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前第四纪地层

前第四纪地层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资料显示,自下而上分出4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4.泥盆系该套地层分布较广,主要出露于三水市西部、高明区、花都区和三江镇一带,同时广泛隐伏于该地区第四纪地层之下。7.三叠系三叠纪地层主要见于广州新市、石井、黄石、花都华岭、赤坭、炭步、江高等地,并隐伏于该地区第四纪地层之下。9.古近系古近纪地层在调查区内分布广泛,在三水市周围大量出露,并隐伏于上述地区及南沙万顷沙、新垦等地的第四纪地层之下。
第四纪地层_珠江三角洲北西向

根据1∶25万广州市幅和江门市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以及其他区域地质成果,研究区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元古宇(Pt)、震旦系(Z)、寒武系()、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白垩系(K)、古近系(E)和第四系(Q)(表1-1)。现简述如下。

表1-1 研究区地层层序简表

续表1-1

1.元古宇(Pt)

该套地层出露于番禺市桥、沙湾一带,隐伏于番禺鱼窝头、南沙等地,为云开群(Pt Y)。该套岩层强烈变形、无顶无底,新生的构造面理和层间剪切发育,并置换了早期层理,是受强烈变形变质改造的无序地层。其主要由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片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变质砂岩和石英岩类组成,局部夹碳质板岩及混合岩。

2.震旦系(Z)

该套地层在图中极少出露,仅出露于三水市西面。该系以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为主,普遍夹古老变质火山岩类,以含条带状磁铁矿为特征。多受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底界不明;顶界以硅质岩为标志与寒武系呈整合接触,总厚度最大达6000m。根据资料显示,自下而上分出4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老虎塘组(Zllh),硅质岩与变质细砂岩互层,夹黑色板状页岩、泥质粉砂岩、碳质页岩,含微古植物。坝里组(Zb),变质细砂岩、砂质页岩、板状页岩互层,含微古植物。活道组(Zh),下部变质砂岩、石英岩,夹含砾砂岩;中部变质细砂岩及粉砂岩;上部变质细砂岩、凝灰岩或灰岩、钙质砂岩夹碳质页岩,含微古植物。大绀山组(Zd)下部石英岩夹砾岩、砂砾岩;中部变质砂岩与砂质页岩、粉砂岩互层;上部变质细砂岩、灰岩、白云岩互层,夹黄铁矿、磁铁矿及碳质页岩,含微古植物。

3.寒武系(

该套地层主要出露于江门市、中山市一带。该系以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为主,可称八村群(Bc),岩性灰至灰褐色变质砂岩、粉砂岩、变质细砂岩、杂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碳质泥页岩、千枚岩、夹碳质千枚岩,厚3300~5000m。本地层在研究区内以石英砂岩为主,以含铁砂岩较发育为特征。

4.泥盆系(D)

该套地层分布较广,主要出露于三水市西部、高明区、花都区和三江镇一带,同时广泛隐伏于该地区第四纪地层之下。调查区内其主要岩性为灰岩、细砂岩、粉砂岩、页岩等,岩石具有轻微变质。自下而上分为6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杨溪组(D2y)主要岩性为砾岩、砂砾岩及砂岩,夹粉砂质页岩。老虎头组(D2l)以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页岩等;春湾组(D3c)主要岩性为粉砂岩夹细砂岩、粉砂质页岩。天子岭组(D3t)主要岩性为浅灰色、深灰色灰岩;帽子峰组(D3C1m)主要岩性为粉砂岩与页岩、细砂岩互层。长垑组(D3C1c)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灰黑色灰岩,钙质页岩等。

5.石炭系(C)

石炭纪地层零散分布,主要出露于广州西郊及北郊、花都、高明等地。沉积建造类型有滨岸浅海碎屑沉积、滨岸沼泽含煤沉积和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碳质页岩、灰岩、白云岩,夹含砾砂岩、铁质砂岩、硅质岩及煤层等,总厚度大于1000m。根据岩性、岩石组合和沉积特征,自下而上分为5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大赛坝组(C1ds)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夹页岩、碳质页岩等;石磴子组(C1s)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岩,下部与白云质灰岩互层,夹生物灰岩;测水组(C1c)主要岩性是砂岩、粉砂岩夹碳质页岩及煤层;曲江组(C1q)主要岩性为硅质岩、砂岩、页岩夹薄层灰岩等;壶天群(C1-3Ht),主要岩性是灰白色夹多层肉红色、暗红色灰岩。

6.二叠系(P)

二叠纪岩石地层零星出露于花都、佛山一带,并隐伏于该地区第四纪地层之下。区内二叠纪地层由浅海碳酸盐岩沉积、滨岸湖沼含煤沉积、滨岸湖泊红色碎屑沉积等多种建造类型组成。自下而上分为5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栖霞组(P1q)主要岩性是灰岩夹粉砂岩及碳质页岩;孤峰组(P1g)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童子岩组(P1t)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及页岩;沙湖组(P2sh)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圣堂组(P2st)主要岩性为黄色、浅褐黄色、紫红色、灰紫色含深红色铁质小结核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砂岩等呈互层状。

7.三叠系(T)

三叠纪地层主要见于广州新市、石井、黄石、花都华岭、赤坭、炭步、江高等地,并隐伏于该地区第四纪地层之下。区内早三叠世继承了晚二叠世海盆沉积,由粗—细—粗构成一个大的沉积旋回,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底部为砾岩、砂砾岩,不整合于前三叠纪地层之上,富含双壳类、植物化石。该套地层分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大冶组(T1d)为一套浅灰色、灰色灰岩夹钙质泥岩。红卫坑组(T3hw)底部为砾岩,下部砂砾岩夹可采煤层,中上部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1~3层不稳定砾岩和2层局部可采煤层。小坪组(T3x)为一套较粗的含煤碎屑岩

8.白垩系(K)

白垩纪地层分布较广,主要出露于广州、番禺、顺德陈村等地,并广泛隐伏于番禺大石、南村、沙湾、榄核及灵山一带的第四纪地层之下。该地层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沉积,自下而上由粗—细—较粗组成两个大的沉积旋回,岩性主要有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灰岩、泥灰岩及凝灰岩等。根据岩性、岩石组合和沉积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百足山组(K1b)为一套杂色的较粗的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白鹤洞组(K1bh)为一套碎屑岩,上部夹泥灰岩和灰岩,普遍含薄层或团块状石膏,并见有次英安岩和次流纹岩。三水组(K2ss)为一套位于大塱山组之下的下粗上细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大塱山组(K2dl)为一套由灰紫或暗紫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砂砾岩和灰黑、深灰色钙质泥岩及泥灰岩组成。

9.古近系(E)

古近纪地层在调查区内分布广泛,在三水市周围大量出露,并隐伏于上述地区及南沙万顷沙、新垦等地的第四纪地层之下。调查区内古近纪地层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根据岩性、岩石组合和沉积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莘庄村组(E1x)为一套下粗上细的红色地层。埗心组(E1-2b)为一套由钙质泥岩、泥灰岩、油页岩、粉砂岩和砂岩组成的深灰色岩层。宝月组(E2by)为一套红色碎屑岩。华涌组(E2h)为一套位于宝月组之上的碎屑岩和火山岩。

10.第四系(Q)

本套地层在研究区南面大量出露,其成因类型复杂,有河口三角洲沉积,又有陆相沉积,岩相岩性及沉积物厚度多变。根据区域资料显示,该地区出露全新统桂州组(Qhg)和更新统礼乐组(Qp3l)及白坭组(Qp2bn)。桂州组主要分4层:第一层粉砂质黏土、粉砂质淤泥、泥炭;第二层中细砂、淤泥质粉细砂、粉砂质黏土;第三层淤泥、淤泥质黏土砂、砂砾、含砾黏土质砂;第四层淤泥质粉细砂,富含腐殖质、蚝壳及海相生物碎屑。礼乐组主要分3层:第一层花斑状杂色黏土、砂质黏土;第二层灰色、灰黑色砂质黏土,黏土,黏土质粉砂;第三层灰色、灰黄色砂,砂砾,黏土质砂。白坭组主要为棕红色、土黄色卵砾石,砂砾,含砾砂层(55.9万~18万年),厚1~36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