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于2000年9月通过教育部评审,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8人,其中,60%具有正高级职称,90%具有博士学位。通过“中国古代俗信仰分类研究”、“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学术队伍。此研究所的研究课题得到“985工程”的全面支持。该书获得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于2000年9月通过教育部评审,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基地依托于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属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博士点,按照科研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行人员优化组合,面向全国招聘人才。目前,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8人,其中,60%具有正高级职称,90%具有博士学位。此基地在三个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把主要研究领域凝练为三个研究方向——俗文学研究、俗语言研究和俗信仰研究。在十年建设发展期间,此基地继承和发扬了近代“蜀学”的优良传统,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既保持了传统学科优势,又开拓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建设成效。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通过组织重大项目,拓展、深化研究课题,形成学术团队

俗文化研究所的研究队伍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和汉语史三个涉古学科,植根于传统的优势领域而又不局限于此。如俗信仰研究方向,就是从传统的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学学科发展出来的新的学术生长点。通过“中国古代俗信仰分类研究”、“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学术队伍。道教语言研究也是在已取得重大成就的佛教语言研究的基础上拓展出的新领域,在相关项目的负责人带领下,多位青年教师加入课题组,并有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以道教语言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主题。

2.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

此研究所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已有5人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形成了结构合理的老、中、青学术梯队。研究所还为部分博士生提供了参加基地重大课题研究的机会,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参加相关课题研究,使教育部关于博士、硕士论文选题和基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贯要求落到实处,有的研究生毕业后一走上工作岗位即成为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

3.成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主要支撑机构,获得强大发展动力

此研究所是四川大学“985工程”二期、三期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的主要依托机构。所长项楚教授出任“985”创新基地的首席专家。此基地部分研究人员担任了“985”创新基地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此研究所的研究课题得到“985工程”的全面支持。中国俗文化还是“十一五”、“211工程”子项目“中外文学与俗文化”的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985”创新基地、“211”重点建设学科的强强联合,坚持严谨扎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相结合,稳定并逐步增强了学术队伍,更有利于重大课题的组织和完成,有利于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三、标志性成果

(1)项楚教授与青年学者张勇、谭伟、何剑平合著的《唐代白话诗派研究》,2005年6月由巴蜀书社出版繁体版,2007年5月由学习出版社出版简体版。此书首次提出唐代白话诗派的论题,揭示了一个贯穿唐代始终的白话诗派的存在。该书探讨了诗派的渊源和思想传统,对唐代白话诗人和作品进行了发掘,并加以系统和详细的分析考辨,较为全面且清晰地揭示了唐代白话诗的面貌;融合了现代研究方法和传统治学方法,进行文献学、文学、语言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古白话诗人、尤其是佛教白话诗人的标志性著作,深刻地展现出迥异于文人创作传统的另一诗歌天地(白话通俗文学)的辉煌全景,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此书同时获得了教育部第五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四川省第十二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何剑平著的《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由巴蜀书社2009年6月出版。此书广泛搜集了从魏晋到隋唐时期与维摩诘信仰有关的一切资料,包括译经、义解、造像、判教、写经、礼忏、禅修、诗文、俗讲、变相、变文、歌辞等,以80万字篇幅全面论证了《维摩诘经》和维摩诘信仰进入中国,在中国发展,并向日本、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是一部透彻地讨论学术专题的重要成果。其主要学术贡献是:使用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文学与艺术相汇通的方法,对中古时期维摩诘信仰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和不同表述形式之间的传播与演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首次深入探讨了维摩诘信仰在中土的民众化过程,即由士大夫信仰转变为民间俗信仰的过程;作者充分利用敦煌文献和考古文物的材料,对盛行于民间的《维摩诘经讲经文》及维摩变相进行分析,展现了以神变、神通为标志的民众信仰的主流,并由此揭示出知识阶层、普通民众两个文化世界在维摩诘信仰方面的差异及互动关系,从而借以展现佛教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线索和轨迹。该书获得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俞理明教授的《〈太平经〉正读》、《汉魏六朝佛经代词新探》,雷汉卿教授的《〈说文〉“示部”字与神灵祭祀考》、《近代方俗词丛考》等,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研究所将继续围绕教育部基地管理办法所提出的五项建设标准开展工作,继续发扬俗文学、俗语言和俗信仰三个传统研究方向的优势,突出原有的学术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未来五年的主攻方向,力争产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标志成果,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

(1)在俗信仰研究方面,将继续进行民间神灵信仰的分类研究,不止做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更要把俗信仰置于社会生活史从社会学、文化学多角度进行考察,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更为深入的把握,并加深对今日中国种种民间习俗的认识。逐步积累,逐渐扩展,该方向最终将形成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中国俗信仰大系”。

(2)在俗语言方向,将进一步关注反映非官方典范用语和历代语言新面貌的材料,以禅宗文献和历代笔记小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继承传统朴学精髓的同时,借助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既注意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对笔记小说及禅宗语言的影响,又重视语言内部诸因素的相互制约,对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将产出“历代笔记小说俗语言研究大系”和“禅宗文献俗语言研究大系”标志性成果。

(3)在俗文学研究方向,将以佛教文学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以佛教文学的传播和演变为主线,拟对魏晋南北朝至明清之际的中国佛教文学现象做充分翔实的历史考察,阐明两种佛教文学——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学与成长于中国的佛教文学——在中国民间交汇、合流、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由此,最终撰成多卷本标志性成果《中国佛教文学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