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阐述和新认识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阐述和新认识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思想,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两大潮流。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勃兴,促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成为第一生产力。因此,正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和新的自然史基础。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阐述和新认识_中国近代科技思潮

1.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阐述和新认识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因而生产力水平较低,在一段时期内难免存在某些贫穷现象,但这并不能说社会主义与贫穷有必然的联系。“文化大革命”中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使我国的生产力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反复阐述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重要思想。早在1979年7月,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我们在国际阶级斗争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要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优越于其他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60)1980年1月邓小平针对当时一些青年人中存在的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思想,强调“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61)1984年6月,邓小平认为,过去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62)1986年4月4日,邓小平在《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平政策》一文中说,“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我们忽视了社会主义阶段要发展生产力。我们总结经验,就是要对外开放,打破闭关自守,对内搞活,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6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985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64)1987年3月27日,邓小平在会见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时说,“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65)他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66)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说:“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什么是按需分配?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达,没有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怎么搞按需分配?马克思主义讲的共产主义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生产力不断发展,最后才能达到共产主义。”(67)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电视采访时说到:“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68)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思想,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结合的理论基础

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两大潮流。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却陷入了困境,步入了停滞阶段。而科技革命的发展却一如既往、突飞猛进。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局面?人们不能不思考这一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在本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没有把自己的精力始终放在发展生产力上,而更多的是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去变革生产关系、大搞阶级斗争,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步入误区,没有能够把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从而使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的发展出现了严重脱节。

邓小平正是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变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当今的时代特征,集中表现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勃兴,促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又是同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经济竞争在国际关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分不开的。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因此,正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和新的自然史基础。

从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来,全世界的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得到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于1949年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于1956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1957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干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历尽艰难、曲折。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大搞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而在这期间,科学技术却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的革命性发展,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因此,邓小平复出后,首先发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并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出发,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作用状况和我国生产与科技的落后状况,作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正是在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20世纪科技革命有着密切联系。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对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有过亲身体验,这种人生经历为他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无论是在他的戎马生涯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邓小平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作用,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面对现代科技革命的大潮,紧紧把握住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动态,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以及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与措施作出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亲手开创的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他得以更深入地观察、思考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日益巨大的影响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形成了系统的科技思想。这一系统的科技思想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各个方面的论述之中,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基础之一。因此,回眸20世纪科技发展的历程,分析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影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科技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