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犬作为检验检疫工作中的一种特殊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利用犬灵敏的嗅觉对出入境旅客的行李、邮寄包裹和运输货物中的违反国家检验检疫法规进行违法携带的物品开展查缉的一种特殊技术手段。根据检疫犬的训练目的和使用工作目标,结合全国检疫犬训练和使用工作存在的问题,昆明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特邀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资深警犬训练使用专家加入项目组,向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了“检疫犬训练方法研究”项目,并于2013年6月获得批准。项目组通过对国内外的训练方法、训练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了适用于不同犬种的检疫犬的训练模式,即“3+2”训练模式。该模式将检疫犬的训练分为5个步骤来进行,包含了3个基本能力的训练和2个条件反射的建立,从而达到检疫犬训练的目的和使用的基本要求。下面分步骤进行逐一介绍。
第一步:基本示警能力训练
检疫犬的基本示警能力一般包括“坐”“卧”两种。这是我们在完成受训犬的挑选和亲和后,进入正式训练的首要一环。在本阶段的训练中,主要注意采用诱导式训练,使犬快速完成“坐”或“卧”的示警科目的训练,使犬听到训导员“坐”或“卧”的口令后,能迅速坐下或卧下,从而为下一步在搜索中发现搜索目标物后迅速做出示警反应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示警形式还有“吠叫”和“扒”等形式,但我们一般建议用“坐”或“卧”这两种示警形式。
第二步:基本搜索能力训练
基本搜索能力的训练是检疫犬训练和使用的重要一环。基本搜索能力的训练包括场地搜索、箱包搜索、房间搜索和传送带搜索四种。这四种基本的搜索形式是检疫犬在使用中最常见的搜索形式。本阶段的训练要求犬能积极兴奋、持久地进行搜索,以达到实战使用的基本要求。
第三步:单一目标气味条件反射的建立
检疫犬主要用于搜寻禁止携带物品的特殊气味,包括单一和混合目标气味两种。因此,我们在完成上述两个基本能力的训练后,接下来要开展的便是建立单一目标条件反射的训练。本阶段的训练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检疫犬的训练及使用规程》 (SN/T 1677—2005)中规定的检疫犬需要查缉的“三类九种”单一目标气味为主。“三类”是指水果类、海产品类和肉制品类,这三类是国家检验检疫法规规定禁止携带入境的食物产品为目标气味物;“九种”就是只指这“三类”中最为常见的九种实物气味为目标气味。水果类包括苹果、香蕉、橙子三种水果气味;海产品类包括鱿鱼、干鱼、鲜鱼三种水生动物产品气味;肉制品类包括香肠、火腿、鲜肉三种肉制品气味。本阶段通过训练使犬对检疫工作中常见的这九种气味形成牢固的单一目标气味条件反射,为下一步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步:混合目标气味条件反射的建立
本阶段的训练是上一阶段训练的深化和提高。这里讲的“混合目标气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一个搜索形式中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单一目标气味;二是在一个搜索对象(箱包或包装物)中放置同类或不同种类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单一目标气味物。这一阶段的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原则,逐渐提高犬对目标气味的分化和示警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犬对单一或混合气味的多次准确反应。
第五步:基本实战能力训练
检疫犬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战使用。基本实战能力的训练正是基于实战使用环境而开展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以模拟检疫犬的实际工作环境和直接进入实际使用现场而开展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在检疫犬的实际工作中不是每一次搜索都有目标气味。因此,有必要适当地穿插无目标气味的搜索训练,从而达到贴近实战使用的目的。
总之, “3+2”训练模式是一个具有普遍使用性的检疫犬训练模式,是任何一头检疫犬训练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和过程,也是一头检疫犬要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必须经历的训练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