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

中国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变异性首先体现在旅游文化开发中,原汁原味的旅游目的地日益被外来的文化所冲淡。旅游地域文化的变异性,还体现在旅游开发中由于相邻地区的旅游发展不平衡而导致旅游文化资源的“流失”。
中国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_旅游地理学

第四节 中国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与旅游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具体而言,文化只有通过旅游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效用,同时从中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保护;旅游则只有通过其区域文化内涵的不断深入开发,才能更持久地提升其品牌形象。推进旅游与文化的互融共进,既是文化与旅游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内外许多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而旅游文化又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故而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的旅游文化特色,牢牢把握住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

一、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

结合中国的旅游文化地域差异,我们认为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性与融合性

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源于历史发展中民族的多样性。从民族发展的多源多流来看,文化表现出万紫千红的局面,因而带有历史印记的旅游文化也必然如此。在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往往旅游资源很有特色,吸引力大。如人间的天堂九寨沟、世外桃源张家界、桂林阳朔和丽江古城等,都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给旅游增添别样的魅力,是许多游客青睐之地。就是那些还带有古老少数民族风情的区域也成为人们青睐的地方。如福建和江西交界处的武夷山,就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拥有丰富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的历史遗存,因而武夷山风景区得以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并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同时,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逐渐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民族大融合又将带来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繁荣。因此,很多地方的旅游文化就显示出了尽管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文化碰撞与文化冲突,但频繁的交流和了解后,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文化。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历来是中华民族所倡导和实践的,而保持特色地域文化则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要求。另外,在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沟通手段发达而便捷,这必然会导致以民族文化为主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趋向同一。因此,如何继续保持其地方特色,则是旅游文化中的共同课题。

2.传统与时尚并存

旅游文化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在深挖文化内涵的同时,科技时尚的要素越显突出。一方面旅游的发展要求保持传统,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另一方面要求文化创意,要不断地创新,创新是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永恒主题。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城市,如深圳,兴建许多主题公园,取材于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手段表现出来,锦绣中华和欢乐谷即是很好的例证。许多景区还建立了缆车,方便游客,但在文化意蕴深厚的景点,还是要慎重,以免破坏旅游的文脉和地脉,从而破坏旅游景区的形象。但在传统中融入时尚性的元素,将是时代的必然。

2.复杂性

地域旅游文化又是非常复杂的,即使在同一个省份内也可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陕西省,其主体属于三秦文化,但内部差异很大,有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陕北文化很具特色,但与三晋文化、蒙古风情和西夏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中文化历来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流传至今,影响很大;陕南的汉中,靠近四川,应该属于巴蜀文化的分支;安康和商洛,紧邻湖北两郧地区,带有荆楚文化中的襄樊味道。类似的例子还有安徽、江苏等。我们应该这样看,凡是过去行政区划不尽合理的省份,内部的文化往往很复杂。即使是划分合理的也是如此,如江西在西汉时已成雏形,但现在内部文化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就其民风民俗而言,赣东北接近皖南浙西,赣南则与闽西接近,赣西则与湘东接近。而从赣方言来看,九江话有湖北的味道,与同属赣方言的南昌话在交流时,还得借助于普通话,至于赣南客家话就更需要普通话这个桥梁了,江西的其他赣方言区之间互相交流时也得借助于普通话。

4.模糊性

旅游文化的地域性有时是十分模糊的。尤其是随着各地旅游发展的日益攀升,不同地域之间的频繁交流变得不再是什么难事。游客对目的地的影响是潜在的,有时甚至是突出的。一般来看,先进文化对落后地区的旅游承载地的影响较大,所以有时很难界定,某个旅游地是属于哪种地域文化。在省域交界的地方,旅游文化的地域归属就更难界定了,好像划到哪个区域都合适。这反映了在当今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趋同和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因此,要挖掘出旅游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强化地方特色就成了必由之路。

5.变异性

旅游地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等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变异性首先体现在旅游文化开发中,原汁原味的旅游目的地日益被外来的文化所冲淡。比如,桂林阳朔虽然是一个县域旅游资源,但是中外旅游者的到来,已经对当地的旅游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入境旅游者光顾阳朔的越来越多,使得一个小县城变得日益国际化,当地文化中的国际成分越来越浓了。

旅游地域文化的变异性,还体现在旅游开发中由于相邻地区的旅游发展不平衡而导致旅游文化资源的“流失”。如陕北文化中的陕北民歌和石窑文化在外界看来十分神秘,使游客来陕北的欲望强烈。随着陕北经济大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原生态文化因素在逐渐流失,当年陕北民歌诞生的环境几乎看不到,每当唱起民歌时,当年的意境却变得模糊起来,青山绿水取代当年的千沟万壑的荒凉景象;原来的石窑文化代之以现代化的内部装饰,诞生于艰苦环境中的石窑,随着时代的进步,石窑结构已经打破了原先的单一的取材和设计,代之的是窑洞的丰富多彩,其文化内涵也随之演化,这是事物内部结构变化引起质变的一个例子。

这两种变异如果说前者由于旅游者的参与而不可避免,那么后者则出于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所致。这都是在旅游业发展中不可避免却又是旅游开发者不能回避的问题。

总之,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是很复杂的,但又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根据以上地域特征,按不同的划分标准,中国旅游文化区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旅游文化区域的划分

严格地讲,旅游文化区域不仅是一个空间地域概念,而且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空间单位。在历史上,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文化及楚辞文学,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因此,在划分中国文化区的时候,由于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地域分异,以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化地理也呈现出地域之间的风格差异。我们不仅要考虑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各地的经济、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背景,还要考虑各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而文化因其差异而体现多姿多彩风格的同时,在一定的区域及范围内,又存在着趋同的特点。某一种文化要素,甚至多种文化要素在自然条件相同或相近的一定区域内呈现出一致性的特征,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文化区有大有小,分类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张伟然以语言和风俗为主导指标,以山歌、信仰等为辅助指标,划分出了湖南区域的主要文化区和其文化亚区,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区划的发生学、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等原则进行了阐释。司徒尚纪则依据比较一致性或相似的文化景观、同等或相近的文化发展程度、类似的区域文化发展过程、文化地域分布基本相连成片、有一个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中心等五个原则,兼顾地理区位、民系和区划等要素,较成功地划分了岭南地区的综合文化区和文化亚区。上述两位学者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对某一区域进行细化,对于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有相当的帮助。

实际区划时,大部分学者的划分都主要依据中国地理环境因素的分布现状,尽可能考虑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内部的稳定因素,综合考虑该地区与他地区的各方面的差别来划分。王会昌等在其《中国文化地理》中根据历史传统与其地理环境,首先将中华民族文化笼统地划分为东部农业文化区和西部游牧文化区两个独立的一级文化区。即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之间作一连线,将我国版图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然后,根据民族集团的分布及其文化特征的差异和地理环境的进一步分异划分出二级文化区(即文化亚区)。在西部游牧文化区内部,由于南北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北部蒙新草原沙漠和南部青藏高原两部分。在东部农业文化区,根据同样的原则,划分出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和西南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农业文化亚区两大部分。最后,重点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和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进行三级文化区即文化副区的划分。在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内,又根据主体民族的分布及其文化风格的不同,划分出了内蒙古、北疆和南疆三个文化副区。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内,重点考虑文化风格的是否相近,从而划出以下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荆湘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关东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与淮河流域文化副区等,最后划分出了16个大文化区。

中国科学院郭来喜按文化因素的分法,则将全国的旅游文化区域划分为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华夏文明访古旅游带、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荆楚文化旅游带、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岭南文化南亚热带-亚热带风光旅游带、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台湾和港澳中西文化海岛风貌旅游带等(1988年)。很显然此种划分方法对于区域间的文化旅游竞争与合作提供了某些启示。

北京大学陈传康(1991年)的中国旅游文化区划分方案(见表4-1)首先以地理学中的区域划分为基础,兼顾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资源,有很大创意性和现实性。

表4-1 中国旅游文化区划分方案

img54

当然,我们可以依据其他的标准来划分旅游文化区。但总的原则就是在前人划分和约定俗成的基础上根据传统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并依据某一地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而旅游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要素,故对旅游文化区的划分亦需要从实际出发。

总之,在我国文化区划的理论已经较为成熟,实践经验也有相当的积累,但多处于定性分区的水平,文化区划的说服力软弱。为了提高其可信度及精确度,在区划中有必要将定性的传统方法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区划分的说服力和精确度。同时,这也将促进文化地理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旅游文化区域研究的作用

探讨旅游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对旅游文化区进行划分,不仅是一个历史、地理与旅游综合学科间交叉探讨和对话的学术问题,更是站在旅游的角度来看待区域文化,从而对实际生活中某一地区的旅游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的问题。

旅游文化区域的探讨,有助于对各地旅游文化认识的提升。除了可以起到对旅游行业促进的作用,如为当地旅游创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之外,还有利于增强各地对其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力度,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现代旅游是人类文明的深度再现,是文化的再创造和高层次的享受。旅游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动态结合,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源泉。旅游文化主题是对现代人内心需求的一种整合,追忆历史、崇尚自然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追求。旅游文化亦雅亦俗,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为现代人提供了“雅俗诣趣,心灵归宿”的一个平台。

【案例】

在山西省左权县两千多平方千米的大地上,不仅有雄奇秀美的山川,更有着灿烂的文化和纯朴的民风,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是左权县旅游文化神韵之所在,更是左权县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点。

左权县的旅游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军事文化

太行山乃兵家必争之地,左权自古就有“晋疆锁钥,山西屏障”之谓。战国时辽阳邑(今左权县)为赵国西部重镇,紫金山“三关一院”和古兵寨散发着古军事文化神秘的色彩。“三关”之一的黄泽关是长城最南端的关口,世人却知之甚少。抗日战争时期,左权县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大本营华北敌后抗日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多少英雄长眠于此。1942年,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六位新闻战士血洒左权,成为世界新闻史上最惨烈的一幕;那一排排保存完好的高大的石头房,是当年白求恩医院所在地;写满朝鲜文的墙壁,怎能让人忘怀朝鲜抗日义勇军血浴沙场的情景。麻田四周沟壑纵横,群峰偎依,东有虎山群居,西有青龙护卫,北有巨佛参天,南有金鸡报晓。老百姓称这里是虎踞龙盘、鸡鸣佛佑的风水宝地。在军事家眼里是进可攻、退可守、易屯兵的战略要地,八路军驻扎达五年之久。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记录着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一代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成为邓小平理论初期思想形成的发源地。这一座座丰碑丰富了现代太行山“红色之旅”。

2.龙文化

几千年来,龙作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沉淀,已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左权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龙泉沟成为汇聚和折射“龙文化”的地方,附近村庄的名字大多数与“龙”有关。龙泉沟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龙身走向,西北龙泉公园似龙头,南北天池一带似摆动的龙尾,千亩灵川似龙腹,绵延约25km,并与砾田柜呼应。当龙头“瑞雪纷飞”时,龙尾已是“香花浓郁”了。1992年,这块“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地方,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这里,可以从绿色深处聆听人与自然共同弹拨出的华美乐章,体验人类的自由天,将尘寰烦忧荡涤一空,同时可以领略到太行山百里画廊的鬼斧神工。龙泉沟有望成为左权县旅游业的真正“龙”头。

3.古文化

左权县历史悠久,古文化内容散布点缀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大地上。郭守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仪器仪表学家,一生有十多项发明领先世界几百年。左权县紫金山郭守敬观象台及紫金山书院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组织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将宇宙中部212号小垦星命名为郭守敬星。紫金山上不仅自然景观巧夺天工,而且人文古迹有史可考并源远流长,尤其是古代科技文化更为突出,有望成为现代旅游中寓教于乐的好素材。

4.民俗文化

左权县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地方文化非常有特色。左权民歌,小花戏宋代已流传民间,广为传唱,至今已形成腔调。风格多样且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左权人几乎从小会唱、会跳、会舞。老一辈杰出民歌手冀爱芳、郝玉兰等使左权民歌唱响了山区,享誉全国,新“歌王”石占民让国人再次领略了左权民歌的独特魅力。1999年5月,中央电视台艺术团来麻田慰问演出。十万观众如潮涌来,左权县一夜走红大江南北。另外,苗世明家庭藏报馆、魏建忠曙光钱币博物馆、古婚书馆、一江晚霞剪纸馆等更丰富了左权县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说集报、集币、剪纸、刺绣、书法和绘画等民间艺人层出不穷。

5.影视文化

20世纪80年代,吴天明导演、张艺谋主演的电影《老井》曾轰动了世界,左权县石玉茭村的150眼枯井在呐喊,直到2001年才打出水来。在当年电影拍摄基地,我们掘井回首往事时,依然能感悟到太行山儿女敢与天地斗的悲壮豪情。

针对自身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左权县把旅游文化开发的主题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红色之旅。人们崇尚历史,红色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了解历史的必然趋向。左权县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沉淀了深厚的军事文化内容和精彩的故事。作为左权县旅游文化主题的红色之旅,依托抗日大本营,可与武乡、黎城形成互补产品,三位一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二是度假休闲。人们崇尚自然情趣,人与自然互为依恋的情感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精神享受。龙泉沟气候宜人,山、水、林、洞、寺一应俱全,更有千亩灵川为人们提供理想的休憩之所。人们可以感受“密林深处有人家,牧羊坡上唱民歌”的浪漫风情,使游客融入当地文化的氛围中。度假休闲可以作为左权县旅游文化的主导。三是科技修学。紫金山厚重的历史将作为左权县旅游文化中远期规划的重点内容,左权县将是最具潜力的科技修学度假之地。

【案例讨论】

1.左权县在旅游开发中有哪些地方旅游文化特色?

2.左权县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是怎么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联结在一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