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市烈士陵园

上海市烈士陵园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市西南隅的漕溪路。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后人,党和政府兴建了上海烈士陵园。群雕坐落于陵园正门中央花坛,高10米,和纪念广场的纪念碑遥相呼应。1986年,还陈列了老山前线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40名上海籍烈士史料。烈士陵园已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1989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该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烈士陵园_永恒的华夏史诗——纪念陵园

上海市烈士陵园

位于上海市西南隅的漕溪路。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诞生后,又有不少英雄儿女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献身。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后人,党和政府兴建了上海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占地面积97亩,1965年开始扩建,1969年竣工。主要建筑有死难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且为忠魂舞》烈士群雕,烈士史料陈列室、陈列画廊、烈士墓区、烈士骨灰室以及外宾接待室、家属接待室等设施。园内松柏、冬青、香樟、玉兰,郁郁葱葱,四季常绿,象征着烈士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浩气长存。烈士纪念广场建于陵园中央,前端巍然耸立的纪念碑,是用花岗岩石修建的高15公尺,碑体正面镌刻着“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色大字。广场为青色方砖铺地,其中从正门甬道踏上纪念广场到纪念碑的一段,皆为红色方砖,象征着瞻仰的人们“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广场可同时容纳8000名凭吊群众。每年清明节前后花圈在纪念碑的四周簇拥,气象庄严肃穆。烈士群雕《且为忠魂舞》是以早年牺牲在上海龙华的革命先烈的原型创作设计的,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发动全市青少年集资15万元兴建的。群雕坐落于陵园正门中央花坛,高10米,和纪念广场的纪念碑遥相呼应。群雕用泰山花岗石混凝土筑成,寓意革命烈士“死重于泰山”。塑造了一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以及学生、妇女等在敌人的枪口、屠刀下大义凛然、誓死如归的高大形象,讴歌了革命烈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纪念广场的两侧是烈士史料陈列室,面积为300平方米,陈列了120名烈士,500余幅(件)照片和史料。其中有“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以及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牺牲的顾正红、刘华、汪寿华、孙炳文、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彭湃、杨股等烈士;有1931年2月7日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被集体枪杀的林育南、何孟雄和“左联”五作家等24名烈士;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著名烈士,如邹韬奋、李公朴、茅丽英、梁仁达、李白、王孝和以及在解放上海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建国后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英雄模范人物。1986年,还陈列了老山前线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40名上海籍烈士史料。这些陈列的烈士照片、书信、文稿和实物,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上海人民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史,再现了先烈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赤胆忠心。烈士墓区占地5亩,共埋葬着各个时期为革命而献身的1114位烈士遗骸。这里有著名烈士顾正红、钱亦百、苏兆征、杨贤江、张锡瑗、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柔石、殷炎、胡也频、李白、邹韬奋、李公朴等,墓前是一花石碑镌刻着烈士英名。烈士骨灰室呈品字形,安放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牺牲和部分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上海籍指战员等506名烈士骨灰。烈士陵园自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瞻仰、祭扫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每年约40万人次。烈士陵园已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1989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该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