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棺材的形制和结构

棺材的形制和结构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保存有棺材的崖洞葬,其棺材形制基本为整木棺和拼合棺两种。[8]根据这些意见,加上后来新的发现,我们将广西古代崖洞葬的棺材综合分成整木棺和拼合棺两种,将整木棺又分为整木圆棺、整木方棺和整木船棺3型,拼合棺分为架棺和栓棺2型,架棺又分为高架棺和低架棺两种,现分述如下。棺材用整段圆木,中剖为二,将上下两半刳成槽形。棺内外剖面为圆形。板达崖洞葬2个洞内有5副圆木棺均是牛角式棺。
棺材的形制和结构_广西古代崖洞葬

保存有棺材的崖洞葬,其棺材形制基本为整木棺和拼合棺两种。广西博物馆、田东县博物馆的《广西左右江流域崖洞葬调查研究》,根据其头、尾角饰的特点,将整木圆棺分为4型,其中A型(板状角饰棺)分为2式,B型(燕尾角饰棺)分为3式,C型(牛角角饰棺)分为2式,D型(把手形角饰棺)不分式;[6]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的《广西崖洞葬调查报告》,将整木圆棺分为6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与广西博物馆分类的A型、B型、C型、D型相同,增加了Ⅴ型(板首方棺)和Ⅵ型(把手方棺)。[7]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的《红水河流域崖洞葬初步调查》将棺材形制分为整木圆棺和整木方棺两种。根据棺木形制和棺头、棺尾角饰的特点,将棺木分为A型(整木圆棺)6式(Ⅰ式平头式,Ⅱ式牛角式,Ⅲ式牛角燕尾式,Ⅳ式短角燕尾式,Ⅴ式变体燕尾式,Ⅵ式把手形角饰),B型(整木方棺)3式(Ⅰ式方板形角饰,Ⅱ式半圆板形角饰,Ⅲ式五角形棺)。[8]

根据这些意见,加上后来新的发现,我们将广西古代崖洞葬的棺材综合分成整木棺和拼合棺两种,将整木棺又分为整木圆棺、整木方棺和整木船棺3型,拼合棺分为架棺和栓棺2型,架棺又分为高架棺和低架棺两种,现分述如下。

一、A型,整木圆棺

左江流域的龙州、大新、江州、天等,右江流域的百色、田东、平果、隆安,红水河流域的都安、大化、东兰、金城江等县、区的崖洞葬,都用整木圆棺。

整木圆棺,旧志书上称为“筒匣”或“小桐棺”。其特点是:头大尾小,形同圆柱。棺材用整段圆木,中剖为二,将上下两半刳成槽形。下半为棺床, 口部四沿凿出子口;上半为棺盖, 口部四沿凿出母口,上下相扣合而成圆棺,个别内槽凿成人形。棺身、棺盖的两端雕凿出角饰,有的棺头、棺尾的角饰相同,有的上下棺头是一对牛角形或短角形及燕尾形角饰,上下棺尾则是一对燕尾角饰。棺材均不施钉,有的在棺头、尾角饰根部凿出榫眼,再用一条头小尾大的木销插入其中,即可将棺拴固;有的是在棺的两侧子母口上各灼出3个孔眼,将小木栓插入孔眼将棺拴固。有的棺口四沿平直,无子母口,棺的两侧边也无小孔,角饰根部未凿榫眼,棺身、棺盖相扣时,可能只是在上下角饰根部用藤条绑紧而已。

根据棺材的形制及头尾角饰的不同,可以将整木圆棺分为板状角饰式、牛角式、牛角燕尾式、短角燕尾式、燕尾式、火炬把手式和平头圆棺式7种,现分述如下。

(一)Ⅰ式 板状角饰式

板状角饰式棺主要分布在龙州县响水镇图强村舍坝屯岜楞山洞和上金乡龙山村企鸟屯雷山洞,其次为大新县全茗镇横山岜横洞。其特点为:棺身、棺盖两端都凿成形制相同的板状角饰,角饰都平直,根部有的与棺口齐,有的头、尾角饰根部位于棺身、棺盖头端中部,在根部与棺身、棺盖头尾之间凿出方形榫眼,插入木梢以固定。

龙州县响水镇图强村舍坝屯岜楞山洞的棺木均为板状角饰式,但角饰的长短、形状不完全一样,如:

(1)龙州岜楞1号棺,棺身、棺盖都有形状相同较长的板状头、尾角饰。此棺较特殊,棺身短,圆肥,角饰长。棺盖头、尾角饰向上撇,棺身头、尾角饰向下撇,相合成羊角外弯形,其头、尾角饰根部位于棺身、棺盖中部,并凿出长方形榫眼,以插木销拴固。棺身、棺盖口部四沿分别凿出子口和母口,相互扣合。棺通长192厘米,身长98厘米,头宽54厘米,尾宽53厘米。头高56厘米,尾高52厘米;头角饰长46厘米,宽26厘米;尾角饰长48厘米,宽24厘米。(图4-7)

(2)龙州岜楞2号棺,棺身、棺盖凿有形状相同的板状头、尾角饰,但角饰没有1号棺长,头、尾角饰平直,头大足小,棺身与棺盖口部四沿分别凿有子口和母口,身与盖的子母口相吻合,头、尾角饰根部与棺口齐平,并凿出方形榫眼,以插木销拴固。棺内外剖面为圆形。棺通长156厘米,棺身长103厘米,头宽40厘米,尾宽36厘米;头高40厘米,尾高36厘米;棺槽长76厘米,宽22~24厘米,槽深14.5厘米;头角饰长26厘米,宽14.5厘米;尾角饰长28厘米,宽15厘米;榫眼长4厘米,宽3厘米。(图4-8)

(3)大新县全茗镇岜横洞有两副棺材都是用一段櫶木对剖挖成,棺两头分别饰有18~22厘米长的舌形板状角饰,角饰根部位于棺身、棺盖的中部,在角饰的根部凿一方孔,孔长约7厘米,宽5厘米,用木钉把棺钉牢。其中一棺全长205厘米,身长170厘米,宽(直径)55厘米[9]

图4-7 岜楞1号棺

图4-8 岜楞2号棺

(4)龙州县上金乡龙山村企鸟屯雷山崖洞葬的棺材也是舌形板状角式的整木圆棺。

(5)龙州县响水镇岜楞(岩雷)3号棺(藏县博物馆),此棺朽蚀很严重,棺身、棺盖已朽出一个大洞,尾角饰残失,棺身也残去部分,棺木很轻,木纹很粗,当地人说它是用木棉树或泡桐木制成的。棺身与棺盖口部四沿分别凿有子口和母口,子母口相吻合,头、尾角饰根部位于棺身、棺盖两头中部,根部无榫眼。通长152厘米,棺身长102厘米,头宽36厘米,尾宽34厘米,头高37.5厘米,尾高36厘米,槽口长84.5厘米,槽底长77.5厘米,槽深14.5厘米,棺盖深10厘米,头角饰长26厘米、宽14.5厘米,尾角饰长24厘米、宽12厘米,榫眼43厘米。(图4-9)

图4-9 岜楞3号棺

(二)Ⅱ式 牛角式

棺上下头尾两端均凿成形制相同的木弯如牛角状的角饰,棺盖角弯向下,棺身角弯向上,相互扣合,其状如一对牛角。角背宽而腹侧窄,剖面略呈三角形,角有大小之别,一般尺寸较小,长约30厘米,角内中段凸起一横块。棺两端角饰根部位于棺身、棺盖的中部,于根部凿出长方形榫眼,用两条凹形木条插入榫眼,木条凹处卡在榫眼两侧,再用一条头小尾大的木销插入其中,将棺拴固,同时在棺身、棺盖两侧子母口沿各灼出2个小孔,插入木销固定。牛角式棺在龙州响水镇图强村的岜木山、那波山洞,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板达屯板达洞,平果县太平镇太平村龙纳屯岑逊山洞、坡造镇敬村停豆屯感央岩均出有。板达崖洞葬2个洞内有5副圆木棺均是牛角式棺。如:

(1)大化板达1号洞2号棺,棺两头凿出形制相同的弯如牛角形的角饰,角饰较短小,棺身内外横截面为圆形,棺身与棺盖口部四沿分别凿出子口和母口,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4.5厘米×2.5厘米的2个小孔,插入木销加固。牛角腹侧中段有一横凸,高与角尖齐。角背正中有一纵向凸脊,角横截面为三角形。头角饰根部凿有长方形榫眼,榫眼中插入2条凹形木条,木条凹处卡在榫眼的两侧,然后再将一条头大尾小的木销插入其中,将棺拴住。棺身长89厘米、头宽24厘米、高20厘米,尾宽20厘米、高18厘米;槽内长74厘米,内高13~16厘米,内宽11.5~14.5厘米;头角饰长19厘米、宽5厘米,榫眼5.5厘米×2.5厘米。(图4-10)

(2)大化板达2号洞1号棺,与板达1号洞2号棺相似,为牛角形角饰,角饰根部位于棺中部,棺身与棺盖用子母口扣合,不同的是,棺较长大,两侧子母口沿上无小孔。棺通长154厘米,身长127厘米,头径26厘米、宽28厘米,尾径24厘米、宽20厘米;槽长112厘米,高18~21厘米,宽12~20厘米;头角饰长12厘米,尾角饰长15厘米。

(3)大化板达2号洞2号棺,也是属于牛角式棺,其结构与板达1号洞2号棺相同,不过棺身底部残,棺的尾饰也残失。棺身与棺盖用子母口扣合,棺两侧子母口沿上灼有2个小孔,以插小木销加固。角饰腹部中段有椭圆柱形横凸,盖角饰横凸残失。棺身长88厘米,头宽25厘米,尾宽20厘米;槽长7.5厘米,槽宽14~14.5厘米。(图4-11)

图4-10 板达1号洞2号棺

图4-11 板达2号洞2号棺

(三)Ⅲ式 牛角燕尾式

棺身、棺盖头端凿成木弯如牛角形角饰,棺尾制成木叉如燕尾。角的外侧宽平,腹侧挖一道凹槽,有的凹槽中又突起一道脊,有的棺在角的腹侧中段又起一横凸,高与角尖齐;有的棺在角中部外侧突起横块如双耳,显得比较别致,具有装饰性。有的角饰根部与棺口齐,有的根部位于棺身、棺盖两头之中部,根部各凿出方形榫眼,插入木销固定。有人把牛角饰看作鸟头,说:“由于棺各边两头的木柄,一头修成鸟头状,另一头修成鸟尾状,所以合拼成一副完整后的棺材,好像两只鸟一上一下,同心协力把棺材飞携到岩洞来安葬一般。”细心观察,头角饰仍似牛角形,还是叫做牛角饰比较恰当。这类棺在左江、右江、红水河流域都有,分布范围较广。如平果县扁山庙岩、岑逊山、凤梧乡香美村下里沙屯红岩山,大新县五山乡文应村樟山洞,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1号洞,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巴龙村巴龙1号洞、3号洞,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洞均有。

(1)大新樟山崖洞葬,52副棺材都用长108~140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圆木料剖开两边后,在各边的中间挖成棺室及各边的两头各修出长约15厘米柄后重新合拼而成。棺的两头都留出木柄,前端是相对的牛角形,后端修成燕尾形,最大的一副为樟山1号棺,棺身、棺盖均有牛角形头角饰和燕尾形尾角饰,但头、尾角饰极薄,头角饰前部有一方槽,内有凸起的菱形装饰,形同眼睛。尾角饰背平直,棺身、棺盖扣合后腹侧为半圆,是一种变异板状燕尾形。根部与棺口齐,无榫眼。于棺身、棺盖两侧子母口沿上各灼出3个孔径1.5厘米的小孔,以插小木销拴固。通长162厘米,棺身长110厘米,头高34厘米,尾高30厘米,尾宽36厘米,牛角柄长30厘米,竖宽11厘米,宽3~4厘米;燕尾柄长22厘米,竖宽14厘米,宽2~6厘米;棺宽(直径)40厘米,棺槽(单边棺室)宽33厘米,深11厘米;母口深、子口高均为2厘米。该洞最小的一副棺材全长108厘米,身长80厘米,牛头柄长15厘米、竖宽8厘米,燕尾柄长13厘米、竖宽10厘米;棺宽(直径)31厘米,槽宽24厘米,深9厘米,两边棺母口深和子口高均为2厘米,固定两边棺的小孔直径1.2厘米。(图4-12)

图4-12 樟山1号棺

(2)平果县坡造镇伏琴村昌一屯扁山庙岩1号棺,保存完好,棺身、棺盖头部均有弯如牛角的角饰,角外侧宽平,腹内挖一道凹槽,槽中凸起一道脊,腹内中段又凸起一横凸,高与角尖平齐,角外侧有横凸如双耳。角根与棺口齐,子母口相互扣合,在两侧子口沿近中部灼出2个小孔,孔径为0.6厘米,插入木销将棺加固,棺槽剖面为圆形。棺尾角饰略圆。头、尾角饰根部均凿有方形榫眼,插木销固之。棺通长181厘米,身长112厘米,头宽28厘米,尾宽20厘米;头高44厘米,尾高26厘米,棺槽长106.8厘米,头宽23.8厘米,槽深12厘米,尾宽17厘米,深7厘米;头角饰长41厘米、宽4~5.5厘米,根长6厘米、宽7厘米;尾角饰长26.5厘米、宽6厘米,根长8厘米、宽65厘米。头饰、尾饰的根部榫眼为方形,长、宽均为3.2厘米。(图4-13)

(3)平果县坡造镇伏琴村昌一屯扁山庙岩2号棺,只存棺身,牛角饰角外侧没有横凸如双耳的装饰,只在牛角饰腹侧留出一道纵脊,凸起一块横凸。子母口相互扣合,在两侧子口沿近中部灼出2个小孔,将棺加固,棺槽横剖面为圆形。棺头、尾角饰根部与棺口齐。棺通长177厘米,身长114厘米,宽20~29厘米,高14~22厘米;内槽长104.3厘米,内宽15~22厘米,深11.5~15.3厘米;头角长43厘米,宽2.5~5.5厘米;根长、宽均为6.5厘米,榫眼3厘米×3厘米;尾角长20厘米,宽5.5厘米。(图4-14)

图4-13 扁山庙岩1号棺

图4-14 扁山庙岩2号棺

(4)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巴龙1号洞1号棺,棺身只余棺头和角饰部分,其余皆残失。棺头牛角饰较特殊,较长,较弯曲,角腹侧较圆滑,腹内没有挖一道槽,也没有一道脊,但腹内中段有一横凸,横凸处的背侧陀背,弯曲度达110゜,高为11厘米,角饰根部低于棺口,凿有5.5厘米×3厘米的长方形榫眼。棺口平直,棺槽横剖面为圆形。头宽32.5厘米,高25厘米,棺槽深15厘米,角饰长52厘米,根部宽9.5厘米,榫眼5厘米×3厘米。(图4-15)

图4-15 巴龙1号洞1号残棺

(5)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巴龙1号洞2号棺,仅存棺身。棺头牛角饰较短小,角饰腹侧无槽,也无一道脊,腹内中段有横凸的背侧陀背,弯曲度大。平面长条梯形,头端较粗,尾端略细,内槽长边略呈弧形,棺口部平直,无子母口套合,最大宽在近棺头1/3处,通长205.5厘米,身长167厘米,头宽30厘米,高15厘米,尾宽20厘米,最大宽32厘米,高13厘米;槽长158厘米,宽15~27厘米,深9~12厘米;头角饰长23.5厘米、根部宽6厘米,尾饰长15厘米、宽6.5厘米。榫眼5厘米×3厘米。(图4-16)

(6)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1号洞1号棺,棺身、棺盖口部均凿出子母口,棺盖尾部右侧顶部稍下凿出一洞,洞的方向顺棺长轴方向,洞长5厘米,宽4厘米。棺头牛角饰弯度不大,头尾角饰根部都低于棺口,牛角腹侧近角尖处有突出的方块,根部凿方孔;燕尾向上下张,根部也凿有方孔。棺通长191厘米,其中棺身长134.5厘米,头宽30厘米,尾宽24厘米,头高30厘米,尾高26厘米;头角长37厘米,根宽7.5厘米,长10厘米,尾宽5厘米;尾角长19.5厘米、宽7.5厘米,根长7.5厘米、宽8厘米;方孔长5厘米,宽4厘米。(图4-17)

图4-16 巴龙1号洞2号棺

图4-17 腊岜1号洞1号棺

(7)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1号洞2号棺,整木圆棺,似牛角燕尾式,但其牛角腹侧内无凹槽,无凸脊,中段也无横凸,像一把弯曲的镰刀,子母口相扣合,头饰稍残,头尾角饰根部低于棺口。棺身长132厘米,头宽28厘米,尾宽22厘米,头高26厘米,尾高23.5厘米,头角残长11厘米,根宽5.5厘米,角宽3厘米,榫眼2厘米×2.5厘米;尾角长15.5厘米,宽5.5厘米,根宽7.5厘米,榫眼2.3厘米×2.5厘米。(图4-18)

图4-18 腊岜1号洞2号棺

(8)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1号洞3号棺,余存棺盖,棺盖右侧已残缺。其结构特征与腊岜3号洞5号棺相似。棺通长242厘米,身长192厘米,头宽38厘米,尾宽26厘米;头角饰长34.5厘米,宽4厘米,榫眼4.5厘米×3.5厘米;尾角饰长16.5厘米,宽8.5厘米,榫眼3.5厘米×3.0厘米。(图4-19)

(9)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3号洞1号棺,棺较瘦长,子母口扣合,两头低,中间高。棺盖角饰残缺,牛角根前端与牛角后端凿有对称的一椭圆柱形横块,角尖腹侧平,背部有一纵脊,剖面呈一倒三角形。棺头、尾角饰根部位于棺身中部,头角饰根部处并排凿有2个长方形榫眼,尾角饰根部只有1个榫眼。棺槽剖面为圆形;棺通长210厘米,身长147厘米,头宽27厘米、高24厘米,尾宽24厘米、高25厘米,中间宽28厘米、高34厘米;棺槽长122厘米,头槽宽24厘米,尾槽宽22厘米。(图4-20)

(10)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3号洞5号棺,只存棺盖,棺右侧中部有缺损。棺较瘦长,而头尾角饰较短,棺头大尾小,棺槽横截面为倒梯形。棺为子母口扣合,子母口沿处未灼出小孔。头尾角饰根部均低于棺口。

图4-19 腊岜 1号洞3号棺

图4-20 腊岜3号洞1号棺

(11)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板达1号洞3号棺,棺身、棺盖完整,头大尾小,牛角显得很短小,腹中部横凸残失只余下一点痕迹,子母口相互扣合,两侧子母口沿上无小孔。棺尾角饰很短。棺两头角饰根部略低于棺口,其上有榫眼。通长120厘米,身长95厘米,头宽28厘米、高26厘米,尾宽23.5厘米、高25厘米;槽内长82.5厘米,头槽宽19厘米,深16厘米;尾槽宽14厘米,深15厘米;头角长13厘米,根长4厘米,宽7厘米,榫眼3厘米×2.5厘米;尾角长7厘米,宽7.5厘米,榫眼2.5厘米×2.5厘米。(图4-21)

图4-21 板达1号洞3号棺

(12)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板达1号洞4号棺,是一副小孩棺,棺尾一侧已朽蚀一洞,棺口四周平直,棺头饰腹侧中段突起一横凸,但盖的角饰横凸已残去部分,头角饰根部与棺口平齐。尾角饰根部低于棺口。棺两头根部均凿出方形榫眼。棺通长85厘米,身长55厘米,头宽26厘米、高25厘米,尾宽21厘米、高21厘米;槽长46厘米、宽13~18厘米、深14.5~17厘米,头角饰长18厘米、宽5厘米,榫眼2.5厘米×2.5厘米;尾角饰长9厘米、宽6.5厘米。

(13)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1号棺,棺身、棺盖头角饰均残损,子母口相互扣合,棺槽横剖面为圆形,头角饰根部低于棺口,燕尾角饰根部与棺口齐。在棺身、棺盖两侧子母口沿处有扁方形铁棺钉。棺身长104厘米,头宽26.5厘米,高28.5厘米;尾宽16.5厘米,高19厘米;头角饰残长12厘米,根长6厘米,宽6.5厘米,榫眼3厘米×2.5厘米;尾角饰长17厘米、宽4.5厘米,根长7.5厘米、宽6厘米。(图4-22)

(14)隆安县南圩镇万朗村弄湾山4号棺,仅存棺身,1987年4月从崖洞中取下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带回南宁,1993年隆安县文化馆搞展览,由馆长陈建睦又带回隆安,现存隆安县文物管理所。通长67厘米,棺身长49.5厘米,宽20.5厘米,高9.5厘米,内槽长43厘米、宽16.5厘米,头饰长12厘米,尾饰长3厘米。四边有子口,一侧口沿上有2个孔,另一侧口沿上只有1个孔,只有1个孔的一侧二层台上有一未钻透的小孔。(图4-23)

(15)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2号棺,保存完好,棺瘦长,头大尾小,最宽处在近棺头1/3处,子母口相扣合,其口沿处灼有直径1厘米的小孔,插有木销。头角饰为短牛角,角的外侧中段凿出一横凸块;两头角饰根部均低于棺口。棺身左侧棺槽角处有一长方形洞,长14厘米,宽0.6~2.5厘米。通长212厘米,身长176厘米,头宽20厘米、高24厘米,尾宽17厘米、高22.5厘米,最宽31厘米;头角饰长22.5厘米、宽7厘米,根长9厘米、宽11厘米,榫眼6厘米×3.5厘米;尾角饰长14厘米、宽85厘米,榫眼4.5厘米×3厘米。(图4-24)

图4-22 琴常1号棺

图4-23 弄湾山4号棺

图4-24 琴常2号棺

(四)Ⅳ式 短角燕尾式

棺身、棺盖均凿有短角形角饰,角极薄,腹侧宽1厘米左右,角背面平直,或与根部平直,或略低于根部,角两侧平直。有的棺身、棺盖口部四沿凿有子母口,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3个圆形小孔,插木销固定,但角饰根部无榫眼,根部与棺口齐;有的棺口平直,其上无小孔,虽然短角极薄,但其根部较宽厚,且根部凿有榫眼,插木销拴固。上下棺尾均有燕尾形角饰。这类棺主要出在天等县小山乡逐弄山洞,其次为大新县五山乡樟山洞、平果县凤梧乡红岩山。

(1)大新县五山乡樟屯樟山2号棺,角饰极薄,腹内宽不足1厘米,子母口套合,子母口两侧沿各有3个圆形小孔,将棺拴固。棺尾为燕尾形角饰,其根部无榫眼,略低于棺口。通长124厘米,棺身长80厘米,头宽32厘米、高40厘米,尾宽28厘米、高36厘米。头角长22厘米、宽0.8~2厘米,尾角长32厘米、宽1~4厘米。(图4-25)

(2)天等县小山乡逐弄1号棺,仅存棺盖,尾角饰有点类似短角形状。棺头、尾角饰很短、极薄,背面均平直,低于根部,而根部与棺口齐,根部均无榫眼,也是子母口相扣,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3个1.5厘米×1厘米的长方形小孔。棺身长95厘米,头宽38.5厘米,高19厘米;尾宽32厘米,高15厘米;槽长84厘米,深13~14厘米;头、尾角饰长均为14厘米,宽分别为2厘米和1厘米。(图4-26)

(3)天等县小山乡逐弄3号棺,也只有棺盖,保存完好,彩绘清晰可见。头角饰极薄且更短,尾角饰根窄尾宽,棺头、尾角饰略低于棺口,棺为子母口扣合,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2个直径0.8~0.9厘米的圆形小孔。通长129厘米,身长96.5厘米,头宽35厘米、高18厘米,尾宽28厘米、高17厘米;槽长86厘米,宽22~28厘米,深12厘米;头角饰长10.5厘米,板厚1.2厘米,尾角饰长19.5厘米,根宽1.5厘米,尾宽4厘米。(图4-27)

图4-25 樟山2号棺

图4-26 逐弄1号棺

图4-27 逐弄3号棺

(4)天等县小山乡逐弄4号棺,与1号、3号棺结构一样。棺身长96厘米,头宽32厘米、高20厘米,尾宽30厘米、高17厘米;棺槽长87厘米,宽23~25厘米,深10~15厘米。(图4-28)

(5)天等县小山乡逐弄2号棺,结构与该洞的前几棺相似,但2号棺不是子母口相扣,而是平口,头、尾角饰根部与棺齐平,背部平直而低于角根,角饰根部均凿有榫眼,棺身、棺盖两外侧中部各有一半圆形耳,耳长13厘米,宽5厘米,眼孔2.5厘米×2厘米。棺身长104.5厘米,头宽40厘米、高16厘米,尾宽32厘米、高12. 5厘米,槽长91厘米,深10~12厘米;头角长16厘米,宽1厘米;根部长8.5厘米,宽8厘米;尾角长16厘米,宽1.1厘米;根部长9~11厘米,宽6厘米,厚8.2厘米,榫眼5.5厘米×4厘米。(图4-29)

图4-28 逐弄4号棺

图4-29 逐弄2号棺

(6)平果县凤梧乡香美村红岩山6号龛 1号棺,棺身圆柱形,棺室挖成长方槽,子母口相扣合。棺身、棺盖头端有短角形角饰,角饰两侧平直,背面也平直,略低于根部。棺身、盖尾部有像张开的燕尾形角饰。头、尾角饰横剖面略呈圆柱形,根部与棺口齐平,且凿有方形榫眼。棺通长139厘米,身长94厘米,头宽28厘米、高30厘米,尾宽26厘米、高29厘米;头角长21厘米、宽4厘米,尾角长18厘米、宽5厘米。(图4-30)

(五)Ⅴ式 燕尾式

此类棺两头均制成木叉燕尾形角饰。棺头、尾部燕尾两叉外撇,但头角饰较尾角饰稍长。两端角饰根部有的与棺口齐平,有的低于棺口;根部有的凿出榫眼,有的没有榫眼。这类棺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出在平果县凤梧乡香美村红岩山、太平镇太平村岑逊山,天等县龙茗镇桥皮村加华岜龙洞,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大新县桃城镇宝贤洞,隆安县南圩镇弄湾山洞,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大莫岜腊等洞。

图4-30 红岩山6号龛1号棺

(1)平果县凤梧乡香美村红岩山4号龛 5号棺,头大尾小,子母口相互扣合,棺两端有相同的燕尾形角饰,盖角饰长于棺身角饰,角饰根部与棺口平齐,并凿有方形榫眼。棺两侧子母口沿处近中段灼有2个小孔。棺通长126厘米,身长84厘米,头宽24厘米、高25厘米,尾宽15厘米、高21厘米;棺槽长73厘米,宽10.5~17.5厘米;头尾角长21厘米、宽5厘米,根长5.3厘米、宽7厘米;榫眼2.5厘米×2.5厘米。(图4-31)

(2)平果县凤梧乡香美村红岩山4号龛6号棺,保存完好。与该龛5号棺相似,但6号棺比5号棺稍长、大一些,同时两侧子母口沿处没有灼出加固棺的小孔。棺两头角饰根部均低于棺口。棺通长166厘米,身长113厘米,头宽29厘米、高34厘米,尾宽22厘米、高30厘米;头角长32厘米、宽9厘米,尾角长21厘米、宽7厘米。(图4-32)

(3)平果县凤梧乡香美村红岩山5号龛置有6棺,均为燕尾式,大多保存完好,子母口相互扣合,角饰根部凿有榫眼。棺身长92~138厘米,头高26~31厘米,头角长20~30厘米,尾角长13~16厘米。

(4)平果县太平镇太平村岑逊山1号棺(小孩棺),棺尾角饰残缺,留有一根部,头角饰为燕尾式,棺口平,头大尾小,棺底较平,两头角饰根部与棺口平,凿有榫眼。棺材木质较轻,为泡桐木,加工粗糙,槽内斧痕斑斑。棺身长46厘米,头宽15.5厘米、高8厘米;槽长39厘米,内宽11厘米,深5.5厘米;头角饰长15厘米、宽4厘米,根厚5厘米,榫眼2厘米×2.5厘米。(图4-33:1)

(5)平果县太平镇太平村岑逊山2号棺(小孩棺),保存较差,足部朽坏,头角饰只残留根部,根部低于棺口,凿有榫眼,子母口相扣合,子口两侧处灼有孔径0.7厘米的小孔,插木栓加固。棺残长44厘米,头宽18.5厘米、高11厘米;槽长41厘米,头内宽12厘米,深7厘米;子口高2厘米,宽15厘米。(图4-33:2)

图4-31 红岩山4号龛5号棺

图4-32 红岩山4号龛6号棺

(6)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7号棺,与平果县凤梧乡香美村红岩山4号龛5号棺形状、结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棺两侧子母口沿处没有灼出加固棺的2个小孔。棺顶、底部稍平直,棺通长133厘米,身长120厘米,头宽32厘米、高26厘米,尾高22厘米;头角长13厘米,宽13厘米,榫眼4厘米×4厘米。(图4-34)

(7)天等县龙茗镇桥皮村加华大棺,棺口四周平齐,无子母口,棺两头燕尾角饰略低于棺口,且根部未凿出榫眼。棺槽横剖面为圆形。棺通长206厘米,棺身长170厘米,棺高(棺直径)35厘米,槽深19厘米。棺头、尾角饰长均为18厘米。(图4-35)

(8)天等县龙茗镇桥皮村加华小棺,与加华大棺外形、结构相同,棺口四周也平齐,无子母口,但棺槽凿出人头、项、肩等部位,近臀部处凿有上大下小的方形小孔(5.5厘米×5厘米),小孔位于胸腰间的一头,横剖面为三角形的凹槽,头小尾大,与方孔相连,便于尸水流出棺外,保持尸体干燥。棺两头形状相同的燕尾角饰低于棺口,根部无榫眼。棺盖、棺身相扣时,可能是在上下角饰根部处用藤条绑紧,使棺底与棺盖能牢固结合在一起。棺通长120厘米,棺身长96厘米,棺高(直径)35厘米,头、尾角饰长均为12厘米。(图4-36)

(9)隆安县南圩镇万朗村那桑屯弄湾山2号棺,只余棺盖,棺口四周凿有母口,两侧边母口沿处未灼出小孔,棺槽口大底窄,横剖面为倒梯形。头、尾角饰根部位于棺盖中部,根部凿有榫眼。棺通长130厘米,身长96厘米,宽28厘米,最宽32厘米,内槽底长84厘米,槽头底宽16厘米,槽上部宽22厘米,槽深10.5厘米;头角长19厘米,宽8~10厘米,榫眼6厘米×3厘米;尾角长15厘米,宽8.5厘米,榫眼4厘米×3厘米。(图4-37)

图4-33 岑逊山小孩棺

图4-34 北景无名山7号棺

图4-35 加华大棺

图4-36 加华小棺

(10)大新县桃城镇宝贤1号棺,只存棺盖。棺比较长、宽,棺口平,底平,根部无榫眼。棺通长222厘米,身长197.5厘米,头高18厘米,头、尾宽均为41厘米,棺槽长185厘米,槽深11厘米;身头角长10厘米,中根部宽9厘米,尾部14.5厘米;尾角饰长15厘米,宽11厘米。

(11)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大莫村岜腊2号棺,收藏在金城江文物站,盖残,棺身更残,只余下棺头部分。棺口平,无子母口。棺瘦长,棺最宽处在近棺头的1/3处,棺槽的横剖面为倒梯形,角饰稍短扁平,两侧外弧,呈三角形,棺盖角饰向上翘,棺身角饰向下撇,盖与身扣合后,观其侧面像燕尾;角饰根部位于棺身、棺盖的中部,根部凿有榫眼,插木销后将棺加固。棺残长142厘米,头宽22.5厘米,最大宽32厘米,角饰长16厘米,榫眼4厘米×3厘米;棺盖顶有纵脊,略呈两面坡形,横剖面呈人字形,内槽呈弧形,槽头宽10厘米、深10厘米;棺身底略呈弧形,槽底平,残长63厘米,头宽24厘米,最大宽32.5厘米,槽内头宽12厘米,深9厘米。(图4-38)

(12)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龙马村下奋屯拉达山棺,头大足小,盖面弧形,棺底平,棺身、棺盖口部平直,无子母口;棺槽呈弧形。棺最大宽位置约在人的肩部,即近棺头的1/3处;上下棺头、棺尾凿成较短的木叉燕尾形角饰,但棺头角饰较棺尾角饰稍短。头、尾角饰根部位于棺盖、棺身两端之中部,根部均凿出长方形榫眼,插木销将棺盖与棺身扣紧。棺身长185厘米,头宽30厘米,尾宽22.5厘米,最大宽40.5厘米;棺槽长170厘米,高30.5厘米;角饰长12~16.5厘米,宽9~12厘米,榫眼头、尾分别为3.5厘米×3.5厘米和3厘米×4厘米。(图4-39)此棺收藏在河池县文物管理所。

图4-37 弄湾山2号棺

图4-38 岜腊2号棺

图4-39 拉达山棺

(13)变体燕尾式。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7号棺,仅存棺盖。两头小中间大。棺口四周凿有母口,两侧口沿处各灼出3个圆形小孔,孔径1厘米;外圆,内槽剖面呈倒梯形,两头燕尾头角饰呈板状形,横剖面呈三角形,前端开叉;尾角饰近末端凿有榫眼,首尾角饰延伸像船篷伸出,两角侧底部与棺盖顶部平齐。通长211厘米,棺长151厘米、宽27厘米、高18厘米,中宽29.8厘米,头角长34厘米,尾角长28厘米,尾角榫眼3厘米×2厘米。棺盖槽一角顺棺长轴方向凿有一洞,长16厘米,宽1.5~6厘米。(图4-40)

图4-40 琴常7号棺

(六)Ⅵ式 火炬把手式

上下棺头、棺尾均凿出火炬形把手角饰,头角饰较大、较宽,尾角饰稍小、较窄。角饰根部均位于棺身、棺盖两端之中部,低于棺口。棺身、棺盖口部平直,无子母口。多数角饰根部无榫眼,合棺时可能用绳索之类的东西捆绑。少数棺身、棺盖口部四沿凿出子母口,子母口沿处未灼出小孔,而在棺两头根部凿有榫眼,插木销将棺固定。这类木棺主要出在靖西县湖润镇新群村下的洞,大新县下雷镇仁惠村弄江屯敏扬山洞,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洞、北景乡百达村腊岜洞。

(1)大新县下雷镇仁惠村弄江屯敏扬山1号棺,保存完好,棺口平直,头角饰比尾角饰大,头、尾角饰较窄,根部略低于棺口,无榫眼,合棺时可能用绳索之类的东西捆绑。棺槽头宽尾窄,头部凿成圆弧形,槽横剖面圆形。棺通长130厘米,身长95厘米,头宽28厘米、高34厘米,尾宽22厘米、高24厘米;头角饰长22厘米,宽2厘米;尾角饰长13厘米,宽3厘米。(图4-41)

(2)靖西县湖润镇新群村下的1号棺,与大新下雷敏扬山1号棺形状、结构均相似,棺口平直,无榫眼,合棺时也是用绳索之类的东西捆绑,棺内槽头宽尾窄,但头部不是凿成圆弧形,而是带尖的弧形。棺通长130厘米,身长95厘米、宽22厘米。(图4-42)

图4-41 大新下雷敏扬山1号棺

图4-42 靖西湖润新群村下的1号棺

(3)靖西县湖润镇新群村下的2号棺,只存棺盖,也与大新下雷敏扬山1号棺相似,棺也是把手式圆木棺,棺口平直,角饰根部无榫眼,内槽长方形,但槽两侧壁不平直,而起弧线,使前端呈长椭圆形,最宽处在1/3处,上沿宽19厘米;槽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棺通长119厘米,身长100厘米,头宽28厘米,尾宽25厘米;头角饰长12厘米,尾角饰长7厘米。(图4-43)

以上3例,棺身、棺盖两头火炬相对,棺口平直,无子母口,棺头、棺尾角根部均位于棺身、棺盖两头之中部,且根部无榫眼。

(4)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3号棺,保存较好,子母口相互扣合,棺身、棺盖两头角饰较短小,而且头角饰比尾角饰短瘦,两头火炬的头部朝向相背,根部都低于棺口,凿有榫眼。棺通长142厘米,身长107厘米,头宽28厘米、高30厘米,尾宽23厘米、高20厘米;头角饰长17.5厘米,根长5.5厘米、宽4.5厘米,榫眼4厘米×2.5厘米;尾角饰长22厘米,根长7厘米、宽6厘米,榫眼4厘米×2.5厘米;棺盖中部有一个椭圆形洞,洞长13厘米,宽1~6厘米。(图4-44)

(5)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5号棺,棺两头火炬不规范,大小不一,形状有异,是一变体。棺身、棺盖口部凿有子母口,根部有榫眼,头角榫眼尚有插销一根,插销两头粗中间细,卡住榫眼。棺内外横截面呈圆形。棺身长105厘米,头宽22厘米、高23厘米,尾宽16厘米;头角长14厘米、宽8厘米,榫眼4.5厘米×3.5厘米。(图4-45)

(6)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3号洞2号棺,棺头角饰残缺,棺比较瘦长,子母口相互扣合,角饰根部低于棺口,根部凿有榫眼,棺槽横截面为圆形。棺身长132厘米,头宽28厘米、高26厘米,尾径22厘米、高23.5厘米;槽长118厘米,槽宽13~18厘米,深10~12.5厘米;头角饰残长11厘米,根宽5.5厘米,榫眼2厘米×3.5厘米;尾角饰长15.5厘米、宽5厘米,根宽7.5厘米,榫眼2.3厘米×2.5厘米。(图4-46)

(4)至(6)例,棺身、棺盖用子母口相扣合,子母口两侧沿无小孔,头、尾角饰根部凿出榫眼,插木销将棺拴固,与前3例略有不同。

图4-43 靖西湖润新群村下的2号棺

图4-44 琴常3号棺

图4-45 琴常5号棺

(七)Ⅶ式 平头圆棺式

此类型的棺在大新县桃城镇宝贤、隆安县南圩镇万朗村弄湾山、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等崖洞均出有。其特点是:棺头、棺尾两端头平齐,不出缘,无角饰,外形如整段圆木,底略平,有的棺口平齐,有的棺口部四沿凿出子母口,在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3个小孔,孔径1.2~1.5厘米,插入木销将棺拴固。如:

(1)大新县桃城镇宝贤2号棺,是一副小孩棺,棺身已失,仅存棺盖,棺口部四沿为平口,两侧边未灼有小孔,中部近棺头处凿有6厘米×4.5厘米的小洞,棺长70厘米,槽长60厘米,头宽20.5厘米、高10厘米、槽深8厘米,尾宽20厘米、高9厘米、槽深7厘米。(图4-47)

图4-46 腊岜 3号洞2号棺

图4-47 宝贤2号棺

(2)大新县桃城镇宝贤3号棺,棺底、棺盖均存,保存较好,棺底平直。棺长74厘米、宽21厘米、高18厘米,棺尾高17厘米;棺槽长59厘米,深12厘米。

(3)隆安县南圩镇万朗村弄湾山崖洞葬3号棺,仅存棺身,两端截平,弧背圆光,内挖成长方形槽,棺口部四沿凿出子口,两侧子口沿处各灼出3个小孔,内外横截面为圆形。(图4-48:1)

(4)隆安县南圩镇万朗村弄湾山崖洞葬5号棺,仅存棺盖,结构与大新县桃城镇宝贤2号棺相同。棺槽剖面为倒梯形,棺盖外剖面为圆弧形,槽口宽,槽底窄呈长方形,两侧壁向外呈弧形,长75厘米,宽20.5厘米。(图4-48: 2)

(5)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6号棺,仅余棺身。棺两端无角饰, 口部凿出子口,两侧子口处各灼出3个小孔,孔径1.2厘米。由棺底倾斜削成弧形,棺槽截面呈倒梯形,棺头左侧角凿出一个不规则的洞,洞长8厘米,宽6厘米;棺通长151厘米,头宽28厘米,尾宽26.5厘米、高18厘米。(图4-49)

图4-48 隆安弄湾山棺

1.3号棺 2.5号棺

图4-49 琴常6号棺

二、B型,整木方棺

棺虽然还是整木棺,但上下左右都已削平,不像圆木棺那样保持树干原形。此类棺可分为8式。

(一)Ⅰ式 两端平直式

棺方形,棺身、棺盖两端都无角饰,平头,棺身高,有的棺外两侧壁倾斜向下,有的棺内外四壁垂直,棺底平坦,好似一只木箱;棺口四周均凿有子母口,有的子母口两侧沿有小孔,有的两侧沿无小孔。如:

(1)宜州市庆远镇八滩山1号棺,缺盖,棺身用一整段香椿木刳制而成。一侧和两头均朽残。棺内外横截面为方形,棺底平坦。棺口四周凿有子口,但子口两侧无小孔。棺身长60厘米,宽27厘米,高22厘米;槽长50厘米,宽22厘米,深15厘米;子口高3厘米,厚1厘米;挡头壁厚4~6厘米,棺内斧痕斑斑。(图4-50:1)

(2)宜州市庆远镇八滩山2号棺,缺盖,只有残缺的棺身。一侧板和一挡板也已残失,棺两外壁倾斜向下,两头壁垂直。子母口相扣合,子口处两侧沿各灼有2个直径为1.2~1.5厘米的小孔,插栓加固。棺底平,棺槽底部呈凹弧形,两头浅中部深。棺内外横截面为倒梯形,棺口上窄下宽。棺身长61厘米,宽24厘米,高24厘米;内槽长52厘米,宽14厘米,深23厘米,子口高3厘米,厚1厘米,棺两头壁厚5.5厘米。(图4-50:2)整棺做工粗糙,棺槽内斧痕斑斑。

图4-50 八滩山棺

1.八滩山1号棺 2.八滩山2号棺

(二)Ⅱ式 棺内外四壁斜直

棺两头向下倾斜,无角饰。此类棺出在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其特点是:用一整段圆木剖为两半凿成方槽,头大尾小,棺身较深,四壁斜直,棺内外横截面为倒梯形,平底,棺盖较浅,或呈扁方形,或呈三角形, 口沿处凿出子母口,但两侧口沿处无小孔。 口沿处母口与棺身子口相吻合。如:

(1)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4号棺,缺盖,只存残缺的棺身,头大足小,棺身较深,棺内外四壁向下倾斜,横截面均呈倒梯形,棺平底,子母口相扣合,两侧子母口沿处未灼有小孔。(图4-51:1)

图4-51 苏仙岩方棺

1.苏仙岩4号棺 2.苏仙岩6号棺

(2)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6号棺,现存河池市文物站,编号为2号。也缺盖,棺身两头和左侧均残失。形状、结构与该洞的4号、5号棺相同,即棺两头向下倾斜,无角饰。头大尾小,棺身、棺盖是子母口相扣合, 口沿处无小孔,棺内外横截面为倒梯形。(图4-51:2)

(3)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5号棺,现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缺盖,棺身底板已残失。与该洞4号棺结构特征相同,棺横剖面为倒梯形,棺口上宽下窄,平底。棺身上长132厘米,底部长106厘米,头宽42厘米,高30厘米;尾宽34厘米,高22厘米。(图4-52)

图4-52 苏仙岩5号棺

(三)Ⅲ式 棺内外四壁斜直,但一头有板形角饰

棺身与Ⅱ式相似,但棺头或棺尾有板形角饰。

主要出在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和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大莫村岜腊洞。其特点是:头大尾小,棺身较深,四壁斜直,棺内外横截面为倒梯形,平底;有的棺口四周边沿凿出子母口,有的棺口平齐。棺头角饰不同,有的棺身头部凿出方板形角饰,角头端突起一横凸板,根部与棺底平,并凿有一大方孔,有的棺身头部凿出半圆形板式角饰,根部与棺身底平,板上凿出一圆形孔,有的棺身两头底板突起一边缘,角饰与棺身头斜壁间形成锐角。如:

(1)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1号洞1号棺,只存棺身,棺身头部凿出方板形角饰,角头端突起一横凸木,根部与棺底平,并凿出一大方孔,角饰与棺身头斜壁间形成锐角。棺身尾部残,有无角饰不详。棺盖扁方形,较浅,已残。棺身、棺盖用子母口相扣合,棺残长144厘米,身长134厘米,头宽44厘米、高34厘米,尾宽34厘米、高28厘米。头角长22厘米,宽31厘米。(图4-53)

(2)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3号棺(小孩棺),缺棺盖,只存棺身,且严重朽坏,棺头底板角端延出一方板形角饰,根部与棺底平,并凿有一大方孔;棺身尾部残,有无角饰不详。残长69厘米,身长59.5厘米,棺槽底长35厘米。(图4-54)

(3)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大莫村岜腊洞1号棺,此棺比较特殊,像一个木箱,是用一整段木头凿空而成,因缺盖,盖的形制不清。棺头略大于棺尾,棺身很高,特深,平底,两头壁向下斜直,底两头各突起一边缘,残长2~6厘米,根部与棺底平,角饰与棺头斜壁间形成锐角;棺身一侧壁斜直,略向内凹,另一侧壁垂直;棺槽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棺口四周凿出子口。棺身外长108.5厘米,头宽36厘米,高46厘米;底宽30厘米,槽长75~92厘米,宽18~28厘米,深35厘米;子口高4~5厘米,宽2~3厘米。发现时,棺前头原伸出有底板,后残去。(图4-55)

图4-53 苏仙岩1号洞1号棺

图4-54 苏仙岩3号棺

图4-55 岜腊洞1号棺

(4)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1号洞2号棺,只有残缺的棺身,尾端挡板上部残失,棺口四周平直,无子母口。棺身两侧和挡头倾斜向下,棺内外横剖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棺底平,四周延伸,棺身四斜壁与棺底形成锐角。棺头部凿出半圆形板角饰,角根部与棺身底平,中间凿出一圆形孔。棺身尾部残,有无角饰不详。棺身底部两侧凿出宽2~3厘米的边缘,残长114厘米,其中身长104厘米,头宽28厘米、高20厘米,尾宽24厘米、高18厘米,头角长16厘米、宽28厘米,底边缘宽3厘米。(图4-56)

(5)有的是把手形柄,如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岩7号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存的4号棺),仅存棺身一角,棺身两头凿有把手形的角饰,棺身较深,四壁向下倾斜,平底,子母口相互扣合。把手根部略低于棺口,根部无榫眼。棺身残长35厘米,头宽32厘米、高25厘米,把手长9.5厘米。(图4-57)

图4-56 苏仙岩1号洞2号棺

图4-57 苏仙岩7号棺

(四)Ⅳ式 五角形棺材

五角形棺材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洞出有。其特征是:棺的横截面呈五角形,棺身四壁斜直,上宽下窄,平底,较深,盖为两面坡形,如:

(1)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4号棺,上宽下窄,两端无角饰,棺盖两端直接从盖削出,酷似三角形板,根部与盖顶平,无榫眼,底部平。盖顶中间起脊,呈两面坡形,横剖面为“人”字形。棺身、棺盖口部四沿凿出子母口,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3个圆形小孔,孔径1.5厘米。棺通长156厘米,身长118.5厘米,头宽39厘米、高33厘米,尾宽34厘米、高30厘米,头角长17厘米,尾角长21厘米。棺盖尾端右角处凿出一洞,方向顺棺长轴向,洞长5.5厘米,宽3.5厘米。(图4-58)

图4-58 大化琴常4号棺

(2)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8号棺,与该洞4号棺相似,棺的横截面为五角形。两端也无角饰,棺盖两头的三角板形也是从棺盖直接削出,盖顶尖,中间起脊,两面坡形,子母口相互扣合,而两侧子母口沿处未灼出圆形小孔,棺比较瘦长。

(五)Ⅴ式 六边形棺材

棺内外横截面均为六边形,棺上下两头凿出相同的角饰,棺身、棺盖为子母口相扣合。角饰根部凿有方形榫眼。此类棺出在田东白面山洞和龙州响水棉江花山。

(1)田东印茶白山棺木较大,形制特殊,棺槽内凿出人头、颈、肩及身等体形,恰可容纳一个成人尸体,棺盖右侧尾部已有部分残掉,凿成弧槽形。棺底平,两端留有角饰,但头、尾角饰被村民锯掉当药材拿走,只留下角饰根部,根部位于棺两头之中部,凿有方形榫眼。棺身长185厘米,头宽40厘米、高30厘米,尾宽24厘米、高18厘米,棺头槽深16厘米,尾部槽深15厘米。棺盖头宽41厘米,高22厘米,尾部残,内槽近肩部较宽,为32厘米,深10厘米,头角饰残长12厘米、厚6厘米,榫眼6厘米×4.3厘米;尾角饰残长8.5厘米,宽13厘米,厚5厘米。(图4-59)属一次葬。张世铨《广西崖洞葬和几个有关问题的商讨》将此棺误为合板的方形匣,以为同当地解放前(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棺材相同[10];陈明芳《中国悬棺葬》将白山误为向山,也将此棺误为拼板棺。[11]

图4-59 田东白面山棺

(2)龙州县响水镇棉江花山1号棺,保存完好,棺盖与棺身子母口扣合完整,棺盖口开凹槽,棺身口部凿出凸榫的子口。上下棺头、棺尾均凿成相同的木叉形角饰,但头角饰较尾角饰稍短,角饰上下弯翘,顶端开叉,紧靠棺身处的根部凿出方形榫眼,插木销固定,角饰根部均低于棺口。棺通长283厘米,其中身长177厘米,头宽47厘米、高35厘米,尾宽45厘米、高30厘米,棺槽长156厘米、宽31.5~33.5厘米,头角饰长56厘米、根宽15.5~19.5厘米,尾角长50厘米、根宽18厘米,榫眼7.5厘米×6厘米。(图4-60)

(3)龙州县响水镇棉江花山2号棺已被打开,形制与1号棺相同,棺身长203厘米,宽34厘米,高32厘米。

图4-60 棉江花山1号棺

(六)Ⅵ式 板状角饰六边形棺

此式只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无名山洞出现。其特点:棺两头凿有形制相似的板状角饰,棺头大尾小,最大宽在近棺头的1/3处,棺口多为平直,角饰根部均凿有榫眼,棺内外横截面为六边形,棺顶、棺底平。

(1)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1号棺,是一残棺盖,棺口平直,无子口,两头为板状角饰,尾部在搬动时损失,角饰根部与棺口平。头大尾小,棺顶平,棺口上大下小,剖面呈梯形。棺身长120厘米,头宽32厘米、高12厘米,角饰长18厘米、宽13厘米,榫眼4厘米×5厘米。(图4-61:1)

(2)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2号棺,仅存棺身,棺口平,板状尾,棺底平,尾角饰残失,头角饰根部略低于棺口。棺身头大尾小,最大宽在近棺头的1/3处,肩部向外略有弧鼓,内槽口上宽下窄,剖面呈梯形。棺长118厘米,头宽30厘米、高13厘米,尾宽25厘米、高13厘米;槽长108厘米,最宽处38厘米,深9厘米,角饰长13.8厘米,外宽14厘米,根部宽13厘米,榫眼3厘米×3厘米。(图4-61:2)

(3)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3号棺,是小孩棺,也仅存盖,两头角饰残失,仅见残根,角饰根部低于棺口。盖留有母口,内槽壁斜直,剖面呈倒梯形,头与腰之间向外弧鼓。棺身长77厘米,最大宽32厘米、高14厘米,尾宽24厘米、高15厘米,槽长63厘米、宽21~26厘米、深8~9厘米。(图4-62)

图4-61 北景乡无名山1号棺、2号棺

1.北景乡无名山1号棺 2.北景乡无名山2号棺

(4)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4号棺,平口,板状尾棺,仅存棺盖,棺头残,头角饰残失。形状、结构与该洞2号棺相似,尾角饰根部位于棺盖头之中部,根部有方形榫眼。棺身长118厘米,最大宽42厘米、高16厘米,尾宽27厘米、高13厘米;槽长110厘米,宽24~32厘米,深9~10厘米;角饰长9厘米,宽16厘米,榫眼3厘米×5厘米。(图4-63)

(5)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5号棺,仅存棺盖,平口,前宽后窄,最宽处在前段1/4处。棺槽斜壁平直,平底,槽剖面呈梯形。头尾角饰相同,棺根部与棺口平,凿长方形孔。通长143厘米,棺身长120厘米,高13厘米,头宽31厘米,尾宽30厘米,最宽处43厘米;头角饰长115厘米,宽14~16厘米;尾角饰长11厘米,宽17~18厘米。

(6)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6号棺,棺平口,棺身底与盖顶部略平,棺盖尾残。棺头凿成板状角饰,盖头角饰平直,根部与棺口齐平。通长133厘米,棺身长120厘米,头宽28厘米,尾宽24厘米,最宽处38厘米,头高26厘米,尾高22厘米;头角饰长13厘米,宽13厘米,榫眼4厘米×4厘米。(图4-64)

图4-62 北景乡无名山3号棺

图4-63 北景乡无名山4号棺

图4-64 北景乡无名山6号棺

(七)Ⅶ式 羊角式

其棺头木角呈向外弯曲的羊角形,角较细小,棺盖的角弯向上,棺身的角弯向下,恰与牛角式所弯方向相反。角饰弯弧较小,角的截面呈方圆形。如天等县东平乡江龙村江梅1号棺,棺盖已佚失,只余棺身,用整段松木砍凿而成,形似猪槽,棺身四壁斜直,平底, 口沿处凿出子口。棺头、棺尾各有一对羊角形把手,角饰根部低于棺口,无榫眼。横截面呈倒梯形,通长86厘米,棺身长64厘米,头宽29厘米、高18厘米,尾宽28厘米、高17厘米;棺槽长52厘米,槽宽16厘米;头尾角饰均长13厘米,宽4厘米。(图4-65)

(八)Ⅷ式 鸟头形角饰

棺身头部凿出鸟头形角饰,尾端无角饰。

如隆安县南圩镇万朗村那桑屯弄湾山1号棺,外形及内槽横截面都呈倒梯形,中间大,两端稍小,子母口相互扣合,盖头端角饰为鸟头形,根部位于棺盖头中部,尾端无角饰。棺身长84.5厘米,头宽27厘米、高35.5厘米,最宽处31厘米;尾宽25.5厘米,高32厘米;头角长24厘米,宽7.5~9.5厘米,榫眼5厘米×4厘米。(图4-66)

图4-65 江梅1号棺

三、C型,整木船棺

将整段杉木从中剖为两半,再分别刳空成槽形,一半为棺盖,一半为棺身,然后套合。棺盖顶削成两面坡形,初看像船,被称为船棺。 目前仅见于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华村崖洞葬。

(1)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华村感达山1号洞1号棺,棺四壁斜直,头、尾角饰(木柄)根部位于棺盖、棺身两头之中部,根部凿出长方形榫眼;棺盖、棺身口部四沿分别凿出母口与子口。棺盖长于棺身,棺盖呈两面坡形,横截面呈“人”字形,两头向上微翘,中间略凹,形如船篷。棺盖外长130厘米,宽38厘米,高13.5厘米;棺身长98厘米,宽37厘米,深10厘米;棺槽长90厘米,宽30厘米;榫眼8.5厘米×5厘米;头角饰长18厘米,尾角饰长16厘米。棺身剖面呈梯形,上大下小,底平,内槽呈弧圆形。棺身外长100厘米,宽34厘米,高15厘米;槽长85厘米,宽26厘米,深14厘米;子口高3.5厘米,厚1.5厘米。棺盖、棺身除用子母口扣合外,还在两头角饰榫眼处插栓加固。此棺身与盖头、尾角饰的榫眼不是正对,而是斜对的,二者间距为6~8厘米。木栓长32厘米,上大下小,上头两侧各突出一木块,下端距栓尾5厘米处的上方凿有缺口,长4.5厘米,深2厘米。在缺口下边与栓尾之间又有0.5厘米×1厘米的长方形小眼。木栓是斜插在盖与身的榫眼中,上靠两侧突块卡在棺盖榫眼上,下在木栓的缺口中横插木栓,将棺牢牢拴住。(图4-67)

图4-66 弄湾山1号棺

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华村感达山2号洞有2副船棺,分别编为1号棺、2号棺。2副棺形制大致相近,也是头大尾小,均用整段杉木剖开两半刳制而成。棺盖、棺身口部四沿分别凿出母口和子口,子母口相吻合,同时在子母口两侧沿各凿出2个相应的1.5厘米×2.5厘米的栓孔,插销固之。棺上下两头于棺中部凿出头、尾角饰,两头角饰均在棺盖之下。棺盖长于棺身,都为两面坡形,横截面呈“人”字形,两头为尖圆形,向上微翘,中部略凹,形如船篷。

(2)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华村感达山2号洞1号棺,棺盖、棺身底均已残破,高36厘米,中部高31厘米,尾高27厘米。棺盖残长148厘米,头宽43厘米。棺盖内刳成半圆形槽,槽长105厘米, 口宽37厘米,深15厘米。角饰周围的木头被削去,只留下上面一薄层覆盖角饰,角饰为平行双柄,位于盖口两端中部,二者相距6~7厘米。盖两端中部母口外侧开长方形槽,长5厘米,宽4厘米,深5厘米。角饰为雕凿的,且镂空,但上端没封闭,高55厘米,宽2~5厘米;根部两侧凿出长方形榫眼,长7厘米,高2厘米,板厚2厘米。角饰长9厘米,厚9厘米。棺身内呈半圆形,外呈梯形,上宽下窄,底平,长113厘米,头宽39厘米,尾宽37厘米,高21厘米;棺身口长96厘米,中部宽34厘米,深18厘米。棺身头中部雕凿出角饰,长11厘米,厚15厘米。根部凿出与盖角饰榫眼相吻合的榫眼。棺盖、棺身套合时,棺身两头角饰正好插入棺盖两角饰之间,然后在榫眼中横插木栓,将棺身、棺盖固牢。(图4-68)

图4-67 感达山1号棺

图4-68 感达山2号洞1号棺

(3)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华村感达山2号洞2号棺,比较长、大,做工讲究、精细。棺四壁倾斜向下,棺身、棺盖两头中部有镂空的雕花角饰,棺盖长于棺身,盖两头向上微翘,中间略凹,形如船篷,横截面呈“人”字形。棺身呈梯形,上大下小,底平,棺身内呈半圆形。头高41厘米,尾高37厘米;棺盖长198厘米,宽52厘米,中部高25厘米;棺盖内刳成“人”字槽,槽长125厘米,宽37厘米,深10厘米;棺身呈梯形,上宽下窄,身长142厘米,宽43厘米,高23厘米;棺口宽33厘米,深20厘米;底长65厘米,宽14厘米。底中部有凹槽,长48厘米,宽30厘米,深18厘米;头角饰长18厘米,尾角饰长16厘米,宽2厘米,高10厘米。盖身扣合后,上下角饰连成一条斜线,长60厘米,角饰外侧边与棺两头倾斜度大致平行。(图4-69)

图4-69 感达山2号洞2号棺

四、D型,拼合棺

板拼合棺,形似家用木柜。

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崖洞葬的棺材主要是拼合式方棺。拼合式方棺根据置棺方式又分为架棺和栓棺两种。

架棺由棺身与棺架结合构成。棺身呈长方形,由上、下、左、右四块长方形整板(除耿盖山洞内一棺的侧板为两块板拼成外)和前后两块挡板组成;个别棺用双层盖板或双层底板。如果将棺放在由四根长方形或圆形立柱和四根横木组成的“井”字形框架上,就形成架棺。如果将棺直接放在地上的两条圆木、方木或石块上就成了栓棺,也称枕棺。里湖崖洞葬以架棺为主,栓棺不多。架棺约占总棺数的91%,栓棺只占9%左右。棺架分为高架棺和低架棺两种,以高架棺为主。

(一) Ⅰ式 高架棺

高架棺是南丹白裤瑶区崖洞葬的主要葬具,约占总数的89.5%,大部分岩洞中都放置这种棺。高架棺于棺盖板、底板内面四周开槽,侧板与挡板嵌入槽中,侧板两端凿出凸起的雀尾,雀尾上凿出方形榫眼,穿以长木栓。木栓一头大一头小,小头有一方孔,插小木钉固定。棺板用锯或用斧、锛加工,未经刨光。棺架是由圆木或方木构成的“井”字形框架,棺身前后部各有一框架,箍住棺板。只要打开棺架,棺盖即可抽出。(图4-70)这种棺的盖板和底板大小相同,均长180~210厘米,宽50~60厘米,厚4.2~5.5厘米,板内面四周槽宽4.2~5.5厘米,深1.5~2厘米,侧板与挡板嵌入槽内。侧板长180~210厘米,宽40~45厘米,厚4~5厘米,其两头各开有一道槽,宽约4.2厘米,深1.5~2厘米,用以嵌入挡板。挡板的宽、高均为40~45厘米,厚约4.5厘米。侧板两端多有凸出的雀尾,雀尾外宽15~20厘米,内宽10~15厘米,其上多凿有高4~5厘米、宽3~4厘米的方孔,穿以长条木栓。木栓长60~70厘米、宽3~5厘米、厚2.5~3厘米,一头大一头小,小头有一方孔,上穿木钉固定木栓。棺前后各有一棺架,立柱高160~200厘米,方形柱宽16~20厘米,厚7~10厘米,圆形的直径10~12厘米。绝大多数立柱的顶部加以修饰,方形立柱顶部多加工成椭圆牛角形或锯齿牛角形,个别的加工成矛头形或小鸟形;圆形立柱顶部多加工成矛头形或杵棒形,个别的加工成人头形,立柱一般在距地面35~60厘米处凿方孔安置下横木,以搁置棺材;在距地面90~120厘米处凿方孔安置上横木,以卡紧棺盖。横木长80~95厘米,厚5~7厘米。为了适应地势的高低不平,有的棺架立柱一边长一边短。 1981年南丹县志办公室工作人员从化乔崖洞葬棺架上取回一件人头像,砍削而成,未见锯、刨痕迹,面部和发根涂朱漆。头顶上有高约10厘米的“天菩萨”发髻,头长15厘米,头径10厘米,面宽7厘米,颈长4厘米。据当地群众传说,柱顶加工成人头形的是表示死者为独子或绝嗣的。

白台山2号洞有高架棺20副,柱的顶部多饰牛角形,有2副棺立柱顶部饰人头像,6号、9号棺原木上有炭黑与土红色彩画。(图4-71)

图4-70 高架棺

图4-71 白台山2号洞9号棺

八独山崖洞葬高架棺,棺架柱上有牛角形装饰,有3副棺架的牛角带锯齿,有3副棺架无牛角装饰;棺板两面都经斧劈,盖板长216厘米,宽61厘米,厚6.5厘米;侧板长211厘米,宽40.5厘米,厚5.6厘米;底板与侧板相同,长211厘米,宽58.5厘米,厚6.5厘米;挡板高41.5厘米,宽43厘米;棺架长147厘米,宽18厘米,厚8.5厘米。

怀里村化图高峰山崖洞葬高架棺盖、底、侧板有凸出的雀尾,但只在两侧板插有木栓。棺长230厘米,盖板宽50厘米,盖板厚6.7厘米;侧板长205厘米,宽42厘米,厚5.5~6厘米;底板与侧板相同,长205厘米,宽47.5厘米,厚7.2厘米。棺架高124厘米,前低后高,前高115厘米,后高126厘米;前窄后宽,前宽12.5厘米,后宽13厘米。(图4-72)

怀里村毕嘎崖洞葬的棺材是高架棺。棺架上没有牛角装饰。其中一副的盖板长205厘米,宽65厘米,厚5厘米;底板长193厘米,宽54厘米,厚5厘米,底板槽宽4.5厘米,槽深1.5厘米。挡板高59厘米,宽54厘米,厚4.6厘米。

(二)Ⅱ式 低架棺

低架棺约占总数的10.5%,仅见于高峰山洞、白台山2号洞、里舵山1号洞、耿盖山洞和八独山洞。棺身结构与高架棺基本相同,也有“井”字形的框架,但侧板、底板无雀尾和木栓,只在盖板上有一雀尾。棺架高度低于高架棺,其高90~126厘米,低架棺立柱为大小不等的方木,长短不一,加工粗糙,立柱顶上没有装饰,放在低矮的岩洞中。(图4-73)

高峰山洞低架棺,棺架的四根立柱为不规则的方木,其高118厘米,宽11厘米,厚8厘米。棺的底板、盖板均各有两块。棺外长206厘米,宽49厘米,高59厘米。棺离地面24厘米。棺的上盖板短于下盖板,但两头有雀尾,上盖长195厘米,宽49厘米,厚5.5厘米。前雀尾外宽25厘米,内宽21厘米,长2.1厘米;后雀尾外宽29.5厘米,内宽27厘米,长2厘米。下盖板长206厘米,宽45.5厘米,板厚5厘米。侧板长206厘米,宽40厘米,板厚5.5厘米。底板长210厘米,宽49厘米,板厚5厘米。(图4-74)

图4-72 高峰山高架棺

图4-73 低架棺

图4-74 高峰山洞低架棺

耿盖山洞低架棺,架高94厘米,离地面19厘米,宽13.5厘米,厚6厘米,上下眼距49厘米,眼孔13厘米×6.5厘米。横木斧劈成,通长84厘米。下横木宽17.5厘米,高7.5厘米,厚4.5厘米;上雀眼宽6.5厘米,高11.5厘米,厚14.5厘米;上横木高7厘米,厚5厘米。棺的侧板长190厘米,宽39厘米,厚5厘米;盖板长187厘米,宽44厘米,厚4.5厘米,上盖板比侧板短7厘米,下盖板比侧板短6厘米。全部低架棺都无槽。底板长190厘米,宽45厘米,厚5厘米。头挡板高40厘米,上宽36.5厘米,下宽37厘米;脚挡板高35厘米,上宽29厘米,下宽27.8厘米。

(三)Ⅲ式 栓棺

栓棺数量较少,除水塘山洞的2副与架棺混置外,其余皆单独见于较矮小的岩洞中,如东围山洞、笔刮小山洞、洞羊山洞、沙东洞和里舵山2号洞等处。栓棺没有棺架,而是在地面放置方木、圆木或石块,然后置棺其上。栓棺棺身结构与高架棺、低架棺结构、大小基本相同,也由六块整板组成,但盖板、底板和侧板均有凸出的雀尾,雀尾上有方形榫眼,内插长木栓,呈“十”字交叉把棺板紧固在一起。抽掉木栓,棺即可打开,故称之为栓棺或枕棺。(图4-75)栓棺与架棺的身棺木都是原木素面,极个别的棺外有炭黑和土红色彩画。栓棺一般在低矮的岩洞中使用。

图4-75 栓棺

里湖瑶族乡化图洞9号棺较小,长98厘米,宽51厘米,棺内盛小孩骸骨,显然是专为这一小孩制作的。

里湖瑶族乡白台山2号洞崖洞葬的棺材也是无棺架栓棺,棺用圆木承垫,底板朝内的一头有雀尾,棺的两头底、盖和两侧板用“十”字形加栓的办法,使棺的六块板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棺高56厘米;盖板长230厘米,宽43厘米,厚6厘米;侧板长231厘米,宽43厘米,厚5.5厘米;底板长243厘米,宽59厘米,厚7厘米。

里湖瑶族乡里舵山2号崖洞葬的棺材是栓棺。棺材直接搁在两条圆木上。棺两头是上下、左右加栓,但上下的棺栓已残失。棺盖板长194厘米,宽43厘米,板厚4厘米,雀尾外宽12厘米,内宽8厘米,长6厘米。底板长202厘米,宽43厘米,厚5厘米,雀尾外宽18厘米,内宽16厘米,长1.5厘米。侧板长201厘米,宽32厘米,板厚5厘米,圆枕木长143厘米、直径10厘米。(图4-76)

图4-76 里舵山2号洞栓棺

里湖瑶族崖洞葬都行一次葬,棺材的棺盖均是活动的,可以随时打开,一家一棺,家中每死一人,即开棺将尸体放入,故棺内骸骨重叠交错,死者至少2人,最多达7人。如南丹县里湖乡化图洞4号棺内有成人和儿童骸骨4具,7号棺内有成人和儿童骸骨7具,说明这些棺内的尸体是一家人,可能是夫妇子女合葬,也可能是二三代人合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