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策略

浙江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策略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做好浙江海洋旅游产业的开发,首先要自觉树立公众正确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让海洋文化知识和观念在公众阶层得以普及。据某随机调查表明:浙江宁波市民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知易行难,且有近八成市民不知道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浙江海洋休闲旅游开发这方面,还可以依托海洋文化、地方民俗或滨海城市风貌来吸引游客,提倡旅游开发要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和独创性。
浙江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策略_浙江海洋文化产业

第三节 浙江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策略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海洋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海洋旅游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海洋旅游特色品牌、精品越来越多,海洋旅游也更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使得海洋旅游产业项目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也日趋完善。但海洋旅游同样也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不够便利、服务水平和服务条件等不够到位的缺陷,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指导、管理模式和具体服务功能的提升,才能跟上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用科学的海洋意识引导海洋旅游产业的开发

发展海洋旅游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广大游客从内陆走向大海,从那些已经开发得比较成熟的海洋旅游资源出发,向新的海洋文化广度和深度进军。做好浙江海洋旅游产业的开发,首先要自觉树立公众正确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让海洋文化知识和观念在公众阶层得以普及。然而我们今天的海洋观念还不是很强,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并没有认识到中国其实是个海洋大国。据某随机调查表明:浙江宁波市民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知易行难,且有近八成市民不知道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20]国民的海洋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和文化造成的。海洋是什么?海洋文化的重要性,如何控制、开发、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在新世纪、新阶段,需要相关的部门努力改变公众的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陆轻海、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观念,进一步强化海洋意识,繁荣和丰富海洋文化,形成全民关注海洋的氛围,使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海洋知识、思想和观念,并通过媒体传播普及给公众,而海洋旅游在其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发展海洋旅游业只有积极转变“重陆轻海、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观念,才会找到发展海洋旅游正确的道路,才能把海洋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而这一点对于浙江沿海的地区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事业的思想先导,当然也是有效促进海洋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观念和认识。

二、开发富有特色的海洋旅游资源

对于海洋旅游的资源开发来说,大海首先为我们造就了最好的环境基础,赋予我们良好的海洋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在海上游览玩赏,跟人们平时生活的场所有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差异与区别,这种差异与区别就是海洋最重要的特色,这也正是海洋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文意义的具体所在。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1],其中就已明确地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作为首要任务之一。

要使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真正做到人有我优,就必须充分体现“得天独厚”、“别具一格”和“独出心裁”的创新要求。所谓“得天独厚”,就是要充分挖掘本地海洋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遗产中与众不同的最独特、最奇异、最具吸引力的景点。大自然由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特殊条件所形成的景观风光,总是会有它自己的钟灵毓秀之处;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总会有一些是在历史进程中曾经崭露头角的胜迹。把这样一些富有特色、个性的资源开发出来,就能把“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以充分地利用。所谓“别具一格”就是在海洋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客观条件实施差异化的开发策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品格,才能较好地实现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所谓“独出心裁”就是指整个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具有与自然和谐共处、长远发展的潜质,要让游客充分领略创意的别致与深邃,让他们在对海洋文化智慧的共鸣中感受到人类的伟大。[22]这些要求对于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创造性地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海洋旅游景观和难以忘怀的游览节目,瑰丽奇异的大海才会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浙江岱山的东沙古镇真正在这三个方面挖掘了自己独特的海洋旅游项目。东沙古镇位于岱山东沙,建制于唐,兴盛于清。据《中国渔业史》记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各地渔船聚集东沙,船以千计,人达数万。遂以渔兴市,以市兴镇,成为中国东部沿海著名的渔业商埠。后来,随着渔业资源的枯竭以及渔民的转业转产,东沙热闹的鱼市逐渐开始消退,飘散着海岛古镇的生活气息渐渐没了“海味”。2002年年底,东沙古镇确定了“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当时古镇还是只靠一个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吸引游客,一年游客数量只有1万人次左右。在政府的支持下,东沙镇陆续开了船模店、玩具店、鱼胶店以及卖各种海岛特色竹制品的竹器店,由此规划中的海岛古镇旅游通过8家小店开始复兴,之后短短1年多的时间,古镇吸纳了500万元的资金。仅2011年1月至9月,东沙古镇的旅游人数就达到了16万人次。[23]以前,东沙古镇只有一个小小的渔业博物馆,而将来古镇将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浓缩地,古镇整体上都会成为一个博物馆,“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的旅游品牌已经初现端倪。因此,只有根据不同的海洋自然条件和文化氛围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点,构想出游客乐于参与的活动内容,海洋旅游才能真正承接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

三、海洋休闲旅游业的开发

海洋空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碘、大量的氧、臭氧、碳酸钠和溴,灰尘极少,有利于人体健康,适于开展以探险、观光、娱乐、运动、疗养为目的的多种休闲旅游活动。浙江省海洋面积辽阔,开发潜力很大,休闲旅游以海洋为旅游场所,在海上旅行具有与陆地迥然不同的趣味,游客可在海上观看日出日落,开展划船、海水浴,以及各种体育和探险项目,如游泳、潜水、冲浪、钓鱼、驰帆、赛艇等。

浙江海洋休闲旅游开发这方面,还可以依托海洋文化、地方民俗或滨海城市风貌来吸引游客,提倡旅游开发要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和独创性。例如,嘉兴南北湖的山海湖泊、宁波东钱湖的风光旖旎、舟山普陀山的观音文化、东极岛的渔家风情、沈家门的十里渔港、朱家尖的海滨风光、象山石浦的渔都古镇、台州大小陈岛的青年垦荒岁月、温州南麂列岛的自然风光等,这些都是突出地方特色的典型代表。在海洋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中,注重康体与娱乐并重,全方位、多角度去考察资源,开发利用。在海洋旅游开发中,除了注重传统的海滨观光、度假旅游产品,还应结合海洋渔业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新的海洋旅游产品,以丰富海洋休闲旅游产品的层次,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效益,延长海洋旅游的生命周期。

休闲旅游业要以建设旅游综合体为主打,推进浙江海洋休闲旅游的精品工程,加快发展高尔夫、游艇俱乐部、海钓、海滨度假酒店、海景度假房产为核心的休闲旅游新业态项目,重点建设自在文化体验区、港城景观游览区、经典岛村乐居区、滨海综合度假区、岛屿会所休闲区、海岛生态示范区等综合旅游区和邮轮、游艇、海钓、康体、禅修等主题类休闲旅游。同时,针对浙江海洋旅游季节性较强的特征,在进一步做旺旅游旺季的同时,加强旅游淡季的产品开发,进一步开发海洋“民俗风情游”“饮食文化游”“渔村生态游”等特色旅游服务,形成丰富多彩的海洋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吸引淡季游客。[24]

四、海洋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

节庆旅游是对以旅游为导向的节日和特殊事件的合称,一般多是借助民俗风情、地方特色、人文历史而开展的地域性活动。节庆主题是旅游活动策划的核心理念,节庆旅游的主题不仅要能够结合并反映地方的特色,还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从而可以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项目。浙江的传统节日为开展旅游节庆提供了丰富的主题素材,只需要在开发过程中转化为合适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在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环境上为游客的游览、观光和休闲提供配套的优质服务即可。因此,节庆旅游在目前的休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节庆活动不仅为旅游产业注入了很多文化的内涵,而且能够使中国的旅游文化发扬光大,能够使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

浙江宁海的中国开游节就是将节庆文化与旅游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成功案例。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以浙江宁海为开篇,开篇中曾有这样的记述:“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公元1607年,徐霞客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长达34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的伟大游历。宁海人因此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19”作为开游节的日期,自2002年开始,在每年的5月19日前后,宁海都会举办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探寻古人旅行的心境,倡导休闲生态旅游,这个节庆活动也体现出越来越浓厚的旅游文化气息。

首届开游节的成功举办,打响了宁海作为徐霞客开游地的牌子,一场集民俗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不仅拉动了宁海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宁海的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11年,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以其节庆主题鲜明、文化内涵深厚、活动内容丰富、产业带动显著、群众参与广泛、意义深远等因素,从全国317个节庆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节庆中华奖”综合大奖———“现代节庆奖”。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对弘扬徐霞客文化和中国旅游文化都是非常好的载体。将节庆与旅游成功地融合为一体,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为节庆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典型的借鉴。

【注释】

[1]张开城、徐质斌:《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2]国家海洋局:《200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中国海洋信息网:http://www.coi.gov.cn。

[3]百度百科—浙江:http://baike.baidu.com/view/4150.htm。

[4]张开城、徐质斌:《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5]傅宏波:《海洋旅游业的轻骑兵“角色”》,《观察与思考》2005年第5期,第26页。

[6]国家海洋局:《2008年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中国海洋报》2009年2月17日,第2版。

[7]李平、盛红:《海洋旅游研究初探》,《海岸工程》2001年第1期,第58—63页。

[8]菲菲:《滨海旅游———海洋第三大产业》,《江苏科技信息》2000年第7期,第41页。

[9]伍鹏:《浙江海洋信仰文化和旅游开发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10]苏勇军:《浙江海洋宗教信仰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渔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第29页。

[11]苏勇军:《浙江海洋宗教信仰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渔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第32页。

[12]贾跃千、李平:《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分类》,《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2期,第77—78页。

[13]王春艳、高峰:《论海洋休闲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原则》,《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110页。

[14]《浙江省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浙江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zj.gov.cn/gb/zjnew/node3/node22/node167/node360/node368/userobject9ai126602.html。

[15]南华、肖康焕:《中国最大海洋文化主题公园即将在象山露峥嵘》,《宁波日报》2004年7月19日。

[16]陈春芳、姜春红:《新型海洋休闲旅游———游轮旅游发展研究》,《资治文摘》2010年第2期,第27页。

[17]《无人岛大羊屿被宁波高宝投资2000万元买下》,http://biz.zjol.com.cn/05biz/system/2011/11/017989624.shtml.浙江在线—浙商网。

[18]官平:《温州商人筹资4亿元买下全球唯一六星级双体邮》,《都市快报》2012年3月1日。

[19]徐祝君:《五年新嬗变海洋旅游新业态激发新活力》,《舟山日报》2012年1月18日。

[20]傅祖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多少》,《中国旅游报》2011年7月27日,第20版。

[2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 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22]於贤德:《优质服务是加快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突破口》,《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7页。

[23]周照中、王益敏:《重现活力的海岛古渔镇———东沙古镇》,http://www.cseac.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578.《中国海洋文化在线》2011年11月4日。

[24]董林力:《浙江舟山海洋休闲旅游发展的调研和思考》,《学与思》201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