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市区,又称邯郸烈士陵园。是解放后邯郸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历次革命战争中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们而修建的一个全国较大型的陵园。陵园1946年3月动工,1950年10月竣工,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院,建筑布局严谨,苍松翠柏、花木成荫、庄严肃穆。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亭、纪念堂、“四八”烈士阁和陈列馆等,其中点缀着蓄水池、莲花池、石桥、花圃、林荫等园苑布置。陵园共安葬着200多名革命烈士,陈列着他们的遗物、墨迹和遗像。这些烈士多数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老红军和八路军的优秀指挥员。陵园正门门首嵌着一块横匾,镌刻着朱德同志为陵园的题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大门迎面耸立着一座用大理石砌筑的烈士纪念塔。塔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为烈士的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西面和北面是朱德和刘少奇的题词。朱德题词是“你们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刘少奇的题词是“永垂不朽”。基座两侧的石碑上,刻有任弼时、董必武、彭德怀和林伯渠的题词。这些题词高度表彰了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塔顶安装有一闪闪红星,它表明烈士们的一颗红心,象征着烈士们不朽的功勋,烈士纪念塔北面是宏大的烈士公墓。公墓的东边,是左权将军墓。左权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在麻田战役中与日寇作战,不幸以身殉国。当时曾在涉县石门村西北山麓为左权建造了陵墓。1950年10月21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将左权灵柩迁葬到这里。同时决定将葬于石门村的抗日战争中先后牺牲的高捷成、赖懃、何云、陈光华、杨裕民、张衡宇6位烈士安葬在左权基两侧。左权墓雄伟壮观。墓区东西宽54.5米,南北长52.5米,墓高6.6米。墓前有高大的碑楼。碑楼前额横书谢觉哉“人民共仰”的题词。墓碑正面为周恩来亲书“左权将军之墓”。背面刻着周恩来1942年6月写的《左权同志精神不死》悼文的节录。东面碑上镌刻着朱德吊左权的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西面碑上刻着彭德怀同志写的左权将军碑志。墓南面是左权将军纪念馆,里边陈列着左权光辉战斗一生的历史照片和有关资料。陵园最东部,有一座仿古代建筑形式的重檐大殿,周恩来题写的“烈士纪念堂”匾,高悬在屋檐之下。纪念堂内陈列着烈士们的遗像和遗物,真实地再现了烈士们的革命生涯和革命精神。“四八”烈士阁坐落在陵园西北角。1946年4月8日,王若飞、博古、叶挺、邓发、黄齐生等由重庆乘飞机返回延安,因飞机失事,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四八”烈士阁就是为纪念这些烈士而修建的。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批准该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