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造山带两侧选区评价

造山带两侧选区评价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轮选区评价依据上述建立的“双因素评价方法”进行,根据造山带两侧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地质单元划分为评价单元,并对评价单元进行勘探程度的鉴定与统一平台下的评价与优选。5.2.2.1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评价单元的划分1.构造单元划分造山带北侧以燕山期挤压逆冲构造为基础,以喜马拉雅期拉张构造格局为主体,具体划分了造山带北侧26个三级构造单元。
造山带两侧选区评价_东秦岭-大别造山

本轮选区评价依据上述建立的“双因素评价方法”进行,根据造山带两侧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地质单元划分为评价单元,并对评价单元进行勘探程度的鉴定与统一平台下的评价与优选。

5.2.2.1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评价单元的划分

1.构造单元划分

造山带北侧以燕山期挤压逆冲构造为基础,以喜马拉雅期(新生代盆地)拉张构造格局为主体,具体划分了造山带北侧26个三级构造单元。其中,由于长山隆起、徐州隆起和固镇坳陷勘探程度极低,基本没有开展针对性的油气勘探工作,因此本次不作评价,实际评价了造山带北侧23个三级构造单元(表5-2-2)。

造山带南侧以早燕山期构造特征为基础,划分了大洪山前陆冲断系、当阳滑褶系、宜昌稳定带、荆州-沔阳干涉带、大冶强对冲带、秭归盆地、宜都-鹤峰复背斜带、桑植-石门复向斜带、神农架黄陵隆起、洪湖同山前陆冲断系共10个地质单元,其中后两个地质单元缺乏油气前景而未作评价,实际评价了造山带南侧八个地质单元(表5-2-2)。

2.评价单元划分

造山带北侧纵向上共有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四大层系,其中以上古生界、下古生界评价为主,兼顾中-新生界和新元古界;具体评价七个小层系,分别是下寒武统(∈1)、二叠系(P)、上三叠系(T3)、中-下侏罗系(J1-2)、下白垩系(K1)、古近系(E)、青白口系(Qb)等。根据各个构造单元纵向上残留目的层的差异,将平面构造单元与纵向残留目的层系进行组合,共细化为37个单层系评价单元(表5-2-2)。

南侧在纵向上分别有新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三大层系,以上古生界、下古生界评价为主,兼顾中生界和新元古界。具体评价七个小层系,分别是震旦系(Z)、下寒武统(∈1)、石炭系(C)、二叠系(P)、志留系(S)、上三叠系—侏罗系(T3—J)等。根据各个构造单元纵向上残留目的层的差异,将平面构造单元与纵向残留目的层系进行组合,共细化为22个单层系评价单元(表5-2-2)。

表5-2-2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评价单元划分与主要勘探工作量及勘探程度划分表

续表5-2-2

5.2.2.2 评价单元勘探程度的鉴定

对于造山带两侧划分出来的59个单层系评价单元,根据各单元地震工作量、钻井工作量、资源量大小及对评价单元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程度等,参照勘探程度划分标准,逐一确定了各个评价单元的勘探程度(表5-2-2)。

鉴定结果表明造山带两侧勘探程度整体较低,其中北侧22个评价单元处于低勘探程度,八个评价单元处于较低勘探程度,七个评价单元处于中等勘探程度;南侧17个评价单元处于低勘探程度,四个评价单元处于较低勘探程度,一个评价单元处于中等勘探程度。

5.2.2.3 评价参数研究

双因素评价的重点是对评价单元的各项评价参数的取值研究,现以谭庄-沈丘区块为例说明评价参数取值过程,根据前述勘探程度鉴定,评价单元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属于中等勘探程度,评价单元谭庄-沈丘凹陷二叠系属于低勘探程度。

1.概况

谭庄-沈丘凹陷位于周口坳陷中部,凹陷内下白垩统分布面积2823km2,沉积厚度约5000m;古近系主要为红色粗碎屑沉积,最大厚度6000m,总沉积岩厚逾10 000m。区内共完成二维地震测线2071.765km,三维地震满次覆盖面积290.075km2。测网密度一般地区2km ×2km,局部地区测网密度达到1km×2km。钻井22口,进尺82 844m。15口见油气显示399.8m/134层,四口(周参10、周参12、周19、巴1)井试获少量油气。钻遇石炭系—二叠系的仅有周16井一口。该凹陷是周口坳陷油气显示级别最高,井段最长、层位最全的凹陷。

2.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凹陷内发育有古近系、下白垩统、中下侏罗统和上古生界四套烃源岩。除谭庄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因有机质丰度低属无效烃源岩外,其余三套均为有效烃源岩(图5-2-5~图5-2-7)。因此重点评价二叠系与下白垩统,下白垩统资源量0.57×108t,资源丰度2.02×104t/km2;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554×108m3,资源丰度1.96×104t/km2

图5-2-5 谭庄-沈丘凹陷地震解释剖面

图5-2-6 谭庄—沈丘地区综合地层表

谭庄-沈丘凹陷储层主要有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砂岩储层。下白垩统储集条件西好东差、北好南差。谭庄凹陷以及沈丘凹陷北部下白垩统砂岩发育,储层物性较好;沈丘凹陷南部下白垩统砂层不发育,储层物性差。古近系砂岩发育,玉皇顶组中下部砂岩含量平均79%,平均孔隙度14%,最大32%,平均渗透率0.1436μm2,最高2.331μm2,储层物性好。此外,由于构造挤压褶皱以及断裂活动形成的构造裂隙亦可能成为区内重要的储集类型。

谭庄-沈丘凹陷主要目的层泥岩发育,封盖条件好,地震剖面揭示凹陷内深大断裂发育,断层、裂缝、不整合面、砂体构成立体输导体系,具有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两种组合,配置条件好。

图5-2-7 巴1井埋藏史图

谭庄凹陷主要构造类型以断鼻圈闭为主,同时还发育地层、岩性圈闭。主要圈闭形成于燕山晚期,定型于渐新世,早于古近纪末的油气大规模生成、运移时期,两者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有利于油气的捕获和富集,形成断鼻、断块和地层油气藏。

此外,巴1井埋藏史图显示石炭系—二叠系在古近纪埋藏较深,满足二次生烃条件(图5-2-7)。谭庄-沈丘凹陷石炭系—二叠系残留地层厚度从200~800m不等,以4500m深度为二次生烃门限,划分有效二次生烃面积780km2(图5-2-8)。

图5-2-8 谭庄-沈丘凹陷综合评价图

区内油气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由于地震施工工艺、技术水平(90%的剖面是1993年以前施工的)和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的制约,下白垩统地震反射品质差,中生界内幕圈闭无法落实,早期钻探只能以古近系底面反射层构造图为依据布井钻探。该反射层既不代表古近系内幕构造,也不能反映中生界的构造面貌,真正钻达下白垩统圈闭的井很少。②该区中生界埋深大,储层物性差,钻井过程中对低孔低渗油气层的保护不够,试油改造措施不当,导致油气显示丰富并在多口探井试获少量油气而难以突破商业油流关。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不同勘探程度下的评价取值如下。

对于勘探程度低的C—P,根据油气条件概率赋值标准:

对于勘探程度中的J—K,根据油气条件概率赋值标准:

把计算结果投到综合优选图上,如图5-2-9清楚表示了这两个评价单元的资源战略价值与油气条件概率的关系。

图5-2-9 谭庄—沈丘区块综合优选图

以谭庄-沈丘凹陷为例说明了评价参数取值过程,以此类推,对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两侧59个评价单元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双因素法对造山带两侧59个评价单元分勘探程度不同进行了勘探风险与资源战略价值二维优选(图5-2-10)、一维排队优选(图5-2-11~图5-2-13)。

图5-2-10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评价单元二维优选图

5.2.2.4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参加评价的33个盆地(凹陷)在平面上的展布关系,以及各个盆地(凹陷)在纵向上评价层系的差异,对39个低勘探程度评价单元、12个较低勘探程度评价单元、八个中等勘探程度评价单元,根据勘探风险与资源战略价值,分别进行了评价等级的综合分类,评价等级与类型划分结果汇总于表5-2-3。

图5-2-11 低勘探程度评价单元一维评价排队图

图5-2-12 较低勘探程度评价单元一维评价排队图

图5-2-13 中等勘探程度评价单元一维评价排队图

表5-2-3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评价单元双因素选区评价等级与类型划分表

注:(X)中X为评价单元个数。

在本次评价结果中,没有Ⅰ类评价结果。Ⅱ类评价结果较多,其中的Ⅱ1类、Ⅱ2类评价结果排名不分先后,只是研究重点不同。Ⅱ1类评价结果的涵义是,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油气发现的条件概率较高,具有一定资源战略价值,该类区块需要深化基础地质条件与技术条件研究,进一步判断能否扩大资源规模,进而升级资源战略价值,即需要重点落实资源量与技术适用性;Ⅱ2类评价结果的涵义是,资源战略价值较大,但油气成藏条件不明朗,根据目前资料判断具有一定资源战略价值的区块,该类区块需要综合研究成藏条件,降低油气发现的风险,重点落实成烃、成藏地质条件。

1.低勘探程度评价单元

低勘探程度的评价单元共有39个,其中造山带北侧22个,南侧17个(图5-2-11)。整体上南侧的17个评价单元较北侧的22个评价单元更靠近Ⅰ类区。其中:

(1)Ⅱ1类单元。造山带北侧评价为Ⅱ1类的评价单元有洛阳盆地P、谭庄-沈丘凹陷P、济源盆地P、伊川盆地P、黄口凹陷P、临汝盆地Qb、临汝盆地P、中牟-(民权)凹陷P、(舞阳)-襄城凹陷P、合肥坳陷∈1、舞阳-(襄城)凹陷Qb、合肥坳陷P、临泉-阜阳凹陷P13个评价单元。造山带南侧有宜昌稳定带∈1n、宜昌稳定带Z1ds、桑-石复向斜带∈1n、荆-沔干涉带Z1ds、桑-石复向斜带Z1ds、秭归盆地S、秭归盆地P、秭归盆地T3—J八个评价单元。

(2)Ⅱ2类单元。造山带北侧评价为Ⅱ2类的评价单元有合肥坳陷J1、巨陵凹陷P、临泉-阜阳凹陷K1、汝南-东岳凹陷∈1四个评价单元。造山带南侧有荆-沔干涉带∈1、当阳滑褶系S、当阳滑褶系C2、宜-鹤复背斜带S、宜-鹤复背斜带∈1n、宜-鹤复背斜带Z1ds、桑-石复向斜带S共七个评价单元。由于目前资料显示烃源条件一般,应侧重基础研究工作以落实成烃演化条件。

(3)Ⅲ类单元。造山带北侧评价为Ⅲ类的有任店盆地K1信阳坳陷J2蚌埠隆起(淮南煤田)P、淮北隆起(淮北、永城煤田)P、三门峡盆地E五个评价单元。造山带南侧有大洪山冲断系Z1ds、大洪山冲断系∈1n两个评价单元。

2.较低勘探程度评价单元

较低勘探程度的评价单元共有12个(图5-2-12)。

(1)Ⅱ1类单元。造山带北侧评价为Ⅱ1类的有洛阳盆地T3、伊川盆地T3两个评价单元。造山带南侧有宜昌稳定带S一个评价单元。其油气发现概率高,资源战略价值中等,可以根据目前研究勘探状况,优先部署地震工作量,落实圈闭,优选较为落实的圈闭进行钻探。

(2)Ⅱ2类单元。造山带北侧Ⅱ2类的有鹿邑凹陷P、太康隆起P、合肥坳陷K1、黄口凹陷K1四个评价单元。造山带南侧有当阳滑褶系P、荆-沔干涉带S1两个评价单元。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保存条件与构造演化,进一步判断是否具备成藏条件。

(3)Ⅲ类单元。造山带北侧Ⅲ类的有板桥盆地E、襄阳-枣阳坳陷E两个评价单元。造山带南侧有大冶强对冲带∈1一个评价单元建议暂时搁置研究。

3.中等勘探程度的评价单元

中等勘探程度的评价单元共有七个(图5-2-13)。

(1)Ⅱ1类单元。造山带北侧评价为Ⅱ1类评价区的有倪丘集凹陷P、谭庄-沈丘凹陷K1、舞阳-襄城凹陷E、济源盆地J1-2、桐柏盆地E、中牟-(民权)凹陷E6个评价单元。这类单元油气发现的条件概率较大,资源战略价值均中等。从现有资料看,造山带北侧发现多处油气苗,多口钻井见油气显示,基本与这些评价单元有关。总体上易钻遇油气显示,但发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规模的油气条件仍不成熟,因此应加大力度进行成藏演化与储层预测为主的综合研究。造山带南侧无Ⅱ1类单元。

(2)Ⅱ2类单元。造山带北侧评价为Ⅱ2类区有济源盆地T3一个评价单元。造山带南侧有荆-沔干涉带P一个评价单元。由于目前资料显示烃源条件一般,应侧重基础研究工作以落实成烃、成藏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