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馆与潜能开发

图书馆与潜能开发

时间:2022-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潜能发展学说认为人类的智慧最独特、最典型的特征是“继承和创造文明”。图书馆是人类智慧信息的物化,是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此馆竟成了北美公共图书馆之母。除了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信息资源外,与图书馆的特殊心理场也有关系。图书馆是人类智慧信息的优良环境,它对于智慧信息的摄取和利用具有特殊的作用。
图书馆与潜能开发_智慧信息

潜能发展学说认为人类的智慧最独特、最典型的特征是“继承和创造文明”。这句话也可以是高度概括了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是人类智慧信息的物化,是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一、图书馆成就的大家

图书馆是所有人的福地,成就了无数名人、名家。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与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坐拥书城的名人

什么行业都可以藏龙卧虎。革命家就有通过创办、供职图书馆以期思变、图“破壁”的。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从读者中吸收新民学会会员,并同李大钊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20年代初毛泽东创办湖南青年图书馆,创办设有图书馆、室的湖南自修大学和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办有专为革命的“亢慕义斋”图书馆。周恩来发起成立觉悟社,也设图书馆。他还倡导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组织流动性图书馆。本杰明·富兰克林小时候组织勤读会参与借书管理工作,后促使全美洲第一所公共图书馆诞生,并主持馆务。

主持图书馆为一些名人所热衷。他们多为职务型,一方面充实自己,一方面努力使图书馆造福于读者。文史专家蒋星星破例让后来也成为作家的田野进自己管理的学校图书馆自由浏览。著名学者柳治徵任江苏省国学图书馆馆长时帮助过唐圭璋、蔡尚思,使十多万册精籍得以保留。陆游以79岁高龄掌管国家藏书楼。歌德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和领导者,与魏玛图书馆结下30多年不解之缘。

因偶然机遇,顺水推舟当图书馆长的也不乏其君。由于田野任教于台北师范学校时是图书馆的常客,校长遂商请他兼图书馆馆长。以“闲职”称奇的图书馆长是胡适。1949年春去美国,没有合乎他名流身份的工作,不得不出任纽约一家大学图书馆中文馆馆长。

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馆向来为读书人所青睐,有志者工作期间,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华罗庚兼过清华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图书馆中的管理员。陈景润初露头角是供职厦门大学图书馆那会儿,他在图书管理员岗位上很快就写出颇有见地的数论文章。原来,他们管书目的在读书。数学家如此,文学家亦然。写了四部儿童小说的美国女作家鲍尔拥有74年图书馆生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1921年就职公共图书馆,两年后开始出个人诗集,人称“图书馆作家”。我国女作家石楠写出名作《张玉良传》时,工作单位即图书馆。儿童文学家严文井1935年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1937年就出版散文集《山寺暮》,当时他才22岁。按规定,图书馆职员一次可借10本书。严文井为全面涉猎外国小说,便依次将目录柜里卡片每回填10张借条。用了两年半功夫,他把在北京图书馆能找到的文学书都翻阅了一遍。

看来,由于“借书独厚”,坐拥书城,使图书馆员遇上被“点石成金”的机会确实胜人一筹。

(二)从图书馆“泡”出来的名人

大学问家大多是从图书馆“泡”出来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用说,人们都知道。恩格斯同样如此。他17岁上中学时他就经常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进行学习,以后在经商、服兵役期间常到大学听课、看书进行学习和研究。他关心国际政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他先后利用图书报刊参考了大量资料撰写《谢林和启示》、《反杜林论》等著作;与马克思合写了《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还与马克思共同创办了《新莱茵报》。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20岁到美国密执安大学深造。他学习勤勉,毅力顽强,很珍惜时间。他宁可把整天的时间耗在图书馆里看书,也不愿将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他常对人说:“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在图书馆有效利用时间,是丁肇中成功的秘诀之一。

1512年,波兰大科学哥白尼迁居教区大教堂所在地弗隆堡。在这里,他自己动手建立起一座小小的天文台。他一面担负牧师工作,一面观测星相。一天,两位神甫向哥白尼借书,他打开图书馆的门,陪他们挑选书籍。就在这当儿,一件稀罕的事发生了。一位神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不太知名的书,漫不经心地翻动着。走在后面的哥白尼突然一把抢过那本书,高兴得手舞足蹈。原来,这本书可用来准确的弄清埃及古代历法上十二个月份的名字。而这个看来无足轻重的问题,哥白尼已经探索了十多年了。这一发现使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撰写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了。

1661年18岁的牛顿考入历史悠久的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入学时,牛顿看到图书馆摆满了各方面的珍贵书籍,阅览大厅四周墙壁上,镶着在这所大学里攻读过的有名望学者的半身塑像,“我也要努力奋斗”牛顿立下新的誓言。从此,牛顿开始了顽强的学习,为他一生的科学壮举,打下坚实的基础。牛顿一生在科学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外,在光子和数学方面也卓有成就。后来,牛顿的石像矗立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实现了他自己的誓言。

美国作家和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是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先驱者。青年时期,为了博览群书,他将几个爱好读书的青年朋友召集起来组成“共读社”。三年后,富兰克林又创办了一个规模更大的费城公共图书馆。此馆竟成了北美公共图书馆之母。有了图书馆,富兰克林毫不吝啬地把全部工余时间献给了它。各种各样的书籍,给富兰克林增添了智慧和力量,指引他攀登上科学的顶峰。他揭示了雷电的秘密,发明了路灯,双光眼镜等。正是这些卓越的贡献,使他成为科学史上颇受尊敬的伟人。

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8岁时父亲送他到旺多母寄宿学校读书。他勤奋好学,被教师破格允许进图书馆随意借阅书籍。从此,他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苦读。他兼采博涉文学、科学、神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丰富了他的头脑和心灵。大学毕业后,他白天跑图书馆,晚上整理,终于创作了辉煌的巨著——《人间喜剧》。

二、图书馆的心理场

图书馆为什么容易次名人?除了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信息资源外,与图书馆的特殊心理场也有关系。在自然的(非剥夺性)生活环境中,有些要素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普遍存在的,或者说是相似的,因此它们对大脑塑造的影响也是相似的。图书馆是人类智慧信息的优良环境,它对于智慧信息的摄取和利用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图书馆的群体

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群体。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他们因为什么凑在一起了,只要他们凑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在现代心理学看来,群体一旦形成,就立即有了一种群体的特点,这种特点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的特点都不相同,却和每一个群体的特点没什么区别。所有的群体都是一样的,群体就像是一个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这种群体中共同的感情与思想,就是所谓的“群体心理”。有关群体共同的心理状态没有明确的术语可以表述,我们只能称之为组织化的群体,或者叫心理群体。

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弱化,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于同一件事。在图书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个性被削弱了。表现出差别的异质化被同质化吞没了,主要原因:传染。传染——群体情绪的相互传染——对群体的特点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群体行为选择的倾向。例如在阅览室,共同的认知的体态、认知氛围迅速地感染了另外一些人,大多数的人很容易受到感染。第二个原因:暗示。人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他们都知道是非善恶,也知道趋利避害。但这种现象只是在限于个体或非群体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人一旦进入图书馆,上述的行为能力与制约作用也就消失了,这时候他的表现,与独立的个体时候的表现截然相反。正是这种暗示导致了这种奇异的现象,它实际上正是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相互感染的结果。

(二)图书馆心理场特点

1.图书馆群体具有共同的信息摄取需要,并围绕这个相同的需要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例如大学生习惯把智慧信息采集与专业联系起来,意识到自己知识归属的重要性。个人的动机、情绪、归属感的强度是区分群体内部一致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在个人的活动中有许多目标,这些目标往往通过文献信息的摄取才能实现。

2.图书馆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使群体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它的结构形式有交际结构、偏好结构、服务与接受服务关系结构、情绪结构与职能结构。从这些形式中,一方面可以划分出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依从关系、附属关系、合作关系与互助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划分出群体内部联系的性质,一种是直接的联系,其中包括好恶之感、接受别人影响的程度、与他人是否心理相容、是否积极交往;另一种是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以活动的共同价值和目的结合起来的,从而根据这个指标把群体分成一定的等级,如松散群体、联合体、社团和集体。

3.图书馆群体内具有自己的规范,例如大学生群体成员有一定的心理倾向或态度。图书馆为了制约各个成员和读者的活动,就需要用某种规范进行调节。群体规范的内容,既包括带有普遍意义的规范,也包括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规范。例如,不能大声喧哗,不能用响底鞋走路,不能在阅览室吃东西等等。同时群体成员规范也影响到个体的价值、态度、情绪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

三、图书馆的阅读模式

(一)阅读的概念

对阅读下一个定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存在着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这些不同的阅读活动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并且要求不同的加工策略。因此在阅读心理学中对于阅读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义。

道林和莱昂(Downign&Leong,1982)把阅读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强调的是译码的过程;一类则强调意义的获得。强调阅读是一种译码过程的心理学家,有的把阅读看成是按照词的书写的形式去重新创造一个词的声音的形式,有的则认为阅读是从书写的符号翻译成声音的形式。他们所强调的乃是从视觉信号到听觉信号的一种转变。强调阅读是意义的获得的心理学家则认为,阅读乃是由读者所已经具有的概念去建造新的意义,他们认为,在阅读中的译码不是把视觉信号转变为声音,而是把它转变为意义。所以史密斯说:阅读乃是向课文提出问题,而阅读理解则是使你的问题得到回答。当然,阅读的这两种不同的定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为强调译码过程的心理学家并不否认意义的获得;而强调意义获得的心理学家也并不否认译码过程。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强调的是阅读加工的不同水平。因此,吉布森和利文(Gibson&lev⁃in,1975)关于阅读的定义被认为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被许多人所接受。他们认为:“阅读乃是从课文中提取意义的过程”。为了能够从课文中提取意义,需要做到:(1)把书写符号译码为声音;(2)具有相应的心理词典,因而可以从语义记忆中获得书写词的意义;(3)能够把这些词的意义进行整合。因此,实际上吉布森和利文的定义包括了阅读过程中加工的各级水平。人们一般所说的“阅读乃是对于符号的解释”、“阅读乃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的过程”、“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这几种对阅读的解释已渐趋完善。

(二)阅读模式

在国外,阅读心理学家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也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许多研究和分析。一般认为,阅读理解涉及三个主要的成分:一是读者的认知能力(即有关外部世界的一般知识),一是读者的语言能力(包括他们的语音知识、句法知识、语义知识),一是文本(文章)的结构组织。在不同的理论模型中,研究者强调的重点不同,有些强调文本的作用,假定文本本身对读者有重大的影响;另一些强调读者的作用,假定理解同时以文章提供的信息和读者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因此,阅读理解的理论模式大致可以分三类: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和相互作用的。这些模式反映了不同的阅读观和侧重点。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代表是古德曼的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的代表是高夫的模式;相互作用的模式的代表是鲁姆哈特的模式。下面将分别简要介绍这三种模式。

1.自下而上的模式

这种模式假设信息处理过程始于信息的最小单位(笔画),即阅读从字词的解码开始一直到获取意义。从本质上说,阅读就是把印刷的“新语言”与读者早已掌握和理解的口头语言联系起来。因此,阅读者要掌握文本的全部意义,就必须加工句子,而这种加工取决于读者是否分析了那些句子的子句和短语。分析又取决于读者是否辨认出了那些单位中的字词。对大部分语言来说,字词的识别又取决于读者是否辨认出了它们的字母(笔画)组成。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文本本身的作用。

按照这种模式,阅读过程是有组织的、有层次的。要达到任何一个水平,读者必须首先达到所有低级或简单一些的水平;但反过来说,达到低级水平并不一定就能保证达到高一级的水平。

据高夫(P·B.Gough,1972)的意见,可把阅读过程分解成四个水平:(1)肖像表征。眼睛扫描书写的文字,在头脑中形成字母特征(如线、边、棱、角)的短暂表征。(2)字母辨认。字母的特征进入特征登记器,读者从肖像表征中认出字母。(3)词义了解。根据字母的组合,在内部词典中查找词的意义。(4)句子中词的加工,即从左到右,连续加工各个单词,并联词成句,理解整个句子。此间,短时记忆起到了缓冲或称暂时存储的作用。

这个模式中信息的处理一步一步向上按序发展,由字而词、由词而句、由句而章、由章到“智略”的观点,似乎为教学安排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结构:先教字母,再教字词,然后逐渐过渡到高级水平的技能。但是,这个模式是有缺陷的,它可以说明阅读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要说明整个的阅读过程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它不能说明在阅读过程中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高夫的模式最主要的缺陷是它过于狭隘的假定:阅读就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的过程。许多研究表明,在阅读中,话语或文本仅仅是信息的一个关键来源,其他的信息来自读者已有的知识。因此,这里的问题是,虽然文本是以层次结构的形式把信息呈现给读者的,但读者却可以直接在任何水平上提取并平行加工已有的信息。具体说来,读者确实能够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激活已有的知识,以之补充或预期来自文章的信息流。

2.自上而下的模式

古德曼(K·S·Goodmen,1976)与高夫的观点不同。他主张阅读是一个预测下一步信息并作确实或否定的过程。他透过儿童朗读误差而建立他的阅读模式。他注意到,当儿童边读边理解意义时,偶尔会出现符合文理的错误,读出与原字有别的音来。例如把“制服”念成“校服”。古德曼解释那是因为儿童运用“智略”去理解笔画文字,而非单纯追随笔画文字务求准确读出声音的结果。古德曼把阅读看作是一个“取样、预期、检验和评实”的循环过程,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读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吸收的少量信息,猜测、构想出字母、字词和语音。他说,有效的阅读不是对文章所有元素准确知觉及辨别,而是选择最少、最有建设性的必要线索去猜测而且一次猜测正确的技能。换句话说,他力主阅读是追求意义,是读者已有知识配合篇章信息的过程。这是自上而下的模式:阅读始于智略层次,向下按序作信息分析,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猜测文章继之而来的文字或意义。

古德曼的模式在美国的阅读教学中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古德曼强调过去经验的作用、理解的作用,而认为在阅读中只需要很少的关于文字方面的线索,因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基本知识的作用,使学生的技能有所下降。从理论方面来说,用绝对的自上而下的模式来解释阅读过程也是有困难的。

总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模式一样,都具有片面性。自下而上模式没有认识到读者带进阅读过程中的高层知识的作用,而自上而下模式则不承认低级加工水平的重要性。相互作用的模式则是前两者的互补,它提供了调和前两者之间差异的框架。

3.相互作用的模式

相互作用模式吸取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的合理之处,不再偏重文章提供的信息或读者已有的信息,而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成功的阅读离不开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也就是说,读者阅读时要同时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策略。用自上而下过程先激活“智略”去预测及推想。阅读的目的与期望会影响对阅读材料的选择。相对来说,当读者注视文字时,就开展自下而上的过程,这时就要再激活合适的智能去配应输入的信息。

博克明(Birkmimc)1985年在大学物理系和音乐系的学生中作了一个实验,让这两组学生阅读有关物理、音乐知识、某一鸟类知识等三篇文章,其结果是,当文章内容与学生的背景材料有联系时,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明显地超过缺乏相应背景材料的情况。这种实验的结果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夏虫不可语冰”的比喻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光是“读万卷书”仍是不够的,还得“行万里路”才行。

按照“图式”观点,阅读理解就是在文本的各部分之间、在文本与个人经验之间积极构造意义的过程。文本本身并不带有意义,它是创造产生意义的蓝图。它向读者提供了如何从已有知识和经验中,使用一定的策略来构造意义的方向。文本中的字词在读者头脑中激起了与之有关的概念、它们之间过去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潜在的相互联系。而文本的组织结构帮助读者在这些概念复合体中进行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