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满族的节庆

满族的节庆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节是满族最为喜庆的节日,春节虽然从农历正月初一的零时开始,但其庆祝活动从三十的晚上便开始了,并且这种喜庆的氛围会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满族的节庆_吉林省民俗节庆

满族是起源于东北的少数民族,明末随着其民族各部的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各部的统一,并入主中原,对中国进行了二百多年的统治。其民族节庆继承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节庆文化。

一、春节

春节是满族最为喜庆的节日,春节虽然从农历正月初一的零时开始,但其庆祝活动从三十的晚上便开始了,并且这种喜庆的氛围会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等,俗称大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之所以叫做“过年”是因为还有一种说法: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当然了,关于“年”的说法还有许多,这都是由于满、汉融合,承袭汉族传统文化而来,在此就不多说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节前就在门脸上挂大红灯笼和贴“福,“福”字往往倒贴,图人说句“福倒了”这吉利话。我们满族,按自家所属旗,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还要在门上贴吉祥、祝福对联儿。至夜,祭祀神佛、祖先。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圆夜,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象征团聚。孩子换上新衣,放鞭炮,相互拜年祝福,守岁达旦,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六十虚岁开始,每十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门拜年,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直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渤海国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这描述的是满族先世靺鞨人,在渤海时代庆春节时情形。到金代的女真人,也是“节序则元日拜日相伏”。满族承袭渤海和金代遗风,更把春节当成大节。清代诗人沈兆褆有《吉林纪事诗》:“梅花未放雪花飘,守岁重裘貉与貂。儿女团圆同不睡,迎春送腊是今宵。此地满族,节前数日,就开始蒸年饽饽。除夕院内要植松、搭彩,男着新装,女戴花枝,酒宴相庆。

满族在春节前数日就做过年的准备。有句人人皆知的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杀年猪。显然这是为春节准备节庆食品,饮食生活要改善。一般在过了“小年”前后要对室内进行清理、打扫,称为“扫尘”;庭院要立几株小松树用冰雪培稳,枝条挂上鲜艳彩带,也有挂上红灯笼的,讲究人家,所在什么旗,就剪一什么色小旗,贴在红灯笼上。春节前的准备工作称为“忙年”,有句民谣说的全:二十三,灶升天;二十四,练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煮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糊香斗;三十晚上守一宿。

现今的春节,由于国富民强、科技的先进,将城乡装点的五光十彩、街街歌舞、院院欢腾。室内扑克、麻将,笑语盈宅。欢乐气氛,今非昔比。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距今两千余年。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正月十五也称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一般过五六天,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吃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活动,如:祭门、祭户、逐鼠、结彩灯、做面灯、滚冰、走百病、请笊篱姑姑(迎紫姑)、打画墨儿(做吉祥)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结彩灯,正月十五也是灯节,家家张灯结彩,大门旁挂出各式各样的灯笼。本地利用各种容器冻冰灯,里面点上蜡烛,十分新颖别致。从前官方在这一天,还选人扮为灯官,主持灯节活动。扭秧歌,踩高跷,十分热闹。男女老少都上街观灯。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由于汤圆成了元宵节必食之物,久啦就叫做元宵啦。也成为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了。

蒸面灯,正月十五元宵节,住在张广才岭下的满族人们,至到解放前,还有蒸十二月灯的习俗。用豆面做成油灯。一般的形状是上头做成一寸余口的圆形油灯碗,灯身略细,底脚与灯碗口径一致。形状基本上跟古代的器具陶豆相同。这十二个同样的灯,在灯碗的口沿上分别捏出一至十二个呈锯齿状的牙儿。一个牙儿的是正月,依次类推。除这十二个灯外,还有一个鱼灯和一个鹿灯。鱼灯是用豆面做成一条鱼,腹腔做成灯碗,口沿在北上略微隆起。鹿灯和鱼灯做法一样,只是鹿形。面灯做成后,放在帘子上用锅蒸,揭锅后要看各月灯碗里是干是湿,或汪水多少,以此来预测这一年各月分的寒暖、旱涝。说水多的冷、涝,无水的干、热。所以揭锅时要念蒸灯歌儿,来预祝这一年风调雨顺:

正二三月水没腰,四月灯碗刚发潮。

五干六湿七八焦,九月十月干裂痕。

五谷丰登家家乐,冬月腊月勿须瞧。

鱼灯和鹿灯最忌讳变形。揭锅看两灯没变形,老太太就会高兴地喊:“今年可是大吉大利呀!”其实豆面不象发面那么易变形,用豆面蒸灯,就是防止它变形。

蒸好的面灯一凉就变硬了。灯碗里倒满麻油或其他植物油(也有往里掺合野猪等动物油的),用一棉花捻做灯芯,就可以点灯了。点着灯以后,还有一些说道。譬如哪个月灯花亮,就是那月一定有喜庆之事。

用蒸灯预测寒暑旱涝、以灯形辨吉凶、灯花定喜庆等,显然都是一种迷信,极不可取。但是从这一习俗,尤其是蒸灯歌儿,却能看出当时从渔猎到农耕的满族人们,对当地气候与农耕关系十分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丰年的期望心情。从民俗观点看,这就是很有研究价值了。起码能看出满族弃猎从耕时,人民对丰收的重视与期盼。

滚冰、走百病,满族把正月十五、十六看做是吉祥日子,人们都应到外面走走,不该呆在家里。俗语说“十五、十六走百病”。认为出去走可以去掉各种病殃。十五的晚上,一般都去观灯。十六傍晚,满族青年尤以姑娘为多,由青年媳妇带领,结队成帮到村头小河或井台等结冰处“滚冰”。为滚掉晦气以迎吉祥运气。这在《清稗类钞》“满洲岁时纪略”中也有记载:“正月十六日,妇女步平沙,曰走百病,或连袂打滚,曰脱晦气,入夜尤多”。此地大龄未婚青年滚完冰,其长辈有意思的令其挪动一下荤油坛子,称为动大荤(婚),预兆今年能成亲。有的人家唯恐错过新春频频访友探亲,交往攀谈不失提亲良机,亦有将此举,提前至元日起始至此时。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受气受累而死。人民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满族把迎紫姑称为请笊篱姑姑了。节庆方式也不甚相同。把柳条编成的笊篱,用白纸包上,再画上少女脸谱,涂上胭脂,系上彩带,插上花,即为笊篱姑姑。找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也艳装浓抹,打扮得花枝招展,用红巾蒙上头喷洒些白酒,让她双手擎着笊篱姑姑,亲族中有青少年以及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边跳舞边唱《请笊篱姑姑》:

笊篱姑姑本姓白。戴朵花,背捆柴,扭扭达达下山来。

你也拍,我也拍,拍着手儿跳起来。

唱着唱着小姑娘也随着大家跳起来。这时都兴奋地喊:

“姑姑来了!”姑姑向那边舞,别人也跟着向那边舞。兴尽方罢。

打画墨儿(做吉祥),吉东满族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有“打画墨儿”的习俗。所谓打画墨儿,就是往脸上抹黑。抹黑这一做法,最起先是满族对犯错误者的一种惩罚,一个人若是违背了族规,或作了对不起人的事情,就把他脸用锅底灰抹黑了,叫他站到大街去示众,这表示他已没脸见人了。可是后来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就可以打破常规,不管是大伯哥还是叔公,都可同他们互相往脸上抹黑,称之为“做吉祥”。据说被抹黑者,在这一年里会免除灾患,万事如意。这在满族民间还有个生动的传说——

据说早先年,住在大林子里的巴拉人(即不在旗的满族人),有一年他们得罪了阿波卡(天),山林里就一冬天没落一个雪花。恩都力(神)就在正月十五的前三天晚上,乘黑夜,把林子点着了。大林子一着火就烧得鸟飞兽跳。班达玛发(猎神)一看这还了得,赶紧打发林中最美丽的鸟嘎哈(乌鸦),去喊人来救火。人们白天上山打猎劳累了一天,这时睡得正香。嘎哈按门挨户地叫了一大阵,才叫来一半儿人。这大火烧得吓人,离老远就听见噼啪山响。树木着得象一根根大蜡,照红了半个天。人们来到火场,都不敢靠前。可是一看连美丽的嘎哈都用翅膀打火,深受感动。于是就抡起扫帚、埘条拼命打了三天三夜,总算扑灭了这场大火。人们都筋疲力尽地回家了。可是山上的树木已烧去了一半儿。班达玛发心疼的不得了。再一看嘎哈那身上五光十色的毛已被熏得乌黑,成了乌鸦,就气愤地说:“住在山林的人,靠山林活着,还不来救火,连禽兽都不如!”于是他就决定给那些不来救火的人降灾。可是,怎么分辨来救火的和没来救火的人呢?班达玛发派乌鸦去给救过火的人带上额里贺(念珠),这就容易区别了。当时部落里有个赛刊赫赫(俊她妇),她不光长的漂亮,还特别爱干净。当她看见丈夫和大伯子、叔公们救火把脸熏得黑一块紫一块,象花脸虎似的,她就用铜盆温了洗脸水。本来救火的人三天三夜没合眼,已疲劳的顾不得洗脸了。可是见她擎着手巾、胰子,规规矩矩地站在门口说:“今天是正月十五,请你们干干净净地过个元霄节。”叔公和大伯子们只好把脸冼干净了才去睡觉。他们刚刚睡着,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串珠子,落在障子上。赛刊赫赫觉得稀奇,就上去问道:“嘎哈,你叼着一串草珠子做什么?”

乌鸦说:“班达玛发叫我们给那写救火的人送喀。”

“那玩艺有什么用处呢?”

“戴这额里贺(念珠)标志若救火有功,免受灾患。”

“我家的人去救火啦,给我家留下吧。”

“还不到时辰,不能给。”

“到时辰你可别忘了。”

“放心吧,忘不了,凡是去救火的人,都能得到。”

“这么多人你怎么能知道谁去谁没去呢?”

“班达玛发告诉我们了,凡是去救火的,脸都被烟熏黑了。”

一听这话,赛刊赫赫忙说:“哎呀,我家去救火的人已把脸洗干净了。”

“这我不管,我只能按着班达玛发告诉的那样去做。”乌鸦说完拍拍翅膀飞了起来。

“嘎哈,别走听我说呀!”

“我可没有工夫跟你磨牙,眼看到时辰了。”

赛刊赫赫见乌鸦飞走了她急忙跑进屋。屋里鼾声如雷,她叫了半天,一个也没叫醒。她急了,抱起丈夫的头,一边摇晃一边喊:“爱根(丈夫),爱根!”任凭她怎么喊,就是不醒。她真后悔,早知道这样,何必叫他们洗脸呢。想到这,她急中生智,赶忙来到灶前,摸一把锅底黑灰,就走到丈夫跟前,依照他回来时的模样,往他脸上抹黑儿。给丈夫抹完了,又来到大伯子跟前,她伸了几次手,又都缩回来了。平时敬如尊长的大伯子,怎么好往他脸上抹黑呢?可是她一看到成群的乌鸦衔着珠串正往各家飞呢。她就狠了狠心,自言自语地说:“为了他们免遭灾祸,只好这样做了。”说着就给大伯子和叔公们抹了黑脸儿。

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早晨叔公们醒来,发现脸被抹了黑,脖子上还挂了一串珠子,觉得很奇怪。赛刊赫赫就原原本本地把这一切经过告诉了他们。大伯子和叔公们从心底感谢她。他们都说也应当给她免灾去祸。这时正好一只乌鸦送完珠串往回飞,被大伯子和叔公喊住,给赛刊赫赫讨求珠串。乌鸦说:“额里贺已经没了。既然她脸上有救火痕迹,班达玛发就会免除她的灾患。”大伯子、叔公一听,就赶忙去往赛刊赫赫脸上抹黑。真的在这一年里,赛刊赫赫一家没摊上任何灾祸,诸事遂心如意。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人们就不分辈数相互打画墨儿,来祝愿这一年平安如意。这种作法不久就被打鱼的传遍了松花江、牡丹江、黑龙江;打猎的把它传进张广才岭、老爷岭。很快就传遍了长白山下的满族人家。天长日久就成了这一方的风俗了。串珠由于标志着有救火之功,因此,它不仅是可以免灾的吉祥之物,而且还成为有资格有身分的象征了。所以满族老翁都爱把它戴在脖子上。

三、冰灯节

冰灯节是一个地域性的节日,时间一般在正月间,而且多与元宵灯节重叠,可以视作这些地区元宵节的一部分。随着冰灯节日益红火,虽说仍然局限在北方地区,但影响已经波及全国乃至世界。

所谓冰灯,就是用冰制成的灯。其制法有冷冻和冰雕两类。冷冻,就是给不同形状的模具注满水,放在室外冻结,待模具中部的水尚未完全凝冻时便取回室内,将剩余的水倒出,取其冰壳,中间燃蜡烛,便成了冰灯。冰雕,就是用现成的冰块堆砌、雕刻,再经过灯光、装璜等,成为灯光映射的冰雕。

冰灯节,是汉、满、回等族的共同节日,流行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每年农历正月举行。灯罩用冰制成,中间点燃蜡烛或放置电灯。作为观赏艺术品,已有上千年历史。1963年被定为节日。冰灯节节日期间举行冰河游园会、冰灯雕刻比赛、展出各式冰灯,如冰龙灯、冰狮子灯、冰塔灯、冰孔雀灯等。展时不固定,要看气温,有时都超出正月。

乡村民间冰灯节黑龙江广大乡村还举办传统的民间冰灯节。乡村冰灯节虽然没有哈尔滨冰灯节壮丽辉煌,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清代《黑龙江外记》上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可见,在清代就有大型的冰灯了。

民间的冰灯节,是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进行,一般都是将一家一户自制的冰灯摆放到自己的院子里,不集中展出。最近几年,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活动规模的扩大,也有在村子的广场或娱乐场所搞冰灯制作比赛活动的。这种活动,给乡村增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冰灯节

黑龙江的汉、满、回、朝鲜等民族,都很喜欢制作冰灯。春节前后,冰天雪地、气温极低,这就为制作冰灯准备了天然条件。原始的制作冰灯的方法很简单:人们将口大底小的容器盛满清水,放置在室外冻结,待四周和下底上的冰结为1厘米—2厘米厚时,将盛器搬到屋内使四周的冰融化,然后将冰中间未冻的水凿洞倒出,将冰灯也从容器中倒在室外的固定地方,这冰灯就做成了.用的时候,在冰灯的空心处放上蜡烛,点燃,小院立刻充满了柔和的光亮。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间的冰灯制作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事先做好各种形象的模具,灌上清澈的水或拌有染料的彩色水,冻出的冰灯晶莹剔透,五光十色。有龙灯、狮子灯、花灯、白菜灯、宝莲灯、塔灯、圆柱灯、方形灯、冰龙灯、冰孔雀灯等等。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八,乡村农家的院子里都有几盏冰灯,白天日莹映日,供人观赏;夜晚灯火辉煌,有一种祥和的气氛。这简单易作的冰灯,曾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现在,乡民制作冰灯时,除了在家用灌水冰制外,还去冰河里凿出厚厚的冰块抬回家中,然后精雕细刻,使其成为艺术性很强的冰灯,像逃陟展翅、大熊猫、丹顶鹤、老寿星等,造型生动,很有情趣。由于在冰灯内安上了彩色电灯泡,在夜幕下显得特别漂亮。

四、添仓节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这一天满族人家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禽家畜形状的灯若干盏,内煲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埂子蘘棉花制成。入夜,灯内入油,将粮仓等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满族农民在这一天讲究吃“小米干饭杂面汤”表示五谷丰登。营房中的满族人家不祭仓神,这一天要出门购物买些米面、煤炭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认为买东西是“添仓日‘填仓’,一年无饥荒”,这一天要吃炸春卷、炸盒子,若有客人来,一定要使其尽饱而去,吃饱肚子也叫“填仓”。男人们动手制作小犁杖、小车、小锄头、小镰刀等。拂晓进哈什(满族仓房),在囤子尖上放上一碗饭和三柱香,然后念丰收歌:人畜两旺粮满仓,风调雨顺多得力,鸡鸭鹅狗家禽旺,吾们老少谢上苍。清廷对此节也很重视,《养吉斋丛录》卷十三“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也有煮一盆苞米碴子干饭,放进粮仓或粮囤里,将用秫秸扎的小马插在盆上。望其日日驮粮进仓。第二日须往盆添些饭,连添三日,称之为“添仓”。

五、清明节

民俗专家介绍说,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我国目前有25个民族过这个节日。清明节举行扫墓、踏青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满族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在坟顶上压纸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满语,柳),表明后继有人。

清明节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奠先人的节日,除扫墓之外,清明还有踏青、插柳、放风筝等诸多习俗,“吃鸡蛋”等食俗亦富有风趣。首先是哀思浓浓的祭奠之节。一年中有这样一天,丢开手边的俗务,向至亲至敬的先人,或大礼叩拜,或轻点鼠标,实属再应该不过之事。然而,溯其本源,哀思却非清明本意。最早的清明,只是一个节气。之后增加的习俗,也多为饮食娱乐等。相比之下,扫墓反而是较为后来的风俗。

时空的流转令扫墓成为节日主题,清明其他的一些内涵,渐渐被人遗忘。有专家学者呼吁,清明时节,既要心怀感恩、祭祀先人、慎终追远,亦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又是一个文化节日,一个拥抱自然和春天的节日。意味着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清明节是扫墓与踏青的不同文化主题融为一体,将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联系起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清明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的开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端午节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为防恶龙抢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端午吃棕子的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现在满族和汉族一样,端午节都吃粽子,煮鸡蛋。满族的祖先,早在渤海时代,就有五月节采艾叶,吃艾糕,系“长命锁”等避灾迎吉的习俗。民间以射柳、击球为乐。端午清晨采艾蒿,用五色线给孩子系手腕、脚脖的习俗,至今仍在吉东有满族居住的村庄里流行。

七、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八、重阳节

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重阳节就又称登高节了。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人们又往往在此日记念先人及扫墓。

又一说,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这时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九、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主要节日,节期在公历十二月三日,是满族的命名纪念活动日。明崇祯八年(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废除女真的名称,将族名定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皇太极正式宣布。从此,满族人为纪念这一天,作为节日进行隆重庆祝。新疆满族在10月13日这天,纷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许多满族同胞穿起旗袍等民族服装,跳起民间传统舞蹈,唱起民间歌曲,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同时,还准备奶茶、萨其玛、打糕、金丝糕等食品,供大家品尝。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颁金”是满语,意为开始、新生。

满族颁金节歌舞

十、祭江节

起源:松花江,满语为:松阿里乌拉。汉意:天河。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满族发祥地——长白山天池。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松花江流域面积五十四万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山岭重叠,满布原始森林,蓄积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脉上的木材,总计十亿立方公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区。矿产蕴藏量亦极丰富,除主要的煤外,还有金、铜、铁等。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产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以及小麦。松花江也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大淡水鱼场,年产鲤、卿、鳇、哲罗鱼等,达四千万公斤以上。松花江流域是清代打牲乌拉向清宫农副产品的重要基地。松花江一直是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大动脉。是吉林满族的母亲河。因此,以运输木材为目的的放排(含航运)祭江活动,和以渔猎生产为目的的祭江活动就成为吉林满族悠久的传统习俗。

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市是清代东北军事重镇,亦称“船厂”,是清代东北建造军舰的重要基地。康熙、乾隆皇帝于1682年、1754年先后来吉林视察,了解民情、检阅水师营。并先后御笔书写闻名的《松花江放船歌》《松花江网鱼》。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10月21日康熙派大学士伊桑阿祭松花江神。位于吉林市原东莱门外的松花江神庙,在清朝时期地位等同北京北海的祭天,是祭祀松花江神的圣地。(此庙一直到1934年伪满时期修建江堤时拆除。后又重建,毁于上世纪40年代末。)清帝每次祭奠松花江都与小白山望祭殿的眺祭长白山神的祭祖活动结合进行的,也就是把祭江与祭祖联系在一起等同对待的,足见其在清宫的重要性。

满族先民粟末靺鞨生产、生活在粟末水(即松花江)两岸。满族信奉的萨满文化充斥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因此,满族萨满祭江礼仪活动就成为各式祭松花江礼仪之源。

满族祭江仪式

祭江形式:满族萨满祭松花江(渔猎祭江)可分春、夏、冬三个季节进行,内容分别为:

(1)春江祭。春季捕鱼前,吉林满族都要敬“毕拉妈妈”,请求“打春水”(即开江鱼)能获丰收。毕拉,满语。汉意:江河之神。

(2)夏鱼祭。经春季捕鱼后的松花江,需要休养生息,放鱼苗,封江休渔。

(3)冬鱼祭。冬捕之前为祈求江神保佑,能多打鱼的祭祀活动。

具有代表性、传承性等大型满族萨满祭江都在松花江江心进行。这是因为祭祀时要取江心的净水替酒用之。且贡品有金属铸成的水鸟、在岸上屠宰的大牲畜、新鲜的水果、糕点、三牲血(天上的雁、地上的畜、水里的鱼)或由三牲血做成的血豆腐,七彩米、香案……,多而讲究,主祭的东家都是具有较大财力的独姓望族或多姓氏的阖族共祭。冬鱼祭在冰上进行。

满族萨满祭江阵容庞大。松花江两岸各有“百面鼓”的敲击震耳欲聋,分别有由雁、水獭、虎、豹、鱼、鹰、熊、蛇(或蟒)、蜥蜴图案的九面黄底色彩旗在两岸飘舞。江中心由摆放供品的供品船为头行船,后接有大萨满和两名二神、鱼鹰乘驶的主祭船,主祭船的后面是由三个木排横列的助祭木排,每个木排上面分别乘有三名栽力,手持依木钦。最后面的大船乘座的是主办祭祀活动的东家。可见祭祀场面的气氛庄严、仪式隆重。萨满的服饰也与平时的祭祀穿戴不同。

根据所祭祀祈求的事宜目的不同,船头的朝向不同;

(1)顺水祭。祭祀目的为“喜庆”。

(2)逆水祭。祭祀目的为“祛病、驱邪”。

再有的是在陆地进行的祭松花江江礼仪活动。一般大体都是在松花江边或在靠江边的船上进行。由萨满、穆昆达、锅头摆供。将猪头、猪爪、网油、猪尾巴、美酒、杂粮等祭品摆上供桌,其余人员击鼓配合。行跪拜礼、祷告神词、唱神歌、祈求吉利平安。萨满表演后,两个大萨满将一盆鲜猪血撒向江(湖)中。(注;放排祭江与此大同小异,此略。)接下来就是醒网仪式。有张网、行礼、网达念祭词、敬酒、喝壮行酒、鼓乐齐鸣欢庆结束。

祭松花江礼仪历史悠久,是满族先民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写照。它集久远的民俗风情、生产活动、民族信仰为一体。是研究民俗学、民族学、等人文科学的珍稀原始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和谐。这种和谐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协调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具体体现。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十一、河灯节

吉林人在松花江上燃放河灯的习俗始于清初。将红纸糊成莲花形灯,底部浸蜡,灯芯用蜡烛。每逢重大节日庆典,尤以元宵节燃放居多。届时千万朵莲花灯布满松花江江面,烛光映着绿色的江水,星光闪烁,把松花江装扮成一条从天飘落的银河。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吉林人在松花江畔有放河灯,跑彩船的习俗,民间谓之“河灯节”。

据《永吉县志》记载:“夜燃灯,偏置山谷,灿若列星,江中以船二载荷花灯,燃灯顺流,如万朵金莲浮于水面,船僧具经,铙钹鼓吹并作,士民竟相接踵摩肩”。

民间放河灯之俗源于对祖先亡魂的祭奠,清代以后又演变为官厅向行会、商家敛钱、扩大广告宣传招揽生意的活动了。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施放河灯的内涵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1.河灯的特点

河灯,顾名思义,就是河里的灯,夜晚漂在水面上的灯,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顺水漂游,漂浮性要好,点燃后能游浮在江水之中,不漏不沉,漂游性强。第二、河灯和彩灯有其共同的特点,即全灯透光,或者说,通光透色性强。河灯应尽可能明亮、鲜艳、五光十色为好。第三、河灯的灯体要相对稳定,重心合理,同时要想到在施放时受风的阻力会使其变更漂游方向,即灯体越高,阻力越大,越要偏离方向。第四、河灯的观赏特点与彩灯不同,观彩灯,人就在灯前灯下,可仔细观察欣赏,诸如“巧夺天工”、“玲珑剔透”等等特点。河灯则不然,河灯离人远,只能夜幕远眺。观赏特点是“观其势,取其意”,打个比方:彩灯好比工笔重彩画,而河灯如同泼墨大写意。开始放下来的河灯如同一串串珍珠,转眼之间撒满江面,给人以“天河降落”之感,似乎使人们进入了宇宙的星空,令人暇想。这时加上彩船、天空的礼花遥相映照,使晚会推向高潮,呈主体时空之宏大,景象极为壮观。

吉林市河灯节夜景

2.河灯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河灯的形式、种类不断创新。旧社会“西瓜皮”可以下水做灯,今天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在河灯的形式上,已经有所突破。

一是根据河灯灯体大小,可分为“小型河灯”、“中型河灯”、“大型河灯”,甚至“巨型河灯”。二是根据河灯制作的材质可分为“简易普及型纸制河灯和冰制河灯”等。三是根据施放时的先后顺序可划分为“排头河灯”和“收尾河灯”。

3.河灯的制作方法

小型简易河灯是普及型的,是整个河灯施放的“天河坠落式”。数量最多,制作涉及面广。它的普及性决定了它应具备简单、易做、美观、透明、经济、易装箱存放等特点。

河灯制作分为四瓣、五瓣及民间流行的民俗样式。

材料:用纸、瓜果皮、苏油纸等民间材料,描绘各种吉祥图案,并做防水处理。

河灯,就是以其特有的流光溢彩的神韵,吸引了吉林人,每逢大型节日,就会产生企盼感和影响力。

1948年在欢庆吉林解放的日子里,吉林人情不自禁地在夜晚江上放起了河灯,以表示欢庆、娱乐。从此,河灯活动也和吉林人民一样获得了新生。1949年国庆节及以后每逢重大节日之夜都燃放河灯以志庆贺。1953年庆祝“公私合营”“一化三改”胜利和当年的十·一国庆节施放了河灯。1959年建国十周年,放过河灯。1987年吉林承办全国第六届冬季运动会期间,施放了万盏河灯,不仅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而且,开创了冬季放河灯的先河,成为吉林市得天独厚、独具特色、天水辉映、情景交融的冬季群众观赏重要项目之一。

近几年在中国吉林雾凇冰雪节中,河灯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不断用革新方法的施放手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受到国内外来宾和各省市人民的青睐和赞赏。

十二、满族的其他节日

太阳日,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农历二月初一。满族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边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花的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1.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被称做龙抬头的日子。此地的满族与汉族,都以啃猪头来庆祝祥龙抬头。还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招待。这天吃饽饽(饺子)叫吃龙鳞,吃烙饼叫吃龙皮,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贴叫吃龙爪。其实农历二月二,多数在惊蛰前后,此时是冬眠动物开始苏醒的季节。所以是龙抬头之时,为了让祥龙赶快苏醒、抬头,造福于民,自然应万民同庆。

2.大神节

农历三月初三为察玛春季“开马绊”之日;九月初九为秋季“开马绊”之日。所谓“开马绊”就是新察玛在这一天举行出徒仪式。通过仪式后,就算正式察玛了,此后便可行察玛之职;巫医察玛(也叫大神)可单独顶香看病跳大神了。巫医察玛的庆典,多是在晚上举行。察玛表演技艺,常有吃红棗(舔烧红了的烙铁)、缕红绦(用手撸烧红了的铁锁链)、下油锅把钱儿捞(把铜钱放在开油锅里,再用手捞出来)。上刀山(脚踩刀刃往钉好的木架上登上)、下火海(拢一大片火,从燃烧着的火里跑过,也称“跑火池”)此技艺表演,是大神在显示神通,犹如今日的广告作用。所以三月三、九月九就被称为大神节了。

3.山神爷生日

农历三月十六为山神爷生日。吉东满族供奉的山神是虎像。故民间称虎为山神爷,村头多数有山神庙。三月十六这天,要到山神庙去上供、烧香、祭酒、挂红,以求山神保佑全年人、畜平安。祭拜归来,酒宴以庆。酒宴上,偶尔可见一种巴拉人的别致的猎人酒令,行令开始时,对垒二人先一齐拍两下手,紧接着各自选用一形象动作,象征性地表示一个角色,较量胜负。角色分老猎人、猎人妻、枪、老虎四种。

表示法:

(1)老猎人:将二食指呈“八”字形放在嘴唇上方。这象征着胡须。

(2)猎人妻:用两手拇指和食指捏双耳垂。这是戴耳环的形象。

(3)枪: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食指与拇指成九十度角,弯回其余各指。两手成一直线,做射击姿势。

(4)老虎:两手呈虎爪状,手心向外,放于额头两侧,同时张嘴瞪眼,形若虎怒。

分胜负:老猎人胜枪,枪胜虎,虎胜猎人妻,猎人妻胜猎人。如遇猎人和虎或猎人妻和枪相碰时,不分胜负,平。

这种助兴酒令,简单易行,人人都能参加。不象联诗对对儿的酒令,尽管文雅,但参加者只能是些咬文嚼字的诗人骚客。划拳罚酒,虽然易行,但大呼小叫,搅闹四座不安,实不文明。这古朴的猎人酒令,不仅有娱乐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形象的再现了人们的狩猎生活,这就给研究民俗与生活的关系,提供了资料。

4.结缘日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5.民俗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为满族同胞的除“颁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2000年6月份邀请辽沈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考查论证后确定的。是日在春光明媚的郊外举行民族庆祝活动。

6.药王节

相传,农历四月二十八是药王爷孙思邈的生日。史载,孙思邈生于581年,卒于682年,是隋唐年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一生在民间行医,救死扶伤,不辞辛苦,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医药学专著,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热衷于为平民百姓服务,因而受到了历代人们的尊崇、汉满蒙回藏各个民族的尊崇。

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上救死扶伤、济困扶危的医圣,从唐朝开始,人们先后在祖国各地建立了许多药王庙,借以祈盼幸福平安、健康长寿。大良、河北屯、崔黄口等村镇,从前都建有不同规模的药王庙,除供奉药王孙思邈之外,还供有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古代医药学家的画像、塑像或牌位。但是不论从形式和规模上比较,都不及大碱厂药王庙那样壮观。由此,吸引了周边村镇的百姓,纷纷赶往这里进香还愿祈盼安康。人数逐年增多,规模迅速扩大,进而发展成了一处声名显赫的庙会。清朝中后期和民国时期,庙会进入鼎盛时期。每到庙会的前五六天,周边各村庄就分别出人,到大碱厂的庙前广场和主要街道清整环境卫生,高搭芦席彩棚,淘洗舍水井,提前为庙会做好各种准备。庙会这天,不仅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天没亮就推车挑担来赶庙会,就是接壤的宝坻、香河县的村民,也有不少人赶车或步行数十里到此凑热闹,借机出售农副产品或手工艺品。大碱厂村更是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商贩摊位排列两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叫卖之声沸沸扬扬。庙前广场上,十几道民间花会争先献艺,展示绝技。大戏楼上好戏连台,喝彩之声此起彼伏,真是人如潮涌,摩肩接踵,香火旺盛。当时的大碱厂庙会,不仅满足了人们祛病保平安、赐福求吉祥的良好愿望,同时还产生了村镇间的物资交流功能,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四月二十八这天,没去赶庙会的人,在家同样欢天喜地。家家请姑爷,接闺女,熬鱼、炖肉、蒸馒头、焖干饭,热闹非凡如同过年。

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大碱厂庙会已停办了五十多年,逛过大碱厂药王庙会的人越来越少了,了解相关历史的人也明显不多了,可是四月二十八这个传统节日,却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离节还差好几天,各家各户就打扫卫生,忙着赶集采购,买鱼割肉。过节那天,依然家家接闺女、请女婿,邀亲朋,叫好友。节日家宴上七碟八碗,推杯换盏,分外热闹。近些年,这个节日又增加许多新的内容,典型的是:时兴起了男青年那天要接女朋友。有的家为了表示对女方的重视,还多少送上一些小礼品,借机留女方住上几天。可以说,四月二十八这个传统节日经过二百多年的传承与演化,更加丰富与充实了。在乡村,人们普遍尊崇的,仍然是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传统节日。

7.药香节

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真是圣水一般。五月节采的艾蒿荫干后,用来“灸艾子”(针灸学),肚子里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风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离儿。还有的说这天刨的“八股牛”(药学名白藓皮)药劲大,治病效果好。五月节这天人们都起大早,到河里去洗眼睛、洗脸。满族农家妇女起得最早,她们先到小河里洗脸、梳头,还用铜盆端回水给公婆洗脸。

8.虫王节

六月初六为虫王节,吉东满族多用菠利叶饼或椴树叶饽饽,来为虫王祝寿。传说这天是虫王放“马”日。农民要往田地里插小旗,免得它的“兵马”闯进田地里吃庄稼。造成虫害。每逢此日,每户出一人去谒虫王庙,并杀猪以祈虫王,祈求虫王管住虫害。后来深知虫害靠防治而不靠祈神。农村改为“晒衣节”,城市改为“爆书节”,以凉晒衣物图书防止虫咬。

9.马王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雄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

10.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国外有情人节,因而近年有不少人提及中国的情人节应定在七夕这天。其实有情男女在这晚赠送情物的已大有人在。

11.鬼节

七月十五,上坟添土。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人们都要到坟头去割草打扫坟地,烧纸烧香,祭示亡灵。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官宦有权势人家,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七月十五,满族家家户户做巧果。传统的五花菜、腊菜各有各的特色。五花菜:采用鲜大白菜、大萝卜、青萝卜,还有胡萝卜、芹菜。将五样菜切后放入适量盐,搅拌后即可吃,清热解毒又消炎。腊菜:将玉根头煮熟,出锅后立即用大萝卜丝捂盖,待凉透后再吃。此菜食后通七窍有益健康。还有与众不同的波罗叶饼、苏子叶饼、酸汤子、荞面葱花卷子、豆面卷子等等,都是传统风味食品。过大年吃年饭,传统的说法是:盛京东是粘火勺,盛京西是粘豆包,盛京中是粘切糕。

12.腊八节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八粥配料奇特,用四米、两仁、两子。四米有:粘高梁米、粘玉米碴子、西粘谷米、大黄米。两仁有:山核桃仁、松子仁。两子有:五味子、枸杞子。此粥大补。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还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13.小年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祭灶王爷要有糖。做糖有的用小黄米,有的用糖萝卜或大米,而大多数用大麦,唯有满族用高梁米和大萝卜来熬糖,其味美香甜。熬成的糖块,除祭灶王爷外,当初一来拜年客人,也要请他们品尝。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农家在这天撒粘糕,并给灶王爷供上,粘住灶王爷嘴,以免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的亲兄弟,所以祭灶时有套嗑:

灶王爷,本姓张,家住上方张家庄。

一母所生哥三个,各个都是好儿郎。

老大仙界当天师,老二天上当玉皇。

轮到老三没官做,派到下界当灶王。

灶王爷,是好官,看好火,别冒烟。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一边叨念着就将编制的秫秸马、小狗、小公鸡等六样祭品同灶王爷画像一起烧掉,并鸣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这是小年的主要内容。

14.开山节

满族人民在每年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吉东山区的猎户,在山神庙前或小白山温德赫恩前,要供猎物、唱猎歌以祭示猎神班达玛发。

【注释】

[1]马前将军:指铁头,百花手下的一员猛将。

[2]姜败类:指姜海瑞,百花的副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