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层没有明显位移

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层没有明显位移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土坡地区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川东坳陷褶皱束的东端,区域性褶皱主要为一系列向北西外凸、近于平行展布的弧形褶皱,褶皱轴向自西向东由北东转为北东东,最后以近东西向嵌入秭归向斜中。临近黄土坡地区的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有北北西向仙女山断裂、北北东向的新华断裂和齐岳山断裂。巴东县新城区主要的褶皱构造为呈近东西向展布的官渡口复向斜,向斜轴于黄土坡地区以西的凉水溪沟口延入长江,呈近东西向于黄土坡北部横穿而过。
地质构造_库水作用下的滑坡

黄土坡地区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川东坳陷褶皱束的东端,区域性褶皱主要为一系列向北西外凸、近于平行展布的弧形褶皱,褶皱轴向自西向东由北东转为北东东,最后以近东西向嵌入秭归向斜中。次级构造处于轴向近东西的官渡口复向斜的东端南翼,南邻沙镇溪至百福坪背斜北翼,东临秭归向斜。测区内规模最大的断层为巴东断裂(F1),展布于测区南部边缘,大致沿嘉陵江组(T1j)与巴东组(T2b)地层分界线呈近东西向延伸,地貌上呈现明显的线型沟谷低地。临近黄土坡地区的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有北北西向仙女山断裂、北北东向的新华断裂和齐岳山断裂。三大主干断裂,在测区附近呈汇而不交状态,见区域地质构造图(图2-1)。

图2-1 黄土坡滑坡区区域地质构造图

1.主干断裂;2.发震断裂及推测发震断裂;3.构造盆地;4.第四系;5.白垩系至第三系;6.侏罗系;7.震旦系至三叠系;8.花岗岩类;9.元古宇变质岩;10.Ⅰ-Ⅰ′远安断裂;11.Ⅱ-Ⅱ′仙女山断裂;12.Ⅲ-Ⅲ′新华断裂;13.Ⅳ-Ⅳ′齐岳山断裂;14.背斜轴;15.向斜轴

巴东地区基本构造格局雏形形成于印支期,定型于燕山期,在喜马拉雅期又进一步得到了改造与加强。巴东县新城区主要的褶皱构造为呈近东西向展布的官渡口复向斜,向斜轴于黄土坡地区以西的凉水溪沟口延入长江,呈近东西向于黄土坡北部横穿而过。其核部地层除白岩沟口为T2b4外,大部为T2b3地层。向斜轴面向南倾斜,北翼地层倾角10°~25°,南翼地层倾角20°~48°。巴东组第三段(T2b3)中揉皱紧密的近东西向小褶曲甚为发育,层间挤压错动强烈,并伴随有糜棱岩化或碎裂岩化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