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的纲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各部门结合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减灾活动,广泛宣传减灾知识,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助技能,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救灾的良好局面。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行动纲领主要针对地震灾害。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_现代节日解读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1989年12月,第四十四届联大通过了169号决议,确认1990年—2000年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的纲领。

一、灾害释义

①狭义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变化的结果。它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产生灾难性后果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海啸等。

②人为灾害又称社会灾害:是指人类的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超过了自然环境所承受的能力,使其遭到严重破坏而产生的灾害,如“三废”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广义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的变异,人为的或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原因,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酸雨、雾霾、沙尘暴、严重的洪灾旱灾等。这些是大自然物质运动变异和人类社会不合理行为活动两者叠加和渗透的结果。

二、减灾与防灾

所谓减灾,包含了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以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主要是在“防”字上做文章。二是指要减轻灾害对受灾地区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在“救”字上下功夫。一般来说减灾可以概括为“测、报、防、抗、救、援”六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自然与社会、技术与经济系统工程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1976年的中国唐山大地震损失人民币100多亿元(当年价格),死亡人数24.2万人。1998年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洪涝灾害损失高达2 500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3%,死亡4 150人。因此搞好防灾减灾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当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灾害也是如此,它以其迅急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向人类提出挑战,而人类也在与灾害的斗争中逐渐丰富和发展了自己。所谓防灾减灾是指预防和减轻各类灾害的对策,包括灾害的预测、预防,对灾害源的管理、防护与监控,灾害发生的应急预案、报警疏散、救灾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

三、我国的防灾、减灾机制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极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1989年4月3日,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号召,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0年12月1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发表题为“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中国减灾十年活动”的电视讲话,这表明中国减灾十年活动开始启动。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以来,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及时性得到有效提高。为适应减灾救灾工作的开展,2004年12月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开展技术咨询工作,使我国减灾救灾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先后公布实施了防震、消防、防洪、气象、防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30余部,使我国减灾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减灾救灾工作逐步纳入法治轨道。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5个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之后,全国31个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93%的市(地)、82%的县(市)(指2008年以前)都已制定了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后来,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国家减灾委、教育部、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部门结合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减灾活动,广泛宣传减灾知识,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助技能,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救灾的良好局面。

四、地震与灾害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行动纲领主要针对地震灾害。因为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比任何灾害都要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因此我们更应该了解我国的一些地震知识。

地震就是地壳的振动,俗称“地动”。它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正对着地面的那一点,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离,是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到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300到7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震源浅,对地面所造成的危害就大;反之,所造成的危害就小。

地震的大小,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的。通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小于2.5级的地震,人感觉不到,叫微震或无感地震;2.5到5级的地震,人就有不同的感觉了,所以叫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叫做破坏性地震。地震又分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等类型。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波及的范围不大,而且发生的次数也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以造成的危害较小。

陷落地震——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洞穴塌陷而形成的。这种地震发生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而且影响范围很有限,破坏轻微。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出现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又叫断裂地震。世界上所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都属这种地震。构造地震发生次数最多,占总地震的90%以上。而且波及范围很广,所造成的危害也最大。

我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块板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我国地震活动的特点: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我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有23条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区。这五个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确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我国将工程抗震和地震预报作为地震防灾的两个基本战略,有重点地抗震设防,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减震能力,消除地震后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我国减震对策是将预测预防、工程抗震和全力救灾三者结合在一起,走综合防御的道路,实现防震减灾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