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需手动填充]高雄为徐霞客游记之大明山

[需手动填充]高雄为徐霞客游记之大明山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镆铘雄姿《徐霞客游记》之大明山:二十二日是为立春日。大明之山 迤逦而南古籍《上林县志》详尽记载了大明山的来龙去脉。大明山,上林县西有大明山,澄江出焉。上有潭,相传吐光时远烛数里,峻极云表者大明山也,在北斗山西北,为上林武缘分界。南宋之时的大明山被称作镆山,如南宋宝庆三年王象之编著的《舆地纪胜》就称镆山(镆耶山):“镆耶山,在上林县南,昔人有得古剑于此,故名。”
大明镆铘_徐霞客在上林

镆铘雄姿

《徐霞客游记》之大明山

译文:二月二十二日,正是立春日。早上起来,乌云密布。饭后我们从田峒中间往北走。过了2里,就到了北面的一座山下,就是公村了。从村东翻过一座山往北走,过了3里就到了山的北麓,开始见到北面天地开阔,渐渐露出突兀的石山。自从隆安往西过来,一直都是大小不一的土山,就是不见有石山,到了这里又见到峥嵘样的石山了。于是再从田峒中走1里,往北过一个板桥,有一条小河水从西往东流。又往北走4里,到达北面的小山下面,有一条小河水从山下浸过小山南麓往东流,架桥渡过去,再穿过山坳向北走,于是往北走到一处倾斜不平坦的山间,向西就望见两座十分险峻的山峰,周围都是云雾缭绕,这就是大明山。这座山北部较高,往西北走向,是上林、武缘的分界山脉。按照地方《志》:“上林和武缘(现武鸣)都有镆、思邻两座山,是两个县的县界。”说到镆而没有提到大明山,也就是说镆山就是大明山吗?又往北走5里,有一条大河从西边的大明山往东流去,这又是宾州和上林县的分界线。这条河流比古漏的各条河流都大,所以不能架桥而只能涉水而过了。

大明之山 迤逦而南

古籍《上林县志》详尽记载了大明山的来龙去脉。

上林下水源“布达拉宫”

考五土性五岳游草及徐霞客游记,阮元《云南通志》,中国南龙大干,由青海经今之西康云南分支以入广西沿江水河西下,东南至故思恩府东武缘县,东北而起大明山,上林在山之东,管内诸山皆脉于兹,自大明山北迤逦而南。

大明山,上林县西有大明山,澄江出焉。大明山在县西十里,接思恩府及武缘境,蜿蜒叠翠,中有五峰插汉,时有云雾隐现不常。上有潭,相传吐光时远烛数里,峻极云表者大明山也,在北斗山西北,为上林武缘分界。大明山在县西十里,中有五峰插霄,上有深潭,昔传有光烛数里,在思恩府东三十里,止戈五国与上林县抵界。高数百丈,延袤三百里,为思武诸山之最。上有风穴及飞来寺诸胜,大名山思恩府东南五十里,即大明山也,形势高广,接上林武缘二县界,远近群山,多出于此。在上林县西十里,武缘县东八十里,时吐异光,远烛数里,因名。

大明山在思恩府东三十里,一名大鸣山,又名大名山,山与上林武缘接界,高数万丈,延袤三百里,上有风穴高秀,为府境诸山之最。

旧志作天明山,飞瀑悬崖,人迹罕到,为邑之灵境,卢莫二仙,化身其上。大明山之风。每年自六月起至十月止,有出自山崖者,有出自水洞者。风穴并不定在一处,每烈于仲秋,往往伤屋害稼,山拔地,四十八里也有三宝峰。

古籍记载:

上林县大明山,县西十里起,自置山数百里,蜿蜒叠耸,中有主峰,尖插霄汉,如指四时,云雾隐现,上有潭,深不可测。昔传有蟒吐珠,光烛数里,见者疑为瑞徽云。

镆铘山,县南九里,昔人有得镆铘釰于此,因名。

文献记载的大明山,古称氾天之山、博邪山、镆山、五峰山、大明山、大鸣山、大名山、大冥山等。

《山海经·大荒南经》卷一五记载有“氾天之山”,“氾天之山”指的就是现在的大明山。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这条文献记载的“氾天”与同书《山海经·西山经》卷二“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的“氾天”为同一地方,为山名。

“天”这个名词,在中国上古是极为神圣的专门名称,所谓“氾天”,就是漫天的意思,大概是指大明山山体高大,耸入云天,并与天相连了。另外,赤水在古代被古人视为帝之神泉,如《淮南子·地形训》:“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于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而大明山就位于帝之神泉的赤水(红水河)旁边,远古时期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居民主要是壮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族裔。因此,是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先民西瓯和骆越族裔最先把大明山作为圣山加以崇拜的。

文献记载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曾经有僧道隐伏在大明山中修炼,由于有道行而得到当朝皇帝赐紫衣,如《旧五代史·梁书》卷四:“邕州奏,镆铘山僧法通、道璘有道行,各赐紫衣。”因为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广西的大明山属邕州辖地,这里文献记载的镆铘山所指应是大明山。

北宋时期的博邪山所指也是现在的大明山。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二“岭南道”条下“澄州”云:“上林博邪山罗富山……以上皆郡邑之山水也。”民国时期编纂的《上林县志》中,对博邪山做了介绍:“博邪山亦曰镆山即大明山之东南出者,故今县城亭亮圩一带犹曰镆乡。”

南宋之时的大明山被称作镆山,如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王象之编著的《舆地纪胜》就称镆山(镆耶山):“镆耶山,在上林县南,昔人有得古剑于此,故名。”同书卷四一又载:“镆山在上林县南三十三里,昔人有得古剑于此。”

王象之和神穆指出的镆关是一个古道遗址,就位于镆山旁边,如《广西通志》载:“莫邪关,(上林)县南二十里莫邪山上,宋置。”([清]谢启昆、胡虔,1988年)因为在宋代邕州知州陶弼就有诗一首《镆关》记载有镆铘关:“三任边州六往还,此时又度镆关。访僧莫道无闲事,手指青天口说山。”在《宾州二首》里,陶弼也提到了镆铘关:“广右开炎服,思刚置县衙。羁縻唐世及,正朔圣朝加。乡分今贺水,邑录古琅琊。泉脉通明镜,封邻接镆铘。”从武鸣马头圩往东北方向的深山前行,经四明村进入山区,小道两侧群山高耸,山涧流水叮咚鸣响,饱览禄祺古隘口以后,越过武鸣、上林两县交界竖立的界碑入上林县大黎(黎口隘),再前行数百米到达长条料石砌成的古道,从山顶往下踏行的石阶400多级,路宽约4米。从宋至清,一直为重要的官道。其中黎口隘在宋、明、清初皆称镆关。镆铘古道至今仍为武鸣马头通往上林亭亮镇及县城大丰镇的行人通道。

大明山古时又称镆铘山。远古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于战争的需要,使得越人青铜剑成为兵器中的翘楚,镆铘就是古时越国著名的一种青铜宝剑,镆铘山名的由来无疑是与青铜宝剑有关,因为大明山就是“昔人有得古剑于此”而得名的。古代越人以勇武好剑而称著,如《汉书·高帝纪》称:“越人之俗,好相攻击。”《汉书·地理志》又说:“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而远古时期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居民主要是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族裔,所以近现代在大明山附近发现青铜剑的古代遗址相当多。

明朝武鸣人李璧的七绝诗《镆铘山》:“仙人佩得镆铘还,误落飞泉第一湾。三尺精灵化龙去,空留万丈镆铘山。”和明代临安府推官江鱼的《镆铘山》诗:“宝剑当年已化龙,青山留得削芙蓉;润涵海气时云雨,突起峰峦遍太空。南峙亦为天子锷,东来宜匹丈人峰;要知此地生豪杰,尽是英灵气所钟。”这两首诗都提到了镆铘山,都记述了“镆化龙”的传说,说明“镆山”名称的来源,也给大明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明史·地理志》卷四五记载大明山:“上林州西,少北。西有大明山,澄江出焉,亦名南江,东合北江,又东入迁江县之大江。”同书另外也记载大明山为大名山:“又有大揽江,出城东北大名山,下流俱入于郁江。”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大清一统志》记述:“大明山在上林县西四十余里,与思恩府武缘县接界,蜿蜒叠翠,中有五峰直插霄汉,上有深潭深不可测。出异光远烛数里,因名南江出此。”

清代闽述的《粤述》则把大明山称作五峰山:“五峰山在上林县西,延袤叠翠,五峰突起,上插霄汉,四时云雾隐现山岭,有潭有物伏焉中夜光烛数里。”

清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顾祖禹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称大明山:“大名山,思恩府东南五十里即大明山也,地势高广,接上林武缘二县界,远近群川多出于此。”同书另载有“镆铘山县南十里。相传昔人尝得宝剑于此”。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谢启昆、胡虔编的《广西通志》载:“大冥山,又名大明山。”

世人对大明山的命名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以大明山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命名,如氾天之山、博邪山、镆山等。二是以大明山独特的自然风光来命名,如大明山、五峰山等。由于大明山历来以“雨后晴翠,层峦叠嶂,满目生机”而得名,又加上有大瀑布,远远就能听到大明山的瀑布发出的轰鸣声,故曰“鸣山叠翠”,“鸣”就是很响的意思。因此,人们多以大明山、大鸣山一名来称呼,后因“大明山”名有讳“大明”国号,又改称“大名山”、“大冥山”。

文人墨客 咏叹镆铘

镆铘关

(宋)陶弼

三任边州六往还,此时又度镆关。

访僧莫道无闲事,手指青天口说山。

镆铘山

(明)李壁

仙人佩得镆铘还,误落飞泉第一湾。

三尺精灵化龙去,空留万丈镆铘山。

镆铘关关楚望

(明)邝露

九岭如黛楚烟分,水绿三湘雁倒闻。

春晓玉台开岳雪,月明银殿郁卿云。

翠华想象湘君竹,龙御迢遥帝子坟。

何处匏笙将风曲,至今犹似咏南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