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种调研形式与研究方法

多种调研形式与研究方法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质性研究方法采取的是“实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固定的方案行事。[16]有关参考文献资料收集方法统计表本课题注重于思辨,所以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调研形式主要选取文献调研法,并附之于实地调研法。同时,利用本人长期从事“生态文明”调研与策划的有利条件,采用实地调研法作为本研究辅助方法。
研究方法_回乡之路寻皈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辩证哲学观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有它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在人类社会处于哲学和人文学科占主流地位的时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论著基本上是定性研究的成果。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一段时期,学界强调社会科学甚至人文科学现象与相关关系的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实践证明,定量分析很难反映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人和社会的现象、关系的完整图像,它们揭示的本质和规律往往是在人为控制的静态状态下获得的,忽视了社会现象的自然性和动态性,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变化性,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往往经不起哲学思辨的追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重视多元、强调对话与融通思潮的推动下,人类科学研究重新回归于对质的研究,社会科学也转向重视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相互结合和补充。

实证与思辨是洞察学科问题的两大入口。定量研究偏重于实证,定性研究偏重于思辨,它们各有所长,不可偏颇,更不可偏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对实证方法的崇拜本身已表现出方法论上的偏颇,任何研究的价值从来不纯粹由方法决定,即使是实证方法的运用也不能离开思辨,连实证方法本身也是思辨的产物。”[15]世界生态哲学与美学研究的兴起,使“质性研究方法”的优越性被凸现出来,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运用。生态哲学与美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相对而言更适合采用质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质性研究方法采取的是“实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固定的方案行事。研究者不仅善于为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操作手段,而且还能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自己即兴创造,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示某个事件研究的演化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质性研究方法注重自下而上的收集和分析历史文献与调研资料,在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透过缜密的细节描述或数据比较显示被研究对象的文化渊源、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律范式等。

一般地,质性研究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调研法、实地调研法(见下表)。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也可兼用几种方法。

研究方法对照表

img7

(一)研究的方法

生态哲学与美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相对而言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文献调研法(见下表)。“一般来说,质的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可以对现象的本相和意义进行探究。”[16]

有关参考文献资料收集方法统计表

img8

本课题注重于思辨,所以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调研形式主要选取文献调研法,并附之于实地调研法。浙江大学范柏乃教授指出:质性研究“需要充分地占有资料,进行文献调研,以便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17]。本研究按照研读、阅读、浏览、查阅等不同方式参阅了76本著作,其中哲学20本、美学45本、生态伦理学3本、生态学3本、和合学3本、方法论等2本,对中国生态审美领域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理论观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批判性的吸收。通过与课题相关的116篇论文的涉猎,特别是对其中与本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的30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阅读分析,发现文献研究法是人文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本课题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研究需要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因此资料收集拟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同时,利用本人长期从事“生态文明”调研与策划的有利条件,采用实地调研法作为本研究辅助方法。

(二)研究的思维路径

本研究以老庄“返朴归真”超然思想为哲学基础,以“虚极”与“静笃”为生态审美进路的基点,通过对“自然而然”的天道精神与“无为而为”人性本质两个审美维度的思辨,即对“空寂独立”天道生成说、“安时处顺”天道演化说、“大象无形”天道终极说和“持一守中”人性本真论、“循理举事”人性实践论、“上善若水”人性品行论的阐述,从学理上厘清自然与人类的本真美、衍化美、终极美的内在关联,从而疏浚“和合共生”自然衍化之道与“诗意栖居”人类生存之境的审美通路,提出和构筑老庄生态美学“道性同构”范式,最终通达“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衍化的适然世界(见指向图)。

img9

“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竟境”路径指向图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目标是:提出和构筑老庄生态美学“道性同构”范式,倡导人们自觉地顺道生存与齐物审美,通过“返朴归真”的审美过程以通达自然万物“和合共生”与人类“诗意栖居”的大美境界,最终臻及“天人合一”的审美生存的“适然世界”之中,从而为解决当代人面临的因“三大危机”造成的“无家可归”问题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其预期成果是以论文及其专著的形式,将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奉献于全人类和自然万物。

【注释】

[1][德]海德格尔:《充足理由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2页。

[2][德]爱克尔曼:《哥德对话录》[M],周学普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4]万书元:《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其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文学批评》2005年第4期。

[6]胡孚琛:《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J],《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7]中国林业生态文化网,2009年5月10日。

[8]《中国保险报》,2009-02-27。

[9]中国网,2010-01-12。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8页。

[11][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6页。

[12]余潇枫、张彦:《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3][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14][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11页。

[15]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17]范柏乃:《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