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过“魔术”的榕树
在自然界中一般是一种树有一种形态,可是有种树却变出了多种姿态,这种树叫榕树,民间叫“大青树”。在西双版纳这个“植物王国”里,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榕树,它属桑科乔木。榕树是个“大家族”,有高榕、薄叶榕、歪叶榕、小果榕、平叶榕、聚里榕、气达榕、枕果榕、金毛榕、黄葛榕等几十种。这些榕树不择土壤,不怕干旱湿热,既可在雨林中、沟谷内茁壮成长,也能在寨边、道旁、山梁上长得枝繁叶茂。
在众多的榕树中,有20多种特别善于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料。它们能够生长更多的根,这根叫气生根。
气生根排成的“瀑布”
初长的气生根细如麻线,飘飘悠悠,宛若拂尘。树势旺盛、枝干粗壮的榕树,气生根顺着横伸的树枝往下长,一根挨着一根,排成一排,吊在树上,越长越长,有的已扎入泥土,有的还飘在空中,就像一道帘幕吊在树上,塑造出一种被人们称为“树帘”或“树瀑”的风景。在勐腊县勐仑景区的石灰山雨林中,有株百年古榕就塑造了一道有名的“树瀑”。那棵榕树的枝干上长出的气生根多达200余条,这些气生根,有粗若碗口的,有细如麻线的,有着地后盘住石块固定不动的,有随风飘动的……那些粗细不等的气生根互相交织,曲曲卷卷,那形状犹如一道飞瀑从高处跌落下来。由于酷似水帘,有人称它为“树瀑”。也有人说,像道绳子编成的帘子,把它叫做“树帘”。这“树瀑”、“树帘”成了石灰山雨林中的一道奇观。
独树能成林
变“树帘”和“树瀑”只是榕树的第一步变形,还有下一幕,这些气生根不满足于在风中飘荡,它们纷纷扎入泥土,形成一种既像树干、又像树根的支柱根。众多的支柱根与主干的枝叶连在一起,独树成林的奇观便形成了。
独树成林在景洪、勐海、勐腊都广有分布,但在版纳独树成林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唯有勐海县打洛森林公园内的那株。这株高榕,树高约为28米,树龄已达200多年。在主干距地面10米的地方,分出两条粗枝伸向左右两侧,形成一个“丫”字形。枝干上并排长出30多条气生根,或垂直落地扎入泥土,或缠住主干生长,形成了粗细不等的支柱根,支撑着主树伸向两侧的主枝。这些支柱根的形状和颜色都与母树一样。这株高大成林的独树,被载入了《云南古树名录》,几乎成了人们游西双版纳非看不可的一景。
我到勐海慕名来到中缅边境就是为一睹独树成林的风采。离景点老远一眼望去,只见这片“树林”背靠山丘,面对平坝,有翠竹掩映,有竹楼作衬,十分有气势,“树林”就像一排列队的战士站立着,待走到近前才看清了它的主干与气生根,似各自独立又连为一体。
除了打洛这株独树成林外,勐腊县城和州内普文、景讷、基诺山、嘎洒、勐往和勐满等乡镇都有大小不等的独树成林的高榕。
榕树的另类变身
其实榕树不管是独树变成林还是变“树瀑”或“树帘”都不稀罕,因为这只是它的常规戏法,它还有另类变法,勐养镇的象形树就是其创新“作品”。
似可乱真的象形树
勐养镇距公路200多米处。有一棵20余米的古榕,枝叶婆娑,郁郁葱葱,它的气生根形成一座汽车也开得过去的圆形大拱门。主干根部长出的一大片盘根,就像一座天然假山。一根一围粗细的树干弯到地面又升起落下,三起三落延伸出10多米,最后立起仰成一树冠,形如一虬龙。其中有两根粗大的气生根的结合部形似一头大象,象头、象身、象眼、象尾,一应俱全,处处逼真,完全是一头正在漫步的大象。这头“大象”多少年来一直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眼球,近几十年来更是成了版纳的“名流”,因为它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是头性情十分温顺从不发脾气的象,所以许多游人到此都要和它合影留念。
与建筑物“和平共处”
榕树不仅善于生长气生根,而且它的生命力特强,能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生根发芽,就算在佛塔中也能茁壮成长,云南就有两三处这样的塔包树或树包塔奇观,景洪的橄榄坝就可看到。这种奇观是如何形成的,据推测,是鸟类吃进了榕树的种子后,带有种子的粪便拉到塔上,只要塔上有少量土壤,榕树就能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大树。
曼听塔包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