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在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宁夏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沙湖自然保护区,由沙湖旅游公司代管。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28种。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_建设绿色家园

第四节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一、 南华山自然保护区

2004年12月15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建立宁夏海原县南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下发了《关于建立宁夏海原南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保护区位于海原县城南7千米处,为六盘山余脉,因山形似莲花,亦名莲花山,又因山高气寒,春秋落雨或雪而称雪山。保护区总面积为201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800公顷,缓冲区面积6700公顷,实验区面积6600公顷。

宋夏时期,该山与西华山合称天都山。南依月亮山,西北傍西华山,东南接南北山,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35千米,宽25千米,总面积950平方千米。平均高度2600米,主峰马万山海拔2955米,为固原地区最高峰。地表土质肥沃,多年平均降水量达600毫米,气候凉爽,牧草丰茂。山之南有县属南华山牧场,曾是国家军马场,现在放牧有黑山羊牦牛。天然次生木分布于山之西北,层峦叠翠,风光宜人。山上有灵光寺木场。山之中部,五峰耸峙如桥形,故称五桥山。五桥沟内五泉环列,众水汇集出山门。

在南华山建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对加快植被恢复,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在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宁夏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提供研究宁夏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同时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此外,自然保护区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也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img70

南华山自然保护区

二、 沙湖自然保护区

沙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银川市北56千米,总面积424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95公顷,沙丘面积1515公顷,沼泽面积1837公顷。为宁夏最大的淡水湖。1989年9月成立旅游公司,利用保护区东北部的湖泊及沙漠两项自然风景资源开展旅游事业。1997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沙湖自然保护区,由沙湖旅游公司代管。

保护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半干旱荒漠地区。早春多风沙,升温快;夏热时短,昼夜温差大;秋短,雨量集中;冬寒降雪少,年降水量150毫米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755毫米。

img71

沙湖自然保护区

沙湖保护区形成了多类型的植物群体。有水生、沙生、盐生植物、人工引种乔灌木树种共11门52科124属。人工种植的乔灌木有云杉、圆柏、杨树、柳树、臭椿、榆树、刺槐、国槐、沙枣、木槿等;天然沙生植物主要有沙蓬、苦豆子、甘草蒺藜、白刺、骆驼蒿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狭叶香蒲、莲花等。有脊椎动物22目51科144种。其中鱼类1目9科16种;两栖类2目2科3种;爬行类4目5科10种;鸟类11目74科98种;哺乳类4目11科17钟。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斑嘴鹈鹕、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鸳鸯、灰鹤、苍鹰等14种。沙湖保护区以沙、水、苇、鸟、山五大自然景观为主体。湖西贺兰山倒映湖中,碧水、蓝天、青山、黄沙、绿苇、丹荷五彩缤纷,景观秀丽独特,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塞上明珠。”1997年被评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2001年被评为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为5A级景区之一。

三、 青铜峡库区自然保护区

1986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自然保护区,由树新林场进行管护。20世纪60年代,青铜峡水库蓄水后,上游库区泥沙大量淤积,形成河滩地,随水而来的树、草种籽落于其上,发芽生根长成茂密的天然林,随即招来了各种禽类、鱼类、兽类等聚集、栖息、繁衍,成为宁夏银川平原唯一森林兼水域的生物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天鹅等珍贵鸟类、森林、水产资源及生态环境。

img72

青铜峡库区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在距水库坝址8.73~23.9千米范围内,总面积5560公顷。其中湖泊河滩地3358.6公顷,黄河主道水面2138.06公顷。东、西、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面牛首山最高峰小西天海拔1781米,与库区相对高程差600多米。北、西为贺兰山延伸的山地。南接卫宁平原的北缘。该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日温差在10℃以上。年平均气温8-10℃。年降雨量200-250毫米。黄河河水12月封冻,3月上旬化冻,冰封期为70天左右。

据考察,由黄河上游漂来的种子形成的天然林1213.3公顷。主要树种为旱柳、柽柳和沙柳;人工林153.67公顷,主要树种为合作杨、新疆杨和箭杆杨。境内共有维管植物28科61属82种。形成了旱柳—柽柳—禾草群丛、人工树—柽柳-杂草群丛、柽柳—沙柳—长芒草群丛、芦苇群丛、三棱草湿生杂草群丛等植物群落。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28种。其中鱼类27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鲶鱼、鲤鱼、鲫鱼,数量大,产量高。也是保护区渔业生产的主要对象。两栖类4种;爬行类2种;鸟类171种,其中黑鹤、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34种,国际间协作保护鸟类80种。雁鸭类在迁徙期间数量成千上万;兽类24种,主要有荒漠猫、赤狐等。

四、云雾山自然保护区

云雾山在固原城东北45千米处,主峰海拔2128米。1982年,固原县在云雾山建立了4000公顷的草原自然保护区,1995年被列为区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8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之一。

img73

云雾山自然保护区

云雾山属半干旱草原地区,年平均降水400~450毫米,境内无河流,有泉水4处,地下水贫乏。保护区现有种子植物51科131属182种。其中草本140多种,可作饲料用的有110多种,其中优等牧草20多种。脊椎动物34科74属7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昆虫43科116种;蜘蛛5科7种。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就是这些草原植被及其生态系统,包括气候、土壤、昆虫、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长芒草为主的草场资源和草原生态系统。这里是黄土高原以长芒草为主的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完整、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强的典型区域。

建立保护区20年来,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恢复了良性循环,云雾山自然保护区被喻为黄土高原的绿色“明珠”。它有效地发挥了保护区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功能、野生动物栖息地功能、科研试验示范和教学基地功能、经济实体功能、环保意识普及地功能。

五、党家岔震湖湿地

党家岔堰震湖位于西吉县城西南30千米的苏堡乡,由1920年的海原8.9级大地震形成,是亚洲第二大震湖。2002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列为区级自然保护区。

img74

党家岔震湖湿地

党家岔震湖湿地保护区由党家岔堰、苏堡堰、堡玉堰和河滩堰等构成,总面积41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54平方千米。属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堵塞沟道形成的串珠状天然水堰。其中的党家岔堰原湖水面积约80平方千米,现有水面面积达1.86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2米,总容积约1600万立方米。其水质苦咸,是盛产彩色鲫鱼等珍稀品种的天然鱼塘,堰内生长鲫鱼、鲤鱼、草鱼等。

震湖湿地保护区现内有高等植物22科44属69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二级1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种27种,中澳协定种6种,加之湖泊、沼泽等构成了黄土高原丘陵堰塞湖及其动植物资源为一体的独特湿地生态系统。

震湖两岸群山绵延,芦苇丛生,有数种珍稀鸟类栖息,因此被游客称为黄土高原上的江南水乡;是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的天然湿地生态类型,是一珍贵的地质遗迹,也是地质学家眼中的地震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