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格尔木拜谒慕将军

格尔木拜谒慕将军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列车晚点一个钟头到达格尔木。这条担负着85%以上进藏物资运输的公路,是慕将军以他的雄才大略创造的奇迹。慕将军于1994年10月19日与世长辞。2009年以纪念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建设,全面反映格尔木市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将军楼主题公园正式开园。
格尔木拜谒慕将军_囧途春暖

列车晚点一个钟头到达格尔木。等我出站,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我抓紧打的前往将军楼公园。司机是位年轻俊俏的小媳妇。我问她将军公园的来历不甚了了。只是说她大概知道有位将军是这座城市的开创建设先辈。

在夕阳余辉中,将军楼公园更显示出庄严肃穆。我匆匆浏览过青藏公路纪念碑、群雕、铸剑、将军楼,在将军雕像前久久伫立,禁不住流下滚滚热泪。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率领一个工兵团,1200名驼工,100万大洋,600名陕北石匠,历时216天,修出了一条“天路”——青藏公路。他是青藏公路的创始人。慕生忠,这个平凡的名字与他的丰功伟绩一样有着不朽的辉煌。他谱写了历史,创造了辉煌,收养过孤儿,资助过大学生,严格要求子女,把温暖带给群众。

这位将军既是一位充满浪漫理想主义激情的将军,也是一位质朴而宽厚的老人,更是严厉慈祥的父亲。青藏公路带给他的是成功与艰辛,而他带给青藏人民的则是不朽的巨大财富。每当提到青藏公路时或行走在青藏公路上,人们总会联想到这位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老人。现在,青藏铁路也建成通车了,足可告慰将军的英魂。

青藏公路,被称为是“天路”“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西藏的“生命线”。这条担负着85%以上进藏物资运输的公路,是慕将军以他的雄才大略创造的奇迹。一次,他们碰到一条12米宽的河道,当时只有9根9米长的木头可以用来修建一座桥,慕将军就实地指挥队伍在3天内完成了这一项工程,并取名为“天涯桥”,即现在的“昆仑桥”。毛主席曾赞慕将军:“他用哲学的方法解决了科学的问题。”

1912年,慕生忠生于陕北吴堡县赫家山,因家境贫寒,只读了4年私塾。1930年,他参加陕北红军,先后担任陕北红军5支队政委、红4团政委、红25纵队政委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延安以东地区作战司令员、九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任一野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政治部秘书长。建国后,他担任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打击“右倾机会主义”时受到牵连被打为“右派”“彭德怀的黑干将”,下放到甘肃省八一农场当第七副厂长(1961年,永登县)。但是青藏高原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永远铭刻着将军雪域筑路的壮怀激烈:“头枕昆仑巅,脚踏怒江头。零下三十度,露宿桃儿久。上盖冰雪被,下铺永冻层。仰面朝星斗,熊鹿是近邻。”“唐古拉山风云,汽车轮儿漫滚。今日锨镐在手,铲平世界屋顶。”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和豪迈风采。

蒙冤20载平反复出后,他被任命为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享年88岁。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昆仑山看你慨然倒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映出美丽山河如画。”慕将军于1994年10月19日与世长辞。去世后,子女按照父亲的遗愿分别将他的骨灰洒在昆仑桥、西大滩和昆仑山口,正洒之际,晴空万里忽然漫天飞雪,上天也为将军哭泣,真是“苍天有泪,苍天有情”啊!当时过路的有军用车、私家车,还有运输车,他们听说脚下的路是慕将军修的之后,一起鸣笛致哀,深沉浑厚的汽笛声在昆仑山的山谷中久久不散,奏响了一曲天路之歌。

2009年以纪念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建设,全面反映格尔木市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将军楼主题公园正式开园。该主题公园以当年慕生忠将军的住所和筑路部队办公楼旧址为核心,以纪念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建设、军垦戍边及格尔木发展历史为主题,通过园林设计、雕塑艺术等手法,再现了50多年前慕生忠将军带领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生命和汗水开拓祖国内地通往西藏“天路”的感人场景。

公园主体雕塑是纪念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建设的天路纪念塔,高度为39.16米,寓意为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里程之和3916公里。园内还坐落着具有纪念意义的慕生忠将军雕塑、反映当年筑路大军艰苦开路的群雕“筑路忠魂”、反映军垦拓荒的雕塑“铸剑为犁”、反映昆仑文化的雕塑“巍巍昆仑”、反映民族团结的雕塑“和谐”等。

可惜我来时已到下班时间,室内纪念馆博物馆未能一一观看,只得留待下次再来补课。依依不舍出将军楼公园,我信步灯火辉煌的街道,游逛到火车站广场。漫步广场,我随意寻问一位也在散步的年约50岁的像是干部的中年男子:“请问这市里有一个将军楼公园,不知远近,有什么讲究?”

他抬眼瞅瞅我道:“那公园是纪念格尔木的创始人建的,进这儿的青藏公路最早就是将军率领将士们修筑的,格尔木这座城市也是由最早修建青藏公路的兵站发展建设起来的,格尔木人谁不知道?距离这儿不太远,你想去明儿随便坐公交打车都可去,步行也不远。”

“哦,那将军真不简单呐!”我点点头。

“听你的口音像陕北人,那将军也是陕北人。你不会不知道吧?”他追问。“我还真不知道,陕北有这样一位筑路将军!”我回道。

“你该去看看你的老乡。”他又道。

“好啊,谢谢您的提醒。我是该看看这位老乡。”听他这么一说,我倒欣慰这位上年人真还记得他。

回到宾馆,我的思绪翻江倒海,怎么也睡不着。我在想,这么一位将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身上留有22个弹洞。他却居功不享清福,像骆驼一样在绝域天堑跋涉修路。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蒙冤20载依然斗志不减,又为建设铁路奔波操心。甚至死后还让儿女们把骨灰洒在青藏高原上。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境界与情怀?对照我们今天斤斤计较自己的名利得失,该敲响怎样的警钟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