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城市化理论

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城市化理论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经济战略是邓小平科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特点后而提出的极具实效性和远见性的战略构想,其中蕴涵的城市化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四节 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城市化理论

区域经济战略是邓小平科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特点后而提出的极具实效性和远见性的战略构想,其中蕴涵的城市化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区域经济战略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1)对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继承。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涵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吸取了毛泽东的这些宝贵思想。

(2)对新中国成立后区域经济布局历史教训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邓小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已被实践证明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办法,而是走向共同贫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3)对现实国情的认识。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

2.提出的重要意义

(1)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这三步走对应到邓小平同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第一步,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第二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第三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2)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邓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由此可见,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3.区域经济战略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的大国,如何正确处理地区之间的关系,是关系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原则问题。面对“文化大革命”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在思考如何加快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这一新的问题。

1978年1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好起来,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这段话是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一部分,这是关于区域经济战略的首次提出,有着积极的意义。

随后,邓小平在研究如何发展生产力时,明确提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也要考虑到国内各个不同地区的特点才行。他主张在生产发展中要强调因地制宜,并解释说:“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他还举例说:“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正是从全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条件的差异出发,他提出了处理地区之间发展关系的“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的指导思想和“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原则。

我国加快一部分地区的发展,以影响和带动全国,主要是通过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来实现的。邓小平是把设置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加快沿海地区的发展作为落实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裕起来这一大政策的战略决策来抓的。他说:“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实地考察后提出《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考察报告,建议“开放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而陆续开放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北起大连港,南至北海市,构成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地带”。邓小平对此报告给予肯定,说:沿海连成一片,这很好嘛!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为内外交流、城乡渗透的开放式沿海经济开发区。1988年1月,邓小平又在一份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中批示:“完全赞成。特别要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实地考察后提出《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考察报告,建议“开放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而陆续开放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北起大连港,南至北海市,构成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地带”。邓小平对此报告给予肯定,说:沿海连成一片,这很好嘛!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为内外交流、城乡渗透的开放式沿海经济开发区。

1988年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海南建省并建立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同年我国开始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开放市县增加到288个,开放区的面积增加到32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6亿。针对这种沿海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倡议设立经济特区、建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形成沿海开放地带,他都起着关键作用。邓小平如此高度重视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是从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这个大局出发的。他主张通过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来加快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从而加快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也可以这么说,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战略,实际上是主张沿海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先获得大力的发展,而这个发展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三个方面同时发展的,尔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由这些沿海发达地区来支持中西部的发展,从而也大大带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最终达到全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发展。他的区域经济战略包含了丰富的城市化建设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当前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城市化理论

在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始终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思想,同时,体现出邓小平城市化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加以调整。

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战略包含的城市化理论,实际上是指根据经济等条件的不同,实行不同区域城市化先后发展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国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条件比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当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东部再大力支持中西部的发展,最终带动整个国家城市化的大发展。区域经济战略的实现实际上是城市化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不断转移和推进的过程,是个先后发展的战略安排过程。

1979 年4月,邓小平提出划出一块地方搞特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1984年4月,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1985年2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闽南三角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87年海南设省;1988年3月,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被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由点到面的对外开放格局。自1992年起,中国区域开放从沿海向内地延伸,浦东开发,长江开放地带建成,所有内陆省会城市开放,13个边境城市开放,沿江、沿边、沿海和内陆省会城市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逐步形成。目前,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已经产生了一批特色明显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形成了若干连片的城市密集区,未来的城市化过程应在此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推进全球性的国际都市和区域性的城市群建设。世界城市体系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过程重新构造,若干具有全球信息节点的城市发展成为国际都市。国际都市是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集团的支撑点、各类经济圈的核心,是全球性经济组织和金融活动中心、新兴产业的生产和创新基地,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同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中国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在国际经济中占有相对重要的作用,也需要建立若干世界级的国际都市。

目前香港已初步具备国际中心城市的规模,我国要在21世纪初把上海建设成为新兴的国际中心城市,21世纪中叶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中心城市,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以此为枢纽将我国城市体系尽快纳入世界城市体系中去,带动东、中、西部整体联动发展。城市化发展还要重视城市效应的空间扩散,东部地区要促进在区域经济的基础上建设若干个人口规模超巨型的城市群,如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和以沈阳、大连、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城市群。在城市群内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体系、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职能分工,使这些地方成为经济能量巨大的空间地域,极大地增强城市的人口容纳力,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在东部的带动下,中西部地区也进入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2000年底,西部地区共有各类建制市160个,城镇人口10 20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8.11%,在160个城市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8个,其中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3个,分别为重庆、成都、西安;50~100万的大城市5个;20~50万的中等城市47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100个。至此,我国开始进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第二阶段。在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现代城市领跑中西部地区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地理位置相近的同类规模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以江河、铁路等交通干线为纽带组成的城市带和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不同规模城市组成的城市圈。实践证明,邓小平的城市化理论在深刻认识和尊重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以运动和发展的视角提出并设计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创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