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山岭长城名字的渊源

金山岭长城名字的渊源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金山岭长城以昂首翘尾的巨龙之姿、气吞山河的壮美之势、天人合一的奇巧之境、生命律动的磅礴之态,震撼了世人的目光。金山岭的名字源于叫大金山楼和小金山楼的两座敌楼。由于这三千南方籍精兵都是部队的骨干,他们的大小金山楼的命名就成为这段长城的名称——金山岭长城。这些南方将士以他们特有的细腻,指导长城守卫部队把金山岭长城修缮成构筑坚固、攻守兼备的牢固防线。
金山岭长城名字的渊源_在承德滦平遇见 最美金山岭长城

万里长城,自秦兴建,历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等十代修葺、增筑,成为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工程最浩大的建筑。两千多年沧海桑田和历史风烟中,长城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相,成为民族精神、审美理想文化生态的象征。

今天金山岭长城以昂首翘尾的巨龙之姿、气吞山河的壮美之势、天人合一的奇巧之境、生命律动的磅礴之态,震撼了世人的目光。

但在我的概念里,金山岭长城就像是一本翻开的厚厚书卷,又像是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典籍,展现在面前的不仅仅是书页,也是厚重的历史,更多的是难以磨灭的记忆。

金山岭的名字源于叫大金山楼和小金山楼的两座敌楼。这两座敌楼的修建,与戚继光有着很深的渊源。

据史书记载,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官之后,发现北方的士兵,纪律松散,作风拖沓,战斗力较差,于是上书朝廷,把自己在南方抗倭时训练的三千精兵调遣至此。部队到达的那一天恰逢大雨,戚继光为了整饬军纪,故意让三千勇士屹立雨中,岿然不动,北方的士兵看到此情此景,方知什么叫作军令如山。这一招果然奏效。自此,军纪严明,令行即止。那些去国离乡的南方士兵把一大一小的两个山峰用镇江的大、小金山命名,并筑起了两座江南风格的敌楼,用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这就是“小金山楼”和“大金山楼”。所以这两座敌楼具有江南情调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这三千南方籍精兵都是部队的骨干,他们的大小金山楼的命名就成为这段长城的名称——金山岭长城。这些南方将士以他们特有的细腻,指导长城守卫部队把金山岭长城修缮成构筑坚固、攻守兼备的牢固防线。

大金山楼长13米,宽8米,高10.8米,形状与小金山楼相似,只是门比小金山楼好找,也不像小金山楼那样难以进入,大金山楼有两个很大的石拱门,人称古石门。

巍峨的大金山楼引人注目的是,楼上铺房的建筑材料不用木料,而采用一种新颖、坚固、耐久的仿砖木,这些檩、枋、椽都是用青砖磨制而成。前檐有方椽、圆椽31根,据说同时期的木结构的建筑物早都不存在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当年发现大金山楼的时候,仅有楼顶垛口有些破损,其他保存得相当完整,这种情况在其他长城并不多见。修复大金山楼时,还曾发现过精美的螭吻和瓦当,我常常想,这里的一切当年一定是精美雅致的,体现着江南的建筑风格。从大金山楼发现的“万历六年墙子路造”文字砖表明,它是修建于1578年,比将军楼“年轻”10岁。

在大金山楼附近,还发现小石窝,经专家考证是士兵凿制的石臼,主要是用来贮水、舂米的。在这里还发现了很多士兵的生活用品,如石杵、菜刀、油灯、陶罐、瓷碗、酒具、铜币、石磨、香炉等,散发着浓郁的历史生活气息,令人浮想联翩。

大、小金山如同泛着记忆微澜的溪流,让每一个亲近它的游客,都能随着那翻开的层层书页,感受到飘逝的岁月和历史长河的浩渺烟波。

站在大金山楼上,倾心感受古长城的壮美的同时,不由想起唐人陈子昂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若不去亲近大自然,怎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及蕴含在其中的独特语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