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学课题研究的社会效益

教学课题研究的社会效益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术平台建设方面,近十年来,学校先后建成了97个研究基地、研究所、研究中心,其中包括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学校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第二次评估中被评为优秀,“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在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评审中获得优秀称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总体情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等18个学院,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教授215人,副教授529人,博士生导师123人;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在国内、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资深学者,现有“长江学者”1人、“楚天学者”7人,先后有35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有6名教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5名教师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0名教师获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优势学科4个、特色学科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另有92个科研院所(研究中心)。

2000年合校以来,学校先后确立了“科研强校”、“名品工程”的科研发展战略,引导科研工作者紧紧围绕学科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需求开展学术研究,在科研人才引进、科研团队组建、高显示度科研成果的产出、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科研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这一良好的发展基础之上,学校在“十一五”期末提出了向“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新时期发展目标。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创新管理制度,强化激励机制

为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学校按照“奖励精品、鼓励创新”的原则,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不仅加大了对教师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经济奖励力度,而且在职称评定、人才推荐等方面给予倾斜。为了给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学校还充分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积极开展“科研新星”评选、专著出版支持、海外学术交流等活动,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瞄准学术前沿、推出学术精品。同时,学校从2004年就设立了支持学术骨干出国研修深造专项经费,着力提升学术研究的国际化程度。

2.打造学术团队,构筑研究平台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政策倾斜、人才引进、进修培养等不同途径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在学术平台建设方面,近十年来,学校先后建成了97个研究基地、研究所、研究中心,其中包括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些研究基地和科研院所紧紧围绕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2010年,学校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第二次评估中被评为优秀,“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在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评审中获得优秀称号。

3.促进学科融通,突出研究特色

根据学校“办特色、创一流”的发展理念,学校在保持和加强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方式,积极促进经、法、管学科之间,经、法、管与文、史、哲、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依托“211”工程建设,在充分整合学科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打破学院、学科壁垒,形成学科互动的新机制。如我校在积极发展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巩固和提升学科地位的同时,也积极支持金融工程、法经济学、经济伦理学、信息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发展,着力打造以“学科高峰”为核心竞争力,以“学科高原”、“学科高地”为支撑的学科群,不仅为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而且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4.遵循学术规律,基础应用并重

学校在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上遵循学术研究的规律,坚持“基础研究追求高深,应用研究贴近实际”的原则。在基础研究上,学校在科研投入、人才引进上给予了重点倾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哲学学科在全国学科排名中已经跃居第二十几位,经济史学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应用研究方面,学校紧紧围绕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在国家知识产权立法、南水北调工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等诸多重大发展问题上都有我校学者的主动参与,发出了中南学人的强有力声音,为国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5.依托学科优势,拓展服务领域

学校立足经、法、管学科优势,以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主体,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着力为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经济学方面,杨灿明教授领衔完成的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分析报告》及《2009年湖北居民收入调查分析报告》获多位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在法学方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连续两年举办“网络时代的著作权保护”、“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研讨会,形成了一批有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思想成果;在管理学方面,徐双敏教授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愿的调查与分析》咨询报告获得各级领导批示,并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学校有多名专家学者是省市两级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成员,他们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

通过上述措施,学校近年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经费总量由合校之初的一百多万增长到目前的四千多万,科研成果在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显著提高,产出了一批具有高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多项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据统计,2000年以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9200余项,其中专著900余部、教材1100余部、论文16600余篇,在国外发表成果600余篇。最近几年,学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申报数、立项数、立项率等关键指标屡创新高。2009年、2010年学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两年保持全省高校第二,全国高校排名居前列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学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也分别获得16项、31项、47项立项,成绩显著。十年来,学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屡屡获各类社科奖励,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等。2010年,学校会计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著名的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以及新华金融保险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著名的金融学家周骏教授被授予湖北首批“荆楚社科名家”光荣称号。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在科研激励政策的鼓舞下,经过科研教师和学术团队艰苦卓绝的工作,学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产生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有深度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我们的力量。学校科研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等的立项;一些重大社会服务成果被社会各界采纳;一些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专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等。

2006年5月26日,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应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讲解知识产权,凸显了学校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权威学者地位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业绩。

以下是学校近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表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表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表3 重要的学术专著及论文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学校将修订和完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强化学术氛围,走内涵式发展和国际化发展之路,凝练科研方向,汇聚研究团队,注重可持续发展,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考核与评价机制,强调科研工作与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扶持重点,突出特色,积极倡导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活动,培育和产出具有标志性、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实现我校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

1.加强学术权力,推进学术组织创新

2010年12月24日,学校公布了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名单,除主管副校长和科研部部长外,其余都为各学科不带行政职务的教师。这体现了学校对学术权力的尊重,也是消除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倾向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后,学校将以建立健全学部委员会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术权力,贯彻落实“教授治学”的教育理念,优化全校的治理结构。

2.健全管理制度,增强科研服务意识

在现有科研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学科带头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建立平等、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使科研绩效考核、人才选拔任用、职称职务晋升等敏感问题成为进一步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源动力。同时,学校也将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推陈出新,既强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又要在科研信息、项目申报、中期检查、成果验收与推介及报奖、人才选拔、专家推荐、经费使用等方面,竭诚为广大科研教师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为出产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

3.强化队伍建设,搭建教研融通平台

学校将充分利用“楚天学者”、“文澜学者”等学术平台,通过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博士、海内外杰出学者、学术领军人物,支持这些学者从事开创性、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以此快速提升我校师资的国际化程度及研究水平。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力争将学校引进的海内外青年人才培养为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学术前沿、掌握国际通行研究规范的具有很好潜力的优秀人才。在教研融通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将重点建设两类平台:一是重大课题平台,包括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重大课题;二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平台,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诸多研究团队,培养创新型、融通性的拔尖人才。

4.培育学术团队,营造科研竞争氛围

学校将在稳定现有学术队伍和学术带头人的基础上,以重点学科的培育和申报为契机,凝练学科方向,整合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学术梯队,创新学术团队,逐步建立起学科旗手、学术骨干和青年博士的三级学术梯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科研激励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吸引、培养和保留优秀人才,并形成攻关合力;不断拓宽渠道,多方争取科研任务,为优秀人才提供成就事业的舞台,任务留人、事业留人;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出国留学及进行学术访问,鼓励教师参与双语教学;大力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努力培育学科带头人,营造科研良性竞争氛围,形成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

5.凝练研究方向,强化优势特色研究

根据“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我校将依托经、法、管学科优势,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指导思想,设置特色鲜明而又有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向深挖掘、向高处发展,凸显研究特色和提升研究质量,争取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目标。通过强化优势特色研究,努力产出高质量、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些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阵地,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办学实力。

6.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研究视野

将加大学术交流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有关学术机构的交流平台,强化学术联系。此外,通过举办或承办小型专题学术研讨会、大中型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派出教师出国进修等形式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学府进行学术交流,了解国外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拓宽我校教师的学术视野,推动学校科研创新,提升科研质量,为向“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