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疟原虫中药

疟原虫中药

时间:2022-02-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基本概念探讨野生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变迁,笔者认为应具备物种、时间、空间、环境四要素,它们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一部著作所涉及的概念,尤其是容易产生歧义的基本概念应当明确,以便使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能够与读者更好地沟通。
基本概念_中国古代野生动物

第二章 基本概念

探讨野生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变迁,笔者认为应具备物种、时间、空间、环境四要素,它们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或基本具备这些要素,才可鉴别与获取令人信服的野生动物地理分布的证据。试看以下列举的不同情况:

●例一,李白的千古绝唱:

《早发白帝城》

水经注》:江关都尉治公孙述名之为白帝。《太平寰宇记》:公孙述据蜀,自称曰白帝,更鱼复曰白帝城。《一统志》:白帝城在夔州府治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盛弘之《荆州记》: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凡一千二百余里,虽飞云,迅鸟不能过也。《一统志》:隋置荆州,治江陵。大业初,罢州为南郡。天宝初,改江陵郡。两岸猿声啼不住《水经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绝处,常有高猿长啸。”梁元帝诗:“寒夜猿声出。”萧子显诗:“猿啼回入风”。轻舟已过万重山(1)

此乃记述唐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永王璘案,被肃宗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取道四川赴贬谪地;行至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今湖北荆州市)的情景。尽管此诗是借景抒情,但李白的记述,无论从地名、距离、代步工具,还是从对环境描写等看,基本是今三峡一带历史情况,属实。尤其是涉及的“猿”,无论是李白之前的(晋)《女儿子》、(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北魏)《水经注》,还是李白之后的(唐)刘禹锡《竹枝词九篇·第八篇》、(宋)范成大《八场平闻猿》、(宋)徐照《猿皮》、(明)何宇度《益部谈资》以及这一带明清方志记载,皆证实是长臂猿,甚至是黑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文榕生,2009b)。

●例二,杜甫的著名描述四景的《绝句四首》之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据考证(2),该诗是唐宝应元年(762)四月,杜甫作于今四川成都。黄鹂,据《御选唐诗·七言绝句》中注:“陆玑《诗疏》:黄鸟,鹂鹠也,或谓之黄栗留。”实际上,陆玑更有多种名称记述(3)。今动物分类学确认是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尽管今白鹭属有多物种,但据《尔雅注疏》(4)与《本草纲目(5)的释义,结合杜诗意境,尤其是今动物分类学情况,与现称白鹭(Egretta garzetta)更接近。进而,该诗反映出在8世纪中,今成都一带有黑枕黄鹂与白鹭等鸟类分布。

●例三,疟疾是急性寄生虫传染病,是由疟原虫造成的。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Protozoa)孢子纲(Sporozoa)血孢子虫目(Haemosporidia),由于其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如果古人记载“疟疾”,便可以断定即有疟原虫。

根据方志记载,目前所见最早记载“疟疾”病症的是宋景定二年(1261),而直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才记载“疟疾虫”,亦即现今的疟原虫科(Plasmodidae)动物。进而反映历史上,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皆有疟原虫分布。

●例四,以制品反映物种。丝制品的原料来自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蚕蛾科(Bombycidae)与大蚕蛾科(Saturniidae)动物吐丝,虽然它们有野生、放养、家养多种,但古代主要是桑蚕(Bombyx mori,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生菜叶、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与柞蚕(Antherea pernyi,以壳斗科栎属植物如尖柞、蒙古柞、槲等的叶片为饲料,也能取食蒿柳、山定子、栗、枫、梨、苹果等植物的叶子)。

尽管方志中多不明确记载蚕蛾科与大蚕蛾科动物,但根据当地出产丝制品(绸、缎、绢、绵等),即能反映有此类昆虫分布。

●例五,对方志记载中疑似物的认定。本书所选定的方志中,仅见《太平寰宇记》与《日下旧闻考》中有“香子”记载。由于前者是在“土产”类中列举,初时,笔者权当其为一般香料而未敢贸然作为动物记载(由于该书中多有“麝香”“麝脐”“散麝香”“颗麝香”等记载)。直到“文州·土产”中既出现“麝香(贡)”,又有“香、獐子”记载,方生疑惑:

①宋代的“文州”,乃今甘肃省文县,那里既远离我国历史上的麝(Moschidae)与獐(Hydropotes inermis)的分布重叠区,也不是獐的分布区。

②此处的“香、獐子”,当是“香獐子”之笔误。因为麝的别称有獐、獐子、香獐、香子、石羊、麝香羊、香羊、麝鹿等多种(文榕生,2009b)。

③尤其是《日下旧闻考·物产·走兽类》中“増兽之品”有“麂,麋鹿,兎,野豕,炰,香子,獾,狼,豺”等记载,并非将“香子”置于混杂的贡物之中。

④《太平寰宇记》记载的几处“香子”,不仅都在“土产”中(亦即当地所产),而且皆出于历史上麝的分布区内。

⑤“文州·土产”中的“香獐子”当指麝的实体,可能就是现今动物分类中的马麝(Moschus sifanicus);“麝香(贡)”则是由麝科动物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呈颗粒状或块状,既是一种高级香料,又是名贵中药材。

然而,由于本书主要取材于方志中记载的物种分布,对它们进行鉴别、取舍,重新分类、编排,故虽然并不强调环境(6),但具有代表性的物种还是可以反映其所栖息的环境。

一部著作所涉及的概念,尤其是容易产生歧义的基本概念应当明确,以便使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能够与读者更好地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