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实现中国人民幸福梦的过程

一个实现中国人民幸福梦的过程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所有人民的心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多年来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我们中国人民实现幸福梦想的过程。党和国家政策上一贯强调对农村、贫困地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扶持和倾斜,尤其在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户籍改革,直接指向异地高考问题的破解。
一个实现中国人民幸福梦的过程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姜 坤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所有人民的心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为人类历史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同时,千百年来,也在为了幸福的生活而不懈努力,时代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民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走在圆梦的路上。

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梦想打开了空前美好的一页,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程都在向前推进。直到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的目标,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内容,以此打开了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篇章。多年来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我们中国人民实现幸福梦想的过程。

一、教育,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梦

人出生之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教育,决定了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学有所教,这一中华民族先贤的教育理念,经过漫长的历史曲折终于得到尊重与发扬。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免除义务教育学费,党和国家不断加大财力投入,给教育注入活力。十七大报告的社会建设部分,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从国家建设的高度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引起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十八大进一步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更加突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致力于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地位和特征。而“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表述是最完整的一次,对于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

实现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多少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难点和制约因素。党和国家政策上一贯强调对农村、贫困地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扶持和倾斜,尤其在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户籍改革,直接指向异地高考问题的破解。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合理流动的有效形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异地高考问题被全社会所关注,实际上是人们利益诉求的一种表达,而这一问题的逐步科学解决也是撬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杠杆。虽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异地高考还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完全解决,但是已经开始的探索和破冰试行方案的出台,已经给流动人口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带来实惠,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顺利地不受限制地参加高考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虽然在我们的发展阶段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但是毕竟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那些相对和绝对弱势的群体已经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教育的权利,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梦想必定会越来越好地实现和不断发展。

二、就业,实现生存和劳动权利的梦

就业是民生之本,比较满意的工作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国家的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为人民能够有工作、有好工作、工作得好提供了持续的保障。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具体,使广大劳动者在生存和劳动的基础上活得越来越有尊严。

尤其,十八大强调“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一个历史性转折,从强调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这是真正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从每个劳动者切身利益出发的具体实践。就业质量包括分配的和谐程度、岗位的稳定程度、劳动的平等程度、工作的安全体面程度、劳动权益的保障程度等因素。强调就业质量,就是要给劳动者以全面的尊重和保护,保证了广大劳动人民在为国家建设工作的时候能够享有基本人权和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并且提高心理满意度,这会大大提高人民的参与热情和劳动效率。广大人民群众也会因为自己生长在新中国生活在新的历史时期而倍加幸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国家近几年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持续加大力度,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动员企业和社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岗位等政策都取得很好效果。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道路,使新时代的青年们能够真正近距离接触最真实的基层百姓生活,不仅增强了他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感情,而且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人生态度。同时,对于农村基层群众来说,有了大学生村官,可以为他们带去时代最前沿的知识和资讯,年轻人的开拓创新精神也可以对农村古老积习形成一种冲击,为农村注入新鲜力量。就业梦和新生活的梦,形成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这一政策的延伸意义比政策本身的作用更加深远。

三、社会保障,实现生活安全无忧的梦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社会保障上升到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的高度,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多年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工作的阶段性成果的体现。从2009年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现在即将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衔接转换,明确了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不断扩大和不断向弱势群体覆盖的信号,同时也表明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

在社会保障的总体方针上,由“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一字之差却意义重大,其中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全覆盖,意味着所有的人民群众不分城乡、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工作与否或从事哪种工作,都会在整个的制度体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切实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够过上安全无忧的生活。而且,国家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加大了关注和保护的力度。对于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2013年7月1日开始实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规范国家各类养老机构的运行和服务。“按照国际通行的5%的老年人需要机构养老这一标准,我国至少需要1000万张养老床位,但现在不到300万张,缺口达700多万张。”可见我国的养老机构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这两个法规的颁布,这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是有重要意义的,养老事业的发展将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对儿童和老人的特别关爱,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以及党和政府对广大群众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四、医疗卫生,实现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梦

健康,人能够生存和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不断地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消除重大传染病使从前大规模人群同时患病的现象成为历史,各种疫苗的接种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抵抗能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对各种慢性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取得新进展。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带来更多福音。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医疗保健的权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大提高了人民在治疗和保健过程中免于或减少药物伤害的几率;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从基础的健康检查和防控做起全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全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卫生保健待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有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有效辐射带动了私立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未来卫生事业发展的方针,明确提出“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不仅体现了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同时对于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政府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等问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家在省、市两级分别建立基金,应急救助不再等钱救命。这是医疗的兜底保障,同时更是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我们国家的切实体现,是对每一个生命平等的爱护和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尤其对于那些在天灾人祸面前特别无助的弱势群体来说,是多少年来渴望健康保障与渴望得到维护生命权利公平梦想的实现。

以上四个方面,是与广大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公共服务,也是当前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这几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对改善中华民族的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多年来实现了中国人民一个又一个渴望的梦想,也将以当前的大好形势为基础继续实现中国人民未来更加多彩更加美好的幸福梦想。

(中共松原市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