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接触》背后的人

《接触》背后的人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竭尽全力对抗整个不明飞行物研究领域,因为他认为,该领域把人们研究外星智慧生命的注意力极大地分散了。萨根成为了西方用科学方式搜寻外星人的领军人物。1986年,萨根完成了《接触》一书。11年之后,也就是在1997年7月11日,电影《接触》在美国各大院线上映。
《接触》背后的人_远古外星人如果

萨根青少年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对科幻小说极为着迷。从那时起,他就全心全意致力于解答宇宙中的其它地方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同他们接触,如果有途径能够同他们接触,那么我们是否已经同他们接触过了。1951年,当他首次踏入这个领域的学术殿堂,他预测人类将在1970年登上月球。这并非一项科学的预测,他只是希望我们能迈出这重要的一步,如同他在科幻小说中所描述的英雄们的行为一样。萨根认为,应该竭尽全力研究月球、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寻找其他生命。他想成为柯克船长6(Captain Kirk)。

他的首批科学著作思考了木星、金星和火星上有生命的可能性。尽管科学不断地在否定萨根提出的每个问题,但他仍然坚持提出问题。看起来我们的太阳系中似乎不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他认为我们应该着眼于宇宙中的其它星系。

回首往事,这种热情似乎显得有几分幼稚。但在20世纪60年代,萨根开始他的探索之旅时,我们对于临近星球的物理状态还知之甚少。许多科学家也认同太阳系中存在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不明飞行物见闻,尤其是在前10年,似乎在不断增强这种可能性。刚开始,这些不明飞行物记录激起了萨根的兴趣。他的进一步研究让他越来越确信,不明飞行物研究者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永远得不到一种令人满意的答案。他还认为,他们所提供的“证物”根本就算不上证据。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竭尽全力对抗整个不明飞行物研究领域,因为他认为,该领域把人们研究外星智慧生命的注意力极大地分散了。

萨根成为了西方用科学方式搜寻外星人的领军人物。不过,不论他的方式有多么科学,事实就是,绝大多数科学家还是看不起他以及他所付出的努力。他们认为这是个永无止境的游戏:宇宙之大,诸如生命是否也存在于宇宙中的其它地方,他们能否欣欣向荣,外星智慧生命是否也在努力地同我们人类进行接触——人们是不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的。

萨根明白他的探索存在的困难。他发现金星上不存在生命,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到别的地方继续寻找。就如同爱迪生(Edison)的事迹一样,在爱迪生找到制造电灯泡的方法之前,他尝试了2000种方法。萨根受到他青少年时代所写的科幻小说里英雄人物的鼓舞。这些英雄人物总是走得更远,跨过边界。用吉恩•罗登贝瑞7(Gene Roddenberry)的话来说就是:大胆地去前人从未去过的地方。

作为一位科学家,萨根认为教育公众养成科学的方法论是他的个人使命。他担心公众不理解他的科学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看起来比他正搜寻的外星智慧生命还要陌生。他认识到公众接受“伪科学”为一种方法论,这让他感到极为震惊——似乎伪科学对每个人心存的疑问都提供了清楚明了的解答,然而科学对这些疑问却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他促成了“对于声称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8(The Committee for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laims of the Paranormal,CSICOP)的成立。该委员会的成员都是怀疑论者,他们可以被视为现代版的“调查”(Inquisition),他们同他们所谓的“伪科学”作战,不论那是不明飞行物学,还是远古外星人理论,抑或是占星学、通灵学。最终,萨根不再痴迷于他们的方法,他清楚认识到那些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9(NASA)开始执行金星和火星的航天任务,旨在绘制出这两个星球的地图。此时,萨根去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确保这些航天任务能教育大众,让大众了解相关信息。他认为这些航天任务必须配备摄影机,然而绝大多数科学家则认为那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想,一个摄影机能为科学研究做出什么贡献呢?萨根的建议在刚开始时被拒绝了。不过,配备摄影机很快就成了航天飞行任务的基本标准,这让大众能够及时了解到那些外星球的概貌。

萨根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美国电视频道“公共广播公司”(PBS)拍摄了13集由萨根编剧的电视系列片《宇宙》(Cosmos)。这让他的梦想成真了——借助最适合此目的的媒介电视,把科学话题带进千家万户。萨根成为该系列片的主持人,这也成为了其科学界的同事们的最佳借口——他们认为,与其说萨根是一位科学家,倒不如说是一位电视明星。他们总是把萨根看作是科学边缘的人物。他们认为,科学家应该待在实验室和象牙塔里埋头做研究,而不是以任何形式出现在任何电视节目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科学没有必要让大众了解。

1986年,萨根完成了《接触》一书。该书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传性质的,讲述了一位科学家探索外星生命的故事。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萨根就意识到了他的生命可能不会延续太长。他患了重病,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才有治愈的可能性。这让他感到了紧迫感,也为他的著作套上了更加宗教化的框架。宗教是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科学是人类理性的一面,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对立无处不在。从萨根的作品《魔鬼出没的世界》(The Demon Haunted World)再到他临死拍摄的电影《接触》,这一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售卖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因为其主题远没有好莱坞式的科幻小说那样受欢迎。该电影极力想让大众相信搜寻外星智慧生命的重要性。不过,整部电影只有一位单身女性是主角,她后来还没有子嗣,而且还是一位无神论者。这三个要素都不是美国的流行元素,因此必须极力说服好莱坞相信,该影片有可能票房大卖。11年之后,也就是在1997年7月11日,电影《接触》在美国各大院线上映。八月份,我在奥兰多观看了该影片。在电影上映之前7个月,萨根因肺部感染在西雅图(Seattle)与世长辞。他自己实现了互联维度之旅,但却不像《接触》中的那位大科学家,他再也回不到地球为我们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