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自在走向自觉

从自在走向自觉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认真的研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中,共同的价值观是其核心内容。
从自在走向自觉_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2.从自在走向自觉

——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伟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深刻认识其学理基础、文化根源、思想蕴藉,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还首次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文化继承创新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全国的文化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的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认真的研究。

二、人类学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术关联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正如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传统和学科领域主要在于历史学、考古学、文艺学等学科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理念主要来自于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美学。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文化行为、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律,并且长期关注不同族群和民族的价值观及其文化影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中,共同的价值观是其核心内容。其具体表述有:“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促使各国人民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以及确认其文化特性的强有力手段。”(1989年《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2)“根据《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词的定义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3)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观。价值是人类文化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核心和文化指向。它标示着文化的内在结构和模式,也指示着文化发展的选择和路向。在价值文化和文化价值研究中,人类学有两项成果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德国哲学人类学家马克斯·舍勒的研究,他认为文化价值的确立有五种优劣比较标准:①一个持久的价值胜过短暂的价值;②上帝和艺术品为所有人享有的价值胜过可以分配为个人占有的任何物品;③高层次的价值之所以胜过低层次的价值,首先在于其独立性;④价值体验愈是深刻,从中得到的满足也就愈多;⑤精神的、神圣的价值不似具体的价值那样倚赖于感受主体。(4)舍勒把客观的价值、主观的情感与理想的人格融为一体来认识,从而形成他的价值理论。他还具体划分了价值的五种由低到高的价值层次,即:感性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宗教价值。其中精神价值指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其对应的文化取向是贝多芬、莎士比亚这样一些“天才”的理想人格。舍勒的价值文化解析了价值的层次性、多元性、多样性,并且指出了价值具有高低上下、核心边缘、时间空间、个体群体、共相殊相、恒久与短暂等丰富性和复杂性。他同时指出了艺术品、艺术家及其人格理想、精神和情感价值在价值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居于核心价值之内。二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价值研究。鲁思·本尼迪克特是文化人类学家中研究文化构形最有成绩的一位。文化构形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系统的永久的实质是由一系列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组成的,这一系列的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构成了把每一个社会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向心力,每种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都是独特的,从其出生,经历文化濡化、儿童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的过程而被深深刻印于文化中的每个“成员”身上,文化构形在整体上会在处于其中的成员个性中反映出来,并使人们可以总结出不同人群的不同特征。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往往经久不变、代代相传。(5)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是《文化模式》和《菊花与刀》,她在文化构形研究中深入探索了什么是每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并具体化为文化模式的机制。她没有局限于关于巫术、图腾、宗教、神话、习俗、常识、人格、仪式、象征、禁忌等人类学普遍关注的文化特质的功能分析,而是深入揭示各种文化特质的内在的本质关联,从而发现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由各种文化特质整合成的共同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文化由各自相当不同的价值秩序制约着,呈现出多样性,从文化的内部给这些多样性定性的东西,是那个文化的主旋律。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就因为文化有它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所谓文化的统一形态,指的是被民族精神从内部统一了的文化的一种首尾一贯的状态。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不灭亡,就一定要固执地寻求一种统一形态。她指出:“当我们明确地认为文化行为是地域性的、人所作出的、千差万别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穷尽它的重要意义。文化行为同样也是趋于整合的。一种文化就如一个人,是一种或多或少一贯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各种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性目的,它们并不必然为其他类型的社会所共有。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贯统一的形态。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的独特目标的特征。我们只有首先理解了一个社会在感情上和理智上的主导潮流,才得以理解这些行动所取的形式。”(6)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本尼迪克特也讨论了民俗文化和艺术风格问题。她认为风俗习惯对人的经验和信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人会用不受任何影响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人们总是借助于一套确定的风俗习惯、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来观察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7)关于艺术风格,她认为,伟大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盛行也是与文化整合相一致的,如哥特艺术,“起初只不过是地方性艺术形式和技巧中一种稍带倾向性的偏好,以后愈来愈有力地表现出来,并且整合成一种愈益确定的标准,最后形成了哥特式艺术”(8)

显然,在舍勒和本尼迪克特的相关伦述中,存在明显的思想和学术的渊源关系。他们的思想与学术曾在人类学界和文化界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以为,人类学学科的“核心价值”研究,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的学理基础。人类学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学术关联。人类学的核心价值理论来自于对族群、民族、国家的民俗民间文化和非特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核心价值:从自在文化走向自觉文化

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的文化模式里,都有其内在的、集体无意识性的核心价值。这种核心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民族的文化自觉向着一个文明的、自为的方向演进,并且不断内化为民族精神的有机构成。不断继承、创新、丰富、发展、提升的价值观就是引领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当代中国文化沿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内在张力。假如说在传统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继承和创新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的话,那么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自在文化与自觉文化之间的关系。自在的文化就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感情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们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它既包括远古以来的原始意向、经验常识、行为规则、道德戒律、审美经验和趣味,也包括传统知识、智慧、伦理、礼仪、风俗、习惯等,以及这些文化内涵、文化行为、文化精神的常识化、自在化、模式化的精神过程和精神成果。自在的文化是传统的文化。自觉的文化则是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科学对事物结构和运行规律的理性揭示、艺术对于对象和生活的自觉的审美意识、哲学对人和世界的命运与本质的反思,都是自觉的文化因素。……自觉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它不是自在自发地,而是通过教育、理论、系统化的道德规范,有意树立的社会典范等等而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引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9)自觉的文化是从自在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自在文化与自觉文化之间存在选择、批判、继承、创新的复杂关系和有机联系,人类文化也必然经由从自在自发向自为自觉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明确的指导思想、壮美的共同理想、昂扬的精神和宽广的胸襟、和美的社会风尚为内容,是社会主义时代中国自觉文化的核心构成。它把中国人民几千年文明史中的精华进行了充分的吸纳,既坚持着中华先哲和英烈引领的人民追求大同的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继承着中华文化万古不衰的精神文明;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价值观,也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抉择。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中,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先进性与广泛性、自在性与自觉性获得了有机的统一。

建构自觉的文化,必须首先具备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就是要对中华文化有清醒的自识与自省,要深刻而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并自觉地坚守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大众化、最活态化、最传承化的民族民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发展史来考察,可以发现若干重要的文化定律。比如,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在民间文化生活中,是几千年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关于各民族同根同源的神话至今保持着它的神圣性、至上性,并且在各民族人民之间代代口耳相传,长久地影响、引导和强化着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团结的意志与观念。比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是各族人民的人格理想。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口承叙说,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民,也给予过无数英烈、先哲、伟人以无尽的文化滋养。《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民精神的座右铭。陶渊明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鲁迅以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标示出伟大的爱国和献身精神。蔡锷也曾用民间传说揭示民族的精神品格,他写道:“各奋愚公之志,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此外,还有不可胜数的文化精髓,如天人合一的人文观、尊老爱幼的风尚、和睦四邻的友善观、威武不屈的气节、诚实守信的美德、推己度人的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理想等等。

总之,在民间文化遗产中,有全套的人民的知识、智慧、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情操、爱憎、美善,其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尔基说得好:“最伟大的智慧是由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谚语和歌谣总是简朴的,而其中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整部书的思想和感情。”而历史已经证明,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以民间文化为主线的文学发展史;国风、楚辞、乐府、六朝民歌、唐诗、宋话本、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从民间生长出的文学参天大树,成为一个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和里程碑。中国造型艺术史,同样呈现出这样的文化轨迹。比如,远古岩画、原始彩陶、商周青铜、秦砖汉瓦、魏晋石刻、唐三彩、宋瓷元瓶、明式家具、清代织锦,民间艺术的代有绝技,成就了中国艺术史家喻户晓的主旋律。至于红山玉器、兵马俑、三星堆、长城、石窟、故宫、清陵、中国书法、中国昆曲、中国古琴、中国绘画等等,这些中国伟大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特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的文化奇观和奇迹。无怪乎,外国友人参观了中国古代文化展览后会感慨道:能够创造这样辉煌文明史的人民和国家,就不奇怪能够有今天的经济奇迹了。在当代文艺史,民间创作是专业创作的源头活水,舞蹈经典名作,多从神话中取材,音乐创作几乎不能离开民间音乐的旋律,杂技、书法、曲艺直接来源于民间,文学、摄影、影视、美术、戏剧作品,如果失去了对风俗的描写,其人物就无以依托,其作品就不能一展民族的风采。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继承和创新的产物,既有民族性也有时代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民族性、民众性、民生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重要文化根基和文化资源。

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文化创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作用突出。假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圆心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这个核心的周边和外延。或者说核心价值体系规定或划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圆周,理想、信仰、道德、伦理、审美观、艺术、科学、教育、历史等等都是这个圆心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这种文化自觉要求我们能够洞见中国文化创造与发展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要求我们把这些文化创新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职责和神圣使命。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固本、夯实当下的文化创造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基础性、模式性、内在性的文化是民俗文化。民俗是民风、民情、民习、民意。每一个人都在特定的民俗文化中出生、成长、成熟,每一个人的言语、思想、观念、爱憎、喜好、崇信和行为模式,都是特定民俗文化熏陶的结果,深深地烙印着民俗的特性与根由。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民俗文化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文化胎记。一个民族的消失或消亡,除了人种的灭绝外,更多见的是以民俗的消失为表现形式。民俗文化强化着一个民族的归宿感、血缘感、认同感、自豪感,并最终形成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俗文化一方面有深度模式化的稳固性,另一方面也有变异变迁的移风易俗传统。这是民俗文化成为一个民族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也是我们得以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先进文化的理论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传承和发展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强固民族记忆,丰富民族情感,激扬民族精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是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百花齐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的文化、活态的文化、原生的文化、本土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当前的文化创造与文化创新,最重要的文化原则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和指归,一方面坚持中国文化传统特色,坚持中国气派;一方面坚持中国文化的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整体构成的先进文化,其文化品格和文化理想是:①文化属性具有科学的内涵、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和深刻而强有力的指导思想;②具有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文化本质和勃勃生机;③具有培养、激发文化创新能力的文化机制;④具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文化气象;⑤精品、大师、杰作不断涌现,人民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日益丰富;⑥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为手段。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是文化的果实、文明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在伟大的历史时代,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文艺应该发挥激励斗志,鼓舞精神,凝聚意志和力量的作用,站在时代的前列,弘扬时代的旋律,用先进思想的光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感召人民去不断奋进。

优秀的文艺作品,杰出的文艺大家,总是充分地展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魅力。文艺天才和杰作的价值的持久性、共享性、超越性、深刻性、精神性都是无与伦比的,并且兼具感性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信仰价值,直达终极关怀和人格理想。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光荣使命的社会主义文艺,必将朝着光明的目标整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中国气派的新文艺,成就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的艺术风格,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

(本文刊于2008年第2期《文化学刊》)

【注释】

(1)转引自拙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2)转引自拙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3)转引自拙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4)转引自顾士敏.哲学人类学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5)参见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9)衣俊卿.文化哲学.第82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