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郑和与三宝垄

郑和与三宝垄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郑和与三宝垄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是和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经过整理的郑和船队继续航行,他们来到一个叫做时望安的地方,这就是今天的三宝垄。这是世界上唯一用郑和的小名三宝命名的城市。郑和与手下人一起跪下,拜谢妈祖的拯救。每年农历6月29日,是郑和登陆三宝垄的日子,这一天华人就会把大觉寺里的郑和雕像抬到他登陆的地方,并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郑和与三宝垄_风起南方

郑和与三宝垄

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是和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婆罗浮屠在印尼爪哇人的土话中的含义是:丘陵上的大寺院。婆罗浮屠完全由石块砌在山坡上,建筑样式和一般的佛教寺院完全不同。

婆罗浮屠由十层高台砌成,石壁上有各种石刻和浮雕2500幅。这些石刻和浮雕生动地诉说着古代的佛教故事。

上面的三层扁圆型平台,沿边矗立着72个铜铃状的尖形佛塔,透过拳头大小的小孔,可以看到每个佛塔里有一个佛像。

修建这座设计精良的石头佛塔,动用了40万人,历时半个多世纪。1006年,也就是婆罗浮屠竣工不到一个世纪,一场火山爆发,这座巨大的佛塔就被火山灰完全埋没,直到19世纪才被欧洲人发现。

婆罗浮屠被火山灰埋没整整400年之后,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登陆印尼的爪哇岛。

【柯东海】这个就叫做船帆石。

【记者】你站的这个地方就叫做船帆石。

【柯东海】对,叫做船帆石。

当地人说,本来郑和要在这里上岸,但是当地的回教长老说:“咱们先斗法,你赢了才能上岸。”郑和当即答应。于是,长老指着身后一块石头问郑和:“这是什么?”郑和回答是船帆,长老说:“你输了,这明明是一块石头嘛。”郑和转身刚离开,长老身后的那块石头竟然变成了船帆,附近还遗下郑和施法术留下的桅杆和铁锚。长老这时才明白,郑和其实没有输,他是以和为贵,到另外的地方登岸罢了。长老为此对郑和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定将来自己死了就葬在船帆石。当地人把桅杆和铁锚当成宝物,一直供奉至今。

郑和船队后来选择靠岸的地方,就是现在中爪哇的裕哇那。郑和船队在这里建船厂,修理损坏的船只。据说现在当地人修船造船的方法,都是沿用600年前郑和船队传授的技术。

经过整理的郑和船队继续航行,他们来到一个叫做时望安的地方,这就是今天的三宝垄。这是世界上唯一用郑和的小名三宝命名的城市。

img55

2005年7月底,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三宝垄新的三宝公庙落成

三宝垄港口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港口,从这里发出的货轮开往世界各地,它被当地人称为“黄金码头”。

柯东海就生活在三宝垄市。

柯东海是三宝垄的第八代华人,200多年前,他的祖先从福建飘洋过海来到这里定居。现在他开办有一家雕塑厂,专门给欧美国家供货,除此之外,柯东海也为当地华人雕塑郑和像。

【柯东海】因为三保大人的像他们订购不到,所以他们经常向我们订购,已经定造了很多了。

【记者】买来做什么?

【柯东海】买来供奉。

柯东海上个世纪60年代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不认识中国字,也不会讲一句普通话。后来,柯东海在坐牢的时候认识了一位狱友,柯东海正是从这位狱友那里学会了中文。在监狱坐牢的岁月,柯东海喜爱上了中国文化。出狱以后,他收集了许多与中国有关的书籍。由于对郑和感兴趣,柯东海已经用印度尼西亚语翻译了几本介绍郑和的专著。

【柯东海】这是我翻译的,这是我的名字,这是讲三保大人的,是东南亚的保护神。

这个面具是我的朋友从中国带来的,是一个京剧脸谱。

这个头盔是我专门设计的,演古装戏的用。将军啊,天兵天将……这个是演钟馗的。平时我不演,我是写剧本的。

几年前,柯东海迷上了戏剧,于是他自己出钱自编自排,演出中国的古装戏。他编剧演出了西游记、钟馗捉鬼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受到三宝垄华人和印尼人的欢迎。

【柯东海】他们祈祷,忽然,妈祖显灵在桅杆的上方,提着红色灯笼。风雨骤然停了下来,海浪慢慢地平息。郑和与手下人一起跪下,拜谢妈祖的拯救。我是妈祖,海员的保护神。

【苏甘特尔】(教练,印尼人)准备好,从那里出场。准备好剑,立刻打仗。

这天,柯东海编写的一出戏正在排练。故事的内容是600年前郑和船队在海上的历险经过和妈祖显灵的传说。郑和的故事也吸引了当地的印尼人。从巴厘岛来的苏甘特尔,自愿加入演出队伍,并且担任舞蹈教练。

img56

郑和600年前在这里登陆,并在附近一个山洞休息,三保洞因此得名

【苏甘特尔】(教练,印尼人)在我看来,文化的交流是必要的。自从三保公郑和登陆以来,我们的文化更加充实,从古典到开放。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郑和曾三次到达印度尼西亚,两次停留在中爪哇岛。郑和来到爪哇岛的时候,印尼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地由分散的封建王朝统治,他们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和其他宗教。郑和是一个伊斯兰教徒,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经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拜。郑和到印尼爪哇岛之后,伊斯兰教开始在岛上广为传播。

三宝垄的大觉寺,印尼中爪哇最大的寺庙,这里除了供奉妈祖和土地公,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郑和的神位。郑和神位原来不在大觉寺,而是设在七公里外郑和登陆的一个山洞。但那里后来成了犹太人的地盘,华人去祭拜郑和,总要向犹太人支付高昂的门票,华人于是在大觉寺里设郑和的塑像。每年农历6月29日,是郑和登陆三宝垄的日子,这一天华人就会把大觉寺里的郑和雕像抬到他登陆的地方,并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郑和600年前在这里登陆,并在附近一个山洞休息,三保洞因此得名,三保洞被一个华人从犹太人那里买回来后,这里成了人们纪念郑和最好的地方,大门口两尊守护神是印尼爪哇民族传统的守护神。在这里几乎找不到一个能说中文的工作人员。

【记者】这个厅堂取名为三保公洞,我们能看到那上面写的字:三保公洞。三保公可以被称为三保太监,还有人称呼为三保大人、三保太郎,但他的正式名字是郑和,他是个航海家。

传说当郑和船队在这登陆之后,这个洞被三保公用来休息。现在这个洞穴,已整修为当地人许愿祈求的地方。

在三宝垄这个城市里,郑和的故事是由本土印尼人和华人共同分享的,讲述郑和的故事不分种族。来三保庙求签问卦的有华人,也有印尼人。

【记者】你了解郑和吗?

【游人】实话说,我不了解郑和,我第一次来这里。三保公的故事,在印尼历史上也有出现,但我没见过。

【记者】你周围亲友中有人来过这里吗?

【游人】没有,但有些朋友喜欢来这里。我个人很想知道在印尼历史中经常提到的郑和的事迹,所以我到这里实地了解一下。

三保洞还有王景弘的墓地,王景弘是郑和下西洋时的副手。传说王景弘曾经在这里养病。

【当地向导】以前当地人种田用人力,当王景弘和郑和来的时候教他们用水牛耕田,所以当地人叫那个水牛为“古布”。“古布”就是从福建话演变来的。到现在当地人还是记得他。

这个地方就是王景弘的坟墓。他的坟墓是传统伊斯兰教的形状。墓碑上有他的名字。这个是爪哇话,意思就是“掌舵的那个人”。1974年重修。

2005年7月底,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三宝垄新的三宝公庙落成。新的三宝公庙,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主殿用90根粗大柱子支撑,不建围墙。在东南亚找不出第二座如此宏大华丽的郑和庙。

在主殿后面,是幅大型浮雕,上面记录了郑和到达印尼爪哇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雕刻工人来自印尼的艺术之乡巴厘岛。

三宝垄是一个郑和文化氛围很浓的城市。如果说,三宝垄故事的主角是郑和,那么,三宝垄故事的高潮就是每年的农历6月29日。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是在600年前的这一天到达三宝垄这个地方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三宝垄人把供奉在大觉寺的郑和塑像抬到郑和上岸的三宝洞。三宝垄人把这个仪式称为进香。

从大觉寺到三保洞有七公里的路程。这一天游行队伍长达一公里。沿途民众或夹道观望,或加入行列。人们争先恐后,抢着抬安置有郑和塑像的轿子。

每年的这一天,是三宝垄人表达对伟大航海家郑和崇敬情感,展示各族群和睦相处的流动舞台。

每次庆典都会牵出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当地人坚信此时此刻郑和会骑在马上巡游三宝垄。

img57

数万人的游行队伍当中有印尼陆军舞龙队的官兵,也有普通市民;有本地土生土长的印尼爪哇人,更有几百年来远渡重洋在这里扎根谋生的华人。

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时,病死在返程的路上。有人说,郑和的遗体埋在印度的古里;有人说,船员按穆斯林的习俗,为郑和举行了海葬。也有人说,郑和最终葬在了三宝垄。郑和的后事众说纷纭,不仅留下许多解不清的迷团,而且更给后人留下说不完的故事。

(撰稿:黄灵平;播出时间:2005年12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