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性同构”范式生成论基础

“道性同构”范式生成论基础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是生态美学范式得以诞生的深层基础。所以,确立大生态审美观是构筑老庄生态美学“道性同构”范式的基础思想。
“道性同构”范式生成论基础_回乡之路寻皈审

一、“道性同构”范式生成论基础

生态美学范式是生态思维方式在人类审美生存中的体现,对自然神圣的信仰是构成生态思维的重要维度,自然生成性则是生态思维的基本向度。生态美学范式是对人的生存、艺术创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全面思考与规范。在本体论上,生态美学作为人的感性生命活动,其核心是对自然神圣信仰的确立与复归,生态美学向世俗领域的渗透能够使现代人处在生命边缘化的困顿中重新与人性本原衔接,回到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心性生态共同构成的完美大生态中,最终臻及“天道”与“人性”和谐统一的审美生存境界。

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是生态美学范式得以诞生的深层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确立了机械论世界观和二元论思维方式,把终极存在理解为某种实体,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生态与人类心性生态“三大危机”。生态美学范式的构筑着眼于对造成“三大危机”思想根源的分析与消解。

首先,确立世界的大美境界是自然“生生之德”的理念。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都是自然“生生”的产物,“生生之德”是自然的最美也同样是人类和万物的最美。自然以生为最美,人类也以生为最美,万物也同样以生为最美。老庄特别关注的是人类往往只会关心自身的以生为美,而不顾自然万物的以生为美,甚至以牺牲自然万物的“生生”之美来满足人类的自私贪欲。这样就违背了自然以生为美的整体性准则了。因为,人类的生生之美只是自然生生之美这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只有参与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衍化大美过程才能显示其自身的美,否则就不可能有整个自然的完美从而也没有真正的人类生生之美。自然整体的生生之美作为宇宙的灵魂或自然的精神决定着部分生生之美的内容与性质,人们只有通过诗性直观的整体性思维才能接近宇宙之道无极衍化的本原之大美。同时,在这个大美的整体世界中,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内在的美。因而,自然万物在审美价值的维度上是平等的,任何剥夺某一物种审美权的“人类霸权主义”都将造成整体生态的失衡与完整审美的缺失。所以,确立大生态审美观是构筑老庄生态美学“道性同构”范式的基础思想。

其次,确立人类文化自然生成的思维方式。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以“自然为本”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来构筑理论体系,这与“以人为本”的西方文化有着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周易》卦象和爻辞文化的形成与天象、地理、动物、植物等宇宙自然生象有着直接的关系。简而言之,《周易》文化是自然生成的。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学直接来自于对自然精神的理解与诠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老庄生态哲学思想成了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生成观与价值观。《周易》描述的世界是灵动变化的,自然万物高度融合、息息相关;老庄把自然视为一切事物的根据,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倡导人与自然万物都要以自然为本,自觉地“返朴归真”到自然本初美的状态。可以说,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生态美学把一切二元对立的概念重新放置回其所产生的生命衍化过程中去,把片段化的存在放置回生命整体中去,通过衍化过程而理解自然之美、社会人文之美和人的心性之美。自然生成这一思维方式的普遍应用,将使生态审美思想范式成为对自然精神的创造性表达,并且将使直观感受中呈现存在本真的“诗意”成为人类生存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