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给学生一把终身有用的地图“钥匙”

给学生一把终身有用的地图“钥匙”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市北中学 焦莉莉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语言”。《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地图是给学生的一把终身有用的“钥匙”,这充分说明了地图的重要性。作为一线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打造这把钥匙。说出三个假设,并要求学生画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图。
给学生一把终身有用的地图“钥匙”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市北中学 焦莉莉

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语言”。地图用各种符号表现不同的地理事物及其联系,是社会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分析说明地理要素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地图绘制,培养学生读图、记图、填图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填图能力的提高,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地学习。

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时运用最广泛、与学习内容结合最紧密的学习工具。借助地图工具,学生的地理学习变得方便、迅速和有效。《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地图是给学生的一把终身有用的“钥匙”,这充分说明了地图的重要性。作为一线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打造这把钥匙。

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得不太好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图盲”。这些学生由于看不懂图,也就不喜欢看图、不习惯用图,学习时仅靠死记硬背,往往很吃力,结果事倍功半,从而厌恶地理学习,所谓兴趣更是无从谈起。也有学生平时不重视描图、填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地理事物空间位置感比较差,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足,理解地理原理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困难等。

要学好地理,必须先从地图入手,因此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地图学习,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地图语言,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比较、归纳、解释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平时多看、常用地图,对照地图思考问题;重视学生描图、填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原理有深刻记忆和理解。高中地理某些知识点的文字表述比较抽象,通过绘制地图进行解释,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还能提高其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画地理事物关系图,简明扼要地说明地理知识的实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使知识化难为易。学生绘制地图就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掌握地图学习的方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理念。

教学案例:“大气环流”中“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教学绘图环节前后比较

[以前的教学过程]

展示学生上节课绘制的海陆风、山谷风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热力环流的知识点。

第一步假设:假设地表均一,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探究北半球单圈环流的形成。

第二步假设: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但不公转,探究北半球三圈环流。

第三步假设: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的同时公转,探究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位置的变化。

[改动后的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新知识学习作好铺垫,我先让学生绘制简单的热力环流图。

1.复习引入: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点,A地受冷,B地受热,让学生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2.知识迁移:如果上述的A地是极地,B地是赤道,赤道和极地分别会形成什么气压场?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

说出三个假设,并要求学生画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图。

3.旧知迁移,学生绘制低纬环流示意图。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学会用逻辑推理方法学习地理;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绘制地理原理示意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地理原理的能力。

4.师生探讨中高纬环流,学生绘制中纬、高纬环流示意图,并小结中高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立体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绘制全球气压带分布图并说出气压带分布规律。

基于以上案例,本人有如下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对学生认知、思维能力认识不足,影响绘图能力的培养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对学生认知、思维能力判断有误,导致上课时学生会根据教师绘制的北半球三圈环流图,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图。学生这样画图仅仅是照葫芦画瓢,其实没有真正掌握三圈环流。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构建本节课,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三圈环流。

第二,相信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

由于高中地理课时有限,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又不扎实,因此,教师常常不敢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怕影响教学进度。但通过本节课的前后教学环节改动,本人发现让学生参与、放慢教学节奏,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一位美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改动后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放手让学生参与,让他们体验探索地理知识的乐趣,在绘图中了解和认识大气运动的复杂性,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高效的、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要求学生预习知识难点,有利于课堂上地图的绘制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规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人要求学生在课前先预习这部分内容,形成初步认识,并要求学生将自己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不理解的地方写出来。本人结合具体情况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安排学生绘制的地图也有取舍,这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相关地图的绘制,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时间与能力有限,在一定的时间内难以接受过量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绘制地图应有选择性,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提高地理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绘图对地理学习的作用。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强化:

首先,加强描图和填图能力,是提高学生绘图能力的基础

绘图包括描图和填图。高中教师往往忘记让学生描图和填图,导致学生绘图时缺乏对主要地理要素的关注,常常丢三落四。

为了提高绘图能力,高中生也需要描图和填图。如讲“地方时与区时”时,让学生填描重要的纬线、经线,可使其对经纬线经纬度有清楚的认识,为学习“地方时与区时”奠定基础。在讲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气候空白图”中描图或填图。通过描图和填图,学生对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名称、特点等更为熟悉,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原理就有深刻记忆和理解,头脑中的地图形象也就更加准确,这有利于绘图能力的提高。

其次,绘制地图解释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的文字表述较抽象、概括性很强,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但画图就很容易让学生掌握。如“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课文用了一段文字来描述,若让学生画图来表示,就一目了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挖掘,使文图信息相互转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再次,画地理事物关系图,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理事物关系图可以简明扼要地说明地理知识的实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化难为易。“课本几页书,只记一幅图”,把冗长、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简明的关系图,需要学生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才能理顺的关系,以关系图的形式绘制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繁为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单元章节学习后,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小结,画知识结构图块,这有助于系统理解知识,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设计有梯度的绘图步骤,培养学生用图思考问题的能力

对于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空间性强、地理事物复杂的内容,一定要有梯度地设计绘图步骤。一是为了便于学生绘图;二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点;三是为了学生对绘图有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用图思考问题的能力。绘图难度过大,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作支撑,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绘图过程带有盲目性,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降低。

学会读图和分析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而提高学生这一能力的有效办法就是绘制地图。通过绘图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也会更有持续性。为了把地图这一把终身有用的“钥匙”交给学生,本人今后还需要不断努力,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绘制地图,真正让学生学会看图、用图、析图,头脑中有一幅活地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