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名单

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名单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工业文明把经济价值放在首位,而生态文明则在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把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统一协调起来。
生态文明的含义_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都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10]生态文明对社会的影响将出现新的趋势:

(1)在自然观方面。工业文明都是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摆在首位,把环境问题放在附带地位,占支配地位的是“人类中心说”的自然观。生态文明则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摆在首位,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前提下考虑经济的再生产,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步的发展的生态自然观。

(2)在消费倾向方面。生态化生产方式要求人们的消费要以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绝不能片面追求人类自身的物质享受,而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于不顾,因而绿色食品、绿色设计、绿色旅游之风悄然而起。

(3)在社会生活方面。工业文明注重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崇尚物质享受。生态文明则同时注重物质、能量、信息与生物四种资源,生态文明的社会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能量变换与信息变换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同时追求合理的、适当的物质享受,崇尚丰富的文化生活。

(4)在价值取向方面。工业文明把经济价值放在首位,而生态文明则在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把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统一协调起来。

(5)在管理目标方面。为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把环境管理放在一切部门管理(政府、企业、医疗、教育、服务等)的首位。环境管理包括:自然环境管理。空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自然环境要素,它们直接、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巨大的变化,必须按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规律进行管理;社会环境管理。物理的(建筑物、道路、工厂等)、生物的(驯化、饲养的植物和动物)、心理的(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社会环境和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直接相关,并且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必须按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进行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