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残疾人预防的策略

中国残疾人预防的策略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残疾预防工作从层面上可以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即通过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使用、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只有有效地预防残疾,才能保护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健康,不致有身心功能障碍。因此,保证生活质量,就要积极地预防残疾。预防残疾是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不断改造社会、改进自身免受致残因素影响的一个过程。
残疾预防_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残疾预防

(一)残疾预防的定义

残疾预防是指在了解致残原因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医学的技术、方法以及其他手段,有效防止、控制或延缓残疾的发生。

(二)残疾预防的内容

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 HO)和我国政府提出了“三级预防”。残疾预防工作从层面上可以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通过免疫接种、预防性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等措施,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

二级预防,即通过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三级预防,即通过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使用、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

(三)残疾预防的意义

做好残疾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保护人民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健康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生活中都处于功能良好的状态。只有有效地预防残疾,才能保护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健康,不致有身心功能障碍。要保证人民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就应当使他们在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社交活动、经济能力、职业工作、精神和心理状态、业余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处于应有的水平,而其基础就是要有良好的身心功能状态。因此,保证生活质量,就要积极地预防残疾。

(2)保护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残疾不但损害劳动生产力,而且还要国家和社会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残疾人的医疗康复和福利工作。积极开展残疾预防,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发展。

(3)推动社会进步,建设精神文明。预防残疾是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不断改造社会、改进自身免受致残因素影响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将更加健康,社会将更加文明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预防残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残疾预防的策略

从现有资料来看,采取残疾预防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残疾部位出发,阐述各类残疾预防措施;另一种是从残疾性质出发,阐述各类残疾预防措施。例如,郑晓英、孙喜斌、刘民等就持有后一种观点,他们认为,从残疾预防的角度来说,残疾高危人群和残疾人作为一个整体,其实际上暴露在各种残疾风险的威胁之下,将残疾按部位划分为多个类别,并不利于从导致残疾的源头来对残疾进行综合预防,因为很多致残因素,如高危工作环境,对人体往往是一种综合作用,并不一定单纯针对人体的某个部位,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性的系统防治策略,才能从根本上对这些致残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达到预防残疾的目的。基于这种想法,他们采用残疾性质的分类方法将残疾分为先天性残疾和后天获得性残疾,从而分析两类残疾致残的特征和机理,对我们进一步探讨残疾预防的策略和措施将更有意义。

【本章习题】

1.如何理解残疾与残疾人的含义?

2.如何认识残疾标准及其意义?

3.致残原因有哪些?

4.如何理解残疾预防的含义和三级预防的内容?

5.试述残疾预防工作的意义。

6.如何理解残疾预防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郑晓英,孙喜斌,刘民等.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马洪路.残障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王辅贤.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卓彩琴.残疾人社会工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7.奚从清,沈赓方.残疾人工作概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

【注释】

[1]郑晓英、孙喜斌、刘民:《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0页。

[2]王辅贤主编:《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郑晓英、孙喜斌、刘民:《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4]邓朴方:《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一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5]程凯在残疾人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2011年工作通报第15期。

[6]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126页。

[7]郑晓瑛、孔喜斌、刘民等著:《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