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变性剂和还原剂

变性剂和还原剂

时间:2022-02-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7.1 变性剂和还原剂牛红细胞Cu,Zn-SOD在含有SDS、EDTA的6mol/L尿素中加热可引起解聚,但是单独用8mol/L尿素并不能引起酶的解聚。还原剂和2-巯基乙醇,主要作用于—SH键或二硫键。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或过程会发生各种转变状态的产物,而对C进行烷基化后,明显稳定了蛋白质并容易形成结晶。
变性剂和还原剂_超氧化物歧化酶

5.7.1 变性剂和还原剂

牛红细胞Cu,Zn-SOD在含有SDS、EDTA的6mol/L尿素中加热可引起解聚,但是单独用8mol/L尿素并不能引起酶的解聚。沉降平衡分析发现,在8mol/L尿素中,牛Cu,Zn-SOD仍然只出现单一的带,相对分子质量为32 000±1 200;10mol/L尿素也不能使酶丧失活性。Bannister和Marmocci等报道8mol/L尿素可引起剑鱼肝和牛红细胞、酵母及麦胚的Cu,Zn-SOD发生解聚。但是这些结果基于凝胶排阻层析(即凝胶过滤)技术,在实验过程中作为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的蛋白质本身也会发生变性,所以对是否确实引起了解聚存有不同看法。Bannister本人也对此有保留意见。有不少实验证据表明,8mol/L尿素虽然不引起蛋白质的解聚,却对酵母Cu,Zn-SOD的光谱性质有影响,从EPR图谱形状的改变说明尿素可引起蛋白质局部构象的变化。但是从总的印象看来,单单尿素并不能引起Cu,Zn-SOD发生大的改变,对牛红细胞Cu,Zn-SOD尤其是如此。该酶的远紫外区CD图谱表明,天然酶和去金属辅基的酶蛋白之间基本构象没有差别,在8mol/L尿素作用下,天然酶的CD图谱中210nm附近没有大的改变,但是酶蛋白的CD图谱却发生显著变化。从嗜热菌中提取的Mn-SOD在含有10mmol/L EDTA的8mol/L尿素中,pH中性条件下仍然很稳定,但是去除Mn后的酶蛋白就很不稳定。这些都说明金属辅基对蛋白质结构的稳定作用。SDS往往可引起Cu,Zn-SOD相对分子质量发生变化,但在1%~4%SDS的范围内,只引起酵母、细菌和麦胚Ⅰ型的Cu,Zn-SOD以及Mn-SOD发生解聚,对牛、人和麦胚Ⅱ型Cu,Zn-SOD并无影响。除去Cu,Zn的酶蛋白,在SDS作用下就容易发生解聚。Marmocci等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了牛红细胞Cu,Zn-SOD的几种衍生物形式的亚基解聚行为,发现其容易解聚的顺序为:E2E2-SOD>E2Zn2-SOD,或E2Co2-SOD>Cu,Zn-SOD,也就是说同时去除Cu和Zn的酶蛋白(E2 E2-SOD)比单单去除Cu的(E2Zn2-SOD)或用Co取代Zn的(E2Co2-SOD)酶蛋白更容易解聚,而后两者又比天然酶(Cu2Zn2-SOD)容易解聚。

还原剂和2-巯基乙醇,主要作用于—SH键或二硫键。X射线晶体结构已经探明牛红细胞Cu,Zn-SOD肽链内部的二硫键正好位于亚基相互作用的接触面上,所以二硫键的完整性对亚基缔合起着重要作用。加入2-巯基乙醇可促进人、牛和麦胚Cu,Zn-SOD的解聚。在人红细胞Cu,Zn-SOD的111位上有一个半胱氨酸(C)代替了牛酶相应位置上的丝氨酸(S),从而使酶的稳定性大大下降。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或过程会发生各种转变状态的产物,而对C进行烷基化后,明显稳定了蛋白质并容易形成结晶。Fe-SOD的重组研究表明,在天然酶中有4个—SH基都包埋在酶分子内部或与Fe配位,但是当金属Fe被除去后,这4个—SH基就暴露出来,很快地与5,5′-二硫代双-2-消极苯甲酸反应,这无疑与除去金属引起的蛋白质分子构型改变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