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哺乳动物的母性

哺乳动物的母性

时间:2022-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可以提及哺乳动物的名称便是指母兽的乳头而言的。澳洲有两种哺乳动物,类似鸟类和爬行动物,因为它们是产卵的。针鼹这种动物代表哺乳动物中最低级的一目,与鸭獭具有同样的特异之处,它是产卵而不是直接生子的。哺乳动物的梯级上,第二级是有袋目。因此我们知道,那些有袋目的母子间的关系,在没有出生之前虽然不如一般的哺乳动物密切,但在产出之后却有极其亲密的长时间的连带生活。
哺乳动物的母性_动物生活史

母性在哺乳动物中非常显著,因此我们不得不研究这一点。我们可以提及哺乳动物的名称便是指母兽的乳头而言的。

很久以前,澳洲的原住民报告说,他们知道有一种有毛的动物——鸭獭(Duckmole)或鸭嘴兽(Duck-billed Platypus)——是产卵的。但动物学家明知道哺乳动物不能产卵。可是那原住民说的确是真的。澳洲有两种哺乳动物,类似鸟类和爬行动物,因为它们是产卵的。它们是一切哺乳动物中最原始或最古老的。鸭嘴兽是一种毛密而肥矮的动物,长大概一英尺,嘴如鸭嘴,足有蹼并有爪。居住在池塘中或者江河的浅流所到之处,在污泥中掘食软体动物及幼鱼,尽量放在口中,闲暇的时候再细细咀嚼。最初有牙齿,不到一年就脱落了,代替牙齿的是角质的齿盘,是良好的碎物工具。鸭嘴兽是一种不完全的热血动物,我们从它身上可以寻找出许多爬行动物的特质。它通常会在水池旁的窟内产卵两枚。卵有白色的膜壳,长约0.5英寸,哺乳纲的卵细胞普通的大小为0.008英寸。鸭嘴兽的卵这么大主要是因为卵黄,这是普通的哺乳动物的卵细胞中所没有的。简而言之,鸭嘴兽的卵非常像爬行动物的卵。它的孩子孵出后,在母亲的腹部一处的皮上舔食乳汁,该处有许多的小孔,乳汁就是从这些小孔里流出的。因为鸭嘴兽没有乳头供孩子吮吸。照字面意义上讲,它不该称为哺乳动物的,不过取消它的这个名称未免太迂腐了。

针鼹

这种动物代表哺乳动物中最低级的一目,与鸭獭具有同样的特异之处,它是产卵而不是直接生子的。它有一条长而呈蠕虫形的舌,极其适于捕食蚂蚁。

多刺的食蚁兽或针鼹(Soiny anteater or echidna)是一种陆地上的动物,长约1英尺,构造坚强,身有强刺,是毛所演化而成的。挖掘洞的速度极快,没入地中就如同沉入水中一般,转瞬间,仅见脊背露在外面了。嘴部细长,而有黏质的舌伸出在没有牙齿的嘴外,是捕蚁的利器。它与鸭嘴兽相同,同为不完全的恒温动物,在若干分钟之间,它的温度能变动数度。到了冬天,它会冬眠在隐蔽之处。

它的卵与鸭嘴兽的卵相似,只是产卵之后,就把它衔到腹部的囊中。幼崽即在此囊中发育。乳腺在囊的侧面,动物学家认为它是扩大和凹形的乳头。生产期过后,这个囊就消失了。唯一值得注意的是,食蚁兽的乳汁与寻常的乳汁不同,极富蛋白质,糖质极少,或者竟然没有,其中也不含磷盐。大概幼崽在囊里面舔食,囊中便有乳汁渗出。

哺乳动物的梯级上,第二级是有袋目。母兽的体外有一皮囊,是用来保护和养育它的幼子。袋鼠(Kangaroo)、袋狸(Bandicoot)、袋貂(Phalanger)、袋熊(Wombat)、袋獾(Tasmanian devil)等都是有袋目。它们在一段时间散布得很广,就连英格兰也有它们的化石存留,不过后来似乎让给别的脑子较发达的哺乳动物了。因此,除了美洲的负鼠外,现今所有的有袋目都是产于澳洲。直到高等的哺乳动物来到澳洲之前,澳洲这个大岛几乎全被有袋目所占领。远在高等动物进入澳洲之前,澳洲早已因地理上的陷落,与亚洲分离了。在澳洲的有袋目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成各类的高等哺乳动物,有食草的袋鼠、食肉的袋狼,有类似啮齿兽的袋熊,以及一种奇异的穴居动物,名字叫做袋鼹(Notoryctes),有点像鼹鼠。更有数种具有“降落伞”的动物,它们的膜翼与啮齿目中的鼯鼠极其相似。

在普通的哺乳动物中,如牛、羊、猫、犬、鼠与兔,没出生之前的幼子均隐蔽在母兽的子宫里,所以在没有出生之前,它是一个长时间的共同生活者。将没有出生的孩子与母体连接起来的器官名字叫做胎盘。除了一种袋狸鼠(Perameles)外,有袋目很少有真正的胎盘,所以母兽与没出生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较浅。更有甚者,母马须要怀胎11个月才能生下小马,而大袋鼠与母马不同,怀孕39日它的孩子就出生了。新生的袋鼠视力模糊且全身赤裸,只有1英寸长,它能依靠母亲的帮助,沿着母亲的皮肤爬到袋子里。

它把口凑到乳头上,这个时候乳头已经略微长大,足以使幼崽衔住。但口虽衔着乳头,小袋鼠是不会吮吸的,所以它的母亲不得不利用肌肉收缩而把乳汁挤出射到它的口中。若非气管的口侧不在鼻管的后孔上,那乳汁也许会跑错路而使幼崽窒息。因为有这种变化,所以空气能直接进入肺中,而乳汁则不会走错路。最有趣的是鲸骨鲸也有同样的顺应,它在水中游着时,口是张着的,它的器官推向鼻管的后孔。同时鼻管的前孔也由活瓣关闭,因为这两种原因,所以水不会灌入鲸的肺部。

在囊中发育若干时候,幼崽才能将头探出囊外。它的探头四顾的模样是很有趣的。再过些日子,它就会跳出囊外,开始自己保护自己了,但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仍旧会返回它安稳的摇篮中。它的跳出跳进是很别致的。

少数的有袋目是没有囊的,幼崽是挂在母亲的皮毛上的,有时候将它们的尾巴绕在母亲的尾巴上以防止跌下。有些有袋目的幼崽,离开了母亲的囊之后,也有挂在它皮毛上的习惯。阿扎拉负鼠是无囊的有袋目,与猫相似,据说能在背上背负十一只小负鼠仍然很敏捷地爬树,而幼崽们也将尾巴绕在母负鼠的尾巴上。因此我们知道,那些有袋目的母子间的关系,在没有出生之前虽然不如一般的哺乳动物密切,但在产出之后却有极其亲密的长时间的连带生活。至于那个囊只限于母兽才有,那是不必多说的。

昆士兰(Queensland)与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有种极小的有袋目,叫做小飞行者(Pigmy aeroplaner),比鼠还小。它的身旁有两张翼膜,由前肢张至后肢,它用其来在树枝间滑翔,那母兽的囊内只有四个乳头,但它生的孩子极多。这就成问题了。幼崽生下时,小得不可思议——长度不及我们小指甲。它爬到母亲的身上,挂在毛皮上,它如果能及时达到囊内,才能生存下来。但囊中只能容纳四子,最先到囊中的四子能够生存,其余的在短时间之内——数分钟——都会死掉。

在小的有袋目中,生下来的幼子总是比生存下来的多,这是件极其普通的事情,一大部分只是为了死而生下来的。有人以为那幼崽们可以轮班地在囊内吸乳,譬如大的动物们所生的幼子往往乳头较多,疣猪(Warthog)每巢生6~8子,但它只有四个乳头。但小的有袋目的困难是,一头幼崽衔住了乳头之后,它会一直衔着,数星期不肯吐出来。至少在有些例子里,在它自己不离开囊之前,它是不能独立生存的。

在小飞行者这种例子里所见的似乎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们能说些什么呢?有两件事可以说,第一,动物间的一切安排并不是同等完备的,有些适合的形式现在正在进行调节中。第二,脆弱的及发育不健全的虽不能在囊中生存,但总有若干只安然生存的。就子女的数量而论,生存者的数目已经够多的了。

硕大的灰袋鼠

图中是墨尔本(Melbourne)动物园中的有名的袋鼠。它的澳洲的野亲生属,如当路而立时,无论对于人类或者猎犬都是可怕的。它会把敌人擒在其臂间,用它的有力的爪子把敌人致于死地。

一切普通的哺乳动物,如我们所熟知的猿与猴,食肉目的如狮子,食虫目的如刺猬,啮齿目的如野兔,有蹄目的如马与牛,以及较为异样的如树懒、食蚁兽、游水目海牛与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复杂的器官叫做胎盘,能把没有出生的幼子联系在母亲的子宫上。这种重要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我们必须用“连带关系”等字眼来表明。固质的碎屑是不能由母体输入子体内的,那消化了的食物吸收在母亲的血液中,必须由母亲身体流到胎儿的血管中,同时胎儿方面必然也有东西流到母亲的体内。母亲与身体可以渐渐地按照环境的变化而发育,而且母兽与幼崽之间的亲子感情也必然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紧密。

另外还有别的条件,如果需要的话,那刚出生的幼崽必须是生下来就能行走的,因为它们的生活环境中往往是危机四伏的。譬如有些新孵出的雎鸠(Plovers)出生的第一天就能奔走,还有些早熟的哺乳动物,如小驹与小羊,几乎也是生下地就能行走。我们以草原上的野驴为例,在自然情况下,它的幼子必须在极短时间之内就跟着它的母亲一起行走,因此,我们对于母马怀孕十一个月才能生下小马的事情,便不会再引为奇异了。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值得我们注意,小马吃母乳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因为它是一个奔走者。小牛在其母亲隐藏在丛林之中的时候,每次都可以尽量地吃饱肚子,饱饱地吸上一顿乳汁。

同样,幼鲸是在大海中出生的。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去了解,海豹与之相比较的话,为什么是一种更加小心戒备的动物了。因为海豹是在海岸上出生的,如果过早进入水,它便会被淹死。我们更不用奇怪,为什么母鲸产子必须怀孕达一年之久,而一头家兔,在安稳的窟中产子,只需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

有几个中非的土著部落,做母亲的成天把她们的幼子背负在背上或绑在腰间。无论她是在田中工作,或是在挤牛乳,或者说是在茅舍边奔走,她总习惯性地把她的孩子带在身边,而她们的孩子也紧紧地依附着她们,不舍得离开母亲半步。同样,母猴常常带着它的孩子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不过,小猴的父亲有时候也会交替着来带孩子,从而让母猴得到充足的休息。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有几种有袋目,它们即使把孩子带在背上或在囊中,照常可以爬高或下降,还有更大胆的如母蝙蝠,它在空中飞翔的时候,它的孩子用拇指紧握着母亲的胸部,甚至是用小小的门齿紧咬着母亲的粗毛。蝙蝠每次大概只生一个孩子,而这一个孩子已经足够那飞行的母亲携带的了,便无须详细解释了。生育孩子的数量不多,也足以证明蝙蝠在生存竞争中是很安全的。

河马(Hippopotamus)有时会让它的孩子跨在它在浸水中的颈上,而南美的水豚(Capy bara)在现存的啮齿兽中应该是最大的,身高与羊相似,它在陆上时也同样会叫它的孩子跨在它的颈上。母海牛或母儒艮之所以被称作是美人鱼故事的主人公,那是因为它用它的鳍把孩子抱在胸前的缘故,这个动作非常像是人在抱着自己孩子。

巨大的海象(Elephant seal)有一种奇怪的动作,刚出生的幼崽生长在海岸上,它在吃了一顿美餐之后,便会拖着脚行到水中,但它对于水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时候小海象的母亲一般陪伴着它前行,会顺势把它从水中救出来,并把驱赶它回到岸上去。不过,这种饱食后跳进水中的行为,对于幼崽的健康而言似乎是非常有益的。

鹿的孩子有许多是在生下数天之后,仍然不能行走的。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那母鹿便把孩子隐藏在一所丛林中,距离它们的巢大约有一半路。真正的巢为飞鸟所通有的,在哺乳动物中这种情况也是同样存在的。巢鼠用树叶制成一只摇床,把它的孩子安置在摇荡着的小麦杆上;家兔也会在洞窟最深处,用若干毛皮为稚子们制成一张床;而松鼠也会在树枝上,或在本干的分叉处,用青苔及小枝制成一个大巢当做育儿的场所,那巢并没有隐没着,因为松鼠的敌人是很少的。松鼠的巢终究是与鸟巢不同的,因为母松鼠并不在巢内孵卵,但这是个区别不大的差异,因为松鼠在那里哺乳孩子的时间是很长的。如果遇到有危险濒临——譬如樵夫即将到来——那母松鼠便把它的二三个孩子迁移到其他的地方,每次用嘴衔一只小松鼠,往返数次完成。

在哺乳动物中,母兽因保护孩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例子数不胜数。母熊因失去孩子而狂怒是大家都听说过的。我们认为最能表现母爱之情的,莫如水獭的母亲,它教给它的子女在森林中生活的种种技能,这种教育是既需要耐心而又很辛苦的。

上边已经提及过,以前有袋目广泛分布在美洲及欧洲,但现在除了美洲的鼵,及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的鲜为人知的似鼠的兽外,只有澳洲存在这种动物了。兽是原始的生物,它这一科以前有许多的种类,现在只有兽存在了。现在它们可以被比喻为“活着的化石”了。如果不是学会了隐居在隐僻的地方,它们也早已经遭遇它们同族们相同的命运了。因为除了树居的鼵之外,有袋目每次受到高等的哺乳动物压迫的时候,就会退后让步,只有那些在澳洲未成为独立的大岛之前,高等的哺乳动物没有侵入澳洲之前,就已经在澳洲繁殖的那些有袋目才得以生存下来。以前,澳洲是通过爪哇海的陆桥与亚洲相接连的。那里的有袋目因为与大陆隔绝而保全性命,它们在澳洲那种没有可畏的天敌的环境中繁殖,并进化而成许多不同的种类——有些为食草动物,有些为肉食动物,有些像啮齿兽,有些像食虫兽。

南美的鼵多达二十余种,而在北美只有弗吉尼亚(Virginia)的一种,它广泛分布在纽约至佛罗里达之间,虽然曾经遭受过惨烈的杀戮,但依然还能保全其族类。我们在书报上了解到,1911年那一年之中,伦敦某店所销售的鼵皮数量在一百万张以上,鼵皮因其柔软的短毛十分可贵,所以需求非常强烈。我们很好奇,那鼵鼠怎会如此绵延不绝的生存呢?尤其是它的肉,味道很可口,美国南部的许多州,人们都非常爱吃这种食品。

弗吉尼亚的鼵是一种小动物,头与身子一共长15英寸,尾巴无毛,色白,大约长1英尺。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尾巴非常重要,与猴的卷尾相同,在攀登的时侯是大有用处的。它离开地面往往是由于安全的需要,但鼵鼠并未曾放弃其地上的立足点。它会掘穴,正如它会爬高,它有时候深入到树基的底下,掘也掘不出来。另外,它还有一种在生存竞争中大有用处的特质,即它的食物范围非常广泛。它能够以水果及树根、坚果与生谷、蛴螬与鸟卵、小鸟与稚兽等充当自己的食物。它依靠各种不同的食品生存,而且能够在皮下积累保存脂肪,以备严冬到来的时候消耗。

民间流传的所谓“诈死”是针对鼵的被迫佯死而言的。许多动物天生就具有一种特质:如果生活的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那些动物便会僵卧不动。这些动物像癫痫病发作似的僵卧着,有时因此得以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有许多的肉食动物是不捕食不动的东西的。再高一级的“诈死”,大概要算有些动物所经历的一种状态,叫做“动物的催眠状态”(Animal hypnosis)了。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如被粗暴地惊吓,或被吊在空中,或被倒挂,它们便僵硬了,一动不动。岸上的蟹,沼中的蛙,以及从蛇到鸡,都有这种趋势。它们不是故意如此的,这仍然属于一种生物体质中深藏着的不随意的反抗。这种催眠状态往往会救了它们的性命。更高一级的,便是鼵的假装死亡了,许多聪明的动物大多都有诈死的特质,例如狐狸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不是一个个体所能想出来的一种方法,僵卧不作声乃是一种种族上的趋势。在假扮的过程中,也许有的是真的昏晕了,但那佯死的动物僵硬不动,至少要经过好些时间——等到那捕捉者不再紧握它们时,它便会趁此机会,一溜烟地逃走。

虽然弗吉尼亚的鼵是普通的动物,但它善于逃避,见过它的家庭生活的博物学家很少。但最近德克萨斯大学哈特曼先生(Mr. Carl Hartman)的精细的研究解明了不少的模糊之处。鼵的生产期开始于德克萨斯的一月,到了二月,大多数的母鼵的囊中都已经载有子女了。这囊是由皮肤外层的凹陷所形成的,刚好在乳腺的周围。小鼵在囊中的时候已经是生下来若干时日了,所以妊娠中的发育期必然是很短的。实际上,鼵怀孕的过程只有11天,所以新生下来的鼵显得非常柔弱是不足为奇的。它们出生时只是“半成品”,仅有1英寸多长。

幼鼵是怎样到体外的囊内的呢?这是个久经辩论的问题。不过,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散布很广的意见都是很可笑的。普通的见解不在可笑的范围之内,认为是母鼵把它那刚出生的孩子,一个一个地衔到它的囊内,并且安置在乳头上的。但是据哈特曼所说,他看到的弗吉尼亚的鼵鼠并非如此。小鼠生下来后,母鼠把它的身体舐干。那小鼠才一步一步地爬入囊中而自己伏在母鼠的乳头上。它是不必依靠母鼠的帮助,而自己到达那第二个摇篮中的。

小鼠在囊内享受乳汁与蔽护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再过30天,它们便能自由地在它们母亲的身体上走动,走动时紧抱着母亲的毛,也会偶而把它们的尾巴绕在它的尾巴上,倘若受惊或饥饿时仍旧会回到母亲的囊内。不久它们断乳了,过不了多久,母鼵便又开始孕育第二窝了,因为大部分的鼵鼠都是每年产二窝的。囊内的乳头大概有13枚,全部被小鼠所占据的时候非常少。普通的每窝7~11头,超过13头的都非常少,那时候因为没有乳汁可以吸到的,便会被活活饿死。

现在,我们能够比较容易理解,那遭人杀戮的鼵鼠是怎样维持其种类生存的了。除了上述的各个理由外,还必须加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母鼵的母性是非常伟大的,不仅是由于它每年生产两大窝,更是因为它是非常关心它的子女的,直至它们能够自卫后才罢休。

亚塞拉的鼵(Azara's Opossum)

产于南美洲的亚塞拉的鼵,比弗吉尼亚的鼵较小,但有一条很长的尾巴。

仍就哺乳动物方面,我们向后看去,便发现生产子女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生产大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含有大量营养的蛋黄的蛋。这种方法是鸟纲与爬行动物纲所特有的,而原始的产卵哺乳动物,如鸭嘴兽、针鼹及另一种名叫原针鼹(Proechidna)的多刺的食蚁兽等,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它们都是澳洲的动物。鸭嘴兽每次生产2个卵,长度大约0.66英寸,外壳非常厚。鸭嘴兽在窟内的隐蔽处孵卵,而原针鼹只有一个卵,安置在体外的囊内。卵的早期发育与爬行动物卵或鸟卵等相同,是由一个扁圆形的生活质。那发育中的胚处于蛋黄之上,渐渐地吸收蛋黄而长大。它的呼吸与未孵出的鸡雏及鳄鱼相似,是由一个富含血管的膜囊通到多孔的蛋壳的,氧气由此渗入,碳气由此排出。孵化的日子到了的时候,那小生物便会破壳而出,与鸡雏正好相同。破壳的动作是借助它嘴唇上的一个锥形的突起物,以及一个处于上唇中部后面的卵齿(Egg-tooth)的帮助,才得以顺利完成的。这是一件多么奇异的事情,一头幼稚的哺乳动物,竟仍然具有它的爬行动物的祖先的特质。它刚出生时是看不见东西而且是没有毛的,鸭嘴兽的孩子大约长0.66英寸,原针鼹的孩子大约长0.5英寸。它生下来就开始吮吸乳汁,并赖其生长。

我们若把上述的情形与蛇将卵埋在热沙中而任其生死的行为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它们体现出两种进步。一是刚开始的孵伏,一是生后的育养。然而必须注意的是,有些爬行动物也有孵伏的行为,而孵伏行为最具代表性的是鸟类而非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进化中的第二级,即为有袋目。它们的卵无黄,但是亲子之间有胎前期的联合。在大多数的例子中,这仅仅是个粗陋而简易的联合——由一个无蛋黄的蛋黄囊将其血管连结到母体的血管,因此流质的食品及各种气体得以流通。但袋狸则有一个较完备的胎前的联合,因为它有一个与通常的哺乳动物相同的胎盘。有袋目新出生的孩子均因早产而特别羸弱——甚至有的还不能吸乳。那么这个缺点是怎样弥补的呢?在大多数的例子中,即通过处于母亲囊内继续发育来补偿。

在普通的哺乳动物中,无蛋黄的小卵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的,经过了若干的权宜之法后,胚胎通过一个复杂的胎盘来获取营养,这胎盘便在母兽与未出生的孩子间建立起一种连带关系。新生的幼崽往往在出生时已经发育很久,但即使如此,母兽的保护也仅仅是刚开始而已。因为在哺乳与保护之外,往往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教育。我们知道,哺乳动物大概是因此而得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