健康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研究所成立50年来,在泥炭资源领域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国泥炭资源性质、质量、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泥炭饲料添加剂”“泥炭钻井泥浆助剂”“泥炭生物菌肥”“泥炭水煤浆稳定添加剂”“一体化育苗营养基”等系列泥炭产品研制开发,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多数产品已经进入产业化生产,实现了从概念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跨越,引领和带动我国泥炭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泥炭所科研人员也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并增长了产业化、工程化经验和才干。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泥炭所建立了我国泥炭科学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先后出版了《泥炭地学》《泥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等16部专著,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科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为我国的泥炭科学发展和资源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泥炭所国际合作交流广泛,与世界上6个国家的著名泥炭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掌握泥炭行业国际发展动态。先后有6人担任国际、国内泥炭专业协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和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在国内泥炭学界享有崇高声望。

2.4 泥炭高技术产业经营成本分析

跨区实施资金和技术投资,进行泥炭开发和产品生产,实现国内外市场开发和销售,是一个产品和企业完整的经营过程。从企业经营角度出发,企业的利润由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组成。生产成本包括直接生产成本、间接生产成本、摊销折旧和财务税收;销售成本包括销售税金、市场开发、渠道管理、运输仓储、促销费用等。判断项目赢利与否、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大小,需要进行系统的项目损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和风险分析。根据我国泥炭高技术产业化战略目标和产品战略,进入泥炭产业的新兴投资者首期项目应该以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市场广阔的种苗基质和新型肥料为主。这两类产品成本较低,市场需求旺盛,技术附加值较高,毛利率可以达到50%以上。育苗基质和新型肥料均属农业生产资料,可享受免征增值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企业的经营利润会进一步增加。

一期产品打开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网络之后,泥炭企业必须进行二期产品的开发。二期产品可以根据市场反馈和需求,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挑战传统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把创新与效用、价格与价值整合一体,为用户创造价值,创造新的需求,开辟新市场。要改变参考现有泥炭产业成功案例去赶超对手的发展方式,通过重新设定市场规则改变泥炭产业未来。泥炭产业竞争成本并不是唯一因素,只要能够为用户创造超越使用成本的增量价值,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市场扩展就一定能够实现。只有超越产业竞争,实施蓝海战略,开发高附加值的泥炭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价值创新,才是泥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本经营的重心所在。

3  泥炭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泥炭高技术产业化经营是我国泥炭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的必然选择,泥炭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并在经济环境竞争中求得生存,已经成为我国泥炭企业面临的首要工作。因此,研究泥炭高技术产业化经营内容,分析产业化化经营面临的复杂环境,制定正确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和竞争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我国泥炭企业内部资源分析和国际国内泥炭市场的现实条件,我国泥炭企业推进泥炭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是:以推动生产要素跨省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实现“资金管理走出去”与“资源技术引进来”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造企业进一步参与泥炭产业竞争的新途径,开创开放型泥炭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适应跨省经营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开放型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全面提升生产要素跨省流动水平,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泥炭资源合作开发;逐步推动从生产制造向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延伸;注重互利共赢,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搭建新形势下我国泥炭产业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平台,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泥炭产业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3.1 泥炭高新技术企业导入战略

企业进入泥炭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贸易式进入;二是契约式进入;三是投资式进入;即通过直接投资,新建、并购(独资)和合资经营(股权投资)以及策略联盟等形式转移各种经营资源。实际上,企业进入泥炭市场战略在选择方式上并不是单一的,也可能会同时采用几种方式进入,这取决于企业对客观情况和自身条件的判断。根据泥炭资源开发特点和东道主的社会经济条件,企业的泥炭高技术产业化导入战略应该分成两步走:首先通过资金和技术投入方式,获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的泥炭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生产设施可以采取投资新建或合资经营的方式,进行泥炭资源开发和产品制备,开发国内市场,加快品牌建设,实现将高技术泥炭产品和高端泥炭品牌导入国内市场的战略目标。第二步,通过新产品开发国际市场,将泥炭产品生产和销售销往国际市场,实现泥炭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经营。

3.2 泥炭高技术企业产品战略

根据国内泥炭市场的竞争现状,我国泥炭企业必须跳出传统泥炭企业经营模式,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实施蓝海战略,推动价值创新。根据我国泥炭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战略目标和市场战略,进行泥炭高技术产品研发经营是企业重要战略目标。因此,我国泥炭高技术产业化的产品战略是既要在原有泥炭市场基础上开发突破性增长业务的产品,也要开发战略性新业务产品,创造新市场、新细分行业甚至全新行业,实行多样化组合产品战略。对原有突破性增长业务领域,可以生产、销售用于经济作物育苗的全价配合育苗基质,参与国内种苗基质的竞争。新开发的草本泥炭改性技术,可以彻底解决草本泥炭结构稳定性差,通气透水性不好,兰花基质长期被国外藓类泥炭统治的局面,不仅可以直接参与蝴蝶兰基质的市场竞争,减少对国外泥炭产品的依赖,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草本泥炭的技术附加值,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通过明确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将产品定位与品牌竞争区别开来,突出产品的原料纯正稳定、生产管理精良、技术服务专业的品牌形象,迅速打开国内种苗基质市场。对战略性新业务产品开发来说,可以发展长效超微固体冲施肥等产品的生产经营,满足国内绿色食品生产对高档冲施肥的需求。国内尚没有以泥炭为原料的固体冲施肥,泥炭腐植酸属于年轻腐植酸,生物活性强,绿色环保。固体冲施肥使用运输简便,直观高效,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绿色环保,技术成熟,设备完善,易于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条件,有利于迅速收回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全价配合基质可以利用优质上层泥炭,冲施肥产品可以利用中低位层泥炭,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矿产回收率和利用率。

在产品战略中必须采取差异化产品战略,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创造被全行业和消费者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在差异化战略中,要在产品质量差异化、产品可靠性差异化、产品创新差异化、产品特性差异化、产品名称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方面不断强化,打造泥炭企业的独特品牌形象。在强调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同时,也要在重点产品、重点领域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在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重点投入资源,创造巨大有效的市场力量,使企业专心地为特定用户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产品战略也是阶段性战略,不同发展阶段可以主推不同产品。当前可进入规模化生产的泥炭产品是育苗基质、兰花基质和固体冲施肥;中期可进入工业化中间试验和市场开发的泥炭水质净化剂、黄腐酸叶面肥等;远期可进入生产的泥炭产品是水煤浆调整剂、石油钻井助剂、泥炭活性炭等。

3.3 泥炭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在泥炭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中,技术创新与客户价值是企业制定技术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方面。泥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针对关键客户价值要素展开;必须结合自己的资源和技术能力,选择能够有效提升关键客户价值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提升必须得到客户感知。由于泥炭产品的优质、高效和价格是泥炭行业的三个关键客户价值要素,针对客户价值创新开展的技术创新才能带来客户价值的有效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对现有产品可以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显著改变而改善性能,使传统泥炭产品获得新生,并与竞争品牌区别开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潜力。应该投入大量精力、财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制造新产品,通过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保证企业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加强新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创新,尽可能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减少劳动力资源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4 泥炭高技术企业的市场战略

泥炭高技术产品是我国新兴产业,我国泥炭产品市场的开发和管理必须区别于其他企业,发挥企业的独特优势,将公司建设为国内最大,国际知名的泥炭高技术集团化、专业化龙头企业。

经营理念:专家级产品、专家级服务。充分发挥东北师范大学的泥炭研究所技术和人才优势,确保产品质量最好;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以短信群发、400全国免费服务热线、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方式,创造全行业最优的专业化、人性化服务。

产品组合:根据目前国内泥炭产品技术附加值低、价格竞争激烈但缺乏高端泥炭产品的市场现状,泥炭企业要采取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相结合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利用全价配合育苗基质自动化高速生产方式降低产品成本,争夺低端产品市场;利用长效超微固体冲施肥产品技术含量高、难以仿冒、产品利润空间大的特点,争取高端产品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价格策略:育苗基质采取与竞争企业相同的产品价格,以收编低端产品客户。固体冲施肥等高端产品因技术含量高,使用效果显著,难以仿冒,采取高端产品价格,以最大限度为公司和经销商获取经营利润。集团客户可直免除中间商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渠道策略:充分利用泥炭企业现有渠道和品牌优势,以县区为单位设置独家代理,以调动代理商市场开发积极性,降低市场开发成本。采取全国统一出厂价格、控制窜货和降价销售,维护市场稳定。逐年考核销售业绩,不达销售计划的立即更换区域代理;对超额完成销售计划的给予相应的奖励支持。

市场开发和维护策略:通过全国种子交易会、全国植保交易会、全国肥料交易会、哈尔滨种子交易会等重大展会的特装展出,展示公司实力,宣传公司品牌和产品,吸引客户和代理商。会后组织区域经理现场走访考察落实代理商。产品销售发货后由客户服务部实施技术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

3.5 泥炭高技术企业的人才战略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泥炭高技术产业化持续创新的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泥炭高技术产业化企业的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加大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良性运行机制,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是获得科技竞争优势,增强科技创新实力的保障。可以通过招标招聘、委托培养、合作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培养积聚高层次科技人才,重点引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科技开发能力,特别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公司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搭建高层次科技人才充分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舞台,保证科技资源配置突出重点,使科技资源向高层科技人才集中、倾斜,创建一流的科研机构,创造一流的科研环境,在事业发展中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按照市场规律配置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强化创新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环境激励、权力激励、能力激励等相互交融的激励机制,采取高薪、年薪制,产权激励,股权激励和知识、技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激励形式,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通过建立和强化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明确态度和政策,充分调动优秀企业家和高层科技人才的培养,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