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方面还尚待深入。这说明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发展相对滞后。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湖北县域工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投资。由于区位、外贸体制等因素制约,湖北省县域经济中自营出口和利用外资份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_湖北发展研究报告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解决发展快的问题,更要解决发展好的问题。与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方面还尚待深入。

(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不断下滑

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的统计,湖北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不断下滑,属于竞争力较弱的省区。从表3可以看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从1999年的第10位下降到2005年的第18位,排名已经相当靠后。即使是在中部地区,200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也仅略高于山西(见表4),这对于实现湖北率先在中部崛起战略相当不利。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布来看,湖北县域经济发展不容乐观(见表3)。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布湖北占据6席,排名最高的仙桃居42位,此后湖北百强县市分布大量减少,到第五届后已经没有湖北县域的身影,这也说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从中部百强县市的分布来看,湖北也呈逐渐下降趋势。2004年第五届中部地区百强中湖北占据18席,仅次于河南的39席、湖南的19席,但到了2005年第六届中部地区百强评价,湖北仅占据9席,排中部六省的最后。

表3 湖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和全国百强县市分布情况(1999~2005年)

img25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县域经济年鉴》.中国县域经济网(http://www.china-coun-ty.org)。

注:参加湖北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单位共64个,包括县39个、县级市24个、林区1个,不包括参照县管理的区。

表4 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情况(1999~2005年)

img26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县域经济年鉴》.中国县域经济网(http://www.china-coun-ty.org)。

注:参加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单位包括县、县级市、林区,不包括参照县管理的区。

(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

虽然“十五”以来湖北县域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但总的来说,湖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还较弱,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的比较看出。

(1)与湖北全省发展情况相比,湖北县域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2005年,全省76个县,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820元,占全省平均额的6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0元,为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94.5%;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93元,为全省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的31%;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8.08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3%。以上数据显示,县域国土面积和人口在全省占有较大份额,而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较低,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规模不大,财力不足,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

(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5年湖北省县域平均人口为65.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44.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26亿元,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20元,而同期全国县域平均人口为45.7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43.8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64亿元,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470元,两者比较可以看出,除了县域平均人口和平均地区生产总值稍高于全国水平外,县域平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低于全国水平,尤其是后者,相差较大。此外,湖北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低于全国同期水平。这说明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发展相对滞后。

(3)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湖北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发展较慢。如河南,2005年县域GDP为7250.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8.8%;2005年浙江县域经济的比重也在2/3以上。与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GDP的平均规模(人口81.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3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0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990元)相比,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则更大。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

“十五”以来,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可以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反映出来。从表5可以看出,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为2.44∶1,此后不断扩大,2003年达到2.85∶1;虽然2004年缩小为2.78∶1,但到2005年二者的比率又跃升到2.83∶1,差距再次扩大。与此同时,2000~2005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幅度仅36.6%,低于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的增长幅度,也低于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4.4%的增长幅度。而具体到县域则更低,2005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了6.94个百分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根本原因在于湖北农民增收基础不牢,长期以来制约农民收入的农业结构不优、缺乏规模效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内部活力还很弱。

表5 2000~2005年湖北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对比情况(单位:亿元)

img27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四)县域产业缺乏相互衔接的发展机制

湖北省县域产业缺乏相互衔接,县域经济总体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增长的基础薄弱。

第一,工农业专业化分工尚不充分。从表6可以看出,2004年、200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同期全国和湖北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仍然偏高,工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发展滞后。这说明虽然湖北县域自然资源丰富,但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产业间缺乏内在的联结机制,不能有效转化为县域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特别是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也没有有效地形成为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农业结构调整仍处在种养业结构调整阶段。

表6 2004~2005年全国、湖北及湖北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单位:%)

img28

注:全国和湖北资料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第二,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更多地依靠投资拉动。2005年,湖北省县域工业增速回落,县域经济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4年的41.5%下降到2005年的35.4%,这说明湖北县域工业发展还很薄弱,缺乏长期稳定的增长基础。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湖北县域工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县域招商引资在连续两年高增长后,2005年投资速度出现回落,这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依靠投资增长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工业比重下降。此外,湖北县域工业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名优产品少,科技含量低,“小而散”、“小而全”现象突出,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发展阶段,缺乏一种稳定的发展机制。

第三,经济发展外向度偏低。由于区位、外贸体制等因素制约,湖北省县域经济中自营出口和利用外资份额很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2005年,全省县域外贸出口商品总值1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8亿美元,仅占县域GDP的2.75%和1.09%。

第四,非农就业结构的变化跟不上非农产值结构的变化,二者呈现不协调状况。2005年,湖北省县域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达到71.2%,但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达54.4%,虽比2001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但仍然有1100多万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这表明湖北县域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体制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

(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十五”以来,全省县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但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设施、劳动力素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根据200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报告,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可以把全省县域分为三类:居前20名的县(市、区)为Ⅰ类县市,21名至56名的36个县(市、区)为Ⅱ类县市,57名至76名的20个县(市)为Ⅲ类县市),报告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特征。

第一,从地域分布来看,Ⅰ类20个县(市、区)主要聚集在湖北省经济最为活跃的武汉、宜昌、荆门、黄石等城市的周边,经济较为发达,国土面积和人口不到县域的1/3,而创造的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占县域的40%以上。Ⅱ类36个县(市、区),数量接近全省总量的一半,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县域的42.4%和43.2%。Ⅲ类20个县(市)主要分布在山区,其中16个为湖北省重点扶贫县(见表7)。

表7 湖北Ⅰ、Ⅱ、Ⅲ三类县(市、区)分布情况表(单位:个)

img29

资料来源:湖北省经济委员会,湖北省统计局.《200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报告》.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ttp://www.hbzyw.gov.cn),2006-07-24。

第二,在经济规模方面,Ⅰ类20个县(市、区)的经济实力雄厚,2005年创造的生产总值达到1536.4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的4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0.85亿元,占全省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42.6%。其生产总值县平均为76.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2.04亿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72倍和1.62倍。Ⅱ类36个县(市、区)创造生产总值1357.46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的4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9.9亿元,占县域41.6%。2005年平均生产总值为37.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11亿元,分别占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84.5%和88.1%。Ⅲ类20个县(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其2005年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省县域经济的14.65%和15.8%。县平均生产总值为24.8亿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55.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7565万元,仅占60%。

第三,在发展速度方面,Ⅰ类的20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活力较强,各项经济指标领先于全省县域,2005年生产总值增长12.34%,工业增加值增长18.97%,财政收入增长23.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36%,分别高出全省县域平均速度的1.54、1.53、7.69和1.28个百分点。Ⅱ类36个县(市、区)2005年的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6.54%,基本接近全省县域平均发展速度;财政收入增长9.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27%,低于全省县域平均速度5.8和1.8个百分点。Ⅲ类20个县(市)2005年的生产总值增长8.19%,工业增加值增长12.86%,财政收入增长8.5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26%,与全省县域平均速度相比,明显滞后。

第四,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Ⅰ类20个县(市、区)处于领先地位,其非农产业比重达到76.3%,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约占59.1%;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34.6%;经济的民营化率达到64.5%;城镇化率31.5%,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4.1~10.1个百分点。Ⅱ类的36个县(市、区)非农产业比重达到69.6%,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约占53.8%;工业经济比重为29%;城镇化率达到28.1%,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基本相当;民营经济比重为49%,低于县域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Ⅲ类20个县(市)的非农产业比重不足60%,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不到一半;工业化率仅为19.3%;民营化率37.85%;城镇化率仅20.4%,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第五,在人均占有量方面,Ⅰ类20个县(市、区)2005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37倍和1.22倍。Ⅱ类36个县(市、区)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8元,略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Ⅲ类20个县(市)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4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2%和76%,其中60%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

(六)县域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虽然湖北省县域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但县域农村社会事业方面仍存在教育不够公平,医疗保障不够健全,就业不够充分等问题。2004年,76个县(市、区)人均科教文化卫生事业费支出仅168元;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仅1.57床,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仅万人左右,占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的39.6%,而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比重更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4万余人,潜在失业人群队伍庞大,县域人口就业不够充分。这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湖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影响县域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七)资金、技术、土地等瓶颈制约依然突出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聚集困难,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生产要素大量流失,增长乏力,发展举步维艰的状况。这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首先,金融渠道不畅,“失血”严重。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重点放在大城市、大项目和大企业上,不断从县域收缩机构与业务,多存少贷的现象十分突出,充当县域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2005年,全省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21%,其中县域居民储蓄2006.92亿元,比年初净增274.4亿元,占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77.7%;同时县域的贷款投放量迅速萎缩,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呈负向增长,存贷差达1402.31亿元。有限的县域资金没有投向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变成银行存款,从县域流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贯彻国家惠农政策,对县域的信贷服务偏重对农业的政策性扶持,工业贷款比重偏低,相当部分中小型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此外,县域的资本市场尚处在“冻结”状态。这种状况是当前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其次,技术投入少,留住人才难。这是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其结果是,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低,成本高,一些县(市)成为夕阳产业、高污染企业转移的首选,县域企业难以立足于产业发展的前沿。

(八)县域财政收支缺口较大,且债务沉重

2005年,湖北县域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88亿元,仅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25.6%;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93元,为全省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的31%。虽然有个别县(市、区)财政状况较好,但仍有34个县(市、区)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其中7个县(市)财政收入还不到5000万元,县域财政,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财政收支缺口仍在扩大。

与此同时,湖北许多县(市、区)由于种种原因,如盲目贷款办企业,各种政绩工程等,形成大量县乡债务,它们犹如一个个“雪球”,有愈滚愈大之势,而且已经成为制约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毒瘤”。特别是在当前县域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长期积淀的县乡债务无力偿还,势必会影响湖北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县域社会的稳定。

(九)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近几年制定出台了许多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2003年的《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的《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补充意见》以及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但这些政策措施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并没有得到较好落实;在有些县乡里,多头执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经济、发展经济的责任意识不强,营造创业、鼓励发展的氛围还不浓厚;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落后,“等、靠、要”的思想依然比较浓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思富创业、富而思进的劲头还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民间创业的激情还不够高涨,传统的消费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