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钟鼓楼上览四野

钟鼓楼上览四野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镇远楼,又叫靖远楼,俗称鼓楼,张掖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登楼可眺四周远景,在古时属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声威的象征。张掖钟鼓楼于明朝正德二年,由都御史才宽负责兴建。建筑风格与西安钟鼓楼相仿,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现鼓楼东南角悬唐钟一口,是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工艺精湛,浑厚雄伟。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这座壮观的鼓楼,曾在清顺治五年,甘州回民米喇印与丁国栋在甘州发动起义时,将其烧毁。
钟鼓楼上览四野_悦读甘州·畅游

钟鼓楼上览四野

镇远楼,又叫靖远楼,俗称鼓楼,张掖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登楼可眺四周远景,在古时属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声威的象征。

镇远楼

张掖钟鼓楼于明朝正德二年(1507年),由都御史才宽负责兴建。建筑风格与西安钟鼓楼相仿,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主体工程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四面门洞上各有“镇远”、“旭日”、“迎薰”、“贾城”牌额。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西为“玉关晓月”,南为“祁连晴雪”,北为“居延古牧”,意为东迎金城春雨,西送玉关晓月,南眺祁连雪峰,北望居延牧场,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中心地带。

现鼓楼东南角悬唐钟一口,是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工艺精湛,浑厚雄伟。钟高1.3米,口径1.15米,重600公斤。钟身饰有飞天及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图案。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

这座壮观的鼓楼,曾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甘州回民米喇印与丁国栋在甘州发动起义时,将其烧毁。康熙七年(1668年),战乱平息,地方官重修。建成后,在三楼悬匾额,东“九重在望”,西“万国咸宾”,南“声教四达”,北“湖山一览”。

游人登楼一览,全城尽收眼底,四野空旷辽远,思古幽情,怀远之念,汇于市声。

清代袁州佐有诗云:“峥嵘画栋半云霄,四绕河山纵目遥。境拓龙荒怀定远,符分虎竹识嫖姚。单于城下耕春野,台吉庐边狎暮樵。酬酒临风清兴足,愿图王会答熙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