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台烈士陵园

高台烈士陵园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台烈士陵园高台烈士陵园,位于高台县城东,占地六十四亩。1月12日,尾随而至的国民党马步芳部队,纠集六倍于红军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围攻高台城。为了纪念在高台战役中献身的红军指战员,1952年建立了高台烈士陵园。陵园正门上方镌刻着朱德亲笔题写的“烈士陵园”4个大字。陈列室分为“红军西征”展室和“血战高台”展室,有老一辈革命家朱德、李先念、徐向前的挽词,对烈士的伟绩作了高度评价。
高台烈士陵园_悦读甘州·畅游

高台烈士陵园

高台烈士陵园,位于高台县城东,占地六十四亩。这是红四方面军第五军将士流血牺牲的地方。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于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21000多人奉命组成“西路军”,从靖远虎豹口渡黄河,经景泰、永昌、山丹,于12月下旬到达张掖一带。1937年元旦拂晓,红五军军长董振堂率3000将士攻克高台城,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月12日,尾随而至的国民党马步芳部队,纠集六倍于红军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围攻高台城。红五军指战员浴血奋战8天7夜。20日城破,又血战10余小时,除个别人员突围外,董振堂、杨克明及3800多名身经百战、经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考验的英雄儿女,全部壮烈牺牲。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页。为了纪念在高台战役中献身的红军指战员,1952年建立了高台烈士陵园。

陵园正门上方镌刻着朱德亲笔题写的“烈士陵园”4个大字。进入大门,南北两侧各有一座三檐双层五角纪念亭,亭四周的板壁上是烈士诗抄、长征组画等屏幅。通过由松柏、花圃夹道的百米水泥通道直通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堂”。纪念堂堂前松柏青翠、杨柳低垂,几幅油画再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同马步芳军浴血奋战的场面:攀上城头的敌人被大刀砍落,有的紧抱敌人跳下城墙,同归于尽;弹药耗尽后用石头砸、拳打口咬……英勇悲壮,气贯长虹。

正门南北两侧是董振堂和杨克明的汉白玉雕像。董振堂纪念亭的大红木柱上的挽联是:“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杨克明纪念亭的挽联是:“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

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位于纪念堂之后,由双层塔柏和百草花卉环绕,象征着烈士永垂不朽。外面由翠绿色的木栏相围,栏杆外,遍植桃、梨、杏、苹果、葡萄等各类果木,表示以丰盛的甘果永飨烈士的英灵。公墓的正前方竖立着一块黑色大石,正面用工整隶书刻着:“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五军阵亡烈士之墓。公元一九六五年一月十日立”。

陈列室分为“红军西征”展室和“血战高台”展室,有老一辈革命家朱德、李先念徐向前的挽词,对烈士的伟绩作了高度评价。有烈士用过的手雷、螺号、子弹、皮衣等实物,还有一张张照片、解说词、烈士事迹介绍,真实地再现了西路军血染祁连的悲壮历程,揭露了国民党部队的残暴,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为营救西路军将士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