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

马克思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拜物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内在要求,“唯物主义”逻辑在《资本论》有着诸多具体体现;拜物教批判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资本批判”都具有重要意义;拜物教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提供一条具有参考意义的路径。河南大学许兴亚教授亦赞同此见解。[12]笔者并不赞同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哲学著作”、“经济学著作”的机械划分。

五、拜物教批判理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

拜物教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提供一条可能的有效路径。

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发展生产力在当代中国的极端重要意义,被我们的研究者们反复地强调。有学者说,这是一种“唯生产力论”。其实,没有什么“唯生产力论”,只有“抽象生产力论”与“具体生产力论”的对立。在《资本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不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同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且是“形式”丰富“内容”,“内容”只能与一定的“形式”相结合而存在,而不能“独立”存在(只是在思维中我们才能把它们分离开来,而在历史与现实中它们总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对于“生产力”的“抽象”考察,只是为了给“具体”地考察“生产力”作个铺垫,只是为了凸显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生产力不同于“生产力一般”的独特性质。比如,在资本关系下,不仅作为劳动者的个人的生产力被资本“合并”,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而且,劳动者的社会结合的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也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39]

马克思对于生产力的具体性的上述提示,有助于我们在某些人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作出的具有“资本倾向”的诠释面前保持清醒的、批判性的头脑。

“实践”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被有些研究者作为马克思超越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支点”,具有了统摄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奇妙功效。但是,相对于《资本论》中的“从劳动一般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再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这一“具体化”路径,“感性的人的活动”也只是“抽象的理论活动”的产物。

不少研究者强调,马克思的哲学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内容的,“现实的个人”作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判的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个人”的对立面,被我国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主张者“赋予”极为重要的地位。但相比于《资本论》中的作为“阶级”的一份子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依然是“抽象的个人”。

综上所述,拜物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内在要求,“唯物主义”逻辑在《资本论》有着诸多具体体现;拜物教批判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资本批判”都具有重要意义;拜物教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提供一条具有参考意义的路径。

【注释】

[1]陆剑杰:《论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求索》1999年第4期;吴向东:《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165、171页。另可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三节的相关论述。

[6]对作为“客观存在”的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探究,或者说,对于“物支配人”问题的探究,贯穿整个《资本论》。对此观点的具体论证,请参见本书第二、三、四、五章和“结束语”。

[7]这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德文原文是“die kapitalistische Produktionsweise und die ihr entsprechenden Produktions‐und Verkehrsverhältnisse”。(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Dietz Verlag,Berlin.Band 23.1962.S.12.)河南大学的许兴亚教授认为,“Verkehrsverhältniss”是“交往关系”而非“交换关系”。因而,此处应改译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交往关系”。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载《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第10页。

[9]日本学者松石勝彦教授在其所著《资本论の基本性格》(青木书店1985年版)中即持这种观点。河南大学许兴亚教授亦赞同此见解。参见许兴亚:《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http://www.marxismeconomics.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87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12页。

[11]参见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李荣海:《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与孙正聿先生商榷》,《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段忠桥:《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王南湜:《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12]笔者并不赞同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哲学著作”、“经济学著作”的机械划分。在此进行这一划分只是遵守“行规”而已。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9页。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页。

[1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1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176页。

[2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195页。

[2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198页。

[23]对于此问题的理解,读者需综合阅读《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四版中译本的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231页)和法文版中译本的第七章《使用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5—187页)。

[24]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之第二十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七章。

[25]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26]参见俞吾金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段忠桥的《对俞吾金先生“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三点质疑》和俞吾金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三题议——兼答段忠桥先生》(两篇文章皆载于《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另可参见俞吾金的《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和段忠桥《质疑俞吾金先生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说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对于俞吾金与段忠桥两位先生的争论,我赞同段忠桥先生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内涵所作的辨析。

[27]安启念先生也认可“实践唯物主义”。不过,他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有些“独特”。在《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中,他认为,仅仅从生产力出发并不能对社会历史做出唯物主义的说明;因为人们完全可以同时承认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又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因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他认为,是人们的劳动实践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这一看法就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对于安启念先生所作的“承认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并不必然地排斥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因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的提醒,笔者深表赞同。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说劳动实践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决定劳动实践?为何追问止于“劳动实践”?

[28]参见拙文:《“改变世界”:特定的问题语境及其内涵的拓展与深化》,《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2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30]参见张云阁:《马克思思维方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邹诗鹏:《实践—生存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参见俞吾金:《资本诠释学——马克思考察、批判现代社会的独特路径》,《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2]王善平:《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3]读者可以参见这届论坛的论文集《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提交这次论坛的论文有不少后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34]参见俞吾金:《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张有奎:《现代性的哲学批判——从马克思生存论角度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陈宝:《资本・现代性・人——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5]参见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鲁品越、骆祖望:《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2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38]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另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