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安全的价值向度

生态安全的价值向度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生态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保障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人们只是关心经济发展对生态及环境的影响。
生态安全的价值向度_环境哲学哲学视

第二节 生态安全的价值向度

一、生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基石

1.生态安全成为国家政治斗争的导火索

在全球化的今天,生态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国家内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例如,对于生态环境(其中包含生态资源)问题,虽然各国对全球生态恶化引发的后果在认识上能够形成共识,但由于国别利益与全球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而在对全球环境恶化的责任与解决问题时各自应承担的义务上却奉行本位主义,甚至演化成政治冲突与贸易战。因为任何地区对有限资源的需求增加必然会对其他地区的资源造成压力,成为新的国际环境纠纷问题,在通过外交途径对污染行为进行严正申诉、舆论谴责不奏效以及寻求和解无望的情况下,环境压力所造成的国家间、地区间矛盾加剧等,就有可能引起代价高昂而且危险的冲突,严重的甚至导致危机和战争。因此,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是造成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石油就是典型的例子。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1991年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其深刻的动机都是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

在国际政治、外交舞台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斗争的焦点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谁应承担全球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某些国家借“地球主权论”、“主权限制论”、“环境责任国际化”等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之名来干预他国内政;发达国家以仅占世界25%的人口,消费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75%,却拒绝为全球生态环境安全承担应尽的义务,缺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补偿和环保技术设备转让的积极性;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名,在国际贸易领域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主流社会兴起了一股“环境殖民主义”的思潮,认为环境是一种“超越领土范围、非地理范畴”的概念,以借环境安全之名,为干涉他国国家主权提供理论依据。

2.生态侵略成为国家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一些国家以邻为壑,损害本国管辖范围以外的环境,大肆开发利用别国的自然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和危害环境的工业、设备、产品和有害废物,进行“生态侵略”。

近年来,发达国家正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发展高科技的、精巧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利用发展中国家环保标准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那些相对笨重、污染环境、低附加值的夕阳产业,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生态侵略,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生态侵略”问题必将使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如日本把3/4危害环境的生产投资放在了国外。而所有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取外资项目,不惜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缺乏生态安全意识和长远眼光

发达国家还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把有害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产品出口到他国,从而对这些国家的生态安全产生影响。一些富国以金钱为诱饵,把核废料、工业垃圾、生活垃圾运输到贫穷国家掩埋,对这些贫穷国家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直接构成伤害,从而对国家生态安全造成威胁。美国环境保护联合会透露:美国产生的电子垃圾有80%出口到亚洲,其中又有90%流向中国。出口电子垃圾受到美国政府的鼓励。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深入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遭受“生态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首先,由于入世后享受“国民待遇”,进入我国投资的外商企业必然增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必然加快,从而形成新的环境压力。其次,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一般要比发达国家宽松,容易使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设备、产品乃至有害废物以“合法”身份进入我国,给我国环保工作留下新的隐患。再次,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加和我国环境法制的不健全,难免会对部分项目缺乏全面的环境评价,不法外商有可能乘机进行重污染行业和产品的转嫁,甚至以经济利益为诱饵,出售陈旧设备,搞工业垃圾出口,加重我国的环境污染。最后,由于各国在汇率上的差异,使不同国家实际承担的污染处理成本有很大差异。发达国家可能利用人民币外汇的汇率差异,采取处理费用加补贴的办法向我国转移污染危害。

二、生态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保障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人们只是关心经济发展对生态及环境的影响。而今天,人类越来越迫切地感受到生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维持自然资源的一定存量及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恢复能力,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否则就会威胁经济安全。

1.生态资源短缺会危及经济安全

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概念包含了“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组要素。这里的“自然资本”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确应该纳入“资本”的范畴。无论是空气、水、土地,还是草原、森林,都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有资产,有的还属于相对稀缺的和不可再生的,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

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按目前水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土地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其中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耕地的2/5,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一是水资源不足在北方地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000万吨以上,使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二是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下降,浪费严重。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矿种配套程度比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矿产丰歉不均(优势矿产多半用量不大,大宗矿产又多半储量不足),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贫矿、难选矿、综合矿和中小型矿多等原因,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不足,保障程度呈下降趋势。三是由于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油气资源短缺,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日益突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200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2.8亿吨标煤,比1990年增长了30%。尽管中国已经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但能源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仍不高,能源平均利用率仅32%。就资源的整体承载力而言,中国经济继续以高投入、高消耗支持高增长,将面临供给不足和成本不断上升两种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如果不极大地提高各种资源的节约利用程度,我国经济安全将会受到资源不足的严重挑战,不要说为后代人留下资源,就是当代人的发展也难以保证。

2.绿色GDP体现了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生态环境因素

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而不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因素,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上世纪中叶,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绿色GDP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之内。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致力于此项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的核算体系,但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但专家一直认为,绿色GDP统计应当扣除两个部分的生态成本:自然部分——环境污染治理、自然资源退化、生态质量下降、自然灾害损失、能源不当利用;人文部分——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失业和移民、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破坏、旅游资源和美学价值损失。

国际上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与实践,始于上世纪80年代。挪威是最早开始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家。1978年挪威就开始资源环境的核算,重点是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水力)、环境资源,还有土地、空气污染以及两类水污染物(氮和磷)。为此,挪威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泄物(主要人口和农业的排泄物)、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费用支出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芬兰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核算。森林资源和空气排放的核算,采用实物量核算法;而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的核算,则采用价值量核算法。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墨西哥。1990年,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墨西哥将石油、各种用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再将这些自然资产及其变化编制成实物指标数据,最后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量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这便在传统国内生产净产出(NDP)基础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和土地转移引起的损失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得出了环境退化成本。与此同时,在资本形成概念的基础上还产生了两个净积累概念:经济资产净积累和环境资产净积累。这些方法,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并立即开始实施。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对于我国参考价值更大一些。

联合国统计署于1989年、1993年和2003年先后发布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3个版本。1995年,世界银行提出了真实储蓄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的一个新指标。国际上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大致有四个特点:(1)资源和环境核算并重;(2)偏重于实物核算;(3)重视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价与核算;(4)不少国家的核算工作是由政府部门进行。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全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从总体来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近10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有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尤其是环境与资源核算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2003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物流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2004 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