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与变化分析

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与变化分析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滇池流域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仅为22.9%。
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与变化分析_滇池生态安全调查

2.3.1 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与变化分析

2.3.1.1 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昆明市林业用地面积123.51万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8.87%,有林地面积82.23万hm2,疏林地0.83万hm2,灌木林地24.65万hm2,未成林造林地9.17万hm2,苗圃地0.018万hm2,无林地6.61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51.2%,其中,有林地覆盖率39.4%,灌木林地覆盖率11.8%。

滇池流域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仅为22.9%。滇池流域植被资源分布图如图2.3.1.1-1所示、滇池流域森林资源分布图如图2.3.1.1-2所示。

从图2.3.1.1- 1和图2.3.1.1- 2中可以看出滇池流域植被资源以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及草地为主,并且不均匀的分布在滇池流域的周边;滇池流域森林资源主要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并以灌木林地居多,主要分布于滇池流域的东北部。

目前流域内的现状植被组成为3种类型:一是天然植被;二是栽培植被;三是水生植被。

据统计,滇池面山范围内(指自观音山经西善、蛇山、金殿、呼马山至跑马山,面积约136km2) ,1953年实地调查有林地占山地总面积的59%,1959年有林地面积下降到22.2%,1982年实地调查有林地仅占总面积的16.5%,1998年实地调查有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4.3%,

2002~2006年的造林及封山育林面积见表2.3.1.1-1和图2.3.1.1-3所示。

从表2.3.1.1-1及图2.3.1.1-3可以看出,滇池流域的人工造林面积和封山育林面积是在逐年增加的。

总体来说,从2002年的陆生植被现状统计图(如图2.3.1.1-4)可以看出,滇池流域的疏林地占据陆生植被总量的比例最多,其次是非林业用地及有林地,无林地比较少。

通过资料收集,并结合当地情况,我们对2005年滇池流域陆生植被类型进行了分区统计(如图2.3.1.1-5) 。

表2.3.1.1-1 造林及封山育林面积   单位: hm2

img14

从图2.3.1.1-5可以看出,2005年滇池流域林地占据陆生植被总量的比例最多,其次是草地及水田。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滇池流域森林资源长期采育失调,原生植被基本被破坏。现有植被系统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系统,林种和森林质量发生了变化。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越来越少,仅在风景区和个别“龙山”残留;大面积山地被云南松、华山松所代替。针叶林的灌木草被层简单,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不及常绿阔叶林强大。

(3)流域内的林草面积为116286.58hm2,林草覆盖率为39.82%,并且在现有的林、草地中,还包含大量的疏幼林地、荒草地和果园,其中有林地面积为72894.49hm2,森林及覆盖率仅为24.96% ( 2002年数据) 。林地多分布在远山区,在近湖面山基本是近年种植的幼林和疏林,另外是荒山荒坡及稀疏灌丛,森林植被系统强大的蓄水保土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4)森林地域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森林林相结构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植被的防护功能,从而使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加剧,恶化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危及滇池流域的生态安全。

2.3.1.2 土壤类型的调查与分析

滇池流域内土壤共分为7个土类、17个亚类、30个土属、75个土种。主要土类有红壤、棕壤、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石灰岩土、沼泽土等7个土类;红壤、棕红壤、黄红壤、棕壤、红棕壤、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侧渗型水稻土、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冲积土、暗色冲积土、浅色冲积土、红色石灰土、沼泽型沼泽土17个亚类。主要成土母岩有砂岩、页岩、紫色砂岩、石灰岩、泥质砂岩、玄武岩,主要成土母质类型有冲积、湖积、河流冲积、洪相堆积和残积坡积等。

流域山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红壤,湖盆区受耕作影响,基本为水稻土。各种土壤在流域内水平方向呈区域性分布,沿高程方向呈带状分布:海拔2600m以上气候冷凉地区为棕壤;海拔2300~2600m之间为红壤向棕壤过渡类型的红壤亚类;海拔2000~2300m为山地红壤;旱地多分布于海拔2000~2200m的区域内,多为涩红土、红土、油红土、红沙土、黄红土、白沙土,在紫色砂岩土地区,旱地为紫羊肝土,水田为紫泥田;海拔2000m以下,主要为坝区冲积、湖积母质发育成的淹育型水稻土红泥田、泥田、胶泥田、沙泥田、沙田等。流域内各区县的土壤类型组成见表2.3.1.2-1。

表2.3.1.2-1 流域内各区县的土壤类型组成表

img15

从总体来看,滇池流域的土壤质地多为轻壤、中壤,土壤分散系数较大。另外,在滇池流域内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发生在坡耕地、荒山和疏幼林地等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地类上,这些地类由于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腐殖质含量低,而腐殖质是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所必需的胶结物,导致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不易形成,或团聚体量少,从而使土壤的水稳性差,土体易崩解,土壤抗冲性下降,在流域内各县(区)局部地区常见冲沟发育、沟头前进,土体崩塌,即属于土壤抗蚀力差的缘故,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恶化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危及滇池流域的生态安全。

2.3.1.3 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滇池流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滇池流域总面积2920km2,无明显流失面积2166.74 km2,占总面积的74.77%;水土流失面积736.84 km2,占总面积的25.23%。其中轻度流失面积371.03km2,占总面积的12.79%,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0.35%;中度流失面积307.84km2,占总面积的10.54%,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1.78%;强度流失面积55.75km2,占总面积的1.91%,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57%;极强度流失面积2.21km2,占总面积的0.08%,占水土流失面积的0.3%。年土壤侵蚀总量为283.1万t,土壤侵蚀模数为994t/ ( km2·a) ,年平均剥蚀厚度0.74mm/a (按土容重为1.35g/cm3计算) 。山区、半山区年侵蚀总量为272.78 ×104t,侵蚀模数为1359t/ ( km2·a) ,年平均剥蚀厚度为1.00mm。

根据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滇池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包括水力侵性、重力侵蚀和工程侵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判别,可得出滇池流域土壤侵蚀分类如图2.3.1.3- 1 ( 2000年)所示。

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程度以中轻度为主,这部分面积占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2.09%。从区域范围分析,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区域为滇池北部、东北和南部山区,也即松花坝水源区、呈贡县和西山区的磷矿开采区。从垂直高度分析,滇池流域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海拔1900~2100m的范围,以低山、台地和丘陵地貌为主。这一区域处于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向农田生态系统类型过渡的地带,同时由于相对高差较小,人为活动较山区频繁,因而是水土流失产生的重点区域。据有关的卫片解译资料显示,各类土地土壤侵蚀从大到小依次为旱地、园地、荒坡、疏林、灌草丛、水田、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其中旱地、园地是流域占优势的类型,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因而是水土流失控制的重点。

2.3.1.4 滇池流域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及结论

( 1.2000~2005年水土流失状况分析(见表2.3.1.4-1及图2.3.1.4-1)

表2.3.1.4-1 2000年~2005年滇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统计   单位: km2

img16

从图2.3.1.4-1可以看出,滇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总体来说呈现下降的趋势,水土流失区已得到较好的防治和控制,水土流失状况趋缓。

(2) 1987年水土流失与2002年水土流失比较分析

滇池流域1987年/2002年水土流失变化见表2.3.1.4-2。

表2.3.1.4-2 滇池流域1987年/2002年水土流失变化

img17

1987年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537.22km2,占流域总面积2920.34km2的86.88%; 2002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569.64km2,占总面积的87.99%,水土流失绝对面积增加了32.42km2,相对面积增加1.11%。15年( 1987~2002年)来滇池流域水土流失不同强度地区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中度侵蚀地区的面积增加较多,强度地区大幅度减少。虽然滇池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略有增加( 1.11%) ,但是高强度地区面积减少甚多(如图2.3.1.4-2) ,可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已得到较好的防治和控制,水土流失强度降低,水土流失状况趋缓,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了改善。通过对滇池流域森林覆盖和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数据的对照以及专题图件的分析,滇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下降较大的地区,同时也是林地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的地区。尤其是滇池流域北部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以及东北部、南部和西部各大水库水源保护区的森林植被覆盖度提高较大,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也最大,是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下降较为明显的地区(如图2.3.1.4-3至图2.3.1.4-8) 。2.3.1.5问题分析与结论

《昆明城市“十五”环境保护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城市生态环境目标及滇池流域内目前生态环境状况,表明滇池流域水土流失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其原因:目前滇池流域内生态环境并不乐观,从前面所述滇池湖泊水体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每年进入滇池的总磷、总氮等污染物质的来源中,有40%以上是来源于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而滇池流域的面源污染源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来自湖盆区的农业污染,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施用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农药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并不能全部为作物所吸收,其残余部分大都随农业废水进入滇池;其二是滇池流域面山水土流失,面山水土流失带来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大量泥沙进入河道,最后汇入滇池,造成滇池的淤积,加速滇池的死亡。并且泥沙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它进入河流后以悬浮物质和推移质的形式向下游运动,进入湖区因流速较小,较大的粒子在河口附近沉积,细小的悬浮物质向湖内水域运动,不仅增加湖水的混浊度,减少光的穿透,而且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

(2)近20年来,由于城市发展、人口骤增,滇池湖水变浅,水质恶化,呈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降雨径流的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滇池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山流失不仅造成滇池的淤积,同样由于自然土中可溶于水的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等物质随径流流入滇池,以至于面山的水土流失同样也造成了滇池的水质污染。

(3)造成面山水土流失中一个重要的地类是坡耕地,坡耕地上流失的不仅有自然土的营养物质,同时还有农业生产后的残余营养物质及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

另外,流域内森林覆盖率仅为24.96%,并且林地基本分布在流域内的远山区域和几个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内。在近山、面山由于多年的采石、采矿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森林已基本破坏而成为荒山秃岭。流域面山生态环境是昆明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模范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滇池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关系到昆明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目前,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已经对滇池的旅游事业发展开始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且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势必使整个流域生态保障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影响到昆明“十五”计划的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滇池水污染防治,还是昆明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都与滇池流域面山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面山生态环境的好转,归根结底在于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综合整治上。流域面山水土流失的治理,不仅改善昆明的城市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也将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条件,为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提高山区人口环境容量。因此,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是必要的、紧迫的。

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土流失的分析,可得出: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破坏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外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