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文社科和自然学科如何联系

人文社科和自然学科如何联系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02年设立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以来,连续资助人文社科教师的科研启动,共资助275项,资助总额304.1万元;在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使用中考虑45岁以下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师开展自主创新的需要,同等情况下优先资助人文社科中青年教师。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一些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领导重视,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总体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前身是开办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后发展为中央大学农学院)和开办于1914年的金陵大学农科(后发展为金陵大学农学院)。凭借丰富的历史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鲜明的办学特色,今日学校教学科研等诸多指标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进入21世纪,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不断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具特色的农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学科体系,现有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等6个专门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研究的学院,设有6个部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以及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等32个校级研究机构;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史3个博士后流动站,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江苏省重点学科。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力量较为雄厚,现有高级职称专家14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国家各类人才工程和教育部人才计划10余人,此外还有一批学术卓越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客座)教授。学校一直秉承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以服务国家农村、农业、农民需要为使命,近十年来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农科人文社科学科特色不断彰显,人文社科学术竞争力日益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为人文社科事业的繁荣,为我国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规范高效管理,营造人文社科工作良好环境

2010年学校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处,增设社会科学科,文科类学院则配有相应的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和科研管理秘书,形成了校院两级完备的科研管理体系,为科研提供了组织保证。十年以来修订、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科技管理文件,开通了学术道德监督举报信箱,颁布了《学术规范条例(暂行)》、《人文社科期刊目录》、《科研工作量补贴实施细则》等。2003年6月,学校成立科技督导组,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科研项目。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科技管理干部培训,有效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人文社科管理制度初步形成。

自2002年设立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以来,连续资助人文社科教师的科研启动,共资助275项,资助总额304.1万元;在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使用中考虑45岁以下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师开展自主创新的需要,同等情况下优先资助人文社科中青年教师。在科技产出奖励条例实施过程中,提高SSCI、CSSCI收录论文奖励标准等。在科研工作量补贴中则对文科科研单位实行倾斜政策,其科研经费核算系数分别为自然科学学院的1到4倍,提高了人文社科学院的工作量补助强度。

2.瞄准国家目标,积极组织承担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任务

十年来,学校积极关注国家、地方需求,以社科学科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强重大项目培育。人文社科立项项目、立项经费持续较快增长(见表1),承担社科领域国家级项目114项,省、部级项目262项。重大项目立项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招标项目立项2项,2008—2010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分别是“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选择研究”、“土地和矿产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机制研究”和“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产品消费模式”,2010年立项项目成为全国农业院校唯一中标项目。

表1 2001—2010年学校各类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经费情况(单位:万元)

学校加大人文社科科技队伍建设,社科新人辈出,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2002年以来,实施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计划,共资助275名人文社科学者。2004年曲福田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当年江苏高校第一位管理科学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曲福田、朱晶教授带领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团队分别于2008年、2010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

学校积极争取投入,整合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术资源,启动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先期建设与培育工作。“十五”以来学校新增省级机构3个,分别是江苏省农村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平台运行管理日益高效。目前此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已经覆盖所有文科学院,作为校独立机构,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服务,也为我校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转化应用提供了窗口。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3.重视科研产出,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学校实施《南京农业大学科技产出奖励办法》,有效激励了科技人员产出高水平成果。2001—2010年,学校共获得各类成果奖76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1项(其中一等奖3项),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2项,其他奖项29项。其中一些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领导重视,并被相关部门采纳。如曲福田教授完成的教育部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两种失灵、两类损失”理论命题被新华社采访报道,稿件上报中央后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长篇批示等。钟甫宁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以“对2008—2009年度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及完善建议”为题作为研究简报,被全国哲社规划办采用,以《成果要报》上报国务院办公室。文中提出的观点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并获得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学校制定了《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目录》,正确引导发表高质量论文数十篇,2001—2010年被CSSCI收录人文社科论文1898篇,数量质量同步提高,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90人次。积极发展学校已有的良好的国际学术伙伴关系,努力拓展国(境)内外校际关系,先后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机构以及美国加州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境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让中国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走向世界。

学校办有CSSCI来源期刊《中国农史》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办刊质量和学术声誉日渐上升,学报《农村·农业·农民研究》等栏目多次获江苏省期刊奖励,《中国农史》作为国家核心期刊,发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4.坚持服务“三农”,促进文科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十五”以来,学校结合人文社科优势以及国家、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联合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在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建设示范、农业经济与管理等领域深入开展研发、咨询与服务,承担技术合作项目100余项,合同经费4100多万元,实际到位经费2500多万元,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学校不断探索具有人文社科特点的社会服务思路和模式,如组织文理专家共同为南京傅家边进行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与地方共同打造了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傅家边”模式。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的地域特点,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提升、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农村社区管理等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学校选择江苏常熟市作为基地,形成了支撑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模式及技术体系,为国内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选择研究

该成果分析了国内外粮食供求的长期趋势以及粮食波动影响因素,为确定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和政策选择,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和政策成本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部分成果被国办刊物《专报信息》采用,并得到中央领导人批示。它开创性地运用了相对比较优势指标分析,并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及结构调整方向,先后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经济学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贫困人口的粮食可获性研究

该成果主要研究粮食市场长期供求平衡对低收入人群福利的影响和政策选择以及贫困度量与我国农村贫困线调整方法等。此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我国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该成果对全国的农业生产风险进行了测量和分区;建立了分析农业保险与农户化学要素施用决策关系的相关理论、技术思路、实证方法等,为现阶段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农民收入波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挑选环境友好型农业保险提供了决策依据。该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经济学二等奖。

4.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农用地质量等级与地价评估

该成果研究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问题的表现特征、作用机制以及相应公共政策的完善途径,构建了分析农地非农化的理论框架,阐述了对农地非农化损失的理解。自2002年起,对农用地质量等级评价与价格评估相关理论、技术思路、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08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将一等奖。

5.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无锡市为例》系统研究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产生、绩效以及改进思路,为制定江苏省和无锡市土地利用与管理战略提供了直接依据,主要成果被地方相关规划采纳,促进了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07年,两项成果均获得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6.城市土地潜力评价与储备供应机制研究

该成果将城市土地潜力评价、土地储备与供应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定量测算了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为提高城市土地储备供应机制的运行效率提供了可行依据。该成果获得2005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7.农业科技遗产整理研究与创建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学校教师编著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将收藏的珍稀农史文献及方志物产资料制成电子光盘,共17种800多卷;学校创建了中国农业遗产信息资源中心,实现了农业历史文献资料资源共享,获江苏省社科联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学校教师出版的专著《司牧安骥集校注》、《二十世纪中国的昆虫学》、《中国历代茶书汇编》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代表了目前中国农业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学校创建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成为我国高校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余件)、原版古农书(346部3000余册)、古代农业生活和文化用品、古代农业作物和动物、土壤标本等,自2004年10月开馆以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30多家媒体做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回答,致力于研究发展中国特色、农科特色,坚持以下工作思路:(1)强化人文社科的“顶天立地”意识,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鼓励应用对策研究,以国际视野瞄准学术前沿,敢于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同时继续担当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三农、服务产业”的立地意识,发挥人文社科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国家和地方决策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2)强化人文社科能力建设,继续搭建聚才平台,培养人文社科学术大师和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更加注重科研创新支撑条件和基地建设,组建高效运行的国家及部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克服学术研究脱离社会实践与产业需求的倾向,积极争取加大经费投入,深入一线调查,掌握一手资料,构建校外长期定点的研究观测点、综合调研基地,开展前瞻性、实证性研究。(3)强化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与管理创新,促进文理综合交叉,发挥农科高校与农村社会、涉农单位联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开展跨学科、多部门合作研究,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创新人文社科管理体制,为学校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成果谱写新的篇章,为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